04.28 從“背單詞”到“用單詞”,兩步搞定

從“背單詞”到“用單詞”,兩步搞定

20世紀初人們就發現,詞彙量和運用詞彙的能力,直接決定了一個人生活的成功與否,換言之,詞彙水平(也有人稱之為“語言智商”)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他的智能發展水平。

詞彙量以及駕馭詞彙的能力,是從寫作開始的。當然,這裡說的“寫作”,也包含了有充分準備的口頭表達——事先考慮好說什麼怎麼說、斟酌詞句……

學校的寫作教育,大半都是從“中途”開始,即老師們潛意識裡就假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詞彙量,所以直接就從“句型”、“語法”開始,甚至直接從篇章段落開始,一旦發現學生的文章慘不忍“讀”,就歸咎於學生“詞彙量太少”、“閱讀不夠”。

其實真正的寫作教學,是從“用詞”開始的。這也不難理解:我們學習了單詞、瞭解了句子的基本構造,接下來當然就是“如何用詞語來表達一個概念、思想”。

既然從“用詞”開始,首先就要分清什麼是“種概念詞(上位概念詞)”、什麼是“類概念詞(下位概念詞)”。

從“背單詞”到“用單詞”,兩步搞定

先看一個例子,比較這兩句話:

There are trees on both sides of the road.

There are chenar(懸鈴木)and camphor(香樟樹)trees on both sides of 25th Avenue.

那一句更能讓你覺得有“畫面感”?特別是:假如你的確去過兩旁有法國梧桐和香樟木的大道。顯然是第二句。

原因很簡單:trees就是一個上位概念詞,因為“樹”是一個大的概念,具體的還分為各種樹的名字、分為落葉的和常綠的、分為喬木和灌木,等等;road也是一個上位概念詞,還分為具體道路的名稱、分大路小路街道等等。這句話中,懸鈴木、香樟樹、25大道,就屬於下位概念詞。

其他的例子還包括:place(上位)——building,city,square,house等(下位)。

所以,儘量使用下位概念詞,可以使描述更精確。

構成句子的其實主要是四類詞: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這四類詞也可稱為“信息詞”,所以,用詞上儘量做到“精準(specific)”。這個specific,意思有“詳盡的、具體的、特定的”。

舉個例子:說到“帶某人去某地”,我們馬上想到的是“take sb. to sw.”,但是這個take就很籠統。如果是送孩子上學,可能是drive(開車送)、ride(騎車送),也可能是walk with me to school。如果是送病人,還可能是rush(急速地送)。

從“背單詞”到“用單詞”,兩步搞定

又比如,要說“一場大火燒燬了一幢建築”,A big fire destroyed a building.這裡的destroy(摧毀)就不如burn down。因為destroy太籠統了,如果是洪水,可能是wash away,如果是戰爭,可能是bomb out。

再舉幾個形容詞和副詞的例子。儘管“籠統模糊的形容詞是名詞的敵人”,但A freezing night 比起a cold night、burning hot比起very hot、fatherly/motherly 比起kind、a tiring and dangerous journey比起an awful journey,還是顯得更“接地氣”。

所以說,要提高用詞的能力,努力背記、廣泛閱讀固然重要,但是必須多做兩件事:

一、要及時對學到的單詞進行歸類。

一個單詞,如果音形意都記住了,聽寫默寫都不成問題了,甚至能說出幾個相關的詞組搭配,這說明它已經進入到你的“長時記憶”庫、不會再遺忘了。這個時候就要做一件事:給它一個“家”,即找到它的同類詞,並且把它們編入不同的“班級”。

比如:我們學到的、跟“建築”有關的單詞有哪些?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arcade,architecture,building,construction,villa,hospital,supermarket,mansion,plaza,bedroom,library,dormitory,canteen,mall,tower,cinema,block,flats,apartment,monument,palace,temple,cathedral,church……試試看能不能用樹狀圖,給它們歸歸類?越到底層的那些單詞,恐怕就是我們要常用到的。

從“背單詞”到“用單詞”,兩步搞定

二、要常看英語文章是怎麼用詞的。

大部分人在閱讀後,關於“詞彙拓展”所做的事情,是摘錄詞語、做生詞表。但是有沒有發現這個效果其實很有限,事實上大部分摘抄的詞語,你是不會記住的(甚至不會回頭去看一遍)。這個做法是好的,但我們忘記了兩個原則:

第一:我為什麼要摘抄這個詞組?僅僅是因為不認識嗎?當然不是,你一定是心裡或多或少在“期待”這個表達法的出現,比如你一直不知道“千鈞一髮”在英語中怎麼說,偶爾遇到at the critical moment這個說法,是不是有“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所以說,首先要“有心”,如果你從不追求“最完美的表達”,那你做的一切都是低效的。

第二:是有序的組織,把摘錄的詞語放到合適的“房間”。如果今天你在閱讀材料中偶遇並且摘抄的是on the run for four months這個詞語,它為你補充了關於“逃跑”的一個說法,那麼你要做的是把它跟escape和flee放在一起。(注:flee是逃離的瞬間、escape突出逃脫的結果、on the run則是在逃中。)下次寫文章用到的時候,你就不會通篇反覆使用escape這一個單詞了。

從“背單詞”到“用單詞”,兩步搞定

本文版權屬於英語週報,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後語: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每一次您的轉發,就是對我們的認同和鼓勵!親們,喜歡就積極轉發吧,您的每一次轉發,都是我們持續的原創動力。原創的路上感恩有您一路同行!!!

關注“英語週報”頭條號,最原創、最海量、最有價值、最有內容、最有情懷的深度閱讀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