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健身感到疲勞了,要不要停訓十天?

恐懼認清自我質疑一切


健身感到疲勞了後休息是應該的,不過停訓十天時間太長了,建議休息兩天左右。如果是職業運動員,可以在一個賽期後休息一到兩週。



休息日

不管增肌還是減脂,休息日都是必要的。在休息日裡,你的肌肉會得到充分休息,你的免疫系統、基礎代謝、內分泌、神經系統都會恢復。這也有利於你下次訓練時的運動表現。

當你自身都感到疲勞覺得應該休息了,這其實已經達到了訓練過度的階段了。稍微的超負荷鍛鍊是可以提高你的運動能力的。但是你自身都開始懷疑和有厭煩運動的情緒時,你就應該重視了。



休息日的安排

一般訓練人群

在正常的一個訓練循環裡,例如一週建議休息1-3天。例如訓練2-3天休息一天,或者4-5天循環一次休息一天。

同時應該注意的幾點:

1.儘量不要連續2天以上的休息。因為超過兩天的休息會導致神經系統運動能力的下降,降低運動表現。

2.休息日不意味著只能躺著,低強度的有氧、拉伸都是可以有助於身體機能的恢復的。

3.休息日需要保證營養的攝入。足夠的營養攝入也可以加速你的疲勞恢復。

但是針對題目中的停訓十天來說,這個休息日有點太長了。雖然你目前已經感到疲勞,甚至有點厭煩訓練了,但連續休息兩天就可能降低運動能力,四天以上就可能影響到心肺能力,一週以上就可能影響肌肉耐力了。

所以給你的建議是:先連續休息兩天,然後降低運動強度。採取低強度鍛鍊1-2天,休息1天的這種循環,循環2-3次。這種循環既能讓你的身體逐步恢復,也不會降低你的身體機能。




專業運動員

其實這類人應該不需要我來建議了。他們對於自己的身體狀態是十分清楚的。

以健體健美運動員為例,在賽前8-12周的高強度訓練週期過後,身體都會處於極限狀態。在比賽後一般都會讓身體完全休息1-2周之後,再進行1-2周的低強度訓練過渡,再進入下一個階段。

所以如果剛經歷了備賽或者比賽這種強度的訓練飲食的話,那麼停訓十天是個挺好的選擇。


健身中的樹懶


健身感到疲勞了,要不要停訓十天?

老胡認為如果疲勞感強烈,可以休息1-2天即可。如果休息十天,基本上之前積累的訓練慣性收益都打水漂了!

老胡曾經連續休息過八天,那是過完年後出去自駕遊,連續走了八天,去了5個城市,每天都在開車,

基本上每天開5個小時左右,本來計劃著抽空練練,但現實是根本沒有時間,除了開車,還要去旅遊景點,等到回到酒店已經不想動了。

在那段時間我的體重下降了差不多5公斤,其實每天的熱量攝入是沒有減少的,但由於基礎代謝高,運動量沒了,所以快速的消耗能量。

體重是降了,但肚子上的肉沒少多少,原因就是一部分肌肉分解了。



我們的身體就是這麼神奇,當你的運動量增大時,他會給你儲備能量,提高肌肉圍度,幫你保持狀態,

當你運動量突然明顯減少時,他會減少能量儲備,消耗一部分肌肉組織,來減輕負擔。因為他認為你運動量太小,擁有這麼多肌肉是負擔。

所以,訓練計劃是提前制定好的,需要綜合考慮自己的運動水平,身體狀態等指標。

我們制定的訓練計劃,一定即能不斷的突破自己的抗阻極限,實現增肌,也要保證在下次訓練前恢復。

所以,好好評估一下自己的能力,重新制定一份科學合理,並且適合自己的訓練計劃,

好的計劃是不會出現這種讓自己累到想休息十天的程度的。



總結:訓練感到非常疲勞,需要馬上停止訓練,好好休息,防止傷病,制定訓練計劃需要把訓練量和休息恢復都考慮周全的,一定是科學,並且適合自己的。

我是老胡,我愛運動每日健身乾貨分享,歡迎大家關注,留言。


老胡愛運動


健身疲勞,停訓十天,說實話有點誇張了,個人不建議這麼做。

健身為什麼不建議挺訓時間太長?

  1. 初學者的健身週期一週三練或者一週四練,健身牛人基本上都是一週六練,為什麼以一週為一個週期,就是怕時間太長身體適應了休息狀態,導致再次恢復運動的時候找不到上次的感覺了。

  2. 健身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同樣的訓練量一天內做完再休息六天跟七天每天都去做,我肯定會選擇後者,當你沒享受到健身的樂趣,會感覺是一種煎熬,當你經過十天的放鬆,想要再說服自己去承受這份煎熬,豈不是難上加難。

  3. 需要休息十天的疲勞值,要麼是你運動量過大,要麼是你以疲勞為藉口而已,如果是前者建議適當的減少運動量,如果是後者不要說十天,你休息一年都沒有問題。

避免健身過度疲勞的幾點建議

  1. 提前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制定健身計劃,不要讓身體的痠痛感成為你放棄的理由,痠痛說明你訓練到位了,應該開心才對,嚴格按照計劃執行,該練就不偷懶,該休息就好好休息。


  2. 入門健身者初始運動量不宜過大,重要的是鍛鍊的頻率,不是訓練量,這是訓練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先有習慣,慢慢讓自己喜歡上這件事,後面的都水到渠成了。
  3. 注意睡眠質量,儘量在十半前上床,十一點前進入睡眠狀態,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才有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一天。

總而言之,每個人健身都會感到疲勞,鍛鍊畢竟不是享受,不疲勞反而說明你的訓練沒有到位,我們應該正視它,不應該把它當做偷懶的擋箭牌。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喜歡的加個關注,謝謝。


淚流雲


健身感到疲勞要不要停訓十天,主要是看你疲勞到什麼程度。一些職業健美運動員,在藥物的幫助下,往往會突破人體疲勞閾值,久而久之,可能對身體的損傷比較大。所以他們一般需要一段比較長時間的休息和恢復階段,以便讓機體有一個比較充足的自我修復時間。

對於一般的健身愛好者而言,如果感到疲勞的話,主要是計劃安排的不夠合理。比如說有些人一週安排六天時間訓練,或者每天運動時間過長;還有些人把很多部位的訓練安排在同一天......。這樣的安排不僅效率較低,而且很容易造成身體疲勞和倦怠。所以儘量要把訓練計劃安排的科學合理一些。

對於一般健身愛好者而言,我的經驗是一週安排三次訓練就可以了,每個訓練日的“純訓練時間”(拋出休息的時間)不要超過一個小時;不同部位(推、拉、腿部)分天來練;中間隔開的一天可以安排跑步等有氧訓練。

我的經驗是,這樣安排訓練,即便是每個訓練日都達到力竭,也是可以恢復過來的,沒有必要一修就是十幾天。如果你感覺還是沒有恢復的很好,最多隻休息2-3天就可以了。如果休息的時間過長,比如說超過十天,等你想重新訓練時,你的身體還需要重新適應,你還要從1、2、3做起,還要經歷肌肉痠痛這些“痛苦”的過程,一時也很難找到你的最佳狀態。


老而彌帥


我們健身時鍛鍊的是身體的肌肉沒錯吧?


那麼肌肉都有那些呢?


可以分為大肌群和小肌群。


大肌群指的是胸、背、腿、臀。胸包括了上胸、胸肌中部、下胸;揹包括了菱形肌、大小圓肌、豎脊肌、背闊肌;臀包括了臀小肌、臀中肌;腿包括了股四頭肌、股二頭肌、小腿肌。正是因為包含了太多的“小肌群”,所以叫它們大肌群。



小肌群則是肩膀、手臂、腹部、小腿。


一般而言,大肌群每次訓練都需要48-72小時的休息時間。訓練強度越高(深蹲、臥推、硬拉為主),所需要的休息時間就越長。但普遍來說都不超過72小時。


而小肌群所包含的訓練動作都沒有複合動作,因此訓練後的休息時間在24-48小時。


所以,如果當你健身很疲憊時,可以參考這個休息時間。



停訓十天?別為偷懶找藉口!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的話,請關注和點讚我哦~謝謝!

snow陳陳


健身期間,一般每週至少休息一天,這一天可以完全不鍛鍊,也可以做瑜伽等強度比較低的鍛鍊。

一般連續鍛鍊幾個月之後要休息一到兩週,讓身體徹底恢復,休息期間最多做一些低強度的鍛鍊,我比較喜歡瑜伽,可以提高身體柔韌性和平衡性。如果以增肌為主,可以適當慢跑,騎行,如果以有氧運動為主,器械鍛鍊比較少或不做器械鍛鍊,休息期間可以做一些低強度器械鍛鍊,30分鐘左右就行,也可以跳健身操,練瑜伽。

如果身體感到疲勞,最好暫時停止鍛鍊,具體停練多久,要看身體疲勞程度和恢復速度,還要看營養和睡眠情況。

如果平時飲食比較均衡,各種營養攝入比較全面,休息期間可以保持之前的飲食,不需要做出太大改變。

身體恢復,最重要的是睡眠,每晚22-23點之間必須入睡,至少睡足7小時,深度睡眠佔整個睡眠時間的20%以上,休息期間也要堅持早睡早起。

平時鍛鍊前要充分熱身,器械鍛鍊和有氧運動前要動態拉伸肌肉,活動關節,器械鍛鍊和有氧運動後要靜態拉伸肌肉,活動關節。也可以使用泡沫軸按摩肌肉,進行放鬆,還可以通過泡澡、按摩等方式放鬆肌肉。


行遠健身


健身一旦開始,我是不建議有任何停頓的,停頓的意思就是指完全不運動大概一兩個禮拜吧,平時的大量運動後休息一兩天讓肌肉恢復是很必要的。

一般來說,停止健身三天左右,肌肉的超量恢復效果就會消失,停止健身一兩個禮拜,練出來的肌肉會慢慢適應當前輕鬆的生活狀態,簡單來說,就是退化中。 只是單純的肌肉變化,並不是什麼大問題,雖說一天不練倒退三天,但只要多花點時間,肌肉恢復也不是特別麻煩。

最麻煩的問題是,人類擁有一種慣性,叫做習慣,任何事情做多了就會習慣,就算健身那麼累,練三五個月也會慢慢習慣。偷懶比健身厲害多了,偷懶那麼舒服,有個三五天,多數都會習慣,然後再也提不起興趣去健身了。



所以,如果健身累了,你應該做的是減少運動量,把運動量調整到一個讓你有可能堅持下去的程度,不要太勉強自己,也可以休息一兩天讓肌肉恢復。但絕對不可以停下來一段時間,這隻會讓你放棄健身。


西瓜太郎307


可以減輕訓練量適應幾天,健身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切不可急功求成,反而達到不好的效果,每天稍微增加一點點,讓身體慢慢的適應,祝您健身愉快,有一個很強壯的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