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母親節之問:比開發智力更重要的育兒方法到底是什麼?

母親節之問:比開發智力更重要的育兒方法到底是什麼?


哈佛大學著名的格蘭特研究表明,人的幼年時期所受到的影響將決定他一生的幸福指數。那麼,什麼樣的早期教育才能讓孩子獲得聰明和智慧?在早期教育中比學知識、學英文、學技能更重要的教育是什麼?在中國的文化背景下,過早學習西方文化知識,是否就是贏在了起跑線上?

針對現下困擾父母的一系列育兒問題,值此母親節之際,中國(深圳)兒童性格養正研究中心為各位偉大的母親獻上一份寶貴而實用的禮物,給母親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親子公益講座和與時俱進的親子教育技巧。

在2018年第十四屆中國(深圳)文博會文化創意園分會場舉辦的幼兒教育講座專場上,兒童性格養正研究中心主任趙先德老師發表了主題為《性格涵養教學法中儒家文化的選擇和使用》的演講。現場座無虛席,可以看出,當下幼兒教育是很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關心和重視的問題。

母親節之問:比開發智力更重要的育兒方法到底是什麼?

母親節之問:比開發智力更重要的育兒方法到底是什麼?

母親節之問:比開發智力更重要的育兒方法到底是什麼?

公益講座開始前,一場為大家準備的“小驚喜”上演了。

如何養正孩子的性格?如何避免使用“說教”的方式讓孩子明白事理,如何讓教育變得生動有趣、使孩子樂於接受?這部來自深圳市重點學校石廈小學的孩子們為大家帶來的兒童戲劇《子路染布》給出了答案。其實,這部劇就是改編於“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兒童戲劇表演課程”中的一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對孩子來說看似艱深的句子,通過劇本表演、童謠等形式將故事的主旨傳授給幼兒,讓他們認知不要“不懂裝懂”的道理。

母親節之問:比開發智力更重要的育兒方法到底是什麼?

母親節之問:比開發智力更重要的育兒方法到底是什麼?

據悉,這群孩子們還將帶著這部戲劇作品於本月17日參加深圳市福田區第十一屆學校藝術展演初賽。祝願他們屆時取得理想的成績。

通過這場戲劇表演的展示,在場的家長及教育工作者們也初步瞭解到了,“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是如何用中國優秀的儒學文化以潛移默化的形式涵養好幼兒的好性格的。

母親節之問:比開發智力更重要的育兒方法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以儒家文化作為涵養教學法的指導核心?趙先德老師在講座中提到,儒家文化是國人的文化DNA,中國兒童的性格養正是在特定的儒家文化背景中進行的。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涵養教學法強調的是“善良”、“仁愛”、“寬容”,為人處事時“專注”、“執著”且“誠信”。

母親節之問:比開發智力更重要的育兒方法到底是什麼?

在演講中,趙老師還提出了中國教育現狀的盲點: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答案的關鍵其實不在大學教育,而是可以溯源到幼兒教育。桑枝要小彎,孩子要早教。

同時代的化學博士楊培東和王慶根的人生走了不同的道路,楊培東成為了美國科學院院士,而王慶根在改學IT之後自殺,這就是因為不同的早期教育,導致不同的結果。

接著,趙老師還舉了很多生動的案例,證明了學前教育的主要任務應該是性格養正教育而非其他。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目前國內早教領域普遍存在的誤區。一些家長過度追捧西方式的早教,片面強調‘個性’、‘隨意’等價值,忽視儒家倡導的‘謙讓’、‘規則’等性格要素的培養。還有很多家長都曲解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解讀,讓早教變成了片面的灌輸知識技能、急功近利的智力開發教育,這違背了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

他強調,性格養正教育應該是抓住0-7歲兒童模仿的敏感和關鍵期,並以兒童為中心,注重採用繪本、遊戲、戲劇等兒童可以理解的方式引導學習。簡單而言,就是讓孩子在角色扮演中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正如開場時候孩子們表演的話劇《子路染布》,

孩子們通過這種“好玩、有趣”又極具創意的表演課,在遊戲中就領悟到了充滿智慧的論語思想。這種“涵養式”的教學方法才是最有效、最科學的。

母親節之問:比開發智力更重要的育兒方法到底是什麼?

母親節之問:比開發智力更重要的育兒方法到底是什麼?

孩子們在排練《子路染布》

聽完趙老師的講座,現場很多家長表示受益匪淺,紛紛舉手提問互動。一位年輕媽媽表示,自家的孩子在樂學樂園上學才一個多月,很多行為習慣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變得懂禮貌、講禮儀、守規矩了。同時,她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孩子在你們這形成好的習慣,可是離開了樂學樂園,孩子的行為習慣會發生改變嗎?”

母親節之問:比開發智力更重要的育兒方法到底是什麼?

母親節之問:比開發智力更重要的育兒方法到底是什麼?

兒童性格養正研究中心研究員、兒童性格養正系列教材執行副主編王志清老師表示,孩子六歲以前在樂學樂園模仿的的行為和規則,在不斷的重複和練習後,會逐漸形成其習慣。所以不用擔心孩子看到負面的行為就會模仿。“當孩子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後,孩子也是會有自己的判斷,不會盲目跟隨。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困惑,這些正是需要孩子自己去經歷和成長的。我們需要的是堅定孩子的信心,引導其有正確的是非判斷及價值觀,不要因為有負面的環境,就全面否定教育的意義,這樣只能因噎廢食。” 王老師說道。

在這樣一個夏日的午後,家長們犧牲了自己的週末休閒時光,來此聽取了一場乾貨滿滿的公益講座,相信是不虛此行的。在認清了現階段幼兒教育中的諸多問題和弊病後,希望家長們能給孩子重新劃定一條正確的“起跑線”,不錯過“性格養正”的關鍵期,許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

母親節之問:比開發智力更重要的育兒方法到底是什麼?

母親節之問:比開發智力更重要的育兒方法到底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