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有了殲10和殲20,落後的殲8戰鬥機為何一直不淘汰?

在上個世紀60年代,全球兩端格局,冷戰高峰期。美國的U2高空偵察機頻繁的出現在我國上空偵查,由於沒有能都對付這種在萬米高空偵查的飛機,我們只能用紅旗-2防空導彈守株待兔來對付U-2偵察機。雖然說,最後面打下了五架U-2,但這種被動的防禦局面讓中國空軍非常不適應。

為了改變這個局面,中國的軍工科研者通過我們已經吃透了的殲七技術,用兩架拼一架的方法,研製出了殲八戰鬥機。殲八戰鬥機具有“高空”“高速”的特點,能夠完美的完成攔截U-2偵察機的任務。隨後U-2偵察機不再來偵查,殲八戰鬥機失去了用武之地。

有了殲10和殲20,落後的殲8戰鬥機為何一直不淘汰?

國際關係風雲變化,在上個世紀70年代後,為了國防需要,我國需要一款能夠攔截的飛機,於是在殲八的基礎上,改機頭進氣為兩側進氣,加裝機頭雷達等,有了殲八Ⅱ。改進後的殲八Ⅱ性能全面超過了蘇聯的米格23,具有優秀的''高空''''高速”性能。

在20世紀後,中國空軍迎來了自己的第三代戰機殲10,自己的第五代戰機殲20。中國空軍從此硬起了腰桿,成為了世界一流。但殲八這款上個世紀60年代研製的戰鬥機卻還在一線部隊服役,雖然說現在服役的是改進後的殲八Ⅱ,但仍是第二代戰機,和殲10,殲20比已經落後。那殲八Ⅱ為何還不退出現役部隊呢?

有了殲10和殲20,落後的殲8戰鬥機為何一直不淘汰?

我軍殲10戰機

殲八Ⅱ能夠繼續在部隊服役還是因為它自己的特點“高空”“高速”,現代第三代戰鬥機都是使用省油大推力的渦扇發動機,發動機的性能決定了飛機的最大升限為18000左右。而殲8卻可以在高空高速進行突防,突擊敵方戰鬥機後面的預警機以及加油機等,使其喪失空中優勢,然後我方第三代第四代戰鬥機在預警機的指揮下,對地方戰鬥機進行殲滅。

目前來看,在役的殲8D/H是海航,殲8F則是空軍,其用途都是作戰防空,並且都升級過,還有特種機如偵察機,殲8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是高空高速戰鬥機,而相對於在低空的作戰能力就很弱了,但它的用途就是國土截擊,對入侵目標在最短時間內起飛、到達空域進行攔截、偵察,為後續機型(殲10/11/蘇27等)提供信息,所以不能說殲8無用論,在當時的背景條件下,八爺挑起了大梁。

有了殲10和殲20,落後的殲8戰鬥機為何一直不淘汰?

殲8戰機

現有殲8系列升級之後,在預警機和地面雷達的統一調配下,通過數據鏈,配上中遠程空空導彈,完全可以進行快速接敵、發射和撤離,可以說距拼機炮是完全沒必要的。

在從國土防禦的角度來說,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都需要一款能夠飛的高,飛的快的戰鬥機,空軍的第五代戰鬥機殲20雖然已經服役,但還沒普及到所有部隊,甚至至今還沒有殲20在海軍航空兵部隊服役的消息。在新的具有“兩高”性能,能夠與殲20形成高低搭配的戰鬥機出來之前,八爺(殲8)還得繼續擔當大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