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封神榜——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全稱"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無上帝

",又名"玉清紫虛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道場位於崑崙玉清境。

崑崙山與玉京山不同,崑崙山在玉清境,玉京山在大羅天,三界之上曰四民天.四民天之上曰三清聖境(太清道德天尊、上清靈寶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三清聖境之上曰無極大羅天)。《歷代神仙通鑑》稱元始天尊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宇宙)誕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為元始。在無量劫數來臨之時,用玄妙的大道來教化眾生,故而尊為元始天尊。道經記載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號雖殊,本同為一。"《道門十規》中說:"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則一。"三清都是大道的化身。全稱:"一炁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聖登玉清境始氣所成日天寶君元始天尊妙無上帝"

封神榜——元始天尊

魏晉時期道教神仙已十分龐雜,但散亂無序。到了南朝梁代,著名道教理論家陶弘景寫的《真靈位業圖》作為第一個較為系統的道教神譜,開始出現。在這神譜中,陶弘景將神仙分為七個等級,每個等級設一中位,有一個神仙主持,中位之外又分設左位,右位若干席位,安排諸神。七個等級高低有別,以第一等級為最高,以此分級,秩序井然。各等級除了中位主神外,還有左右諸位神仙,數量各不相等,如第一等級左位 29 神外,右位 19 神。第三等級左位 50 餘神,右位 30 餘神。這些左右諸神仙,有的是歷史上的帝王、將相或聖人先賢,如第三等級的孔子、顏回、莊子,第七等級的秦始皇、漢高祖、齊桓公、晉文公、魏武帝、劉備、李廣、韓遂、孫策、徐庶等。有的是道教著名領袖,如第二等級的魏華存、許穆、許擁是道教上清派的創始人,徐來勒、葛玄是靈寶派的創始人,而第四階次的張陵是天師道的鼻祖,葛洪是道教大理論家。有的是神話傳說人物,如第三階次的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第四階次的赤松子等等。總之,神譜中各色各樣的人物都有,且大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但也有無人知曉的隱修高人,有的與道教關係密切,像老子的弟子孔子也拉進神譜,墨子也被封神了,神仙隊伍龐大。除陶的神譜外,還有各種不同的神譜,其結構和內容也互有出入。

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神譜只是上清派一家之言,它奉元始天尊、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金闕帝君等為最高神,靈寶派以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地位為最尊,而天師道則尊老子為最高神。三派各行其是,在最高神問題上彼此不完全認同,隨著道教的發展和各派的互相交融,大概在南北朝末期,出現了統一的最高尊神"三清",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三清神的出現,標誌著道教神仙譜系的最終定型 。

封神榜——元始天尊

"三清"尊神的建立,卻經歷了一較長的發展過程。道教初創時,是以老子為其始祖,稱之為太上老君又稱太上道君,尊奉為最高神靈。例如於吉等人所編的《太平經》和張陵等人所造作的道書,皆託名為老君所授,直至北魏寇謙之所撰的《雲中音誦新科之誡》和《錄圖真經》以及他的"天師"稱號,皆託名老君所賜。這是包括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內的早期道教的一個共同特點。乃至以後的全真道道統淵源,仍稱太上老君傳於金母,金母傳白雲上真,白雲上真傳王玄甫,王玄甫傳鍾離權。鍾離權授呂洞賓和劉海蟾,呂洞賓授王重陽,重陽授北七真。將全真道統上溯到老子,並尊王玄甫為全真道的始祖。及至東晉中後期上清、靈寶等道派出現後,對道教最高尊神的觀念便發生了變化。這些新起的道派,便不再尊奉太上老君為最高尊神了,而是以元始天王或元始天尊與太上大道君的地位最尊。在這兩派的經書中也提到太上老君,但往往把它擺在一個次要的地位,有些經書甚至把它作為元始天尊或元始天王和太上大道君的弟子看待。這種分歧,在《魏書·釋老志》和《隋書·經籍志》對道教的介紹中,便可明顯地看出來。《魏書》卷一百一十四《釋老志》說:"道家之原,出於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資萬類。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 。這顯然是反映了天師道以老子為最高尊神的思想。《隋書》卷三十五《經籍志》四則稱:"道經者,雲有元始天尊,生於太元之先,稟自然之氣,沖虛凝遠,莫知其極……以為天尊之體,常存不滅,每至天地初開,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窮桑之野,授以秘道,謂之開劫度人。所度皆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 。"這明顯是以元始天尊為最高尊神,太上老君也是元始天尊所傳度的弟子之一,代表上清派的思想。元始天尊是道教上清派信奉的最高神。上清派認為太上老君、靈寶天尊、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皆是元始天尊所度。這是道教上清派的觀點。 如《真靈位業圖》此類神譜只是上清派一家之言。


封神榜——元始天尊

元始天王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層"大羅天"中,所居仙府稱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黃金鋪地,玉石為階,宮中有七寶、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於中央和兩旁的仙殿中。他生於混沌之前,太無之先,元氣之始,故名"元始"。《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稱:"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 元始是宇宙生髮最初的本源,為一切神仙之上,故稱"天尊"。元始天尊稟自然之氣,存在於宇宙萬物之前。他的本體常存不滅,即使天地全部毀滅,也絲毫影響不了他的存在。每當新的天地形成時,天尊就會降臨人世間,傳授秘道,開劫度人。每當新的天地開闢時,都有其年號,曰龍漢、延康、赤明、開皇、上皇等等,年號之間相距長達41億萬年。齊梁高道陶弘景編定之《真靈位業圖》稱,紫雲之閣,碧霞為城。而天尊所居第三十六天的最上層大羅天中,仙府名曰"玄都玉京"。並眾神仙都要按時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歷代神仙通鑑》稱他為"主持天界之祖",傳眾仙之祖,地位極高,但具體形象的出現卻比太上老君要晚。據《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頂負圓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頭罩神光,手執紅色丹丸,或者左手虛拈,右手虛捧,象徵"天地未形,混沌未開,萬物未生"時的"無極狀態"和"混沌之時,陰陽未判"的第一大世紀。故以陽生陰降、晝短夜長的冬至日為元始天尊的聖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