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我國著名的十大佛教寺院是哪些?

春風依舊吹大地


佛教在中國流傳非常廣,有漢傳佛教、藏傳佛教的分別。一般民間機構評選的所謂十大佛教寺院,都是漢傳佛教。這顯然是不完全的。

另外,從古至今,有許多著名的佛教寺院都已經破壞了。像唐長安城的諸多佛教祖庭,大興善寺、青龍寺,歷史上名氣非常大,但現在比較破敗,甚至有些可能都不存在了,沒有古建築,也沒有知名主持。

所以在這裡要評的其實是“當代中國十大佛教寺院”。如果大家同意,以當代中國著名佛教寺院為基礎,兼顧藏傳和漢傳佛教,那麼就算有一些爭議,但其中絕大部分應該是有共識的。

下面是我的名單,漢傳佛教7個,藏傳佛教3個(排名不分先後)

  1. 陝西寶雞法門寺

    位於陝西寶雞扶風縣,始建於東漢末年,興盛於唐代。因為存放釋迦摩尼之骨舍利聞名天下。入選十大,毫無爭議。

2.陝西西安大慈恩寺

位於陝西西安雁塔區,,是中國佛教唯識宗(又稱法相宗、俱舍宗、慈恩宗)的祖庭,唐長安三大譯場之一,迄今已歷1350餘年。唐玄奘就是在這裡翻譯經書的。

現在大慈恩寺的大雁塔,是原汁原味的1300年唐代古建築,價值非常高。

所以,入選十大也沒有爭議。


3.河南洛陽白馬寺

位於洛陽的白馬寺,是中國佛教最早的寺院。入選十大,是必須的。

4.河南登封少林寺

佛教禪宗祖庭。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唐初十三棍僧救駕李世民後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視,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剎"的美譽。

以少林寺現在的知名度,說“著名”是絕對沒問題的。我想入選十大,沒有人會反對。

我沒去過少林寺門口,圖片借用百度百科的。

5.河南開封大相國寺

 位於開封市,原為戰國時魏公子信陵君故宅,北齊天寶六年(555年)始建國寺。相國寺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寺院,禪宗勝地,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藏傳佛教入選兩個,應該毫無爭議。

6.江蘇蘇州寒山寺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首詩流傳千古,中國人都知道。所以說“著名”絕對沒問題。

位於蘇州市姑蘇區,始建於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寺內古蹟甚多,有張繼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

7.浙江杭州靈隱寺

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326年),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

以上,漢傳佛教入選7個。

接下來藏傳佛教3個。

1.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大昭寺

大昭寺位於拉薩,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藏有一尊釋迦摩尼12歲等身像。

2.青海西寧塔爾寺

位於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城魯沙爾鎮。塔爾寺是中國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歷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爾寺的宗教地位。


3.西藏日喀則扎什倫布寺

位於西藏日喀則的尼色日山下。是該地區最大的寺廟。該寺最宏偉的建築是大彌勒殿和歷世班禪靈塔殿。


個人簡介:我是成英文,一個旅遊博士,任教於西安外國語大學旅遊學院。旅遊、戶外、騎行、攝影愛好者,騎車去過中國20多省,出版有《騎行北京》,走遍陝西所有區縣,探索過陝西所有的大遺址、帝王陵、古村鎮、博物館。

很高興通過頭條號與各位交流。歡迎大家留言、轉發、評論!你的鼓勵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


成博士陝西旅遊


沒聽說過全國十大寺廟這麼一個說法,不過倒是可以推薦一下我認為最值得參觀拜訪的寺廟,就先介紹十個吧。

白馬寺: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少林寺:少林寺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和塔林在內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

華嚴寺:上寺以大雄寶殿為中心,有山門、過殿、觀音閣、地藏閣及兩廂廊廡,佈局嚴整。下華嚴寺位於上寺的東南側,以薄伽教藏殿為中心,有遼代塑像、石經幢、樓閣式藏經櫃和天宮樓閣等。

靈巖寺:自唐代起就與浙江國清寺、南京棲霞寺、湖北玉泉寺並稱“海內四大名剎”,併名列其首。現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有闢支塔、鐵袈裟、般舟殿,宋代的彩色泥塑羅漢像。

佛光寺:寺內正殿即東大殿,於公元 857年建成,是中國珍貴的唐代建築。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被人們稱為“四絕”。

開元寺: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大雄寶殿前拜亭的東、西兩側分置鎮國塔、仁壽塔兩石塔,是珍貴的宋代建築。寺內還有宋代古船和弘一法師紀念堂。

隆興寺:寺內有眾多珍貴的文物,比如形制最奇特的摩尼殿、最美五彩懸朔觀音像、最古老的轉輪藏、現存最早的楷書碑刻隋《龍藏寺碑》、最高大、最古老的千手千眼觀音、中國古代最精美的銅鑄毗盧佛。

光孝寺:南朝時達摩開鑿的洗缽泉,唐朝的瘞發塔、石經幢,南漢的千佛鐵塔,宋、明時期的六祖殿、臥佛殿,以及菩提樹等,都是珍貴的佛教遺物。

靈隱寺:靈隱寺被譽為江南禪宗“五山”之一。

天童寺:始建於西晉永康元年(300年),佛教禪宗五大名剎之一,號稱“東南佛國”。



張小中


白馬寺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以東12公里,洛龍區白馬寺鎮內。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遺址古蹟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2001年1月,白馬寺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首批AAAA級景區。

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河南省鄭州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佔地面積約57600平方米,現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門釋永信。[1]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髮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

少林寺現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和塔林在內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

靈隱寺

靈隱寺,又名雲林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326年),佔地面積約87000平方米。[1] 靈隱寺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賜田並擴建。五代吳越王錢鏐,命請永明延壽大師重興開拓,並賜名靈隱新寺。宋寧宗嘉定年間,靈隱寺被譽為江南禪宗“五山”之一。清順治年間,禪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靈隱,籌資重建,僅建殿堂時間就前後歷十八年之久,其規模之宏偉躍居“東南之冠”[2]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時,賜名 “雲林禪寺”。[3]

靈隱寺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法堂、華嚴殿為中軸線,兩邊附以五百羅漢堂、濟公殿、華嚴閣、大悲樓、方丈樓等建築構成。現任方丈是光泉法師[4] 。

浙江靈隱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寒山寺

寒山寺位於蘇州市姑蘇區,始建於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佔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三千四百餘平方米。

寒山寺屬於禪宗中的臨濟宗。唐代貞觀年間,當時的名僧寒山、希遷兩位高僧創建寒山寺。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歷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寺內古蹟甚多,有張繼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

隆興寺

隆興寺,別名大佛寺,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城東門裡街,原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後燕慕容熙的龍騰苑,公元586年(隋文帝開皇六年)在苑內改建寺院,時稱龍藏寺,唐朝改為龍興寺,清朝改為隆興寺;是中國國內保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寺院佔地面積82500平方米,大小殿宇十餘座,分佈在南北中軸線及其兩側,高低錯落,主次分明,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築佈局的重要實例。

隆興寺核定為中國AAAA級旅遊景區 、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十大名寺之一

清淨寺

清淨寺,初名聖友寺,又稱艾蘇哈卜大清真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區塗門街,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國創建的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是年為回曆400年。

清淨寺佔地面積2184平方米,整體為石構建築,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伊斯蘭教禮拜堂的建築形式,具有伊斯蘭教清真寺在功能空間上大分散、小集中特點。留存主要建築為門樓、禮拜殿、明善堂等部分。

1961年,清淨寺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世紀90年代列為“中國十大名寺”中唯一入選的伊斯蘭教清真寺。與揚州仙鶴寺、廣州懷聖寺、杭州鳳凰寺合稱中國伊斯蘭教四大古寺,它的建立是泉州海外交流重要史蹟之一。

大相國寺

原名建國寺,位於開封市自由路西段[1] ,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年),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紀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賜名大相國寺。北宋時期,相國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擴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國佛教活動中心。後因戰亂水患而損毀。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現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八角琉璃殿、藏經樓、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蹟。1992年8月恢復佛事活動,復建鍾、鼓樓等建築。整座寺院佈局嚴謹,巍峨壯觀,2002年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臥佛寺

十方普覺寺,位於北京市西山北的壽牛山南麓、香山東側,距市區30公里。該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壽安寺。以後歷代有廢有建,寺名也隨朝代變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後改名為普覺寺。由於唐代寺內就有檀木雕成的臥佛。後來元代又在寺內鑄造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佛涅槃銅像,因此,一般人都把這座寺院叫作"臥佛寺”。

2001年6月25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意為“吉祥須彌寺”,全名為“扎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勒南巴傑瓦林”,意為“吉祥須彌聚福殊勝諸方州”。位於西藏日喀則的尼色日山下。是該地區最大的寺廟。[1-2]

明朝正統12年,宗喀巴弟子根敦主興建。後四世班禪羅桑卻吉堅贊加以擴建。寺中錯欽大殿可容2000人誦經,殿中有釋迦牟尼像,兩邊有根敦主與四世班禪立像。大殿兩側為彌勒殿與度母殿。寺的西側有大彌勒殿,高30米,甚宏偉。另有歷世班禪靈塔殿,藏舍利肉身 。寺有四紮倉(經院),教學顯密並重。

扎什倫布寺可與達賴的布達拉宮相媲美。它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建築結構也深刻影響了其他藏傳佛教建築如五當召。[1]

扎什倫布寺是中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塔爾寺

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創建於明洪武十年(1377年)。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的湟中縣城魯沙爾鎮,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

塔爾寺是中國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歷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爾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對寺內上層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號,清康熙帝賜有“淨上津樑”匾額,乾隆帝賜“梵宗寺”稱號,併為大金瓦寺賜有“梵教法幢”匾額。三世達賴、四世達賴、五世達賴、七世達賴、十三世達賴、十四世達賴及六世班禪、九世班禪和十世班禪,都曾在塔爾寺進行過宗教活動。[2]

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另外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歷史、文學、哲學、醫藥、立法等方面的學術專著。每年舉行的佛事活動“四大法會”,更是熱鬧非凡。[3] 塔爾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遠近聞名。[4-5]

塔爾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蹟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逸聞


關於佛教的十大寺院歷來說法不一,前面幾個出入還不大,後面幾個各有各的說法,列出如下:


一,白馬寺,位於洛陽市老城東的邙山南麓與洛河北岸之間。是佛教傳入中國內地修建的第一座寺院。


二,大昭寺,在西藏拉薩市舊城。始建於公元647年,傳說建寺前文成公主運用陰陽五行,推測出西藏的地形如仰臥的魔女,拉薩的塘湖為其心臟位置,在此填湖建寺可以驅魔。於是在此修建了大昭寺,塔內供奉著文成公主帶入的釋迦牟尼金佛。


三,法門寺,位於寶雞市扶風縣城北十公里。始建於東漢末年,發跡於北魏,起興於隋,鼎盛於唐。被譽為皇家寺院,因安置擇迦牟尼佛指舍利而成為全國仰望的佛教聖地。


四,靈光寺,位於北京西山餘脈翠微山東麓。初名靈泉寺,始建於唐代大曆年間,據說佛祖圓寂火化時留下兩顆佛牙舍利,其中一顆歷經輾轉,到了北遼時期輾轉到北遼都城燕京。於鹹雍七年(1071年)八月招仙塔建成後供奉在塔內。


五,少林寺,位於河南省少室山,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唐初因十三棍僧救助了李世民而被皇家重視,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


六,靈隱寺,又名雲林寺,建於公元326年,是我國禪宗十剎之一,同時也是江南古剎之一。位於杭州西湖西北面。


七,寒山寺,在蘇州市楓橋鎮。建於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年間,距今已有1400年曆史。


八,隆興寺,位於石家莊正定縣城東門裡街。姓建於公元586年,是國內現存年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是國務院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九,大相國寺,位於河南省開封市。始建於北齊天寶六年(公元555年)。為國內著名佛教寺院,也是禪宗勝地,在我國佛教史佔有重要地位。


十,臥佛寺,位於北京西北壽牛山麓,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唐代寺內有一檀木雕成的臥佛,到了宋代,又鑄造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涅槃銅像,因此人們稱之為“臥佛寺"。

好了,關於中國著名的十大寺院就簡單介紹到這裡吧。


大可151753208


哲蚌寺

哲蚌寺興建於公元1416年,距今已有582年的歷史。哲蚌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最大的寺院。哲蚌寺坐落在西藏拉薩城西約5公里的根培烏孜山下。從根培烏孜山上俯視,哲蚌寺三面靠山,猶如嵌在一輪彎月之中。哲蚌寺的藏文全稱是“吉祥米堆砌成的十萬尊勝洲”。

大昭寺

大昭寺位於拉薩市中心,始建於唐貞觀21年。寺內主供的釋迦牟尼像是文成公主入蕃帶進的,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寺廟最初稱“惹薩”,後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並演化成今天的“拉薩”。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大昭寺殿高4層,整個建築金頂、斗拱為典型的漢族風格。碉樓、雕樑則是西藏樣式,主殿二、三層簷下排列成行的103個木雕伏獸和人面獅身,又呈現尼泊爾和印度的風格特點。寺內有長近千米的藏式壁畫《文成公主進藏圖》和《大昭寺修建圖》,還有兩幅明代刺繡的護法神唐卡,這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兩尊,為難得的藝術珍品。在拉薩,藏族人也喜歡將以大昭寺為主的八角街一帶稱為“拉薩”,藏文意思是佛地,你還可以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門口磕長頭,場面非常感人,由此可見大昭寺在拉薩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大昭寺是西藏最輝煌的一座吐蕃時期的建築,殿宇雄偉,莊嚴絢麗,每日被轉經的人流簇擁著。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藏語意思是經堂。“大昭”,藏語為“覺康”,意思是釋迦牟尼,就是說有釋迦牟尼像的佛堂。而這尊釋迦牟尼像便是指由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一尊“覺阿”佛(釋迦牟尼12歲時的等身鍍金像),它在佛教界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五龍禪寺

位於上海金山區的佛教聖地。初建年代無考證,清同治、光緒年間重修,供奉宋將施諤。1960年代坍毀。1988年起在原址新建。佛教在上海的傳播可追溯到三國吳赤烏年間(238~251年),相傳龍華寺和靜安寺均在這一時期創建。

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河南省嵩山西麓。嵩山在登封縣境內,屬伏牛山脈,東西綿亙近百公里,為我國五嶽之一。有72峰,峰峰有名。東為太室山,有太白、望都、玉女等36峰;西為少室山,有望洛、羅漢、缽盂等36峰,主峰為峻極峰,海拔1492米,像橫臥中原的巨人。嵩山先後建有72座寺院。這裡有中國最古老的北魏嵩嶽寺塔,最早的禪宗寺院少林寺,規模宏大的塔林,最著名的元代觀星臺,最有史料價值的漢三闕(太室、少室、啟母闕),規模宏偉的中嶽廟,古樸雅緻的嵩陽書院,蒼翠清幽的大法王寺等。

鍾靈禪寺

鍾靈禪寺始建於1911年,位於齊齊哈爾境內,座落於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1 4 架名山之一的藥泉山中。原名鍾靈觀,因缺乏道教神職人員,故改名為鍾靈寺,現為佛事活動場所。鍾靈寺的代表文物,即屬高1.3米,直徑0.8米的青銅古鐘。全鍾由23塊模板組成,鐫刻1,500個陽文篆字,詳細記載大鐘鑄造的全過程。細觀此鍾造型優美、工藝精良。每當晨曦微現,悠揚鐘聲,傳播四方。正如古人所說:“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多少名利客”。這座古鐘作為青銅文明和高超的冶煉技術,在北方地區實屬罕見,具有較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鍾靈寺遂成一處地方勝景。

隆務寺

隆務寺始建於1301年,已有699年的歷史。位於黃南州同仁縣隆務鎮,距西寧186公里,是青海較古老的藏傳佛教寺院之一,也是青南地區最大的格魯派寺院。隆務寺座西朝東,建築規模宏大,造型莊嚴,裝飾華貴。寺內珍藏各類藝術精品和珍貴文物,還有明宣德賜封的"弘修妙悟國師"牌以及明天啟五年由明帝題賜的"西域勝境"匾額。

丁青孜珠寺

孜珠寺位於西肝縣覺恩鄉境內的孜珠山上,離縣城約37公里。據說孜珠當地歷史最早可追溯到二、三千年以前。孜珠寺是苯教著名高僧於十四世紀中期再度興建和恢復的。 “孜珠”意為六座山峰。這裡異峰突起,挺拔險峻。由於歷史的原因,苯教這個曾經一度掌握過西藏政教大權的原始宗教,後來不得不讓位於佛教,而到邊遠偏僻的地方隱藏起來,以保存自己的勢力。孜珠寺便是康區一帶現存規模最大、教徒最多、苯教儀軌保存最完整的寺廟之一。

南臺寺

三宗的共同祖庭。南臺寺始建於梁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比福嚴寺還早幾十年,名氣與影響亦不亞於福嚴寺。相傳海印禪師建庵於此,始稱“南寺”,因寺側有石為臺,後人改稱“南臺寺”。唐天寶年間重修。至宋代,寺宇宏偉。明代,南臺寺一度成為廢墟,後修復。清乾隆嘉慶年間(736—1820),寺僧於南嶽廟之西廊建私庵,名老南,原寺遂廢。清末修復。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位於日喀則市尼色日山南側,藏語意為“吉祥須彌山”,是西藏佛教格魯派在後藏地區的最大寺院,與拉薩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南部的拉卜楞寺並列為格魯派六大寺廟。又是西藏地區班禪四世之後歷代班禪舉行宗教和政治活動的中心。

拉卜楞寺

舊稱扎西奇寺,位於夏河縣城西1公里處。背依龍山,面對鳳山,地處“金盆養魚”之地,為藏傳佛教黃教(格魯派)六大宗主寺之一。寺院由第一世嘉木樣活佛創建於1710年,經歷世嘉木樣修建,現已成為甘、青、川地區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拉卜楞寺佔地1234畝,建築面積82.3萬平方米,擁有經堂6座,佛殿84座,藏式樓31座,佛宮30院,經輪房500餘間,僧舍10,000餘間。原有六大扎倉(學院)、十八囊欠(活佛公署)、十八拉康(佛寺)以及金塔、辨經壇、藏經樓、印經院、經輪房(即嘛呢房)等建築,寺院彙集了藏、漢、蒙各族人民的智慧,以精湛的建築藝術和輝煌的宗教文化而著稱。拉卜楞寺內藏有各類經卷6萬餘冊,分全集、哲學、密宗、醫藥、聲明、綴韻、歷史、宗教、傳記、工巧、數學、詩詞12類,成為藏書最多的寺院。拉卜楞寺設有顯宗聞思學院、密宗續部下院、續部上院、喜金剛學院、時輪金剛學院、醫學院等六大學院,為世界最大的喇嘛教學府,主要景點有大經堂、大金瓦寺、小金瓦寺、獅子吼佛殿、宗喀巴佛殿、千手千眼觀音殿、靈塔殿、德央宮、藏經樓、貢唐寶塔、德哇倉文殊佛殿。


吾名字


各個朝代各個時期的著名寺院都不一樣,如果說現在的十大寺院,按影響力來說應該是:雲居山真如寺,嵩山少林寺,廈門南普陀寺,莆田廣化寺,西安臥龍寺,太姥山平興寺,五臺山顯通寺,趙州柏林禪寺,廬山東林寺,四川亞青寺。當然還有許多知名度比較高的寺院,就不一一細數了。


品月山人


如果比名氣的話 肯定是少林寺了! 聞名中外 而且在電影 小說中 少林寺 少林功夫 少林學藝 都是經常出現 雖然少林寺現在名聲不好 但是名氣還是毋庸置疑的!


有點睿智


愛 心

從出生一無所知,

到現在無私奉獻。

這個過程有多長,

瞬瞬間間皆觀照。

有的聞學即可行,

有的頓悟惜人生。

超越小吾容天地,

大家小家皆和諧。

懂得奉獻心無私,

大愛如海納一切。

心如太虛無不包,

全心全意為人類。

大愛之心自然顯,

慈悲喜捨自然流。

六度萬行自然守,

十善業道自然行。

身口意業自然淨,

知恩報恩自然覺。

愛心志願自然正,

大小事業自然成。

互相幫助自然做,

內心流露自然智。

起心動念自然醒,

心量廣大自然悟。

行雲流水傳四方,

人類大愛皆同心。


釋衍益


漢傳佛教八宗祖庭有六宗在西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