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什麼樣的本科生不適合考研?

Henryxh


有兩類本科生不適合考研:

第1類:善於交際,實踐能力比較強的本科生;

第2類:頭腦木訥,學習能力較差的本科生。

選擇讀研,還是選擇工作,首先要看:哪條路更適合自己的發展。

因為:

【1】讀研最終也是為了工作,只是讀研的學生,想依靠學歷,為自己的前程加分。

【2】而畢業直接參加工作的學生,希望通過實踐鍛鍊和能力來提高自己。

考研階段和讀研階段,都是較為艱苦的,適合有一定特點的學生。

考研階段,考驗的是學習能力;讀研階段,考驗的是創造能力。

考研最終也是為了工作,如果在本科畢業的時候,能找到一個滿意的工作,那沒必要考研。


對於善於交際,實踐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比較適合於畢業之後直接工作。

這類考生,(1)心散了,坐不住,很難堅持下整個考研的過程,容易半途而廢。(2)適合儘早工作參與實踐,積累人脈和經驗,在工作中更容易取得成績!

【我有一個同學在上大學期間,跟別人的交際能力很強,與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搞得很好,在大一的時候就入黨了,並且在學生會里幹到了部長。

他學習能力也挺強的,在一些關鍵的考試上都能考到班級的前5名。最後,他沒有選擇考研,而是畢業之後直接參加工作。

結果在工作的時候,由於表現比較突出,被提拔為項目負責人,後來在學習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又考出了專業方面的證書:一級建造師、造價工程師

最後,直接跳槽去了建設局下屬的投資公司,當上了甲方!】


對於頭腦木訥,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最好不要考研,而是找一份兒適合的工作,踏踏實實的從頭幹起。

這類考生,(1)在考研的時候,學習能力不足,往往最終考不上,浪費了時間和精力。(2)即便靠上研究生,在讀研的時候,缺乏創新精神,很難跟得上研究進度,學習過程也很痛苦。

【我有一個大學同學,學習很刻苦,是那種刻苦到能把自己都感動的學生,但是學習能力是很一般,每次考試都處於中流水平。

在考研的過程中,居然交到了一個女朋友。突然堅持到最後了,但是沒有考上,成績較差。最後選擇了工作!】


所以說,考研不是適合於每一個人的,對有些同學來說,三年工作經驗要比考研重要多了。

並且,現在學歷也開始貶值,企業在招聘的時候也不會唯學歷論,而會注重學生的能力。所以,無論如何最終提高自己的能力是關鍵。


牽牛花牽牛郎


不請自來。

我看了一些上面的回答,感覺說的都好全面,不過看著也挺繁多的,我就拿自己身邊的例子來看大家講吧!

我們大學是6人寢,我當初考研的時候,寢室一共有5個人考研,其中3個考本專業,另外兩個一個是半跨,而另外一個是跨考法律,當時我們是一起開始學習的。

但是大家都知道,考研最難熬的日子應該就是悶熱的夏天以及最後的衝刺時刻了,所以在那個夏天時,我們寢室的一個人就以太熱為由,時不時跑回寢室吹空調了,那時我們暑假只有一個食堂開放,幾乎擠滿了人,吃一頓飯你就相當於洗了一次澡,箇中滋味可想而知,選擇舒適也是無可厚非的。

而我的寢室同學在經歷了一而再再而三的舒適過後,就開始一發不可收拾了,圖書館不去了,書也不看了,曾經買的厚厚的一摞資料有的甚至連名字都沒寫,這是第一個人。

第二個是我的另外一個同學,她是我們班的一個女生,在考研前期非常努力,看書、自習、刷題一個不漏,每個人都說她考不上那我們肯定都考不上,結果後來她在學習期間竟然交往了男朋友!我們當時都是挺無語的,然後她就開始了自己的“墮落之路”吧,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所以我覺得每年從考研人身上看到的問題真的是不計其數,各種各樣的奇葩原因都有,所以如果要說什麼樣的本科生不適合考研的話,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自制力”,自制力不強的本科生不適合考研。

畢竟在大學期間學生們基本上都是會處於“脫韁的野馬”狀態,各種決定考研的小夥伴不去看書、中途放棄、因感情生變等等原因都是因為自己沒有做好自己的規劃以及心裡疏導,說白了也就是自制力的問題。

如果約束夠強,能夠清晰的明白自己當前階段應該做什麼,那麼我覺得每年考研上榜的人數會大大增加,不過說是這樣說,做還是比較難的。

考研的戰線本來就比較長,而且還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所以如果大家堅定了想要考研的心,那麼就一定要做到自制以及自律,其實考完之後發現整個階段也就那樣了。

以上。

我是小派,專注高中大學知識解答,喜歡就關注我吧,嘿嘿!


一隻兩歲的居居派


2019年碩士研究生考試的考生人數就達到了290萬人,越來越多的本科生選擇了考研。

考研果真是一種本科畢業後的“剛需”嗎?

其實並不是的,很多學生在臨近畢業時選擇考研,不過是躲避就業的風潮罷了,希望通過考上研究生來獲取更好的工作。

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本科生都適合考研。

作為一名已經工作了的碩士研究生,我來給大家歸納一下:到底哪些學生不適合考研。

第一、 缺乏職業規劃,為了躲避就業而考研。

考研的目的是什麼?

很多學生自己都說不清楚。

有些人會說:“班上很多同學都考研,我不考,感覺不入流,也不敢確定自己不考是不是正確的,還不如一起考算了。”

有些人說:“今年就業形勢不樂觀,不如再讀個研究生,也許將來可以找個更好點的工作。”

有些人說:“我適合搞研究,將來希望到大學進行課題研究,從事更深一步的教育工作。”

這三種考研目的哪一個更正確?

第三種!

如果你僅僅是為了躲避就業,或從大流的話,我建議你還是趕緊再仔細思考一下:未來,你希望過上什麼樣的人生,想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起碼要做好未來十年的人生規劃之後,再來決定是否要考研。

不清楚自己目的,盲區去考研,是對自己的不尊重,既浪費自己時間,又得不償失,還會在考研過程中“左顧右盼”,最終考不上理想的學校。

第二、 忽視家庭現實,盲目為了考研而考研。

我個人特別不建議那些家庭貧困的大學生在本科畢業之後繼續去讀研。並不是我對這些學生歧視,而是因為,讀到本科畢業的大學生,已經有能力承擔家庭的責任,當你讀了四年書,已經可以去社會工作,來減輕父母養育壓力的時候,我建議您優先考慮家庭因素,因為考研既費時間,又費金錢。

這是有前車之鑑的。

之前引發網絡熱議的楊元元之死,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嗎?

楊元元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畢業後不甘心,又繼續考研考上了上海海事大學海商法研究生。但因為家中過於貧困,她迫不得已帶著母親一起上研究生,後因校方不讓母親在宿舍住宿,楊元元實在承受不了來自生活的重壓,用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30歲的生命。

在她的遺書中,她感嘆:“知識難以改變命運”。

在升學與生存之間,我強烈建議那些家庭困難的學子們:要優先保證生存,先去工作,養活自己和家人,在生活有喘息之力後再來讀研、讀博,才不至於活得太窘迫。

第三、 缺乏恆心和毅力,三心二意的人請勿考研。

考研是非常耗費心力的,絕不是輕輕鬆鬆就能考上的。

我記得當年考研的時候,為了搶自習教室的座位,同寢室的“戰友們”輪流凌晨五點就去文科樓佔座位,晚一點立馬就會被搶光。

每天早上七點多,在自習室下面的小花園裡,已經很多捧著書晨讀的“考研寶寶”們了,晚上十點多,教室熄燈後,仍然有人蹭樓下路燈的光看書。

如果說,高考是一場戰役,起碼還有“班主任”這個指揮官;而考研這場戰役中,拼的全是自律和信念。

奉勸受不了學習的苦的人,缺乏恆心和毅力的人,三心二意的人,不要輕易上這條船。

人魚媽媽,文學碩士一枚,專注於家庭教育研究。喜歡我的回答的話,就關注我吧!

人魚媽媽


大家好!這裡是教育觀察號,點擊關注,和你一起分享教育感悟!


今年考研同學可能感受到了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尤其是今年的調劑,很多之前並不被大家看好的院校,今年也成為了香餑餑,貴州、廣西的一些高校調劑人數都達到了幾千人甚至上萬人,而從今年的報考人數大家也可以看出,800多萬的畢業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學生參加了研究生考試,這裡面大多數同學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學歷,也有很多人並不清楚自己是否應該考研。

已經有網友對個人的性格特點給大家提出建議,比如缺乏毅力、溝通能力不強的同學報考時要謹慎,除了性格方面,觀察號結合同學們大學所學專業的特點,給即將準備考研的同學提幾點建議,希望能幫助你們做出決定。

第一、適合考研的專業

很多同學考研時比較盲目,看到大家都去考研自己也隨大流去報考了,而沒有對自己的專業進行深入的分析。

情況一:如果是自然基礎學科類的專業,在大學期間所學課程偏重理論,像化學、數學、物理等,這些學科方向的專業適合讀研進行深入研究,為將來從事科研和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情況二:人文學科方面,像文史哲等相關專業,需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選擇讀研可以夯實你的專業基礎知識,為未來個人的發展做好鋪墊。

不論是哪種情況,沒有所謂的絕對,如果大家選擇考研,就要堅持下去,不論是準備過程還是讀研過程,都需要踏實、認真、努力,才能獲得想要的東西。

第二、不適合考研的專業(或者說是建議先工作在考研的專業)

情況一:工科類專業,很多工科專業在本科學習時雖然也有實習環節,但和實際的生產還相差很遠,工科是培養學生技術和工藝水平的操作性很強的專業,相關行業需要很強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背景,因此可以考慮先就業,再根據工作的需要選擇以後是否讀研。

情況二:語言文學類專業,像新聞學、外語類專業都需要在實踐中去進一步學習和鍛鍊,這樣才能將理論和實踐很好的結合,也有利於個人的職業發展。

情況三:財經類專業,這類專業更看重實用性和技能性,社會需求也較大,在具體工作中才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積累經驗後會有更好的發展。

綜上,決定考研前不僅要仔細分析自己的專業特點,還要正確評估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教育觀察號


“專業存在問題”、“自身情況差”和“家庭狀況不允許”的三類同學我覺得不適合考研。下面我說說我的觀點。

專業存在問題

不是所有的專業都適合考研的,選擇考研你要清楚的知道你的專業發展趨勢,如果你考研所付出的努力遠大於考研給你帶來的優勢,那考研是沒多大意義的。

比如說工科類專業和教育類專業,這些專業都是一些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對於未來的發展,理論知識再多,決定權還在實踐經驗,考研後還是要從基層幹起,在工作實踐中提升,所以說,與其把時間和精力花在考研上,不去早點就業去崗位上磨練。

自身情況差

你想考個985211的研究生,那考研難度不亞於高考,考研不僅需要高強度的學習,還要有很強的自制力。

考研不是期末考試那樣可以臨時抱佛腳,要想衝刺考研,你至少要提前8個月準備,這至少八個月的時間你要在沒人管你的情況下全身心投入學習,同時還得安排自己的生活,這對很多連平時上課都懶得去的同學來說,是很難的!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考研和陪跑沒啥區別,也沒有多大意義,所以你想考研的時候可以先問問自己行嗎?

還有就是選擇太多的同學我覺得也不適合考研,因為考研是一個未知數,你是因為不知道自己到底要選擇什麼而來考研,那你是很難專注於考研的,考研不是兒戲,不能三心二意,如果你想幹好其他事情的同時還想嘗試考研,那結果可能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最後啥都幹不好。

家庭狀況不允許

這種情況現在很少,但是絕對還有,對於家裡砸鍋賣鐵供讀大學的同學,考研是一個很艱難的決定,因為考研需要時間,精力和資金的支持,而且還不一定能成功,本來大學四年已經讓家裡難以支撐,如果繼續考研的話確實代價有點大。

對於這些同學我不建議考研,直接就業或許是更好的選擇,早點在工作中磨練或許還能碰到更好的機遇。

不管怎麼說,考研的決定權在自己的手上,到底要不要考研,你要有一個全面的瞭解之後再做決定,這也算你逆襲的一個途徑,所以大家還是要好好考慮。


認知Pro


2019年考研大軍近290萬人,隨著高校擴招,本科生學歷“爛大街”,就業壓力大,越來越多學子主動或者被動的加入到考研的洪流中。

考研目的大同小異,無非那幾點:

①很多學子是想通過考研提升學歷,以便尋求一份好的工作;

②有的學子單純是以考研提升能力,讓自己更優秀,並非只著眼於一份合適的工作,更像是一種對自我價值的證明;

③有的則是害怕就業,滿足於待在舒適區,想在學校多待幾年混日子;

④有的是隨波逐流,漫無目的,看到別人都加入考研隊列中,自己就去湊個熱鬧。



然而考研並不容易,也並不能依靠熱血一蹴而就,它是關乎一生的事,也是可能決定整個家庭走向的大事。幾乎穩定的30%考研錄取率,決定了大多數考研學子都是炮灰,只能被淘汰出局。

這就必須在做出決定前,考量自身是否適合考研,否則浪費了時間、精力與金錢,只是獲得了幾個月後就會忘掉的純書本知識,有些得不償失。



考研動機

通常來說,單純的想通過考研來證明自己能力與價值的學子更容易成功,因為他們是發自內心的想變優秀,願意為此付出巨大代價,不會三心二意,脫離實際。

很多學子對待考研三心二意,只是為了提升學歷,方便找工作。或者以考研逃避就業問題,人云亦云的扎到考研大軍中,在努力的過程中因為意志不夠堅定,最終讓自己白白成為炮灰。不論怎樣,只要有一個能讓你堅持下去,徹夜難眠都想要達到的目的,那你金榜題名的概率將會大幅提升,因為更多人在複習過程中就放棄了。你堅持的越久,打敗的對手就越多。



經濟情況

考研所需的花費不僅僅只是報名費那180元或220元,還需要書本資料、習題、網課、輔導班、培訓,還有參加考試的住宿費與路費,這些加起來可能需要近萬元,這對於經濟情況不好的家庭來說,是很大的負擔,最好去參加工作緩解家庭經濟壓力。

也有很多學生選擇自主複習,購買盜版書籍、二手資料等,相對來說便宜一點,但是資料很可能不全,而且耗費尋找時間,與可能是騙子的人周旋,很心累。



本科專業

有些專業發展空間不大,提升學歷並不會對工作有太明顯的提升。還有重經驗、重操作、輕理論的本科專業與研究生階段差別並不大,只要實際工作能力過關,不考研都沒問題。比如小語種專業、護理、市場營銷、舞蹈、學前教育等,差別不太大。

工科專業注重實踐與動手能力,可以先工作依據需要再考研。

語言文學類專業最好是先參加工作,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會更利於職業發展。

財經類專業注重實用與技能,社會需求量很大,在具體工作中才能走更大的提升,積累更多經驗。



總之,考研非小事,決定之前務必捫心自問是否做好心理準備,是否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與水平,結合制訂的職業發展規劃,才能更好的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

分享知識,專注教育,“夢想視野”感謝您的點贊、評論與關注,讓世界傾聽我們的聲音!

夢想視野


在當今社會的高等教育中,考研絕對是一個熱門話題,許多優秀的學子通過考研、讀研,接觸了學術前沿,拓寬了學術視野,鍛鍊和增長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了人生的又一次進步。總之,讀研究生,是人生一筆不虧的買賣。

很多同學都希望考研,雖然只要有目標、肯努力,考研並不是不可實現的目標,但研究生也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考得上的。

對於以下同學來說,真的不適合考研,不要既浪費了時間和金錢,還讓自己的大學尾聲階段過得痛苦,同時也沒考上研,得不償失。

一、不想吃苦受罪,抱著買彩票的僥倖心理考研的同學。

考研並不簡單,需要你拿出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時間,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忍受孤獨,挑燈夜戰,無假無休的進行復習,要拿出“試題虐我千百遍,我待試題如初戀”的不懈鬥志,拿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決絕之心,才有可能成功上岸,考取理想的學校。

而對於承受不了考試巨大壓力,不願意付出汗水艱苦複習,總想著天下餡餅、幻想萬一幸運女神垂青自己的大學生,考研可以說是肯定沒戲。

二、父母逼迫自己考研,而自己內心並不想考的同學。

大三時應該已經20多歲,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未來的人生也應該由自己來掌控。如果自己的主觀願望並不想考研、讀研,而父母卻偏偏讓你考,那麼強扭的瓜不會甜,勉強是不會幸福的。你被動的複習,肯定不會100%地投入和付出,複習的效果比自己本身想要考研的同學肯定要大打折扣,結果基本也不會好,而且即使考上了,讀起來也不會順心。

三、基礎太差,對學習完全不感興趣的同學。

大學幾年都沒有認真學習,對於所學專業也不感興趣,對於考研的科目幾乎零基礎,而且也沒有立志從此改頭換面地全身心投入複習的意志和決心,沒有通過考研實現逆襲的信心,那麼這類同學即使眼紅周圍的同學都在考研,自己也別“合群”地加入考研大軍了。所有上演驚天大逆轉劇情的,都是有充足準備的人。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志在必得的信心,考研當炮灰的可能性幾乎是100%。

四、做不到自律,管不住自己的同學。

考研複習是痛苦的,因為考察內容既多且難,複習時間有限,而題目做不出時又倍受打擊。因此,要求複習時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每天保證較充足的複習時間,二是提升複習時的效率。這就要求考研的同學要珍惜並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複習時間,必須要做到自律。如果無法管住自己遠離娛樂的誘惑,那麼考研成功的幾率也不大。比如有的同學一大早就到了自習室,可是學了沒多久就拿出手機來回個微信,看個朋友圈,刷個小視頻,玩兩局遊戲,時間不知不覺地就浪費掉了。這種看似在學習的假裝努力,其實是在欺騙自己。

五、已經找到了不錯的工作,還在糾結是否要考研的同學。

如果不打牌今後走科研這條道路,那麼考研還是為了就業服務的。既然本科畢業後就能找到一份自己感覺還不錯的工作,那麼就可以當機立斷放棄考研,選擇直接工作。假如以後還想繼續提升學歷,可以在工作幾年之後再做決定。先就業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總之,如果大學生想要考研,那麼一定做好打硬仗的準備,付出實實在在的努力,切不可偷懶出洋工,存在僥倖心理。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海叔教育堂


隨著高校的急速擴招,本科生的就業壓力拾級而上,很多大學生開始另闢蹊徑——通過考研的方式力求提高就業質量,很多考研黨就是打算通過考研的“綠色通道”讓自己在就業時擁有更多的話語權。考研,從多年前的“高大上”演變為現在的“普遍化”,到將來會不會再次演變為“爛大街”,這是很難預料的事情。那麼,什麼樣的本科生不適合考研呢?以下這三種大學生,可以瞭解一下。

(一)一捧起書來就頭疼的本科生不適合考研。

總有這麼一群本科生,他們考入大學已經耗盡“洪荒之力”,他們到了大學階段對學習的興趣基本上無限接近於0,那麼這種本科生適不適合考研呢?當然不適合!因為他們能夠憑本事熬到本科畢業,已經是非常牛的存在了,如果讓他們繼續進行考研複習,然後再去研究生院去“深造”,這對他們來說是無異於一場折磨。選擇考研,應該對科研有一定的興趣,至少對學習不會太反感,這樣考研的時候就會少一些“中梗阻”。

(二)從眾心理作祟的本科生不適合考研。

一些本科生看別人考研,於是自己也跟著去考研,至於考研到底有什麼作用,考研的過程會遇到什麼困難,他們基本上是一問三不知的。這種盲目從眾的考研黨,其實有點類似於看別人補課也跟著補課的那一群“補課黨”——不清楚自己的短板,不清楚自己補課到底是為了哪個方面取得進展,只是為補課而補課,到最後補課費“打水漂”了,而學業成績還是在原地踏步,這種人何其悲哀!作為考研黨,選擇考研必須有自己精準的人生規劃,為了實現人生的某個目標而去考研,或者因為喜歡科研工作,想要把自己的專業素養推向縱深而選擇考研,這樣在考研時有明確的目標,這就好比航海的時候有指南針,這樣才能在考研的途中“多有底氣不出錯,進不失衡行方遠”。

(三)做事虎頭蛇尾,喜歡半途而廢的人不適合考研。

考研,絕不是“過家家”,想玩就玩,不想玩就拉倒。如果抱著“過家家”的心態去讀研,是很難考入自己心儀的目標院校,而且也浪費了自己大把的時間和精力。與其用“玩”的心態去進行考研複習,還不如腳踏實地找一份比較安穩的工作,至少可以多幾年工作經歷,少一些瞎折騰,這樣對自己,對自己的家長,對今後的工作發展都有好處。想要通過考研擦亮人生底色,就應該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毅力,而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其實,沒有誰天生就是考研的料,也沒有誰天生不適合考研,只要自己覺得考研是合適的,那麼別特別在意別人的目光,選擇了就勇往直前地在考研的道路上走下去,成亦可喜,敗亦無悔。


微雨潤苗


考研成為越來越多大學生的選擇,特別是在那些重點高校,考研深造的人數遠遠高於參加工作的人數。這幾年來考研的報名人數也是屢創新高,從2015年的一百五十多萬到2019年的接近三百萬,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考研大軍。

考研的目的不盡相同,有的是因為名校情節,想要考進某個夢想中的高校;有的是單純的想要提升自己的,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有的是被現實生活所“逼迫”不得不去考研,以換來更好的未來;有的則是害怕就業,逃避現實,所以被動考研。不管是什麼目的,考研的人數只會只增不減,並且考研錄取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那就意味著有很多人在考研中只能夠充當分母。那麼什麼樣的人不適合考研呢?

考研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同時考研也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關係到方方面面。所以接下來我將會從考研的動力、個人的毅力以及家庭情況來分析,到底什麼樣的本科生不適合考研。

考研的動機是什麼

你考研的動力是什麼?你考研的目的又是什麼?在考研之前可以捫心自問。之前也說過了每個人考研的目的都是不盡相同的,而這些不相同的目的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考研結果,或是上岸,或是成為炮灰。


如果你是想要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那麼你考研的成功率就會很高。因為你的動力是從你的內心發出的,這個世界不會辜負一個追求上進的人。如果你考研的目的不明確,不知道為什麼而考研,沒有考研的信念。可能你只是不想就業逃避現實,可能你只是人云亦云,看到別人考研自己也去,又或者是家裡人、朋友或者同學建議你去考研。這些都不能算做你的個人動機,在這種情況下你是被動的去選擇,一個不能決定自己的人又談何去戰勝考研中的困境。

不管是什麼情況,考研動機越具體越好,最好可以具體到能在你的腦袋裡形成一幅圖,那麼不妨來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考研動機,因為這是支持你在未來考研路上的信念,一個讓你在快要堅持不下去時還能堅持的理由。

個人的毅力

考研是一條孤獨的戰線,在這條戰線上充滿著黑暗與坎坷,考研人是很孤獨的。在備考的過程中你會遇到很多困難與誘惑,意志不堅定、沒有毅力的人很難全程走完這條路。遠離手機、遠離電腦、遠離朋友、遠離一切的聚會,人情往來。陪伴你的只有考研資料,考研課本以及考研視頻。我身邊不少考研的人在備考階段患上了抑鬱症,晚上睡不著需要吃安眠藥。這樣的生活你忍受得了呢?

家庭情況

考研很費錢。考研的費用不僅僅只是200塊的報名費而已,這其中還有購買複習資料、買課本、買習題、買網課、培訓的費用等等,這些費用並不是一筆小的開支。如果你考的是非全日制、專碩的那種,你還要考慮學費和住宿費的問題。

還有一些畢業生考研,離開了物美價廉的學生宿舍,在外面租房子備考,費用將會更高。而這些錢從哪裡來?更多的還是父母的支持。考研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一個家庭的事情。家庭經濟情況的好壞,父母是否支持理解是考研路上要面對的一道坎。因為我見過不少學長學姐考研,家裡人不支持,和家裡關係鬧僵,直接搬出去住,靠朋友和同學接濟。

大學本科的專業

在決定是否要考研之前,很多同學都會有這麼一個疑惑:我的專業適合考研嗎?一般來說,沒有什麼適合不適合,只有想不想。在學歷和自我提升上來說,當然是越高越好。但是我們還要考慮到一個付出與產出的問題,如果均衡一下子的話,有些專業其實沒有必要考研的。

如果你以後就業的方向不是科研機構,不是高校。那麼以下這幾個專業完全沒有必要考研。小語種專業、學前教育、人力資源、廣播電視編導、商務英語、市場營銷、護理等專業沒有必要考研。這些都是重經驗、重實操、輕理論的專業,只要你的經驗足夠就完全可以彌補你學歷上的差距。考研對於以後的工作意義不大,還不如直接去工作積累經驗。

考研和讀研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概念。能考上研究生說明你還是有能力的。但是能不能研究生畢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畢竟研究生和本科生完全是不一樣的。有些人適合考研但是不適合讀研,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在讀研究生被清退的原因了。


大三老學長


這個問題怎麼回答呢?我從最適合考研的專業和部分不適合考研的專業進行分析。

最適合考研的專業:

醫學類: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眼視光等等,這些專業要求很高的學歷,比如好一點的醫院一般都是博士畢業的,而醫學類中護理學專業沒必要考研,由於工作的性質的原因,可能並不需要很高的學歷。

金融財會類:根據最近幾年的考試情況來看,會計,金融等專業的考研熱度一直是居高不下,由於金融的專業性以及用人單位的需求,金融財會類很適合考研。

計算機類:毋庸置疑,計算機知識學的越多,就會越吃香,建議考研。。。

心理學專業也適合考研

最不適合考研的專業:市場營銷專業,市場需求量大,入門低,不建議考研。。。

歷史學專業:專業比較偏冷門,不建議考研,如果考的話,建議211,985高校。

法學專業:攻讀法學的人多了,法學的門檻低了,相應地,“法學”也就不值錢了,不建議考研。

生物工程:就目前的科技,國內沒有特別好的的生物公司,如果外國就是很好啦。。。

環境工程:國內的工業發展的水平還不夠高,環境保護的工作也不是特別到位,遠遠沒有一些發達國家的規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