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紅樓夢》裡的林之孝兩口是什麼樣的人?

藍漁歌


這對夫婦是賈府最善於偽裝的奴才,連精明善辨的王熙鳳都被瞞了過去。

林之孝夫婦是榮國府大管家之一,書中說道他們原是榮國府中世代的舊僕,現在收管各處房田事務。在第二十七回中,小紅為鳳姐辦了兩件事,深得鳳姐欣賞,有意將其挖至自己身邊,在知道小紅為林之孝之女後,說了一句“林之孝夫婦都是錐子扎不出一聲來,我成日家說他們倒是配就了一對夫妻,一個天聾,一個地啞”可見在鳳姐眼裡,這對夫婦都是極其低調安靜的。


林之孝夫婦出場不多,在清虛觀打醮時賈珍一番吩咐後,林之孝忙答應“曉得”,又說了幾個“是”,一副維命是從的樣子,再沒有多餘的話語。
第四十四回“變生不測鳳姐潑醋”中,賈璉和鮑二家的偷情被鳳姐抓包後大鬧一場,兩人言歸和好,一時只見林之孝家的進來,悄回鳳姐道:“鮑二媳婦吊死了,他孃家的親戚要告呢。”鳳姐兒笑道:“這倒好了,我正想要打官司呢!”林之孝家的道:“我才和眾人勸他們一回,又威嚇了一陣,又許了他幾個錢,也就依了。”鳳姐兒道:“我沒一個錢!有錢也不給,只管叫他告去。也不許勸他,也不用震嚇他,只管讓他告去。告不成倒問他個‘以屍訛詐’!”林之孝家的正在為難,見賈璉和他使眼色兒,心下明白,便出來等著。賈璉道:“我出去瞧瞧,看是怎麼樣。”鳳姐兒道:“不許給他錢。”
賈璉一徑出來,和林之孝來商議,著人去作好作歹,許了二百兩發送才罷。......賈璉又命林之孝將那二百銀子入在流年帳上,分別添補開銷過去。
這一段中,林之孝家回事時候是悄悄的,被鳳姐駁回後看了賈璉的臉色便出來等著了,說明這婦人在鳳姐面前夠沉穩,夠小心,有眼力勁。賈璉自己鬧出事情賠償後將銀子入在公賬,“又”字可看出此種假公濟私不只一次,說明林之孝保密工作做的很好,極其被信任。但是,這對夫婦真的天聾地啞嗎?不見得。


1、小紅是林之孝之女,林之孝夫婦在賈府算是管家,女兒卻在怡紅院裡做一個二等丫鬟,文中寫到“這紅玉年方十六歲,因分人在大觀園的時節,把她便分在怡紅院中,倒也清幽雅靜。”,按照兩夫婦的權力,隨便把女兒分到鳳姐房下都不是問題,林之孝為何把女兒放在怡紅院做一個二等丫鬟?
小丫鬟佳慧和紅玉抱怨怡紅院的下人分配不均,紅玉便道:“也不犯著氣她們。俗語說的‘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誰守誰一輩子呢?不過三年五載,各人幹各人的去了。那時誰還管誰呢?”十七歲的二等丫鬟,覺悟何其高,讓人不寒而慄,目測整個賈府,有此覺悟的只有探春一人,區區一個丫鬟卻能出此驚人之語,除了父母耳傳心授,實在想不出身邊的丫鬟能給她這種啟發。
所以,小紅隱藏在怡紅院是父母有意為之,因為家生子的緣故,紅玉只能在賈府做活,林之孝是賈府帳房管理人,賈府的頹勢必然看在眼裡,所以為了有一日賈府傾倒,女兒紅玉不被牽連,所以苦心將紅玉安排在怡紅院做個說不上話的二等丫鬟。這是林之孝夫婦的城府。



2、茯苓霜失竊,林之孝的拿住柳五兒後和柳嫂子押了一夜,次日便自作主張將行賄的秦顯家的派至大觀園廚房頂替柳嫂子,可見林之孝家的吃準的鳳姐的手段,無非就是不問緣由就亂打一通,最後打發出去。但這一次卻遇上了聰慧的平兒,看出了其中的貓膩,平反了柳五兒的冤情。欺下瞞上,結黨受賄,這是林之孝家的人品。



3、寶玉生日,正值賈母王夫人等不在家,林之孝家的便拿腔作勢起來,每晚巡查至怡紅院都要“教育”一番裡面的主子奴才,教育寶玉:“還沒睡?如今天長夜短了,該早些睡,明兒起得方早。不然,到了明日起遲了,人笑話,說不是個讀書上學的公子了,倒像那起挑腳漢了。”;向襲人等要茶吃:“該沏些個普洱茶吃。”襲人晴雯二人忙笑說:“沏了一盄子女兒茶,已經吃過兩碗了。大娘也嘗一碗,都是現成的。”說著,晴雯便倒了一碗來。教育襲人等“這些時,我聽見二爺嘴裡都換了字眼,趕著這幾位大姑娘們竟叫起名字來。雖然在這屋裡,到底是老太太、太太的人,還該嘴裡尊重些才是。若一時半刻偶然叫一聲使得,若只管順口叫起來,怕以後兄弟侄兒照樣,便惹人笑話,說這家子的人眼裡沒有長輩。”嘮嘮叨叨一堆話,可謂擺盡了譜,掙盡了臉面。這是錐子都扎不出一聲的人?


城府極深,欺下瞞上,結黨營私,裝腔作勢,鳳姐自詡是個聰明人,卻被一個奴才吃準了脾性,本性隱藏得分毫不露,不知道被李紈稱為“天下人都被你算計了去”的鳳姐知道了做和感想?

微影悼紅



題主能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可以說在讀《紅樓夢》的人裡,已經算是高手了。這不是奉承話,員外看有許多人提個紅學問題都不會,回答者也很水,員外都不忍看,太菜了。林之孝兩口的問題不好答,你看到現在才幾個人回答,看不懂《紅樓夢》,對這個問題都不好下手。員外解讀紅樓,主題是金丹學,方法用喻象,這是讀懂紅樓的關鍵。

文中講林之孝世代是榮國府的舊僕,現兩口是榮府管家,掌管庫田的,管錢的實權人物。員外講過,榮國府喻人的下田,丹道表精氣的,用坎水錶示,也叫真鉛,也就是金錢的取象。林之孝在處理鮑二媳婦死時,取了二十兩銀子打在流水帳上,注意鮑二,取坎水的象,二也取坎的數,錢數也一樣,這些什麼意思?讀者能看懂?不要只讀表面,還得從深層來看才行。


再看他倆的女兒小紅,在《紅樓夢》中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角色,她和賈芸有一腿。很多人看不懂賈芸和小紅,什麼帥哥發家了,哈哈,看看都想笑。告訴大家,實際都是看不懂才那樣說的。小紅進大觀園時年方十六,千萬別忽視了這個,因為六取的坎水也,所以小紅也是真鉛的喻象,至於賈芸的,你們先慢慢猜吧。

一家三口一個象的,林之孝家的,在茯苓霜事件中,是重頭戲,處理了廚房的柳嫂子,火頭軍,注意,這都是喻象,柳,為木,生火,說明是上田裡的,喻象真汞呀,林之孝家的,屬水,水制火呀,你看它是講這個,講丹道的火候用的,茯苓霜是什麼?和紫金霜有什麼兩樣!紫金霜就是金丹,你看是不是?

後面巡夜吃茶了,就不一一分析了。只有喻象才能看懂這些,否則講什麼情,什麼野史的,再給你一萬年,還是看不懂。就這些吧,還不懂的話,關注我,慢慢看吧。


十八員外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看《紅樓夢》中小紅那麼聰明勇敢,有遠見,就知道林之孝夫婦不是真的如王熙鳳所說“天聾地啞”,而是審時度勢,韜光養晦罷了。

首先,從他們的女兒小紅說起。小紅被排斥於怡紅院“外四路”,不得出頭。最後終於還是抓住機會,一番繞口令似的“奶奶經”念得鳳姐稱賞再四,“簡在君心”,拔擢在當家奶奶身邊伺候。但鳳姐就不解了,生了一個疑惑。第二十七回:

“鳳姐聽了,十分詫異,因笑問道:“哦!原來是他的丫頭!”又笑道:“林之孝兩口子都是錐子扎不出一聲兒來的。我成日家說,他們倒是配就了的一對,夫妻一雙天聾地啞。哪裡承望養出這麼個伶俐丫頭來!你十幾歲了?”



揣摩一下曹公,難道只是為了反襯小紅之伶俐,不惜讓她父母天聾地啞?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且看原文七十二回中:

“這裡賈璉出來,剛至外書房,忽見林之孝走來。賈璉因問何事。林之孝說道:“方才聽得雨村降了,卻不知因何事,只怕未必真。”賈璉道:“真不真,他那官兒也未必保得長。將來有事,只怕未必不連累咱們,寧可疏遠著他好。”林之孝道:“何嘗不是,只是一時難以疏遠。如今東府大爺和他更好,老爺又喜歡他,時常來往,哪個不知。”賈璉道:“橫豎不和他謀事,也不相干。你去再打聽真了,是為什麼。”

林之孝答應了,卻不動身,坐在下面椅子上,且說些閒話。因又說起家道艱難,便趁勢又說:“人口太重了。不如揀個空日回明老太太、老爺,把這些出過力的老人家用不著的,開恩放幾家出去。一則他們各有營運,二則家裡一年也省些口糧月錢。再者,裡頭的姑娘也太多。俗語說,‘一時比不得一時’,如今說不得先時的例了,少不得大家委屈些,該使八個的使六個,該使四個的便使兩個。若各房算起來,一年也可以省得許多月米月錢。況且裡頭的女孩子們,一半都太大了,也該配人的配人。成了房,豈不又孳生出人來。”賈璉道:“我也這樣想著,只是老爺才回家來,多少大事未回,哪裡議到這個上頭。前兒官媒拿了個庚帖來求親,太太還說老爺才來家,每日歡天喜地的說骨肉完聚,忽然就提起這事,恐老爺又傷心,所以且不叫提這事。”林之孝道:“這也是正理,太太想得周到。”賈璉道:“正是,提起這話,我想起了一件事來。我們旺兒的小子,要說太太房裡的彩霞。他昨兒求我,我想什麼大事,不管誰去說一聲去。這會子有誰閒著,我打發個人去說一聲,就說我的話。”

林之孝聽了,只得應著,半晌笑道:“依我說,二爺竟別管這件事。旺兒的那小兒子,雖然年輕,在外頭吃酒賭錢,無所不至。雖說都是奴才們,到底是一輩子的事。彩霞那孩子這幾年我雖沒見,聽得越發出挑得好了,何苦來白糟塌一個人。”賈璉道:“他小兒子原會吃酒,不成人麼?”林之孝冷笑道:“豈只吃酒賭錢,在外頭無所不為。我們看他是奶奶的人,也只見一半,不見一半罷了。”賈璉道:“我竟不知道這些事。既這樣,哪裡還給他老婆,且給他一頓棍,鎖起來,再問他老子娘。”林之孝笑道:“何必在這一時。那是錯,也等他再生事,我們自然回爺處治。如今且恕他。”賈璉不語,一時林之孝出去。

長長一段對話,林之孝不僅僅是對答,按主子指令行事,還有建議(“人口太重了,不如揀個空日回明老太太、老爺,把這些出過力的老人家用不著的,開恩放幾家出去。”)而且這個提議,竟跟王熙鳳向王夫人商量裁剪一下賈府姑娘身邊的丫頭出發點一致。除了建議,還有商量(“依我說,二爺竟別管這件事”)不僅好口齒,還好思路,好膽識!



林之孝如此,那麼林紅玉之母又如何呢?且看第六十三回中:

“林之孝家的又笑道:“這些時,我聽見二爺嘴裡都換了字眼,趕著這幾位大姑娘們竟叫起名字來。雖然在這屋裡,到底是老太太、太太的人,還該嘴裡尊重些才是。若一時半刻偶然叫一聲使得,若只管順口叫起來,怕以後兄弟侄兒照樣,便惹人笑話,說這家子的人眼裡沒有長輩。”寶玉笑道:“媽媽說得是。我原不過是一時半刻的。”襲人、晴雯都笑說:“這可別委屈了他。直到如今,他可‘姐姐’沒離了口,不過玩的時候叫一聲半聲名字,若當著人,卻是和先一樣。”林之孝家的笑道:“這才好呢,這才是讀書知禮的。越自己謙越尊重,別說是三五代的陳人,現從老太太、太太屋裡撥過來的,便是老太太、太太屋裡的貓兒狗兒,輕易也傷它不得。這才是受過調教的公子行事。”說畢,吃了茶,便說:“請安歇罷,我們走了。”寶玉還說:“再歇歇息。”那林之孝家的已帶了眾人,又查別處去了。”

這長篇大論一席話,又豈能是“地啞”說得出來的?有其父必有其母,林之孝家的也是一副好口齒!



看到這裡,估計很多人就要問了:既然林之孝夫婦好口齒,好膽識,有身居賈府管家之位,為何小紅卻在怡紅院做二等丫頭,受晴雯等人之氣呢?

首先,林之孝夫婦對小紅的職業生涯規劃應該說是很理性。按理,他們夫妻倆是賈府的豪奴,是璉鳳面前的紅人,要給女兒謀個高級丫鬟、以至於將來當姨娘,都是不難的。可是他們並沒有這樣做,他們只讓小紅看守房子、當個掃灑丫頭,是因為不想讓女兒給人做妾吧!後來林之孝夫婦應該是幫小紅脫離了奴籍,嫁給賈芸做正妻了(就像周瑞女兒嫁給冷子興做正妻一樣),比給賈府的老少爺們當姨娘要自在多了。後來賈府衰敗,賈芸和小紅應該是足以自保的。

其次,原文中有一段小紅對佳蕙說“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宴席”,並告訴佳蕙:做人啊要為自己謀個長遠的後路。這句警世恆言,除了小紅,探春也說過,但探春好歹是個小姐,又是個聰明人,在瞭解了賈府的經濟狀況後,說出這句話也不奇怪。但小紅一個丫鬟,哪來的這麼高瞻遠矚呢?只有一個可能,這話很可能是她聽父母說的。林之孝夫婦長年跟著鳳姐混,對賈府的經濟情況有一定的瞭解,並且清醒地預見了賈府的未來。

前文中也提到林之孝曾勸阻賈璉把丫鬟彩霞嫁給旺兒之子,因為那男人酗酒賭博,免得白白糟蹋了彩霞。所以林家教育出來的小紅也有良心,後來對鳳姐知恩圖報,當然這是後幾十回的故事了,我們看不到,但是根據脂批,由此推斷。


小郭襄


林之孝是賈府管家,負責管理銀庫賬房的,相當於是賈府的財務總監,行事低調,才有王熙鳳“椎子扎不出一聲兒來的”的評價。但兩口子頗有才幹,很受主子器重,一個管理外面的事,賈璉有什麼事要跟林之孝商量,林之孝還曾建議裁減家僕的數量以減輕負擔。他也曾勸賈璉不要將丫鬟彩霞許配給旺兒之子,說明他也看重人品。

林之孝家的管理家內的事,鳳姐稱她和她丈夫,一個“天聾”,一個“地啞”,但其實她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平時在鳳姐面前沉默寡言,謹慎小心,努力塑造“老實人”的形象,獲得了鳳姐的信任,但時不時的會利用自己的權利謀些好處,像柳五兒被控偷寶玉玫瑰露,柳家嫂子賄賂林之孝家的事,說話綿裡藏針,很有水平,為了替女兒小紅出氣,在巡房的時候,藉機諷刺晴雯是“老太太屋裡的貓兒狗兒”,知道的人也不能把她什麼樣,難道不承認自己是賈母派過來的,所以說兩口子都是圓滑精明的,偽裝巧妙成低調,小心行得萬里船。

教出來的女兒小紅也是伶牙俐齒,有自己的想法,“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宴席”,瞭解賈府的頹勢,看事情非常透徹,不像其他的丫鬟傻吃傻樂呵,也不像其它的丫鬟都想著做寶玉的姨娘,懂得審時度勢,通過自己表現讓鳳姐刮目相看,並被鳳姐重用,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小紅就是受到林之孝兩口子的耳濡目染,知道為自己謀劃更好的未來,最終與賈芸生活在一起,與賴大家形成鮮明的對比。不過小紅還是知恩圖報的,後來一直照顧獄中的鳳姐。





許寶萍


林之孝夫婦是榮國府比較有臉面的關鍵,他們在王夫人的眼中,是一個天聾,一個地啞,但事實上並非如此,那只是他們的生存哲學罷了,就跟寶釵的“不干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一樣,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他們一般是不會說話的。


林之孝家的在大觀園巡夜時,曾到寶玉的怡紅院小坐,從襲人、晴雯、寶玉等人對她的態度可知,她是王熙鳳手下的管家僕婦裡非常有地位的,這一點在王熙鳳捆了得罪尤氏的兩個老婆子一事中,也能看出來。林之孝在賈璉手下辦事,曾勸賈璉裁員,可見也是個有辦事能力的人。他們的女兒小紅更不是不簡單,除了小紅本身的聰明機靈,應該也跟他們夫婦的家庭教育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