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交換機和集線器的區別是什麼?

星沉大海3


    交換機工作在數據鏈路層,通過MAC地址轉發數據。集線器工作在物理層,通過廣播的形式轉發數據。目前,集線器已經被交換機取代,組網中很少使用集線器了。下文具體說一說。

    區別1:工作層次

    集線器工作在物理層,屬於1層設備,每發送一個數據,所有的端口均可以收到,採用了廣播的方式,因此網絡性能受到很大的限制。


    交換機工作在數據鏈路層,屬於2層設備,通過學習之後,每個端口形成一張MAC地址轉發表,根據數據包的MAC地址轉發數據,而不是廣播形式。

    區別2:轉發方式

    集線器的工作原理是廣播形式,無論哪個端口收到數據之後,都要廣播到所有的端口,當接入設備比較多時,網絡性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交換機根據MAC地址轉發數據,收到數據包之後,檢查報文的目的MAC地址,找到對應的端口進行轉發,而不是廣播到所有的端口。

    區別3:傳輸模式

    集線器內部採用了總線型拓撲,各個節點共用一條總線進行通信,數據包的發送和接收採用了CSMA/CD協議,在同一時間內必須是單向的,只能維持在半雙工模式下。兩個端口不能同時收發數據,並且當兩個端口通信時,其他端口不同工作。


    當交換機上的兩個端口通信時,它們之間的通道是相互獨立的,可以實現全雙工通信。兩個端口同時收發數據。

    區別4:帶寬影響

    集線器無論有多少個端口,所有的端口共享一條寬帶,同一時刻只能有兩個端口傳輸數據,並且只能工作在半雙工模式下。


    交換機的每個端口獨佔帶寬,兩個端口交互數據並不影響其他端口交換數據。


    總之,交換機的網絡性能要遠遠優於集線器。隨著技術的進步,交換機的成本已經降低,集線器逐步退出了市場。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多多點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哦,謝謝。

Geek視界


交換機和集線器區別是什麼?

在每一個局域網中,交換機與集線器是不可少的設備,但是目前由於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集線器幾乎被交換機取代,而且在組網中集線器也被“冷漠”了。

交換機的重點在交換二字。用其來描述數據網絡第二層設備時,實際上就是橋接設備。用其來描述數據網絡第三層設備時,實際上就是路由設備。我們經常說的以太網交換機就是基於網橋技術多端口第二層設備,其為數據幀從一個端口到另一個任意端口轉發提供低延時、低開銷通路。



交換機的優點;轉發速度極高。因為交換機只識別幀的MAC地址,直接根據MAC地址產生選擇轉發端口算法,便於ASIC的實現,所以交換機的轉發速度極高。

集線器;在環形網絡中,僅且只有一個物理信號傳輸通道,都是通過一條介質傳輸來進行的。因此,存在各個節點爭搶信道,使傳輸效率極低。所以採用集線器就能化解各個節點爭搶信道局面。


集線器的作用是把各個節點發回來的信號通過集線器集中,然後它再把信號整形和放大後發到所有節點上。這樣,就避免了上行通道碰撞現象的發生。

交換機與集線器的區別

在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SI)中,交換機工作在OSI的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而集線器工作在OSI的第一層,即物理層。

從兩者的本質來看;集線器本質是一個多端口中繼器,而交換機本質是一種多端口高速網橋。

從兩者的作用來看;交換機根據所接受數據幀的源MAC地址構造轉發表,根據所接受幀目標的MAC地址進行過濾轉發操作的設備。而集線器它是對所接受的信號進行再生、整形放大,使其傳輸距離更遠且不會衰減到無法被讀取地步的一種設備。


Talk工控小白


一個是交換架構一個是廣播架構,交換機端口之間帶寬和端口帶寬一致(千兆交換機兩端口之間都是千兆),hub端口之間帶寬是共享的(10mhub就是所有端口共享10m,報文廣播到每一個端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