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夢迴水鄉蘆墟

夢迴水鄉蘆墟

蘆 墟

蘆墟(當地讀音蘆去)古時因汾湖灘蘆葦叢生而得名,它雖不及時下旅遊熱點古鎮同裡、周莊、西塘有名,但和同裡一樣,是江蘇吳江七大古鎮之一。

【蘆墟老街沿河建築】

夢迴水鄉蘆墟

夢迴水鄉蘆墟

蘆墟位於同裡、周莊、西塘三角形的中心,距離上述三鎮都是十多公里路,同時它又地處江、浙、滬三省市的交匯處,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往南擺渡過南柵港就到嘉善的地園村,向東幾里路就是上海地界。因此當年商販雲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裡三省市地方糧票、布票都通用,有不少人從事黑市買賣。當年輪船碼頭異常繁忙,乘申湖班輪向東直達上海,向西直達湖州,向南乘嘉興班輪經西塘直達嘉興,向北乘蘇州班輪經同裡直達蘇州。六十年代初,本人乘蘇州班輪離開了家鄉,北上北國冰城哈爾濱求學,從此踏上異鄉之路。如今輪船碼頭依舊,但無當年繁忙,偶爾有長長的船隊經過。

夢迴水鄉蘆墟

夢迴水鄉蘆墟

蘆墟老街

蘆墟是典型的江南水鄉,甚至比上述三古鎮還要"水"得多,不但有小橋流水的環繞,而且有大小河浜的縱橫,更有大江大湖的傍依。鎮中心一條市河貫穿南北,向南直達繁忙的輪船碼頭,向北直通太浦河(五十年代開挖的太湖至黃浦江的人工河)。巿河上有多座石橋,其中觀音橋最為有名,它是一座石板拱形橋,現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禁止行人通過,橋上石頭縫裡長滿小樹和雜草,顯得古樸而蒼老。人民橋是鮮魚自由市場,依然熙熙攘攘。當年站在觀音橋上,看市河上的木船真是百舸爭流,搖船人緊握手中櫓,喊著"推艄"或"扳艄"叫別的船避讓。

夢迴水鄉蘆墟

蘆墟市河北口觀音橋望柱石獅

如今巿河上手搖的船少了,船艄裝有掛艄機的機船多了。沿市河兩岸是臨水而建的木結構民居,家家都有河橋(河埠頭),洗刷十分方便。沿河街都有能遮陽擋雨的廊棚,廊棚分兩種,一種直接蓋有屋頂,另一種則是沿河民居的一層。街上商鋪林立,最有名氣的稻香村南貨店,有賣雲片糕、八珍糕,還有清明時節才賣的麥芽塌餅(類似於寧波青團),它由糯米粉、艾草、麥芽粉組成,麥芽粉是麥子浸泡後發芽、曬乾,再磨成粉。有淡淡的特有甜味。毎當知了"知知"叫的盛夏,街上大慶裡酒樓羊缸臨街開了,它賣的紅燒扎羊肉(用稻草紮緊)肥而不膩,滿街香味撲鼻,連河對岸的街上都能聞到。街上有許多由長條石鋪成的弄堂,最有名混堂弄、九曲弄,混堂弄顧名思義裡面有澡堂,九曲弄則是弄堂拐彎太多而得名,進去後像進了迷宮。

夢迴水鄉蘆墟

麥芽塌餅

夢迴水鄉蘆墟

紅燒扎羊肉

鎮中心周圍便是縱橫交叉的河浜,好多地名都帶"水",夫子浜、江南浜、牛舌頭灣等。河浜裡大多都有菱塘,每當中秋前後,採菱人划著菱桶(一種直徑2米左右圓形專用木桶)在菱塘裡採摘豐收的喜悅。這裡的菱角是圓的,個大肉多,俗稱餛飩菱。

夢迴水鄉蘆墟

採菱人划著菱桶採摘菱

在這些河浜裡,石橋不見了,偶爾有小木橋,交通主要靠擺渡船。上小學時,每天要乘擺渡船,每當颳風下雨等得不耐煩時,同學們一起喊:"帆子爬泥舵朝天",詛咒擺渡船翻船。後來我家承包了一個渡口的擺渡,放假時也幫家裡搖擺渡船,才知搖船的艱辛。特別在颳風下雨天氣,風大浪急,這時必須牢牢把住手中的櫓,如果搖櫓掉墊臍是非常危險的,有可能船翻人亡。

夢迴水鄉蘆墟

擺渡

夢迴水鄉蘆墟

蘆墟元蕩

夢迴水鄉蘆墟

蘆墟三白蕩,無風三尺浪

蘆墟北面除上述提到的大河太浦河外,還有大湖元蕩、三白蕩,當地素有"蘆墟三白蕩,無風三尺浪"之說,可見三白蕩之浩瀚。沿著陸家浜的街向西出西柵,十分鐘便到汾湖公園,這裡便是著名的汾湖。從小橋流水的陸家浜到忽然開闊的汾湖灘感覺像是兩重天。汾湖是江浙間的界湖,東西長十多里。相傳元代楊鐵崖曾遊此地,因而得名。近代著名民主人士、詩人柳亞子故居就在汾湖北面的大勝村。解放前夕他感事呈毛主席詩一首:"頭顱早悔平生賤,肝膽寧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馳捷報,分湖便是子陵灘。"意思是全國即將解放,他想回老家隱居。毛主席則和詩回應:"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挽留其共商國事。站在汾湖灘極目遠望,只見如星星的白帆,卻看不到邊,它的浩瀚有點像太湖,無錫因太湖而增輝,蘆墟有汾湖而添彩!

夢迴水鄉蘆墟

汾湖

最近去過烏鎮,它的景象似有相識,但人流如潮,缺了些水鄉的寧靜;河、橋、街都有修飾,少了些水鄉原有的韻味。蘆墟雖然不太有名,但我喜歡它的寧靜,它的水鄉原有的韻味。最近央視熱播的廣告語:"江南何處好,樂居在吳江",作為家鄉人我感到自豪,但廣告招來的過度開發也許使水鄉原有的韻味逐漸消失,但願我的擔心是多餘的。

夢迴水鄉蘆墟

作 者 簡 介

夢迴水鄉蘆墟

陳炳根,男,1943年生,江蘇吳江人。1968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後長期在陝西鳳縣國防科委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後調寧波大學從事物理教學,2003年退休至今。

夢迴水鄉蘆墟

夢迴水鄉蘆墟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歡吳江通。那麼大膽和我們表白吧!要知道,吳江通更喜歡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體會人生,也可以是尋找鄉愁,記憶歷史!文筆不重要,真實真心就好。自行配圖,特別歡迎。

文末請附作者簡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張。一旦錄用,奉上稿酬,雖不高,意很誠,還有你可能喜歡的地情書哦!

[email protected]

記得註明姓名和聯繫方式。如已在其他媒體發表,敬請說明(特別是已在其他微信公眾號上推送,一律不錄用)。照片請勿插入文中,請單獨發送,謝謝!

由於來稿較多,自投稿之日起兩個月內沒有錄用,作者可自行處置(同一作者單次投稿多篇除外)。

吳江通會給你一個原創平臺,讓你展現自己,讓更多的人瞭解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