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開國上將賀炳炎:把槍給戰士,自己和敵人近身肉搏

【撰文/王梅梅 攝影/王學民 統籌/劉姝蓉】

在戰爭年代裡,他艱苦奮鬥,英勇頑強,歷次戰勝艱險,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建立了卓越功勳。“紅軍趙子龍”,“孤膽英雄”,“鋼鐵將軍”......一系列美譽都說明此人氣概非凡。而提起“獨臂刀王”四個字,沒有一個人不暗暗稱奇,豎起大拇指的。

大白新聞聯繫到賀炳炎之女賀北生的時候,對方熱情地表示:“你們願意把老一輩的革命精神記載宣傳出來,作為子女,我理所應當支持你們的工作。”儘管其腰腿不便,還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配合了記者的採訪。

16歲參軍遭拒,終被賀龍收留

1913年,賀炳炎出生於湖北松滋,父親是名打鐵匠,從小因家境貧寒給地主放牛。9歲母親病故,賀炳炎就跟著父親翻山越嶺打鐵,他負責拉風箱。小時候的賀炳炎就好打抱不平,身邊的小朋友一旦受了欺負,他便衝上去“要說法”。

1929年初,賀龍的隊伍路過洪湖地區,賀炳炎的父親就報名參加了革命隊伍。當時,16歲的賀炳炎也想跟著隊伍革命,因身子小力氣弱,遭到父親拒絕。他就尾隨部隊,偷偷跟了上去。父親發現後勒令他回去,賀炳炎撅著性子不同意。

正當父子倆對峙時,賀龍走過來,一看小傢伙機靈的樣子,還很堅決,就發話:“你幹宣傳去吧!”於是,小小年紀的賀炳炎提著漿糊桶子,一路上負責給部隊貼標語。

賀北生說,自己的父親參軍時還是個孩子,對革命不瞭解,也沒其他想法,只知道這個部隊是解放窮人的,跟著部隊走就是了。

開國上將賀炳炎:把槍給戰士,自己和敵人近身肉搏

賀炳炎之女賀北生

把槍給了戰士,自己和敵人近身肉搏

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閱兵在北京舉行。此次閱兵式上,10個徒步方隊以英模部隊的名稱命名展現在世人面前。這是新中國成立後舉行的第15次閱兵,也是首次以英模部隊名稱命名受閱方隊的閱兵。

這些英模部隊方隊的前身,代表了我黨在抗日戰爭中領導的人民軍隊,是各個戰場上抗擊日本侵略的優秀代表。其中,有一支“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英模部隊,賀北生向大白新聞娓娓道來這支特別的方陣與自己父親的關係。

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當時,賀龍是國民革命軍一二〇師師長,賀炳炎是其手下七一六團團長,廖漢生是政治委員。當時,革命隊伍與日本人還沒有過多的正面交鋒,但日軍武器已非常先進。

敵方部隊負責運送忻口戰役的糧草、彈藥、武器等物資,在當時的背景下,我軍必須要打斷對方的運輸線,賀龍將此重任交給賀炳炎和廖漢生。正式交戰之前,兩人去需埋伏的村莊查看地形。村子已經被日軍掃蕩過了,整口井都填滿了村民的屍體,義憤填膺的七一六團戰士們更加堅定了要為村民報仇的決心。

為了突破敵人的掃射襲擊,賀炳炎和廖漢生決定近距離作戰。日軍的戰車一到達埋伏點,士兵們就從山上衝下來,一鼓作氣投入戰鬥。當時我軍的槍支有限,大部分人拿著大刀長矛跟敵人拼命。賀炳炎把槍留給別的戰士,自己拿刀近敵身肉搏。

最終,這場戰役大獲全勝,繳獲了敵人的物資,殲敵500餘人,遲滯了日軍對忻口前線的增援。

談到此戰,賀北生激動地表示:“這場戰爭不僅打出了中華民族的氣節,還打破了日本鬼子不能戰勝的神話。雖然那時候還沒有與日本人打過多少仗,但我們的軍隊沒有被對方先進的武器嚇倒,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梁家輝零片酬演賀炳炎圓軍人夢

演軍人是演員梁家輝多年的夙願,他說:“香港演員演真正軍人的機會很少,我一直想演一名革命軍人。”在電影《太行山上》開拍之前,他主動給八一製片廠打電話,希望能出演其中一個角色,圓自己的軍人夢。

劇本出來之後,梁家輝在諸多角色中相中了獨臂將軍賀炳炎一角,並且沒有要任何片酬。賀北生向大白新聞講述了一段小插曲。

有人通過報紙得知,該片有梁家輝敬禮的鏡頭,就告訴了賀炳炎子女。賀北生表示,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父親是沒有右臂而非左臂,因此其是毛主席親自批准的不用行軍禮的軍人。於是,他們致電八一製片廠,指出既然片中註明了自己父親的名字,就應該尊重事實,希望能將錯誤糾正過來。

最後,經過雙方協商,八一廠通過刪減鏡頭以及相關後期處理將這一失誤糾正過來。

開國上將賀炳炎:把槍給戰士,自己和敵人近身肉搏

電影《太行山上》

新婚當天怕渾身傷口嚇著妻子

從交談中,大白新聞發現,賀北生是一個非常爽朗的人。在談及自己父親英勇征戰時,她的情緒似乎被當時的戰事感染,非常高亢激昂。然而,在提到父母親“不浪漫卻非常動情”的愛情故事時,其流下滾滾熱淚。

賀北生講的是父母新婚之夜的故事。1942年,賀炳炎和妻子姜平結婚當晚,已到休息時間,賀炳炎還是保持端正坐姿,一動不動。念及第二天還有戰鬥任務,姜平就提醒賀炳炎該休息了,對方還是一動不動。幾次提醒後,姜平有些傷心地說:“如果你不喜歡我,何必娶我。”

聽到妻子的委屈,賀炳炎開始解釦子脫衣服,衣服隨之滑落,他這才緩緩開口:“我不是不喜歡你,我是怕嚇著你。”

原來賀炳炎在此之前已經負傷14次,身上前前後後一共佈滿16個洞。姜平看著這些傷口,久久說不出話來。在那個戰爭年代,賀炳炎常年在前線打仗,夫妻倆見一面竟是奢望。那時候鹽和藥品屬於非常珍貴的日用品,姜平省吃儉用攢的鹽巴,就被丈夫小心翼翼地揣在兜里舍不得吃。

對孩子的教育身教勝於言傳

在賀北生的記憶中,父親從來沒有對孩子們列嚴格的框框架架,要求他們必須做什麼,千萬不能做什麼——他總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潛移默化為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賀北生舉了三個例子。

開國上將賀炳炎:把槍給戰士,自己和敵人近身肉搏

賀炳炎(資料圖)

賀北生說,父親在成都軍區當司令員時,經常要到北京開會,孩子們都很嚮往北京,想去北京看看,但沒有搭過一次父親的飛機。父親跟他們說:“如果你們想去北京,以後等你們長大了,憑你們的本事到北京那就是好樣的。”

為了讓孩子們融入集體生活,不搞特殊化,賀炳炎送他們到成都軍區八一小學住校。學校在東教場,家住北教場,中間隔八九里路,平時是回不了家的,只有逢週末的時候,孩子們才一塊走路回家。賀炳炎平時工作很忙,又經常要去北京開會,很少能見到孩子。但只要他在家,每到週末的時候,他就會坐在院子的臺階上,盼著孩子們回家。儘管父親非常想念自己的孩子,但也不允許用公家的車去接他們回家,都是讓他們自己揹著書包走回家。

最令賀北生難忘的,還是父親帶她去見毛主席的時候。1959年夏天,毛澤東主席視察四川,到了成都後,就住在當時的省委省政府招待所金牛壩。恰逢賀炳炎的吉姆車送去維修了,他就隨便“抓”了輛吉普車,拉著孩子們就往金牛壩趕。等到了金牛壩的路口,站崗的衛兵一看是輛普通的吉普車,就給攔下來了。賀炳炎很著急,他從副駕跳下車,衛兵一看,是位沒有右胳膊的軍官,趕緊立正敬禮。賀炳炎只講了一句話:“以後不管什麼情況,要看人,不要看車。”

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賀北生從小就明白,絕對不能佔公家的便宜,更不用說買官賣官,根本不可能的事。一看到貪官腐敗行徑被披露,她就特別痛心。她說,現在的江山是革命先輩用生命打下來的,任何人都要知道自己應該銘記什麼,而不能只想著一己私利。

當下年輕人需要了解歷史

賀北生在和記者閒聊的時候,總會不自覺將話題轉移到年輕人身上,言語中足以看出老人對年輕一代的殷切期望。經歷了其父因不堪戰爭留下的病痛折磨,賀北生對生命有了比他人更深刻的領悟。因此,她對一些社會事件充滿不解。

“這個姑娘失戀了,覺得痛苦選擇跳樓。那個小夥學習成績不如意,覺得不能出人頭地就尋死......這種事情太多了。革命先烈血灑戰場不就是為了我們現在能吃飽飯嗎?然後呢?年輕人沒有責任嗎?中國的未來是要交給年輕人的,他們應該知道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賀北生話鋒一轉:“所以,年輕人應該主動了解歷史,社會也應該注重革命精神的傳承。”

大白新聞了解到,賀北生目前擔任將軍後代合唱團副團長一職。她幽默地表示:“其他的事情不會做,我們也沒錢,我們就想著怎麼能把革命精神傳承下來。於是就成立了這個將軍後代合唱團,唱響中國,用歌唱的方式把精神宣傳出去。”此外,賀北生還去學校、單位等地方講革命故事,讓年輕人瞭解那個年代的革命事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