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蘇州兩縣,歷史上曾為州,與蘇州平級,現都為縣級市

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古稱“姑蘇”“平江”等,歷史悠久,是吳文化的發祥地,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為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級市,轄姑蘇區、虎丘區、吳中區、吳江區、相城區及常熟市、崑山市、張家港市、太倉市共5區4市。蘇州市所轄4縣級市中,常熟市、太倉市都曾為州。

蘇州兩縣,歷史上曾為州,與蘇州平級,現都為縣級市

常熟市,位於蘇州市北部,長江南岸,現為蘇州市代管縣級市,總面積1276.32平方公里,總人口106.87萬人。常熟地處江南,自古就為魚米之鄉,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而得名,素有“江南福地”之稱,現在也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縣之一,GDP超兩千億。

蘇州兩縣,歷史上曾為州,與蘇州平級,現都為縣級市

常熟歷史悠久,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春秋時先屬吳,後屬越,戰國時屬楚,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常熟秦至三國都屬吳縣,常熟縣置於南北朝時期,為千年古縣。隋開皇九年,於常熟置常州,與蘇州平級,此為常熟歷史上第一次設州,後常州州治移至晉陵,常熟縣劃入蘇州。元朝時期,常熟縣升為常熟州,隸屬於平江路,此為常熟第二次為州,明洪武二年復降為縣,屬蘇州府。

蘇州兩縣,歷史上曾為州,與蘇州平級,現都為縣級市

太倉市,位於蘇州市東北部,長江口南岸,為蘇州市代管縣級市,陸地總面積665.96平方公里,人口47.95萬人。太倉屬長江三角洲衝擊平原,自古為良港,是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曾被稱為“六國碼頭”“天下第一碼頭”。現在,太倉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縣市之一,地區生產總值超千億,太倉港為長江外貿第一大港,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重要組成部分。

蘇州兩縣,歷史上曾為州,與蘇州平級,現都為縣級市

太倉歷史悠久,春秋時屬吳,因吳王在此設倉而得名,秦漢時屬婁縣,因位於婁江之東,又被稱為婁東。元朝時開劉家港漕糧海運後逐漸興盛,至明朝弘治十年(1497年)析崑山、常熟、嘉定三縣各一部設

太倉州,轄崇明縣,隸屬於蘇州府。清初承襲明制,雍正二年,太倉州升為直隸州,轄鎮洋、嘉定、崇明、寶山等4縣,直屬於江蘇省,與蘇州府平級。民國初年,太倉州撤銷,與鎮洋縣合併為太倉縣。

蘇州兩縣,歷史上曾為州,與蘇州平級,現都為縣級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