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蘇聯的軍銜讓人費解,海軍元帥與蘇聯海軍元帥,這兩者有何區別?

俄羅斯唯一的一艘航空母艦名為“庫茲涅佐夫”號,但是對於這艘航母的翻譯,卻是五花八門。有翻譯為“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有翻譯“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也有翻譯為“蘇聯海軍元帥庫茲涅佐夫”號,為什麼同一個名稱會有不同的稱呼呢?這就要從蘇聯的海軍軍銜說起了。

蘇聯的軍銜讓人費解,海軍元帥與蘇聯海軍元帥,這兩者有何區別?

蘇聯的所謂“元帥”軍銜分為以下幾類:“蘇聯大元帥”為第一級;“蘇聯元帥”和“蘇聯海軍元帥”為第二級;軍兵種主帥為第三級;軍兵種元帥為第四級。

軍兵種主帥低於蘇聯元帥和蘇聯海軍元帥,而軍兵種元帥(包括海軍元帥、空軍元帥、炮兵元帥、坦克兵元帥、工程兵元帥、通信兵元帥)則是相當於陸軍合成軍大將軍銜,是元帥中含金量最低的。

早在蘇聯衛國戰爭前的1940年5月7日,蘇聯就設置了“海軍元帥”軍銜。這是當時蘇聯海軍的最高軍銜。但是這一軍銜設置後一直沒有授予任何人,當時時任海軍人民委員的庫茲涅佐夫和第一副海軍人民委員的伊薩科夫都只是海軍上將,沒有授予“海軍元帥”軍銜。

蘇聯的軍銜讓人費解,海軍元帥與蘇聯海軍元帥,這兩者有何區別?

1955年3月,蘇聯又設置了“蘇聯海軍元帥”軍銜,但同時取消了“海軍元帥”軍銜。1962年4月,又重新恢復了“海軍元帥”軍銜。這樣,從1940年到1955年間,海軍元帥作為海軍唯一的元帥軍銜,只是設而不授,沒人被實授。

1955年到1962年間海軍元帥是無銜無人,1962年形成“蘇聯海軍元帥”與“海軍元帥”並存的局面。

1955年3月3日,蘇聯海軍元帥初設時便授予時任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海軍總司令庫茲涅佐夫和海運部副部長伊薩科夫,他二人均是海軍上將軍銜晉升而來。因當時已取消了海軍元帥軍銜,這時的“蘇聯海軍元帥”究竟是等同於“蘇聯元帥”一級還是相當於陸軍的大將一級就值得研究了。

蘇聯的軍銜讓人費解,海軍元帥與蘇聯海軍元帥,這兩者有何區別?

另一位晚些時候的蘇聯海軍元帥戈爾什剋夫則是經過海軍上將、海軍元帥、蘇聯海軍元帥三個臺階晉升而來的,1991年蘇聯解體,蘇聯的兩級海軍元帥制度並存的時代就此結束。

從軍銜標誌上看,海軍元帥的肩章與合成軍的大將類似,為四顆海軍將官星徽,蘇聯海軍元帥肩章則為蘇聯國徽加一顆尺寸較大的海軍將官徽星。但在勃列日涅夫時期,海軍元帥肩章從四顆星徽改為一顆較大的海軍將官星徽。

在蘇聯整個70多年的歷史上,一共出了6位海軍元帥,他們分別是:卡薩託諾夫、洛博夫、謝爾蓋耶夫、葉果洛夫、斯米爾諾夫和切爾納溫。他們比3位“蘇聯海軍元帥”出生相對較晚,在1909-1928年之間,多數同屬第二代海軍元帥。

蘇聯的軍銜讓人費解,海軍元帥與蘇聯海軍元帥,這兩者有何區別?

他們中的前五位參軍於1927-1937年之間,參加過衛國戰爭,分別擔任艦長、艇長、大隊長、區艦隊參謀長或總參軍事學院的學歷。在60-70年代擔任海軍第一副總司令、海軍參謀長、總參謀海軍助理等海軍副職。

切爾納溫比前五位海軍元帥更晚些,生於1928年。他1947年畢業於海軍學院,1969年畢業於總參軍事學院。70年代任北方艦隊第一副司令兼參謀長、北方艦隊司令,1978年晉升海軍上將,1981年任海軍第一副司令兼參謀長,兩年後成為海軍元帥,1985年任國防部副部長兼海軍總司令。

蘇聯的軍銜讓人費解,海軍元帥與蘇聯海軍元帥,這兩者有何區別?

切爾諾溫到蘇聯解體時還是海軍元帥,而他擔任的國防副部長兼海軍總司令一職是海軍一把手,此前此職均有“蘇聯海軍元帥”擔任,切爾納溫海軍元帥擔任此職,可謂是職高而銜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