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十年之後的東北會發展的很好嗎?

盛世闌珊666



東北經濟全面復甦了?未來十年東北重回中國富饒之地?東北人不用外漂泊了?


在從2014年東北經濟開始再次下滑以來,東北各種負面消息傳遍大江南北,經濟發現的確是滯後得,但這其中也不乏一些人為的誇大化,在經歷了幾年的痛苦期狗,東北三省在2017年整體經濟回暖 , 其中,遼寧、黑龍江的經濟增速分別為4.2%、6.4%,分別比上一年提高6.7、0.3個百分點。吉林2017年經濟增速為5%。 在全國的數據顯示,東北已經擺脫了經濟增速全國墊底的窘境。2017年,天津、內蒙古和甘肅的經濟增速均在3%-4%之間。


東北三省經濟轉好,最明顯的表現是工業的提振。2017年遼寧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4.4%,高於2016年-15.2%的增速。黑龍江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2.7%,較上一年的2%也明顯提升。吉林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5.5%,與上一年的6.3%相比,稍有下降。 到最重要的是看到一些重工業形勢好轉,這對東北經濟有較大的提振作用!


東北三省繼續提出加快發展新產業。 其中,吉林省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對優勢產業實施發展提速工程,如醫藥健康、裝備製造、光電信息等產業發展,加快長春裝配式建築產業園等建設。 圍繞大數據、雲計算等,深化互聯網與先進製造業融合發展,建設工業互聯網,推動長春等地大數據產業聚集發展。加快高密度LED顯示等領先技術產業化,構建大數據產業鏈。

遼寧省提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互聯網+農業”,促進農業與旅遊、文化、康養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要加快發展服務經濟,組建省健康產業、體育產業集團。深入開展營商環境建設年活動,全力實施“雙招雙引”工程,積極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

黑龍江提出堅持產業項目建設、創新驅動、新增長領域培育相結合,持續推動轉方式調結構。以體制機制改革與創新驅動結合推動“老字號”改造升級,以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推動“原字號”深度開發,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創新創業結合推進“新字號”培育壯大。 在信息化對工業化改造加大力度,人工智能、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方面努力。

當然東北的再度起飛也需要國家政策上的傾 斜,如前段時間公佈的優惠政 策,這些政策有利於資本向這些產業轉移,有利於降低新興產業的發展成本。這還需要結合當地 政 府的一些減 免條件以及寬鬆的營商環境,這些都是有利於東北經濟快速上升的必要因素!轉型是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兩天能看到成效的,只要堅持幹,東北經濟未來的轉好這是一定的,東北不缺資源,不缺土地,不缺好的教育基礎,家底也算是不薄,沒有理由幹不出明堂來!

分享熱點熱聞,你關心的話題正是我想說的,點擊關注!你將第一時間獲取更多資訊,感謝有你。歡迎留言,交流探討!


霍偉光


東北能否發展好,其實根本在於基層幹部的任用,目前在東北的一些大部分城市例如一個街道里面的事業編的幹部,基本上都是靠關係,走後門,在這裡如果父母是領導幹部,其子女無論能力與否,都會,很輕鬆的被安插到政府的各個部門享受優厚的福利待遇大學畢業生如果沒有關係進入這些部門,難如登天,正是這樣一片片不起眼的人際關係,網導致在目前的東北絕大部分城市想辦點什麼事情,如果沒有相應的人脈,可能正常情況下一天就能辦成的事情需要一個月才能辦成,而且現在大部分的城市盲目的追求市容的美化張傑底層的普通老百姓一個路邊攤無形當中造成了老百姓特別是特別困難的老百姓自立更生自己做點小生意的成本高,而如果想去企業工作的話,又沒有那麼多的企業可以選擇,沒有人際關係的話,普通的老百姓想去那些大國企,那是不可能的。其實東北發展的障礙和難題,基本就是這些不起眼的一些個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夠解決的話,十年20年以後的東北還是這個樣子,只會人口越來越少。


簡單生活4847


嚴酷自然條件帶來必然的勞動限制,作為中國老的重工業基地,東北老一代工人曾經的輝煌越來越被淡忘,革新的路也走得格外的痛心疾首。東北的土地一年裡只有半年能勞作,城市裡入了冬也是格外的停洩,城市裡自帶的匪氣更是讓人愛不起來。老工業基地遺留的老毛病就會比較多,需要一代代人從上至下的努力,如何拋開曾經的負擔,正面適時的發展……十年不行二十年…畢竟衰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時間…


luice496


不用十年,東北請大力發展旅遊業,憑什麼韓國能有那麼大的自信能吸引中國人,我們的東三省無論從哪方面都能碾壓它們,只是給東北同胞提個小建議,把心放大些,包容遷就祖國各地的人,特別是南方人,由於地理氣候文化諸多的不同造成的地區差異那都不叫事,總之東北大有希望大有可為,我代表湖南人民獻上我們的祝福


懵逼的草包


其實東北是計劃經濟發展起來的,黑龍江,吉林更甚,但是計劃從來都沒脫離市場,從晚清,日本人到張作霖都是如此,東北發展還應是面向市場的計劃經濟多一些,否則一個即寒冷又掙不著錢的地方是留不住人的,人沒了談何發展,但遼寧會好很多,如果朝鮮半島和平了,開放了遼寧是最大的受益省,所以十年之後遼寧會很好,黑龍江,吉林也會因地治宜的得到發展。


用戶67847631870


發展是硬道理,如果領導能從骨子裡重視人才,發展現代化大工業才是根本!大連國產第一首航母生產出來,上海立馬槍去!是哪的問題,汽車,一個個在超越東北,軍工,飛機,工程機械,飛機,高鐵,微電子等等,哪個拔了高,領了先,穩得住!無工不富!東北領導沒有能人,一切只能是消極的辨解。蒼白無力,隔靴搔癢,無濟於事,只有立足現實,領導有為,才有希望。


實言守真


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投資不過山海關”,記得前幾年,有個東北朋友在南方掙了點錢,考慮到父母歲數大了,需要照顧,就拿著錢回鄉創業。由於朋友這些年一直做買賣,所以對行業比較瞭解,自問回鄉創業還是跟我把握的。而且自身資金也有。但是真的回到家鄉後,確碰了一鼻子灰,賠了不少錢,無奈回到南方重新開始,而造成這次失敗的,不是市場,也不是自身商業決策。而是體質和家人,首先,一個營業執照,在南方一兩天就能辦完的東西,在東北去了五次才下來,而且還是後來找人走了後門才成功。其次,家裡親戚一聽他要創業開店。都拖各種關係往他這送人,七大姑八大姨的,實在是招架不住。最後只有灰溜溜的走人了!


侯瑞


東北的維一出路就是把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把富餘勞動力轉移到南方沿海,然後城市資本,技術,人才,進入廣大黑土地,形成農場,規模種植,把東北變成中國乃至世界的綠色糧食農產品基地!供應全國,出口世界!這裡需要國家的土地政策改革,農業人口城市化的政策,農業產業政策的扶持,應該把東北作為試點,進行新一輪土地改革,優化生產力結構,整合資源優勢,把黑土地變成金疙瘩!



大成192348773


首先要明確現在就很好!不好的理由無非經濟增長乏力。好的理由1、一年在東北土地上創造GDP的人遠遠少於戶籍人口!2、實際享受GDP帶來的效益人口也遠低於戶籍人口!綜述:實際東北的生活要遠高於賬面人均水平!反之廣東等創造效益的人口遠大於實際戶籍人口!所帶來的人均收益也遠小於賬面數據!


有個人YGR


按照做大做強國有企業、工業企業、高科技企業、生產製造業思路,按照競爭國際市場、升級消費市場、佈局高端市場方向,按照國富民強、國富民安、計劃+市場共繁榮趨勢,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的要求......

大經濟+資源+人才+國企......的東北一定統治明天!

那些既得利益,只為一己之力,小家庭式作坊,假冒偽劣,坑唬拐騙的一定一去不復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