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現在是抖音的時代嗎?

黃尚雲


抖音的時代確實要來了!抖音用戶大部分都是20到30多的青年人,這是一個充滿了生機的群體。隨著抖音在年輕群體中的盛行,只會越做越大!




發展歷程:

抖音定義為短視頻,於2016年下半年推出。隸屬今日頭條旗下的子產品,但當初原名為A.me視頻。後又改名為抖音短視頻。而且抖音又獲得今日頭條數十億融資!

發展成就:

  1. 抖音一經推出,半年用戶量突破1億,日播放量超10億!周活躍滲透率接近2%,周人均打開人次達到200次左右!多麼可怕!
  2. 在小視頻下載量方面,快手仍舊位於第一。除了第5名的陌陌,第2名為西瓜視頻,第3名為火山小視頻,內涵段子位於第4位。抖音躋身到第6位!可以看出前十名被頭條系霸屏了!佔據了半壁江山!

抖音短視頻能獲得如此了不起的成就主要還是因為吊住了大眾的胃口!

一:給了年輕人釋放自我的平臺,大數據分析抖音短視頻的用戶大概在24歲左右的一二線年輕人。他們通過拍一些生活中的視頻和個人成長記錄來展現自我!獲得別人的關注和認可!

二:潮流熱歌用做背景音樂帶動氣氛,抖音短視頻的背景音樂不得不說是一大亮點,節奏明快,樂感性強,多為新出的熱歌和動感電音,甚至有時能把沉寂已久的歌曲給帶活了起來!

三:名人的入駐和廣告效應,越來越多的明星和知名人士入駐,發佈自己的視頻作品,這吸引了龐大的粉絲群下載抖音,添加關注,發表評論!又加上抖音又在廣告宣傳方面方面下了跟很大功夫,下載量肯定會繼續增加的!


麥小瓜的叨


應該說現在是“萬物互聯”時代更為貼切。


抖音的爆發:

嚴格來說,抖音上線一年了,2017年3月,岳雲鵬在微博發佈一條帶有抖音logo的搞笑短視頻,瞬間帶火抖音熱度。此後,抖音不斷自我完善產品體驗的同時,在運營和不計成本獲取互聯網流量方面,可謂下足了血本。

邀請明星入駐

邀請藝人網紅入駐

藉助音樂平臺屬性,邀請歌手打歌,並孵化原創獨立音樂人

媒體平臺大量推廣

不停舉辦線下挑戰活動,聚集平臺網紅,形成多次傳播

與各類知名活動合作,比如共享單車

明星、藝人、媒體宣傳、活動吸睛,自然帶來了大量的流量和關注度。

此時的抖音,引起業內關注,更多的是拿來跟短視頻領域老大哥,坐擁數億用戶的快手比較。業內的一致評價是,抖音吸一二線年輕用戶粉絲,快手坐擁三四線及農村用戶粉絲。其中,各有各的制約性。抖音的一二線潮流用戶,雖然洋氣新潮,但抖音用戶對自己比快手更高人一等的定位,也註定抖音無法廣泛獲取大眾用戶。

而被視為底層殘酷物語直播的快手,則由於不改初衷的展現普通人生活而難以擁有如抖音一般高大上的調性。


抖音用戶大眾化:

真正讓抖音進入大眾視野,分界線來自2017年春節。隨著一二線城市年輕人返鄉過年,抖音也在春節期間推出大量挑戰活動:

#帶著同事玩抖音#、#全家一起玩抖音#、#抖音新春搶紅包#、#洋氣年輕人的老家實錄#、#90後過年養老生活#

這一系列動作果然引發流量熱潮。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春節後,以技術流和顏值為主戰場的抖音視頻,已經被小學生脫口秀、普通人的柴米油鹽、萌寶寶吃飯、自家院子裡堆雪人等充滿人間煙火味的視頻佔領。


抖音的用戶流失:

用戶體驗的降維,是產品全民化的必然走勢。抖音的這一舉動也必然流失部分用戶。很多一二線年輕人紛紛在抖音上吐槽,抖音已經不是最初的抖音,土得快和快手看齊了。然而,一段時間後,他們卻漸漸接受了抖音的轉變,甚至覺得質樸的小學生也很可愛,並且自發拍攝了系列惡搞短視頻。

也許這就是短視頻的魔力所在,永遠有反轉在背後等你,而這一步步的反轉,總有一個節點能打動用戶,吸引用戶使用。


抖音的危機:

1、非剛需產品的消亡。

泛娛樂類產品消亡週期是可以預測的,從抖音的前輩們,小咖秀、美拍等等的沉寂流程來看,也不乏有人看衰抖音。實際上,我也看到有文章寫,身邊很多首批玩抖音的朋友,已經不玩抖音了,因為抖音佔用自己大量時間,卸載後對生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而這也是很多非剛需工具產品沉寂乃至消亡的必然原因。

不過抖音背後有強大的今日頭條系列產品不斷給它輸送用戶流量,同時,抖音也試圖將自己打造成具有社交屬性的社區,並在網紅達人主頁開啟網購入口,通過各種方式實現用戶長效留存。


2、抖音沒有自主傳播平臺。

社交是最有效的傳播和連接方式。有條著名的六度空間理論: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所以不差錢如馬雲,也從沒放棄佈局社交領域,從來往到釘釘,能插足的領域,阿里都不遺餘力見縫插針。

而當下,國內真正成功打造社交媒體平臺的一是微信、二是微博。

抖音最早是靠微博發家,然而近日,抖音風頭過盛,用戶增長大爆發,而微博孵化的同類短視頻微博故事卻遲遲沒能引發流量關注。微博是否感受到來自抖音的威脅我們不得而知,但微博卻已採取封殺抖音這一行動。

失去了微博這一傳播平臺後,抖音仍然在微信上大肆傳播,但社交傳播更為私人化的微信,顯然沒有微博的大眾傳播信息優勢。

此外,抖音仍有今日頭條、火山小視頻等分發渠道。但別忘了,就算是用戶量巨大的今日頭條,也仍舊是強信息流弱社交工具平臺,儘管今日頭條也有社交屬性,可以關注手機通訊錄、微博、微信好友,但用戶顯然並不買賬。

一旦用戶出現疲倦情緒,或者手機內存不足,更換手機,精力被更為新奇的軟件吸引過去,就必然出現不可遏制的用戶流失現象。


3、中下部偶發性網紅變現困難或造成用戶流失

事實上,抖音分發的視頻種類繁多,除去那些精心打造的網紅藝人,更有許多是通過發佈搞笑視頻,或者實用性教學視頻偶然吸粉成為小V的,比如我的群裡有個群友發佈日語教學視頻,吸粉37萬。隨著網紅經濟的全民性意識覺醒,普通人也意識到網紅經濟的可複製性,聚集了37萬粉絲勉強跨入小V行業的群友也將變現計劃提上流程。

然而,此時,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不像那些靠顏值、內容的網紅可以接視頻植入廣告,也不像本身就開店的網紅可以給自家店鋪商品導流,偶發性網紅除了粉絲,一無所有,群友試圖做日語教學課程變現,發現粉絲購買意願並不強烈,免費獲取是人性的本質。

當然,也有一些微商廣告聞風前來,但一則傷粉,二則廣告費寥寥無幾,接下來也沒有太大意義。

相信在抖音上,此類中下部粉絲量,且視頻產品不具備商業屬性的小V還有很多,而他們一旦沒能在抖音上找到合適的變現方式,又日漸對抖音產生疲憊感後,很容易選擇卸載抖音。抖音對他們的生活並沒有造成什麼影響,甚至有些小V會因此慶幸不用再受鍵盤俠的攻擊,但對抖音來說,此類小V用戶的流失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畢竟平臺是要靠視頻種類豐富的小V撐起來的。


4、商業化道阻且長

抖音的影響力,已經得到證實,但真正考驗一個產品的標準是其商業化表現。而平臺商業化的不外乎接廣告、賣產品兩種方式。然而抖音不是商城,賣產品的方式也是通過各個接口和廣告給商家導流。所以,其本質還是接廣告,且不說平臺只接廣告天花板太低,就是廣告商,也很少投放今日頭條。由於今日頭條的信息流算法分發機制,並沒有形成如公眾號和微博紅人那樣強大的頭部ip屬性,所以並沒有取得廣告商的青睞。

與今日頭條一脈相承的抖音在這方面要好一些,抖音頭部網紅已經證實了自己強大的商業價值,然而僅僅通過廣告的偶然性收入,並不能實現抖音的可持續商業化道路。

另一方面,網紅們一方面靠抖音聚集大批流量粉絲,一方面公佈自己的個人微博微信號將粉絲導流到其他社交平臺。

有文章稱,抖音未來擬打造類B站二次元社區,殺入遊戲這一錢多的行業,企圖分一杯羹。我們也看到,通過抖音分發廣告的遊戲越來越多,但說白了,抖音此時扮演的仍舊是一個廣告分發平臺的角色,並沒有成功打入遊戲行業供應鏈,吃到裡面驚人的紅利。抖音未來的商業化道路,仍舊需要時間的考驗和打磨。


抖音的未來發展:

1、商業模式不明朗的情況下,用戶為王,海內外大量獲取用戶

趁著利好形勢,抖音進軍海外市場。有身在韓國的抖音用戶發過視頻,直言抖音韓國版用戶熱情很高,但總用戶數量偏少,比起國內抖音動輒幾百萬點贊量,韓國版抖音只有寥寥數個點贊,但這並不妨礙韓國人對抖音軟件的熱愛。微博上已經有許多韓國知名藝人發佈的抖音短視頻。

加上抖音上的歌曲本身就有很多日韓流行曲,跨越語言障礙,憑舞蹈肢體展現,基本可實現無障礙獲取日韓抖音用戶。


2、抖音龐大的國內市場吸引海外kol入駐

如同國內用戶對國外ins、臉書的熱衷,國內13億用戶的龐大市場,對國外kol來說也是一塊香餑餑。我們也看到,許多國外kol都在微博註冊賬戶,比如霍金。

但礙於語言這一先天性交流問題,國外普通kol並不能在國內社交媒體上引發傳播熱潮,而抖音,無疑讓他們看到了更大的可能性。

剔除語言交流這一程序,僅憑肢體舞蹈以及音樂傳播,就能吸引大量關注,於是,我已經看到許多國外kol個人以及平臺入駐抖音,並且依靠個人獨特的視頻內容短時間內漲粉無數。

許多身在國外的中國人也憑藉分享異國生活,成為小V,許多在中國的外國人,更是憑藉流利的中文,圈粉無數。


如今,在商業模式暫不明朗的情況下,抖音正在做的就是趁勢圈粉。


說是抖音時代,還為時尚早,代表時代的話題太過龐大,連接媒體和個人對話強大如微博,都要隔三差五被業內唱衰,通過社交連接人與人之間的生活方式如微信,也要動不動被拿出來做用戶流失分析。比起這兩個老前輩,在抖音身上,除了泛娛樂性和花樣百出的廣告方式,並沒有看到能作為時代代表的符號。


不過,可以確定的一點是,諸如抖音之類的短視頻,極大的豐富了大眾娛樂方式。算作娛樂新時代代表麼?



吳懟懟


現在是抖音的時代嗎?這個真不好說,但抖音現在確實是個大的流量池。相信大家都知道抖音爆款“妖嬈花”,這並不是一個企業也不是一個IP,而是抖音的一個話題,還有最近的一個熱門話題“誰的太陽花成精了”,還不知道抖音是什麼的朋友建議抓緊下載,現在不重視抖音和2016年不重視頭條是一樣的。


這是淘寶截下來的圖片,兩個話題就可以帶動這麼多的銷量,說明抖音隱藏的商業價值真的很大,如果說搖擺花是一個偶然,那麼海底撈調料搭配的視頻,還有智聯招聘、什麼值得買、三隻松鼠等等,你會發現短視頻的影響力真的很強,而且抖音還有互動社交屬性在裡面,當你的營銷形成一種風氣之後會有更多的人來幫助你去營銷給更多的人。所以不管現在是不是抖音的時代,抖音的火是有目共睹的,大家還是要抓緊抓住這一波紅利,畢竟互聯網行業變化是很快的。

想了解更多短視頻相關知識,關注“短視頻顧小雨”頭條號,點擊文章或視頻下方的“瞭解更多”或者直接私信小雨,加入入門社群即可獲得短視頻製作和運營幹貨大禮包~


短視頻培訓顧小雨


抖音的時代,已經在路上!不管坐公交、上班閒暇時間、坐地鐵,都能聽到嘻哈搞怪的聲音,不是捧腹大笑,就是“嵩山少林學武功”……而且多數人都會忍不住去看一眼對方手中的抖音。



網友都說抖音像知乎,上下限差距不大,而且抖音上面小帥哥小美女都特別“帶勁”,多數顏值擔當,也有人調侃,“看多了,翻來覆去就那點東西,無聊了偶爾解悶還可以”


當然了,對於小視頻平臺,抖音依舊有不少強有力競爭對手:快手、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不少網友爆料快手會比較真實,而且比喻成“末日後的集市”,雖然有點魚龍混雜,但絕對會有你想要的那一塊。然而,抖音就有點像市中心超市,多種多樣化可以滿足每個人需求。

據第三方統計,2018年2月抖音月活躍用戶數量達到了1.47億,而且從標籤中可以看出,抖音傾向於年輕人,對於追求酷炫的年輕人可以說找到了自己福地,並且可以得出20-30歲年輕女性佔據了60%比例,或許,你在路邊等公交時間,就已經不知不覺被你身邊美女把你給帶入抖音世界了,而你卻一臉茫然的樣子。



同時,抖音時代到來,也就意味著流量變現時代帶來,而且抖音變現方式,與其他類似APP軟件平臺沒多大區別:廣告、打賞、電商。並且商業廣告已經從去年9年開始佈局,進行全屏幕商業化廣告招商,印象深刻的廣告莫過於哈啤、雪佛蘭商業化顯示了。


對於抖音將來發展,肯定會以發展優質創作紅人為主,通過打造專業、特色、混搭風格創作,來引入流量,對優質抖音內容會推薦更高播放量,以此來擴大自己的抖音圈子。


房小哥


毫不誇張的說,是的。

就目前情況而言,電音和快節奏歌曲在抖音上的表現要更好,抖音是否可以傳播足夠豐富的音樂類型,或者獨立音樂在抖音會表現如何,仍然沒有足夠有力的實例來證明。

同樣根據抖音官方提供的數據榜單,在“看見”音樂計劃裡,民謠類型的領先者數據為:阿肆獲得3600萬贊,鹿先森樂隊獲得220萬贊 ,而前者同時兼顧著流量歌手的屬性,《春風十里》也讓後者獲得了一時流行。

在抖音的原創音樂板塊,可以看到袁婭維、齊一、阿力普、李明霖、謝春花等音樂人的原創作品,這些歌曲大多都被截取成30秒或一分鐘不等的片段供用戶自行使用。

渠道包容

2月5日,抖音宣佈與摩登天空達成戰略合作,合作內容包括摩登天空旗下藝人將陸續入駐抖音並在抖音首發新歌及MV,草莓音樂節等品牌演出也將和抖音聯合推廣。

同時,抖音將為摩登天空提供基於人工智能的精準分發和大數據服務,運用抖音的創意挑戰、專屬貼紙等多元的推廣方式連接音樂人與粉絲。

在摩登天空主管藝人經紀與宣發的副總裁烏莉雅素看來,與抖音合作的重要原因在於抖音的用戶群以95後為主,他們正是追求引領年輕人群審美的摩登天空最希望獲取的目標群體。

在《中國有嘻哈》播出期間,摩登天空旗下歌手Tizzy T、萬妮達、阿肆等人已入駐抖音並通過抖音發佈新歌。其中,萬妮達的新歌《場上稱霸》在抖音的視頻播放量已達200萬次。

另一個典型案例是郭采潔與阿肆。2017年10月,郭采潔和阿肆合作的歌曲《世界上另一個我》上線抖音,同名手勢舞挑戰吸引了超過一千名用戶錄製上傳自己的視頻。

電商變現

3月15日,本喵發現抖音上出現了電商功能。


以名為“佳哥就是畢加索”的動漫視頻自媒體為例,該號的短視頻中出現了購物車的按鈕,點擊後便出現商品推薦。而該商品推薦直接鏈接到了淘寶。


而這並非個例。隨後,本喵在多個抖音號中都發現了購物車按鈕以及商品推薦信息。這些號的粉絲數都在百萬以上,甚至接近千萬。

根據瞭解,抖音正在通過流量曝光、保底收入以及聯繫廣告等方式幫助紅人變現,這將成為抖音今年的工作重點。同時,一些MCN機構正在加速聯繫抖音網紅,並在此地追求更有效率的變現。


電商功能的出現或許是抖音幫助紅人變現的重要一步。


綜上,抖音的時代來日可期。


三聲


一個時代是否開始就要看當下最流行什麼,2016年直播的興起,讓各大直播平臺如映客、一直播、YY、鬥魚、熊貓、虎牙、花椒等紛紛加入到直播大戰中來,後來火了一段時間後,開始趨於平穩發展。2018年初,直播答題似乎成為一個新的風口,各個公司開始搶佔市場,但是到現在過了三個多月後,基本上已經很少有人再提起直播答題了,所以說有些東西興起的快,衰敗的也快,興起時就屬於它的時代。

抖音是短視頻的代表之一,說是抖音的時代,不如說應該是短視頻的時代更貼切一些。最早的有快手,後來秒拍、美拍、抖音、火山小視頻、快視頻等紛紛推出短視頻,這才組成了短視頻的時代。

1、短視頻用戶的年輕化

短視頻的興起於當下的用戶群體是分不開的,如今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流量資費的下降,讓人們對於視頻所消耗的流量不再過於重視,而短視頻的主力人群開始偏向於90後甚至95後了。

據數據統計,年輕用戶在抖音短視頻中仍舊佔據著較大的比重,19歲以下的用戶佔比為20%,24歲以下為52.8%。

2、短視頻的傳播形態更加直觀

在互聯網時代,傳播的載體主要經歷了文字、圖片、視頻和直播的變遷。相對於文字圖片等,短視頻在視覺上更加直觀,基於碎片化的時間,很多人會被其在短時間內呈現大量內容所吸引,這也是為什麼短視頻火起來的原因之一。

而抖音與快手不同的一點是,抖音加入了人們對於音樂的偏好,由於短視頻內容和音樂本身的契合度,可以增強視頻類內容的表現力,而年輕用戶天然對音樂有更執著的追求。

再加上多元化的內容表現,如音樂、搞笑、舞蹈、教學、語言等內容,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的用戶,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拍攝製作,任何人都可以是內容的生產者。

3、抖音等短視頻也要有一定的節制

抖音或者快手可以說是當下最流行的兩個短視頻平臺,用戶在接觸到短視頻這種新鮮的事物後很容易被吸引,甚至沉迷其中,就像有些人說的抖音“有毒”,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一個短視頻十五秒左右,有些人會一直看上一個小時甚至更多時間,所以任何東西都要有一個限度,就像遊戲一樣,沉迷遊戲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抖音在3月19日也上線了風險提示功能、時間管理系統等多個功能,幫助用戶進行自我管理,這其實就和遊戲的防沉迷系統一樣,不能把時間都浪費在短視頻上。

最後借用《娛樂至死》作者尼爾·波茲曼的一句話:“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王長勝


應該可以這樣說吧!抖音最近確實是非常的火,兩家都是短視創作。


其實抖音最成功之處就是明星同款,許多明星都是抖音的真實玩家,粉絲效應也是抖音推廣的一大利器。還有就是相機玩法多樣,和可以自己添加音樂。通過視頻快慢的拍攝和特效,濾鏡等技術,再加上好的音樂,舞曲,電音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給人感覺比較炫酷。


抖音與快手相比,抖音玩法更多,而且人員素質更高。有的朋友說,快手是農村青年的生活圈,抖音是城市青年的ktv,個人覺得快手更像是農村大集,鄉土氣息濃重,啥都有,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魚龍混雜,有好有壞。抖音就像是,大超市,看著很高大上,最少表明做的很好,內心深處誰知道呢?說不定也是個渣渣。


隨著兩家app的大力推廣,兩家的距離會越來越小,兩款app也是不斷在改變,希望兩家都越來越好。
喜歡記得點贊關注,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米果叭叭


如果單說短視頻方面,那麼可以暫時是抖音的時代!


為什麼這麼說?

抖音只是一個軟件應用,它雖然強大,但只能僅限於短視頻這一個領域,他並不能於改變生活的微信、美團、淘寶等較量。


至於說暫時是他的時代是因為,互聯網時刻都在變化,你永遠都不知道你的對手在什麼時間突然超越你,比如曾經的快手,一度認為它已經是行業霸主;你也不知道你的對手到底是誰,比如美團搶佔打車行業,挑戰滴滴打車。

這個時代,互聯網行業充滿著無數的變數,很多我們一度認為強大無比的企業,可能在一瞬間就倒塌瓦解,比如樂視。


另外我還想說的是,雖然抖音裡的內容很有吸引力,但是也請保持節制,畢竟有時間多看看工具書、健健身、陪陪家人聊天,我覺得更好。


鑫時空


這兩年的抖音、火山小視頻確實比較火,特別是今年今日頭條增加在百萬英雄答題也獲得了很多粉絲和大量用戶的支持,甚至鳳頭一度超過了阿里和騰訊的體系!

所以我們這樣一思考就明白今日頭條的產品體系流量都呈現的不錯,這樣理解就很正常了,但是也不完全就是抖音的機會,這個市場發展特別快,所以也會存在的變化也會比較大的,自然就這樣理解了!

那麼作為這兩年做營銷、自媒體確實抖音是需要重視和玩的,這樣才能保障流量的獲取。

而在行業中,微信的流量還是一直很強大的,這個也是無法改變的,無可厚非的事情!

我是李孟,網名創業者李孟,歡迎關注我,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見可以和我一起交流。


創業者李孟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不一定是抖音的時代,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是短視頻的時代。

其實抖音只不過是短視頻的是其中一個平臺,但是近幾年來,短視頻的平臺的APP很明顯崛起。它們在流量和商業價值上,很短時間就追上了不少以文字和圖片為主的平臺,甚至實現了超越。

短視頻在視覺上感官上的衝擊確實比圖片和文字還大。短視頻能夠生動、全面的反應內容創作的所有內容。對於閱讀者來說,抖音等短視頻的閱讀門檻更低,對大腦的刺激更加明顯和深刻。

那就是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短視頻的內容更加有趣,同時也更加有趣。這也意味著抖音等短視頻會有更多的群眾基礎。最近幾年,更快的寬帶和更多的流量等電信基礎設置的發展也帶動了抖音等短視頻內容發展。

但是短視頻也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降低了思考的需求。閱讀文字的門檻比較高的原因是,文字不能給大腦直接衝擊,需求閱讀者去調用之前所學的知識去思考,去聯想。同時,文章雖短,但是文章具有張力能夠包含很多的內容。

短視頻的視頻把內容場景化表現出來,能夠直接刺激大腦,但是也減少了大腦的思考和聯想的需求。同時,短視頻的承擔內容的能力有限。

所以,我覺得越來越多人喜歡短視頻,但是我們不能只有短視頻。我們還需要保持閱讀和思考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