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銅川市工業簡史與工業遺產保護

銅川市工業簡史與工業遺產保護


銅川市工業簡史與工業遺產保護

秦川水泥廠 | 圖源網絡

銅川市是陝西省工業發展較早的地區之一,也是煤炭建材工業基地,為陝西省乃至全國發展做出了貢獻。

歷史上的銅川工業

銅川市原名同官縣,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東晉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秦符堅設立銅官護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設立銅官縣。後周建武帝建統四年(公元528年)改銅官縣為同官縣。直到1946年,國民政府改同官縣為銅川縣,以區別與潼關的語音混淆。

建國後,因煤炭生產的需要,經國務院批准,1958年4月5日設立地級銅川市。成立了銅川礦務局。為陝西省第二個省轄市。銅川市的工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成了以煤炭、建材為主的新的工業城市。銅川的能源、建材、原材料工業為全省乃至全國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銅川市礦產資源豐富,廠礦林立為陝西省工業重鎮之一,煤炭質量上品,行銷全國。陶瓷悠久,名垂青史。銅礦、鐵礦、石油、油母頁岩、石灰石、第四紀黃土藏量豐富。以橫貫東西的石灰岩大背斜劃分為南北區煤田,屬石炭二迭紀煤,均已開採。另有焦平煤田,屬侏羅紀長焰煤。陶土為石炭二迭紀鴿子青色和紅黃色頁岩風化而成,能製陶瓷、耐火材料等;奧陶紀石灰岩、石炭二迭紀砂岩、白堊土、銅礦、鐵礦本地均有儲藏。鐵礦在上店、南寺、雷家溝、虎頭山一帶;銅礦在立地坡盆景峪一帶有黃銅礦露頭;縣北金牛莊、南溝一帶有石油、油母頁岩等。

銅川市工業簡史與工業遺產保護

銅川煤礦 |

一、煤炭業:

  1. 同官煤礦:為陝西省政府與隴海鐵路局合辦。全稱為“陝西省政府隴海鐵路局同官煤礦理事會同官礦廠”。這是官辦的主要煤礦。另外還有許多私人煤礦。

  2. 新民煤礦:在十里鋪,資本5萬元;

  3. 同泰煤礦,在王石凹,資本10萬元;

  4. 協建煤礦,在韓古莊,資本50萬元;

  5. 中興煤礦,在武家河,資本50萬元;

  6. 華陽煤礦,在張家溝,資本5萬元;

  7. 華勝煤礦,在椿樹溝,資本3.6萬元;

  8. 同成煤礦,在十里鋪,資本3.8萬元;

  9. 同心煤礦,在廟底溝,

  10. 同興煤礦,在楊樹溝,資本50萬元;

  11. 同善煤礦,在新村溝,資本20萬元;

  12. 新話煤礦,在碾道溝,資本15萬元;

  13. 興國煤礦,在孫家坳,資本4萬元;

  14. 利群煤礦,在十里鋪,資本16萬元;

  15. 合眾煤礦。在川口溝,資本5萬元;

另外,還有同興華記煤礦,在廟背後;華義煤礦,在華山頂;振興煤礦,在椿樹溝;民益煤礦,在碳窠溝;同發煤礦,在石家溝;新興煤礦,在碳窠溝;復興煤礦,在立地坡;天興煤礦,在康家溝;同和煤礦,在永受村;新盛煤礦,在豁險溝;民興煤礦,在桐樹溝;久興煤礦,在史家溝;煤炭豐富,煤礦便地,人工開採,畜力運輸,供應陝西和全國,煤碳成了銅川的第一大優勢產業。

銅川市工業簡史與工業遺產保護

陳爐鎮瓷業 |

二、陶瓷業

銅川陶瓷特別是黃堡鎮的瓷器宋代早已馳名,為鼎盛時期。文物鑑賞家稱為宋器。精美絕倫,遭金、元兵燹,後傳到立地坡、上店、陳爐、順河村等地。今惟有陳陸粗瓷仍有生產,供應民間生活用物,抗戰時期,黃堡鎮新式瓷廠設立,生產陶瓷、耐火材料、隔電器材料等。

據宋熙寧時耀州太守閻公奏封《德應侯碑》記載:“晉永和中,有壽人柏林,傳居民陶術,為其始也。”黃堡鎮南北十里漆河,皆其陶冶之地,謂之“十里窯場”生產瓷器。宋器式樣雅樸,刻畫工巧,釉色精美,上列冰紋,“雖歐瓷之豔麗,景瓷之細緻,亦拂能相匹也!”為中外人士收藏之佳品。

抗日戰爭時期,一些有識之士,民族工業者,來到黃堡,投資辦廠,生產陶瓷。

  1. 建新實業公司瓷器廠:民國二十九年(1930年)山西人薛鴻林來黃堡鎮投資辦廠,資本10萬元,後發展成今天的銅川市建築陶瓷廠。

  2. 新新實業公司瓷器廠:民國二十九年(1930年)河北磁縣人王振家來黃堡鎮小河那村興辦瓷器廠。

  3. 立地坡瓷業:該鎮橡樹嶺有瓷民數十戶,從業瓷器。歷經明朝天順、成化、至清朝康熙、乾隆時期,著名的窯爐有光朗、堅朗、長盛、光明、堅剛等窯,曾為明秦王朱樉府燒造過琉璃瓦。

  4. 城關鎮河東坡瓷窯:光緒十四年,知縣徐錫獻試燒未成;二十五年知縣黃肇宏試燒未成;二十七年,同官大飢,江西潘民表攜款來同官賑濟,集股開辦青瓷窯,取碨子河瓷土燒製,二十八年派同官人趙志清赴江西景德鎮考察學習,僱工十餘名初試於西安東門內岳廟內,三十年移到同官縣城製作,每窯出色品種陪餐具數十桌,進呈慈禧太后,得到優獎。

  5. 上店瓷業:製作粗糙,創廢未考。

  6. 順河瓷業:記載不詳。

  7. 陳爐瓷業:有居民八百戶,瓷業興旺,“爐山不夜”為同官八景之一,瓷業分為碗窯、甕窯、黑窯、小貨窯,四行不亂。碗窯以上街、嘴頭、馬家窠、窯院、永受村為主;甕窯以水泉頭、坡子為主;黑窯以任家灣、橋南為主;小貨窯以宋家崖為主。

銅川市工業簡史與工業遺產保護

秦嶺水泥 |

三、水泥業:

民國二十八年(1929年)陝西省企業公司派郭琢如來同官黃堡鎮開辦水泥廠,資本35萬元。以火車頭為動力,月產八百桶水泥,每桶162公斤,銷往西安、河南等地。

四、鐵工業:

民國二十九年(1930年)經濟部委託第二戰區經濟建設委員會派李興傑攜資10萬元,來同官黃堡鎮開辦鐵工廠,生產織布機、紡紗機等。

五、造紙業:

民國二十九年第二戰區經濟委員會派李興傑攜姿26萬元,來同官黃堡鎮開辦造紙廠。月產600刀紙。

六、紡織業:

民國三十年,陝西省三原工業職業學校與同官縣政府募捐股金集資10萬元,在城關開辦紡織廠。月產洋布150丈。

七、石油業:

  1. 宣統三年(1911年)中美訂立合同,派劉治洲為經理,在同官縣金牛莊一帶開採石油,日產1560斤,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暴發歇業。

  2. 人造石油廠,1958年,中央、省石油部門在銅川淌泥河建設人造石油廠,試驗用油母頁岩乾餾生產石油,試驗成功,1958年7月,人造石油廠投產,年產原油100噸。銅川油母頁岩儲藏量為4.9億噸,含油率為8%。

  3. 1958年,石油部第三普查大隊在金牛莊廢油井附近重新鑽探打井,未發現石油而停。1969年長慶油田在廟灣、伍房川、四郎廟一帶鑽探打井27口,面積16平方公里,合資開採。1986年3月市政府將市煉油廠改為石油開發公司,在廟灣採油,後因油量低、成本高而歇業。

八、鐵路: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省政府與隴海鐵路局合資開發同官煤礦,第二年五月成立了鹹銅鐵路工程處。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十一月火車通到耀縣,民國三十年十二月全線通車對外營業。同時,用一臺火車頭為動力,在三里洞發電,供辦公和井下照明用電。

建國後的銅川工業

1949年2月20日同官縣解放,同月同官煤礦軍管會成立。4月28日,耀縣解放。7月7日陝甘寧邊區政府決定,同官縣更名為銅川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銅川縣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在黨中央、毛主席的領導下,翻身解放的煤礦工人煥發出了沖天的幹勁,以火熱的激情投入新的社會主義建設。1955年11月1日銅川礦務局成立,1958年4月5日,國務院決定撤消銅川縣建制,設立省轄銅川市。1961年9月1日,國務院決定,銅川市由省轄市改為縣級市,恢復富平、耀縣建制,均歸渭南地區管理。1966年8月1日,又恢復銅川市為省轄市。

銅川市工業簡史與工業遺產保護

銅川裝備製造業 | 圖源網絡

一、煤炭工業:

以銅川礦務局為首的煤炭工業建設蓬蓬勃勃的發展起來了。銅川採煤始於唐興於宋,三十年代以後開始半機械化開採,發展緩慢。建國後,經過普查,煤田面積522平方公里,形成了銅川、焦平兩大煤田,基本上由銅川礦務局、崔家溝煤礦開採。

  1. 三里洞立井:1954年8月1日建設,1957年7月1日投產,設計年生產能力60 萬噸;

  2. 李家塔立井:1954年1月至1956年12月建設,後擴建為年產60萬噸的礦井;

  3. 史家河立井:1954年9月至1956年6月改建,年生產能力為30萬噸礦井;

  4. 王家河一號井:1955年8月至1958年9月建設,年生產能力45萬噸;

  5. 桃園平峒:1956年5月至1959年9月建設,年生產能力90萬噸;

  6. 王石凹立井:“二五”計劃重點工程,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年生產能力120萬噸;

  7. 金華山立井:1958年至1963年11月建設,年生產能力45萬噸;

  8. 徐家溝立井:1958年9月至1966年3月建設,年生產能力45萬噸;

  9. 鴨口立井:1958年12月至1966年12月建設,年生產能力60萬噸;

  10. 東坡斜井:1958年至1970年建設,年生產能力45萬噸;

  11. 東背塔平峒:1966年12月至1969年5月建設,年生產能力45萬噸;

  12. 下石節平峒:1970年4月至1980年2月建設,年生產能力120萬噸;

  13. 陳家山平峒:1970年4月開建,1981年12月建成,年生產能力150萬噸;

  14. 焦平露天:

  15. 崔家溝煤礦:屬省司法廳勞改局管理,1958年開建,1979年建成,年生產能力150萬噸;

二、水泥工業

  1. 陝西省耀縣水泥廠:1956年5月開工,1959年11月建成,年生產能力70萬噸;

  2. 銅川市水泥廠:1965年8月在原秦川水泥廠的基礎上改造建設的,1970 年8月投產,年生產能力14萬噸;

  3. 新川水泥廠:1966年建成,年生產能力20萬噸;

  4. 鐵一局水泥廠:在黃堡鎮李家溝,年產能力5萬噸;

  5. 蘭州軍區水泥廠:在後洞,1972年11月建成,年產能力5萬噸;

  6. 東風建材廠:1970年由建材社、市石料社合併而成,年產能力10萬噸;

  7. 新耀水泥廠:

  8. 耀縣紅旗水泥廠:

  9. 礦務局華峰水泥廠:在王家河溝,年產能力10萬噸;

  10. 陝西煤炭建設公司華山水泥廠:在王家貶,年產能力20萬噸;

三、陶瓷工業:

  1. 銅川市建築陶瓷廠:在黃堡鎮,由解放前建新實業公司瓷器廠改造而來,1970年,分為建築陶瓷廠、電瓷廠。年產陶管一萬噸,牆地磚7萬平方米;

  2. 銅川市莊裡陶瓷廠:陝西省輕工廳1959年在銅川市黃堡鎮籌建,後搬遷到富平縣莊裡鎮,1965年下放銅川市管理。年生產日用陶瓷900萬件;

  3. 銅川市陳爐陶瓷廠:1955年下半年私營工商業者改造合營而成的集體企業,生產日用陶瓷;

  4. 銅川市陶瓷缸廠:1968年設計,1972年在原黃堡鎮莊裡陶瓷廠的地址上開工建設,1978年建成投產;

  5. 耀州陶瓷廠;在王家貶村,採用湖南醴陵工藝,燒製日用陶瓷;

  6. 礦務局工程處藝術陶瓷廠:仿製耀州窯工藝瓷;

銅川市工業簡史與工業遺產保護

銅川礦業場景之一 | 圖源網絡

四、冶金工業:

  1. 銅川市鋁廠:1966年10月開始建設,設計能力2000噸,1979年超過設計能力,後陸續改建擴建,形成年產5萬噸的能力。2000年以後,列入國家國債環保節能項目,原北關的老廠改造成年產7萬噸,在耀縣董家河鎮建設新廠,年產8萬噸鋁錠,又擴建年產8萬噸的生產線一條,最終形成年產23萬噸鋁錠。同時,又建設一座裝機10萬千瓦的火力發電廠一座。是銅川市的骨幹企業。也是陝西省唯一的一座鋁冶煉企業。

  2. 西北耐火材料廠:原屬省冶金廳管理,現下放銅川市管理。1966年7月開工,1976年3月一期竣工,固定資產原值4500萬元;其生產的電熔剛玉砂榮獲國家發明獎。

  3. 銅川市耐火材料廠:原屬省重工業廳管理,後下放銅川市管理,1952年建廠,1953年投產,年產一萬噸耐火材料;

  4. 銅川市鋼鐵廠:1958年大鍊鋼鐵時建設的,後一直生產不斷。年產一萬噸生鐵;

五、機電製造業:

  1. 銅川市變壓器廠:1956年公私合營成的機械修造廠,後經過多次改造,生產11萬伏的低壓變壓器定點廠,現年銷售收入7000萬元的大企業;

  2. 陝西省東風機械廠,省國防工辦管理,現下放銅川市管理。1965年由西北金屬結構廠105車間從西安搬遷到銅川市王家河,軍工企業。主要生產民品小轎車後橋,佔全國70%的市場。

  3. 銅川礦務局機電修配廠:在老市區紅旗街,1957年建成投產,生產能力配件製造2217噸,設備製造1026噸;

  4. 陝西煤炭建設公司管件廠:在大同橋,1956年開始建設,生產卡箍式揉性接頭年產23000件;

  5. 陝西躍進機械廠:在何家坊,1965年2月開始建設,1983年搬到渭南地區;

  6. 國營新源機械廠:在紙房鎮,1965年2月開始建設,1966年2月投產。生產各種頻率的發射機,後生產黑白電視機,1984年搬到咸陽市。生產如意牌電視機。

  7. 國營北川機械廠:在雷家溝,1965年5月開始建設,1970年8月投產,生產石英震盪器,晶體諧振器,1986年搬到咸陽市;

  8. 銅川電廠:在三里洞,銅官煤礦第一煤礦1954年在現供電局院子內採用鍋爐蒸汽發電,供電絞車、電鑽用電。後關中電網110千伏接通後,電場拆除。

六、輕工、紡織業:

  1. 銅川市紡織廠:在黃堡鎮,1980年由原銅川市陶瓷缸廠改造而建成的,裝有680臺織布機,一萬紗錠的紡織機,還有年產1800萬平方米的針刺地毯生產線一條。為大型企業。

  2. 銅川市燈泡廠:在黃堡鎮,1970年建設,當年投產。年生產960萬隻燈泡;

  3. 銅川市染織廠:在黃堡鎮,由原來的銅川市農機修造廠改造而來的,年生產68萬米的花色布;

  4. 銅川市色織布廠:在王家河,織勞動布;

  5. 銅川市服裝廠:在大同橋,服裝品種繁多,部分出口;

  6. 銅川市鞋廠:在大同橋,各種布鞋,皮鞋;

  7. 銅川市絲綢廠:在大同溝;

  8. 銅川市紙袋廠,在光明巷,水泥包裝袋;

  9. 銅川市塑料製品廠,在王家河,生產各種塑料涼鞋和各種塑料日用品;

七、製藥、化工業:

  1. 銅川市制藥廠:在北關,生產撲熱息痛;

  2. 銅川市電石廠:在黃堡鎮,乙炔電石;

  3. 銅川市日用化工廠:在灰堆坡;

  4. 銅川市化工廠:在王家河,生產硫酸鋁,骨粉、骨膠等;

  5. 銅川市第二化工廠:在王家河,生產木糖吹醇;

  6. 銅川礦務局153廠:在廣陽鎮,生產火工產品,雷管,炸藥等;

銅川市工業簡史與工業遺產保護

銅川南站 | 圖源網絡

八、鐵路:

建國後。鹹銅線由五里鋪延長到東坡,為礦區運煤專線;還給市水泥廠、鋁廠、王家河煤礦修了專線;

梅七線:1963年由鐵道部第一設計院設計,1973年12月1日建成通車到焦平前河站。1974年8月30日對外營業,1984年1月1日正式移交西安鐵路局。

最近幾年來工業建設新成就

1984年改革開放以來,銅川市的工業建設突飛猛進的發展,經過改革開放的洗禮,有的發展壯大,有的被淘汰,有的新興產業也發展起來了。由於全國經濟的大發展,需求增加很快,能源緊張,原材料緊張,煤炭價格提高,水泥、鋁錠也相應有了增加,刺激了產業的發展。最近幾年,銅川工業飛速進步,進入了快車道,產結構發生明顯變化,持續、快速、穩步、不斷前進。市委、市政府提出了“5523”工程,實現銅川工業率先發展、跨越發展,經濟增長的速度走在全省前列。全市人民正在朝氣蓬勃奮力拼搏,用自己的雙手鑄造銅川市輝煌燦爛的美好前景。其主要項目有:

  1. 華能銅川電廠:位於耀州區坡頭鎮。由華能國際電力開發公司獨資建設,投資一期45.2億元。規劃裝機容量4X600MW國產亞臨界燃煤空冷發電機組,同步建設脫硫裝置,以330KV電壓等級接入涇三變電站,機組設計年利用小時為5500小時,年發電量66億千瓦小時,年耗煤295萬噸。

    該工程2004年9月7日完成項目建議書批覆,2005年8月26日通過初步設計審查,2006年2月7日國家發改委批覆核准工程項目,2006年3月1日開工建設,一期工程2008年2月建成投產發電,2號機組2008年4月投產發電。目前,廠房初具規模,氣勢恢弘,場面浩大,一派大項目圖畫。

  2. 陝西銅川鑫光鋁業有限公司:以銅川鋁廠為前身,1966年陝西省計委批准興建,1969年11月投產形成年產5000噸鋁錠能力,以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滾動發展規模達到3.5萬噸能力,1995年組建鑫光鋁業公司,產權置換,啟動煤電鋁聯產項目,建成2X2.5MW自備電廠,規模達到6萬噸。2001年根據省政府的決定,再次資產重組建立陝西省鑫光鋁業有限公司,2002—2005年,自籌資金完成對老系統技術改造,形成年產8萬噸能力,2004年採用240KV大型予培槽技術,分期用國家第四批國債資金建設環保節能項目15萬噸電解鋁,一期2006年5月120臺電解槽全部投產,日產鋁錠210噸。待二期7.5萬噸建成後,形成年產23萬噸鋁錠的能力,預計產值50億元。

  3. 陝西秦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1月發起建立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9月掛牌上市。近50年的發展,秦嶺牌成了陝西省著名商標,陝西水泥骨幹企業,2005年10月屬地化化管理後,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上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項目,擴大規模,力爭2010年達到年1000萬噸水泥。

  4. 銅川聲威水泥公司:2003年11月22日與浙江聲威集團簽訂項目合同,投資4.8億元,2003年12月完成立項、審批、環評等工作,2004年2月28日開工,2005年6月28日投產,年生產高標號水泥100萬噸,商品熟料70萬噸,採用新型幹法生產工藝,全自動化DCS集散型過程控制系統及QCX在現質量控制系統等先進技術。年實現產值29600萬元,稅金2740萬元,利潤7000萬元。為銅川“上大關小作出貢獻”,水泥企業結構調整作出貢獻。

  5. 銅川瑞麥食品有限公司:2002年9月建立,位於新區工業園區。投資250萬美元,日產22噸食品,屬臺灣旺旺集團,生產雪餅、米太郎、仙貝等米制品。2005年產值5400萬元,稅收440萬元,旺旺集團決定追加3000萬美圓投資生產旺在小饅頭、牛奶、糖果等食品。

  6.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銅川中星材料有限責任公司:2006年1月至12月,投資5000萬元建成雙金屬複合生產基地,鋼結構廠房兩座,面積23000平方米,消失模真空吸鑄複合工藝,三套雙液離心複合工藝,溫室可衝壓變形鎂合金中試基地,高強度超細精絲材和帶材複合襯板中試基地,到2008年前建成研發基地大樓等項目。

  7. 陝西蘭芝實業有限公司:位於新區工業園區,由浙江蘭芝集團投資建設,總投資1.33億元,佔地面積6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2777平方米,生產高容量、高功率鎳氫可充電電池,環保綠色,年生產電池5000萬Ah,極板1.2億Ah,產品通過CE和UL安全認證,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大型企業。

  8. 銅川市麟字特種電源有限公司:2001年在銅川新區建設,註冊資本1000萬元,總資產8000萬元,生產大功率白光LED系列產品,在光通量、轉換效率、散熱、成本等方面有了突破,成為綠色照明光源。

  9. 銅川礦務局玉華煤礦:現代化礦井,年產200萬噸。

銅川市工業簡史與工業遺產保護

圖源網絡

隨著項目的建成投產,銅川市經濟增長加快,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結構也發生了明顯變化,規模化、集約化正在形成,經濟質量正在提高,速度正在加快,循環經濟的鏈條正在形成,2006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3.63億元,增長15%;財政總收入8.49億元,增長3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07億元,增長34.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6.89億元,增長36.7%,三項增幅居全省第三。主要產品產量,原煤1677萬噸,水泥566萬噸,鋁錠13萬噸,分別增長22.4%、14.7%、81.1%,工業綜合效益指數122,較上年提高31.5%,工業生產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這是每一個人都能理解的。

工業遺產的保護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文明程度的提高,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增強,大量的古代文化遺產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大規摸的城鎮建設使大量具有歷史、社會、文化價值的近代工業遺產被拆毀,留下千古遺恨。為了工業活動設計和建造的建築物、構築物、生產工藝、工具、生產場所、城鎮以及景觀、非物質遺產與古代文化遺產一樣,都是中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根據國際工業遺產保護委員會(TICCIH)2003年《工業遺產下塔吉爾憲章》,2006年4月18日無錫首屆中國工業遺產保護論壇發佈的《無錫建議》,2006年5月國家文物局下發的《關於加強工業遺產保護的通知》和國家有關文物保護和管理的法律法規,結合銅川工業發展的歷史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提高全社會對工業遺產保護工作重要性和價值的認識。

工業遺產是人類勞動創造世界、改造社會形成歷史遺蹟,是工人階級發展生產,建設國家歷程的縮影,保護工業遺產就是繼承和發展這些成就,使人類的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達到理想的境界。這些遺產具有歷史學、社會學、建築學、技術、審美、啟智、科學研究的價值。

工業遺產包括建築物、工廠車間、磨房、倉庫、礦山、冶煉廠址、店鋪、生產和傳輸工具,交通設施、工藝規程、數據記錄、企業檔案等,這些遺蹟都反映了人類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進程,文明的步伐,對教育人們牢記歷史,不忘艱苦,弘揚精神,激勵意志都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所以,宣傳部門、工業部門、文物保護部門等一定要提高認識,做好工作,提高全社會的工業遺產保護意識,增強自覺性,使工業遺產工作順利開展。

二、重視工業遺產保護工作。

各級領導的重視是開展工業遺產保護工作的前提,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這項工作已被許多工業城市的領導所重視。無錫市已開展對工業遺產的調查,提出了保護的名錄。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以對嘉陽煤礦區形成的軌寬76.2釐米的小火車進行了保護,宣佈“嘉陽小火車”為工業遺產,掛了工業遺產保護的牌。而小火車才是1959年7月12日開通的。我市經濟進入了快車道,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過去許多東西在消失,所以,各級領導一定重視工業遺產保護工作,列入日程,提前謀劃,為子孫後代留下豐富的工業遺產。

三、各有關部門要注意研究這方面的政策和,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供領導決策。

工業遺產保護涉及工業管理、文物保護、歷史地方誌、政策研究、文化藝術和企業,所以,各有關部門要普查、調查,分類、認定、積累這方面的資料。以照片、錄象、圖紙、文字、景觀檔案、歷史、當事人在內的資料整理。像我市的蒸汽機車遊,礦井蒸汽提升機、建陶廠的舊建築、過去霸王窯展覽,有許多值得研究和重視遺產保護項目。逐步建立工業遺產保護的評估標準、分類辦法,劃定範圍、機械、工具、場地、建築物等,研究儲存這方面的資料,管理辦法、待時機成熟時實行。

四、作好工業遺產的宣傳和普及工作。

在全社會新聞媒體要做好工業遺產的報道宣傳工作,提高全社會工業遺產保護意識,社會成員關心愛護工業遺產,支持保護遺產遺址。中、小學校要編寫工業遺產教材,進行必要的教育,使學生熱愛自己的家園。專業學校要開設工業遺產課教育。有關部門要舉辦工業遺產方面的展覽,使人們通過圖片,影視資料受到教育,瞭解我們發展的艱苦非奮鬥歷程,今天的文明的源頭。有條件的遺產遺址可以改造成博物館,供人們參觀。

五、理好幾個關係,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工作。

一是工業遺產保護與文物保護的關係。工業遺產保護是文物保護的有機組成部分,但有他的特殊性,在現在文物的基礎上完善保護和利用的規定。二是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將保護與發展結合起來。在工業結構性調整時,一定要重視工業遺產保護工作,為子孫後代留下文化遺產。三是保護與利用的關係。通過對遺產遺址的保護完善,開發旅遊項目,吸引更多的人參觀,發展旅遊事業,我市前幾年開發的蒸汽機車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四是遺產的環境綠化恢復工作。在一些遺址廢棄後,一定要採取措施,克服放任不管,致使遺產受到破壞,留下不可彌補的遺憾。所以,一定要進行綠化,恢復環境,才能使遺產發揮作用。

工業遺產保護是一個新事物,我們一定要通過學習,認識新事物,在我們工業城市開展起來,以展示我們的艱苦奮鬥歷程,展現今天現代化的工業文明成就,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筆寶貴文化遺產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