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說《聖彼得堡條約》的簽訂是晚清外交的一次勝利?

沈小米童鞋


回答者:郭小鳳延安大學歷史系本科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1881年中俄兩國就伊犁問題在俄聖彼得堡簽訂《中俄伊犁條約》,因此該條約也被稱為《聖彼得堡條約》。它究竟是不是晚清外交的勝利,首先要了解一下《中俄伊犁條約》簽訂的背景。1864年,中亞浩罕國軍官阿古伯趁新疆發生動亂之際侵佔了我國新疆大部分地區。1871年,沙俄假借“代為收復”之名乘機出兵強佔我國新疆伊犁,還聲稱“並無久佔之意”,“俟關內肅清,烏魯木齊、瑪納斯各城克復後,當即交還。”1878年,左宗棠率兵收復新疆除伊犁之外的全部地區,然而此時的沙俄並沒有從中獲取到它想要謀求的利益,因此拒絕歸還伊犁地區,還以此作為威脅中國達到其目的的籌碼。

(崇厚)

同年,為解決伊犁問題相關事宜,清政府派遣總理衙門大臣崇厚出使俄國與沙俄談判。然而崇厚這個人自身並無多大才且膽小怕事,在沙俄的哄騙和威脅下不顧國家利益擅自與沙俄簽訂了《里瓦幾亞條約》,該條約在領土、通商貿易等方面使中國權益遭受了極大的損害。消息一經傳出舉國譁然,清政府迫於輿論壓力將崇厚革職,並派遣曾紀澤前往俄國進行交涉改訂條約。

(曾紀澤)

18806月,曾紀澤以駐俄大使之身份前往聖彼得堡進行談判,此次談判無異於虎口奪食,雖然中國處於佔理的一方但是畢竟勢弱,“弱國無外交”這句話也不是說說而已。曾紀澤在衡量國內外主要形勢之後因勢利誘,對俄以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談判,以通商和賠款為主要爭議點來換取領土的儘量完整,最終使俄國同意讓步改訂新約《中俄伊犁條約》。

最終的《中俄伊犁條約》依然是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因此很難直接的說它是晚清政府在外交上勝利。但是通過對背景的瞭解我們可以瞭解到,曾紀澤在此次外交談判中為祖國爭回了大片領土,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里瓦幾亞條約》中我國喪失的部分權益。雖然同時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但是最初的目的是達成的,伊犁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因此也可以說是這是我國在近代外交史上一次成功的交涉。

參考文獻:

1. 馬小梅,略論曾紀澤與《中俄伊犁條約》,《固原師專學報》 1998 4

2.

秦和平,析曾紀澤訂立《中俄伊犁條約》的歷史背景,《報刊資料選匯(中國近代史) 1986 3

3. 費雅君,折衝樽俎 虎口索食──曾紀澤與《中俄伊犁條約》,《西北史地》 1995 3

個人簡介:郭小鳳,延安大學歷史系本科生在讀,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從事季我努學社影像中國史方面相關工作。曾參與學社重大項目李頓調查團資料整理工作、日本戰犯筆供實錄相澤養三資料整理和南京大屠殺期間外籍僑民黑姆佩爾的撰寫工作。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季我努學社頭條號(搜索季我努學社)及季我努學社微信公號(名稱季我努學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學社系國內著名的歷史學民間學術社團,已出版中國近現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萬字,代表作為《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叢書》(第一輯5卷,第二輯已出1卷)。其創辦的季我努沙龍系國內最著名的公共歷史講座。


季我努學社


條約什麼的我不管,也沒興趣,

大清最硬氣的是1911年馬上都藥丸了,遇到拉美墨西哥排華,直接出兵,

墨西哥總統直接嚇尿。。。

至於吹上天的雅克薩大捷,都是騙人讀書少啊,

15000人圍城10個月愣是沒有打下來,俄軍才幾百人,就一個小破城。。。

丟不丟人,最後但儘量絕了沒辦法才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