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這是一部幾乎沒有什麼特效,全用演技和故事撐起來的災難冒險電影

用“鳳凰磐涅,浴火重生”來概括2004年美國電影《鳳凰劫》的主題,恐怕再適合不過了。這是一部關於希望和夢想的電影,它告訴我們有時候在生命遇到威脅時,只要大家團結一致,互幫互助,彼此信任,就可以創造出絕地求生的奇蹟。

這是一部幾乎沒有什麼特效,全用演技和故事撐起來的災難冒險電影


本片翻拍自1965年的同名電影,這兩部前後相隔了長達40年的作品,皆改編自英國小說家特雷弗的同名小說《鳳凰劫》。

電影講述了機長弗蘭克奉命駕駛一架名叫鳳凰號的貨機,運送一批石油工人和物資前往北京的故事。

這是一部幾乎沒有什麼特效,全用演技和故事撐起來的災難冒險電影


不料在運輸過程中,飛機卻不幸遭遇了天災——突如其來的風暴迫使機組降落在了荒無人煙的內蒙古戈壁灘上。雖然死傷人員並不多,但飛機上的儲備水只能夠倖存者們飲用一個月,但是這一個月的時間內,他們能不能等到救援的到來還是一個未知數。儘管沙漠廣袤無垠,一望無際,但也像是一個無形的牢籠,將一干人都困在了這裡。

這是一部幾乎沒有什麼特效,全用演技和故事撐起來的災難冒險電影

隨著時間的流逝,“如何繼續生存下去”成為了眾人考慮的首要問題,而每個人的心理也因此產生了一些變化,人性的弊端也一點點地在被放大。究竟是靜靜地等待救援,還是想盡辦法另謀出路?在這樣的困境和矛盾之下,倖存者們爆發了第一次的爭執——對等待不再抱有希望的人,試圖自己尋找出路,而最終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沙漠無情地吞噬了他。

此時有一位自稱是飛機設計師的乘客提議:用飛機殘骸再造一架飛機進行自救。不過這個只是聽起來具有可行性的計劃卻引發出了一輪新的問題,倘若再造飛機的話,那麼水和食物將會加速消耗,飛機能不能造好,而造好後又能不能成功起飛,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次以生命作為賭注的極大冒險。

這是一部幾乎沒有什麼特效,全用演技和故事撐起來的災難冒險電影


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正一籌莫展的倖存者們又不巧遇到了一批想要圖財謀命的劫匪。他們的到來,也促使倖存者們加快了重造飛機的進度。眼看飛機即將完工時,風暴又再次襲來,倖存者們只能無奈地延後離開這裡的時間。在前方有天災,後方有人禍的雙重困境下,強烈的求生慾望讓倖存者們決定放手一搏,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了這架由這個自稱是飛機設計師,但其實是航模設計師打造出來的飛機身上,最後,他們能順利地逃出生天嗎?

這是一部幾乎沒有什麼特效,全用演技和故事撐起來的災難冒險電影


相信這部電影不僅能讓觀眾深刻地領會到“恐懼讓人勇敢”這句話的真正含義,還能體悟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的確,如果這些倖存者們一直彼此猜疑,互不信任,以致分道揚鑣,各走各路,那麼在前方等待著他們的,恐怕只有死亡。

這是一部幾乎沒有什麼特效,全用演技和故事撐起來的災難冒險電影

與1965年版的《鳳凰劫》相比,也許這部重拍版本會讓你感覺到它在故事性,敘事流暢度上做得並不夠出色,特別是那種直線型的劇情結構會讓人感到有些枯燥,因此有很多網友對本片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但筆者認為作為一部奇情災難冒險類型片來說,新版《鳳凰劫》不僅有由丹尼斯·奎德和吉奧瓦尼·瑞比西貢獻的精湛演技,還有緊張壓抑的氣氛和懸念迭起的情節設置,完全可以稱得上合格。儘管全片只有寥寥幾個特效鏡頭,但反還有種特別的真實,紀實質感,這也是很多聲勢浩大的災難大片沒法比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