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認為周潤發和洪金寶誰的地位高?

煙消雲散1231w


客觀的評價,應該是洪金寶地位更高一些,我將從以下四方面分析哈:

入行

洪金寶1952年1月7日出生於中國香港,1961年以童星身份出演個人首部電影《愛的教育》,1966年進入邵氏兄弟影業並擔任武俠片《大醉俠》的武術設計,算是正式入行,這時才15歲。


周潤發,1955年5月18日出生在香港,1974年畢業於TVB藝員訓練班,1976年初涉影壇,這時的周潤發21歲。


小洪金寶3歲的發哥,入行的時候洪金寶已經小有名氣,而1977年洪金寶就已經作為男主角開始演電影了,這個時候的發哥還只能在電視劇中演配角。

但發哥的成長速度也是飛快,1980年的《上海灘》讓他紅遍大江南北。隨後開始登陸大熒幕,在電影中擔任男主角。

獲獎

倆人的演技都沒得說,洪金寶早在1982年就憑藉《提放小手》獲得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而之後的1988年又憑藉《七小福》第二次榮膺影帝稱號。



周潤發也是拿獎拿的手軟,1985年憑藉《等待黎明》獲得臺灣金馬獎影帝和亞太影展影帝。隨後的《秋天的童話》再獲金馬影帝,87年的《英雄本色》88年的《龍虎風雲》和90年的《阿郎的故事》又為發哥帶來了三座金像獎影帝,真是拿獎拿到手軟。


洪金寶區別於周潤發就是除了影帝的獎盃,還獲得了一大把最佳動作設計的獎盃,包括《葉問》和《殺破狼》等。

影響力

倆個人在華語影壇都是響噹噹的人物,上世紀80年代的香港影壇,基本就是洪金寶,周潤發和成龍在撐著。


但確切的說,周潤發是從1987年的《英雄本色》開始,電影票房才有起色,在這之前一直是票房毒藥。但洪金寶的電影早就已經是市場上的香餑餑了。

洪金寶的《五福星》系列,《殭屍》系列,還有一些群星戲,都是票房保障。那個時候洪金寶和他的洪家班可以說是呼風喚雨。


有一個故事,洪金寶在拍攝電影《富貴列車》時,因為要找大量的香港明星來客串,他就開始打電話,結果明星都過來捧他的場,導致香港過半的片場停工了,那是名副其實的大哥大!

進入90年代後,洪金寶更多是做幕後工作了,如導演或者動作導演,出演的電影開始少了,但發哥的量沒有減少。這也是很多年輕的觀眾不認識洪金寶的原因。


在88年代末90年代初有了雙週一成的稱號,即周潤發,周星馳和成龍,他們三個人扛起了這個時期香港電影票房。

海外之路

之後90年代末,發哥進軍好萊塢,在經歷了前期《再戰邊緣》和《血仍未冷》的失敗後,憑藉《安娜與國王》敲開了美國觀眾的大門,在好萊塢取得了一定的影響力。


之後的《臥虎藏龍》也是讓發哥響徹國際,但這之後,發哥的好萊塢電影也不多了,漸漸地將重心放在國內。

洪金寶雖然沒有在好萊塢拍電影,但是拍了一部美劇《警界威龍》,也是頗受好評。但整體來說,洪金寶的“出海之路”不如周潤發順利。


總結

結合以上四點,洪金寶的地位應該略高周潤發一籌的。在王晶的電影《大上海》中,曾有一段周潤發跪拜洪金寶的戲份,當時王晶就說,整個香港影壇能受得起發哥一拜的只有洪金寶和王天林(王晶的父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