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很多家長懷疑寶寶腦癱要如何證明呢?

、花月葬╮


父母堂為您科普:

腦癱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後1個月內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綜合徵。患兒主要表現為運動障礙和姿勢、肌張力、腱反射異常。可伴有智力低下、癲癇和語言及精神行為異常。若孩子有以下分型中的症狀,家長可帶幼兒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確診。

1.痙攣型

腦癱中最為常見的類型。主要表現肌張力增高,多有足尖點地或雙下肢呈剪刀步態,自主運動減少和腱反射亢進。

2.強直型

表現為全身肌張力顯著增高,身體僵硬,常伴有嚴重的智力低下。

3.共濟失調型

主要表現穩定性差、協調能力差、步態蹣跚、上肢常出現震顫。

4.手足徐動型

患兒在靜止時常出現緩慢的、無規律、無目的、不協調、不能自控的動作,面部表情異常,入睡後消失。

5.震顫性

四肢震顫,一般在靜止狀態時震顫。

6.肌張力低下型

肌張力顯著降低呈鬆弛性癱瘓狀,自主運動很少,仰臥時四肢外展猶如仰翻的青蛙。

7.混合型

同時有以上兩種類型的症狀。

此病越早發現越早治療可以促進各系統功能的恢復和正常發育,糾正異常姿勢,減輕傷殘程度。一般患有此病的多數是由於母親孕期的感染、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糖尿病、腹部外傷。

早產嬰兒由於神經系統沒有發育完善引發此病的較多。另外,出生前有發育異常,母親宮內窒息、缺氧、產傷、顱內出血,產後嚴重感染、黃疸和外傷等也會存在一定的幾率致使腦癱。


父母堂


很多家長懷疑寶寶腦癱要如何證明呢?

很多家長懷疑自己家的寶寶有一些“特殊”行動,但是小寶寶因為小有欺騙性的,是有沒有辦法判斷寶寶是不是得了腦癱,那麼如何證明寶寶得了腦癱?

在小十五瞭解和諮詢的很多寶媽媽那裡得到答案:

寶寶踮起腳尖走路,可能有腦癱的症狀

這個是一個很明顯的徵兆,踮起腳尖走路,因為腦袋出現了一些病因導致走路的時候不對稱,,寶媽媽要及時去醫院給寶寶檢查並進行治療了!

寶寶反應遲鈍,怎麼叫都好像沒聽一樣

如果發現在叫寶寶的時候,寶寶反應遲鈍,一般而言是智力低下的,也是腦癱的徵兆之一!

寶寶手握拳,張開手掌十分的困惱

在四個月的時候寶寶瘦握拳,沒有辦法把手掌撐開、攤開,或者是手指內收,腦袋不穩定,斜視看人這些也是腦癱的徵兆之一。

寶寶出現上述三種情況,寶媽媽要及時的帶寶寶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儘早確診,針對性的治療,寶寶的腦癱越早發現,治療的幾率越大。

當然小十五身邊也有一位小寶寶出現腦癱的徵兆,治療了有四年左右,小寶寶現在再上三年級,幾乎是看不到小寶寶的腦癱現象了哦!

關注小十五,學習更多育兒知識,也可以在評論區跟小十五互動的哦!

白茂仙大夫


一般來說,只要是正常足月生產的寶寶在麻麻肚子裡和嬰幼兒時期沒有受到腦損傷是不會得腦癱的,下面我來說下判斷寶寶是不是腦癱的必要條件。

寶寶的運動能力落後

三個月大的寶寶一般都會抬起自己的小腦袋了,在仰著時候還會蹬自己的小腿,等到四個月的時候還會用小手去摸面前的東西,很是靈活。但可惜,腦癱寶寶就不太會這樣。

肌張力過高或者過低

什麼是肌張力呢?其實就是寶寶的肌肉在靜止情況下的緊張度,寶寶去體檢的時候,醫生都會檢查寶寶的肌張力。不是所有肌張力高或者低的寶寶都是腦癱患兒,但很多腦癱患兒都會有肌張力異常的反應。有些肌張力過高的情況也只是特定成長時期的正常反應,粑粑麻麻無需過度緊張。

姿勢異常

腦癱寶寶的異常姿勢很容易被發覺,如頭朝後面仰、剪刀腳。


腦癱病情有輕有重,早發現早治療,但有一種比較惡劣的會導致寶寶腦損傷的情況是大人人為破壞導致的,在不少新聞中都有報道:粑粑麻麻因為擔心寶寶是腦癱就帶著寶寶四處求醫,甚至誤入赤腳醫生的陷阱,導致寶寶造成更大的身體損傷。

所以即使擔憂寶寶患有腦癱,也要帶著寶寶去正規醫院進行排查,切不可病急亂投醫!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我在門診,經常有家長在網上看到一些信息,比如孩子足尖著地、頭後仰、飛機手等,於是懷疑孩子是腦癱前來就診。也有一些是當地醫生說孩子肌張力高,懷疑腦癱來找我看病。但很多來看病的孩子,我檢查後發現孩子很正常,沒有問題,說明家長們太焦慮了。我覺得不要隨便給孩子扣上腦癱的帽子,醫生也不要輕易給孩子下腦癱的診斷。

以下情況容易造成腦癱

腦癱的寶寶,一定要有大腦損傷,頭顱磁共振片有腦損傷的病變。很多原因可導致腦損傷,比如出生後窒息、患有遺傳代謝性疾病、新生兒膽紅素腦病、新生兒低血糖等等。特別要說的是早產兒,早產兒發育不成熟,特別容易造成腦損傷。腦癱患兒中有40%由早產引起,且多發生於胎齡在28-34周的早產兒。出生時胎齡越小,腦癱發生率越高。所以家有早產兒,家長要高度重視。腦癱在早產兒中的發生率約為3%。

家長可早期發現的症狀

1、腦癱的寶寶可能出現餵養困難;

2、腦癱的寶寶運動發育落後,如3個月不能豎頭或抬頭不穩,4個月仍不能用前臂支撐負重,兩下肢過於挺直、交叉等。

3、腦癱寶寶存在肌張力和姿勢異常;

4、 反射異常(需要醫生檢查)。

以下情況也可能是正常表現

足尖著地:我查過的3個月—1歲的寶寶中,有23%的寶寶有足尖著地的現象,他們都沒有腦癱。

頭後仰:如果寶寶躺在床上時,頭後仰,但寶寶坐著時、抱著時不後仰,這種情況沒有問題。

飛機手:五六個月前的寶寶,趴著時雙上肢伸直,向後,這是正常的,只要寶寶能自如的夠到面前的東西就沒問題。



兒科醫生鮑秀蘭


首先,懷疑腦癱兒是要有一個前導因素吧?就是寶寶在孕期或者剛剛出生時經歷了容易出現腦癱兒現象的事情。如果有,我覺得也不要自己胡亂猜測,趕緊做醫學檢測,從醫學上看看孩子有沒有問題,有問題了抓緊配合醫生積極治療。

腦癱兒雖然辛苦,但是精心照顧、積極治療也不是沒有希望的,之前不就有孩子是腦癱兒依舊可以考上名校的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