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怎樣看待姜昆自創的“嘻哈相聲”?

會火A


姜昆所謂的嘻哈相聲,其實說明兩個問題,第一姜昆身體還不錯,在舞臺上還蹦的動。第二姜昆敢於在相聲創作中加入一些流行元素,但他的“嘻哈相聲”並不是新鮮玩意兒,在說學逗唱裡面,這隻能算是學,嘻哈+說唱不過是一種舞臺才藝展示罷了,並不算創新。姜昆既沒有發明相聲,也沒有發明嘻哈與說唱,他把這幾樣揉在一起,也不是他第一個首創,所以“姜昆自創嘻哈相聲”這個前提就是錯的,更加無從談起看法二字了。

2010年的時候,郭德綱曾經客串過一部電影(爛片)《歌舞青春》,郭德綱演的男主角父親,一個比較古板的老北京。在裡面郭德綱用說唱的形式教訓兒子,順便還推廣了德雲社相聲,同樣是俏皮的嘻哈音樂做背景,一群年輕人伴舞,是不是這也可以叫創新相聲表演。當然不是,這只是一個相聲演員在說唱而已,不等於“說唱相聲”,而且本質上來說,姜昆的創新也是如此,不能因為姜昆是相聲演員,所以他演什麼都要加上“相聲”作為尾綴。

另外郭德綱節目上收的徒弟張番劉銓淼,他們也自創了用rap的方式唱《同仁堂》,這算不算是“rap相聲”,或者“rap貫口”。

其實這種把個人才藝加入到相聲表演中的模式,根本談不到什麼創新,相聲的源頭就是一門開放式的藝術。對口相聲其實就是以前的茶館龍門陣,單口來源於評書,數來寶以及太平歌詞都是一門獨立的民間曲藝,只是這些民間手藝逐漸沒落,才被相聲藝人都給歸攏過來,形成他們的十三門功課。這樣一個開放性的藝術門類,你去加這些現代流行元素,根本見怪不怪,就跟太平歌詞裡面唱編程語言一樣,屬於小玩意兒,算不得什麼驚世駭俗的創新。

所以姜昆作為相聲的從業者,而且是行業的帶頭人(官方),他需要更加謹慎的把握好創新尺度和邊界。一味的追求成績一味的譁眾取寵,盲目的去創新去否定,只會讓一些攪局者獲利而已,所以郭德綱說李宏燁的公式相聲跟自己不是一個行業,但李宏燁卻掉頭在姜昆那裡得到一個熱烈擁抱,對於這種否定傳統的創新,姜昆真的應該儘量遠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