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行走四環路

四環路是北京市城區的一條環城快速路,平均距離北京市中心點約8公里。北京四環路全長65.3公里,全線共建設大小橋樑147座,並設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設施。主路雙向八車道,全封閉、全立交,設計時速為80km/h。

在1990年北京舉行第十一屆亞運會之前,四環路的部分路段,主要是北四環學院路到四元橋路段,就已經建成並通車。但整個四環路的建設持續了十餘年。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週年之際,東四環路建成並通車。一年以後,北四環的其餘路段,西四環,建成通車。到2001年6月,整個四環路全部連成一體。四環時至今日也剛剛十二年時間,下面咱們一起從四惠走一圈四環路。

一、 四惠

“四惠”是北京地區最年輕的地名之一,只有近十年的歷史。確切地說,“四惠”所處的位置叫東八里莊。1999年修建東四環路時,在東八里莊西側,也就是東四環路與通惠河交匯處的北側修建了一座大型立交橋,並取“四環路”的“四”字和“通惠河”的“惠”字,得名“四惠橋”。後來在此設置的公交車站和地鐵車站,便以“四惠”而稱。

二、 慈雲寺

北京慈雲寺位於朝陽區西部,東起東四環路,西至紅廟;北起朝陽路,南至原北京第一熱電廠。據《宸垣識略》記載:“慈雲寺在朝陽門外八里莊,乾隆三十三年敕建,有御書石匾。” 慈雲寺,佔地二十畝,有房殿九十三間,供奉毗盧佛、旃壇佛、觀世音、關帝、達摩、娘娘等。慈雲寺興盛於清朝中晚期,衰落於清末。解放初期尚有遺址,五十年代建住宅區。1965年起稱慈雲裡,1981年至今沿用慈雲寺舊名,慈雲寺遺址現為小區樓群。

三、 姚家園

相傳,成村前有一姚姓大戶在此跑馬圈地,劃為姚氏墓地,定名姚家園,成村後故名,沿用至今。七十年代將村南部的原板橋村、和尚墳兩個自然村併入該村,成今規模。村內原有一座清末廣州將軍風山墓。墓主系漢軍鑲白旗人,姓劉,字禹門,曾任副都統,宣統三年(1911)任廣州將軍。是年被革命黨炸死。另有數座蒙古墳磚塔,尚存蒙文墓誌碑,墓丘與磚塔均已平覆。

四、 酒仙橋

酒仙橋地名源於東趙家村南壩河舊河道上的一座三孔橋。相傳有一酒仙過橋時掉入橋下兩簍酒,自此河水泛溢酒香,故名酒仙橋。此橋名逐漸演變成地片名,沿用至今。酒仙橋地區在明、清時為大興縣地,至解放前仍為農村曠野。由於墳地居多,因而僅有的散戶也大多以看墳履差居多。

五、 望京

望京作為地名,至少已有近千年歷史了。說起來還要從一個傳說說起。相傳北宋科學家沈括(公元1031—1095)所著《夢溪筆談》一書中,也記載了“望京”的來歷:京都東北處,有一座望京墩(墩即高臺)。沈括所處的時代,距今九百餘年,據此推算,望京墩的存在,至少與沈括在世同期甚至更早一些。從此可見,望京地名之歷史悠久。

史書記載,望京作為地名最早出現在遼代,距今已有千年。沈括所言實際指的是遼代之事。遼代定都於中京(今內蒙古寧城),而把幽州(今北京)作為陪都之一,稱之為南京(亦稱燕京)。當年的望京館其實並沒有建在望京,而是建在望京東北十餘里的孫侯(今孫河村)。孫侯與望京當時都處在中京經古北口通往幽州的交通要道上,孫侯更是位居溫渝河(今溫榆河)之南岸,是當時從東北方向進出幽州必經的重要渡口,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村中曾設有瞭望敵方情況的土堡,孫侯原為孫堠。為了給南來北往的使臣提供宿息飲餞之所,遼代便在孫侯建立館舍。始稱孫侯館,後改為望京館。

六、芍藥居

關於“芍藥居”的由來,當地有這樣一個傳聞:清乾隆年間,位於此地的太陽宮香火很旺。有一天,乾隆皇帝到太陽宮施香,當路過一家小店鋪門前時,見店裡擺著許多鮮花,並以芍藥花居多,於是走了進去。他在店裡轉了一圈兒後,發現店鋪後面有個農家小院,院內種植的芍藥花開得正豔,滿院芬芳,但見一位老者正精心地澆灌著芍藥花。乾隆皇帝龍顏大悅,因為後宮娘娘最愛用芍藥調的花蜜養顏。於是乘興給小花店賜名“芍藥居”,並要店家將芍藥花進送宮裡。以後村裡的許多人家便開始種植芍藥花,除了進送皇宮外,還遠銷到京城。從此,這個無名小村便依小花店之名而稱“芍藥居”,並一直沿用至今。

這只是一個民間傳說,無任何史料可查,當地也沒有種植芍藥的記載。上個世紀80年代,隨著芍藥居小區的興建,這裡才日漸繁榮。特別是地鐵13號線在此設置了“芍藥居站”以後,使這一地名更為人們所熟知。現在的芍藥居站,是地鐵10號線與地鐵13號線換乘車站,成為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

七、 北苑路

北苑路北段跨來廣營鄉、窪裡鄉、大屯鄉,南段跨亞運村、小關兩個街道辦事處。北段東側是北苑村及北苑大院。北苑是明清時皇家的遊獵之地,與南苑對稱。苑,是飼養禽獸及培育林木的地方。封建時代特指帝王花園。如頤和園、圓明園泛稱西苑。民國以後,北苑荒棄成為村落及駐軍之地。今天的北苑大院仍為軍事單位,留有舊時營房的痕跡。北苑路即從北苑大院西邊通過。北苑大院的東部、北部與北苑村接壤。

北苑路原為土路,是從安定門至小湯山,再至古北口達熱河的御路。五十年代鋪設瀝青,南段近年拓寬(至慧忠路),再南段進入亞運村及小關街道辦事處的居民區,難以展寬。行道樹有柳樹、楊樹。北部多楊樹,頗高大。

八、北辰路

北辰路處於北京中軸線北端,其南是鼓樓北大街,地安門內外大街,前門大街。明清時,北京中軸線南端的起點是永定門,北端是鐘樓。位於中軸線的主要建築有前門、前門箭樓、天安門、午門、太極殿、地安門、鼓樓、鐘樓。北辰路即是鼓樓外大街的延長線。

北辰路得名源自北極星。北極星即北斗星,亦名北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眾星圍繞的中心。所謂“譬如北辰,眾星拱之”。北辰路位於北京南北中軸線北端,即是中軸,又處北方,故以北辰稱之。

北辰路東側路,原為鄉間土路,1986年改築今狀,次年稱北辰左路,1990年改稱北辰東路。北辰東路的東側是亞運村。北辰路西側路,原亦為大屯鄉土路,後築今狀。1987年稱北辰右路,1990年改稱北辰西路。

九、健翔橋

“健翔橋”是人們所熟知的地名,位於四環路與八達嶺高速路交叉處,建於1989年,為大型苜蓿葉形互通式立交橋,其得名與橋北側原航天航空工業部的科研和生產單位有關。這些單位為使我國自己研製的航天航空器飛翔在藍天上做出巨大貢獻,為了表達對航天航空科研人員的崇高敬意,也祝願我國的航天航空取得更大成就,特意將此橋命名為“健翔橋”,取“矯健翱翔於天空”之意。當人們看到這座高大的立交橋時,就會對祖國的航天航空事業充滿希望。此後在該橋的西北部建成的小區被稱為“健翔園”。

十、六郎莊

六郎莊位於中關村西兩站地。傳說楊六郎徵遼經過這裡歇腳,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明朝時期,這裡南有八條溝渠,西有十里西湖,地勢平坦,水源充裕,是頂好的畜牧地,明代形成檣落叫“年欄莊”。明代形成村落叫“牛欄莊”。《明萬祖實靈》、《京師五城坊蒼衚衕集》、《宛署雜記》書中均有記載。清朝民間附會楊家將故事,改稱今名。最早見於文字記載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內務府總管赫奕的奏摺。“六郎莊真武廟配殿六年,各尚住房八里,用銀一千四百三十五兩二線,在六郎莊修造園戶住房三十間,用銀一千兩”光緒年間,軍機大臣榮慶在他的日記中稱其為“牛郎莊”,但未傳開。傳說,西太后乘船由皇宮來頤和園,當駛過繡御舟漪,便問東岸的村莊什麼名字。當她聽說中“六郎莊”時,立刻意識到“六狼”的諧音,想到自己是屬羊的,便說改成吉祥莊吧。但不為當地居人所接受。從人們對楊六郎的懷念,剛看出當時社會的反滿情緒。村中真武廟為曹雪祖父曹宣監修。

十一、萬泉河

全長8.53公里的萬泉河發源於京西萬泉莊,是清河水系的一條主要支流,因歷史上容納眾多的清澈泉水而得名。它現有的河道建於1984年,主要功能是汛期洩洪和風景觀賞。對於圓明園遺址公園、北大的未名湖和清華近春園的河塘來說,萬泉河曾是它們唯一的補給源。

十二、中關村

提起中關村,人們立刻會聯想到高科技,然而幾十年前這裡卻還是一片荒涼的墳場,大多是太監的墳墓。因明清時期稱太監為“中官”,所以這裡被叫做“中官墳”。也有一說認為從明朝開始,太監多在此建廟宇和養老的莊園,也因當時人稱太監為“中官”,故稱此地為“中關屯”。另有一說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下屬的《中華地理志》編輯部於1953年遷至中科院新址後,在印製新址第一批信封和信箋時,經辦此事的行政幹事袁保誠在口頭的語言傳遞中誤把“中官屯”聽作了“中關村”,時值“三反五反”時期,為免於“浪費”罪名,信封只好將錯就錯地使用,結果中關村名稱沿用下來。中關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後。解放後選擇這裡建中國科學院,覺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師大校長陳垣先生的提議下改名為“中關村”。中關村的鉅變,是共和國科學發展史的縮影。

十三、巴溝

巴溝位於海淀區中部。東鄰萬泉莊,西鄰藍靛廠北路,北鄰巴溝路,南至小南莊。因歷史上此地有八條河溝,稱之“八溝”,後意轉成今名。

海淀是多水之區,萬泉莊的泉水由南向北流去,其中渠溝最大者有八條,人們在水邊高地上聚落形成小村,明萬曆年間叫八溝村,又稱為巴溝。《長安客話》中雲:“北澱之水來自巴溝,或雲馬溝即南澱也。”清乾隆年間“萬泉莊泉源隨地湧現……水之由萬泉莊注巴溝,由巴溝入暢春園者,其源流始大者。”巴溝村有巴溝橋,清高宗弘曆命立碑以志之,巴溝橋東南與萬泉莊接壤,其水自南而北匯入暢春園。光緒年間,巴溝有“養年別墅”,軍機大臣榮慶常來此飽看山色。1958年前,泉水仍分八條溝北流為萬泉河。東西走向的道路上建有八座單孔橋,後因水源枯歇,溝被逐漸填平,橋逐漸拆除。巴溝村形正方,主街南北走向,水泥方磚路。

巴溝村子雖不大,但寺廟林立。自清代以來有延壽庵,康熙年間建寶真觀,道光年間建觀音廟、五聖庵,光緒年間建裕華庵。解放以後,這些寺庵觀都已拆毀,建居民區。

十四、五棵松

說到這一地名的歷史,可追溯到清代,當時此處有提督邵英的墓地,周圍有五棵高大的古松。“提督”乃是“掌一省軍權之官”,但史料中對邵英少有記載。當年五棵松樹的具體位置,在今天的地鐵1號線五棵松站的北側站口,是五棵二十多米高的松樹,枝繁葉茂,傲然挺拔。樹與樹之間距離大致相等,枝杈相接、樹冠相連,相依相偎,簇擁在一起,分佈於50平方米左右的範圍內。當時五棵松樹的周圍沒有任何建築,幾里之外望去,五棵高大的松樹就像剛剛升起的蘑菇雲,是當時京西一帶的標誌物之一。

早年間出阜成門往西南再向西有一條去往門頭溝的大道,許多從門頭溝往京城送煤、送山貨的拉駱駝人,和到潭柘寺、戒臺寺進香的人,大多走這條路,五棵松附近是必經之地,不少人都在這兒歇腳兒。特別是夏天,由於天氣炎熱,在五棵松的樹陰下歇腳兒乘涼的過路人很多。

民國年間,阜成門外人煙稀少,越往西走越荒涼,還時有打劫的強盜出沒,許多人都不敢單獨行走。為了保險起見,一些去往京西的人們就紛紛相約在五棵松樹下聚齊兒,然後搭幫而行,所以“五棵松”就被當成地名叫開了。後來在五棵松樹的北面形成村落,稱“五棵松村”。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五棵松一帶建成大片的居民區和企事業單位,仍以“五棵松”為名稱。1965年7月,北京開始修建第一條地鐵,其線路正好從五棵松附近經過,並在此設“五棵松站”。四十多年前修地鐵時,還沒有暗挖技術,而是採取明挖的方法施工,所有地鐵的建設都是“敞開式”進行,工地面積很大。為了保住這五棵古松,人們想了很多辦法,但由於施工時使五棵松樹附近的土質和水質受到損壞,加之在開挖地面時又傷了樹根,還是有一棵松樹先死了。為了保住五棵松樹的原貌,人們試圖移來一棵,但沒有成功,後來連剩下的四棵也死了。

五棵松樹雖然沒有,但人們沒有因此而改變對這一地方的稱謂,依然稱此地為“五棵松”,並在附近補種了五棵松樹,以示紀念。以後,隨著西長安街向西延長,到石景山和西四環路上“五棵松橋”的建成,使五棵松一帶逐漸成為京西最為繁華的地區之一。

十五、南沙窩

明洪武初年(1368年),始祖孫志光由雲南遷此建村,取名朝陽莊,清朝初年一官員路過此村,見村四周多沙送名沙窩,地名普查時因重名,經縣政府批准於1982年更名為南沙窩。

十六、花鄉

據史書記載,花鄉的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年以前。從漢到隋唐,從遼金到元,從明清到今天,花鄉的歷史可說是流芳百世。元《春明夢餘錄》載“今右安門外西南,泉源湧出,為草橋河,接連豐臺,為京師養花之所,”明《帝京景物略》中這樣描寫“都人賣花擔,每辰千百,撒入都門。”清《鴻雪因緣圖》曰“豐臺為養花之所-----培養花木四時不絕”。“前後十八村,泉甘土沃,養花最盛,故居民多以養花為業。”這裡的十八村,就是指現在的草橋、黃土崗、樊家村一帶。《舊都文物略》稱“清代宮中陳列鮮花,對午一換,勒為定製”。著名現代作家姚雪銀的名著《李自成》一書中曾述有“剛從草橋端來的掛著露水珠的牡丹”的臻筆素描。

解放後,1951年花鄉的花農們成立了互助組。1954年,草橋、樊家村的花農分別率先在北京郊區成立了以養花業為主的第一個鮮花生產隊和園藝隊。1959年成立了園藝大隊。這一年,朱德委員長來到花鄉,穿田埂,進宅院,觀看了品種繁多的花卉。他說:“花卉生產也是人民生活的需要,要好好發展”。

十七、黃土崗

位於豐臺區南部。東鄰右安門路,西北近高家場,因地勢而得名。經考證,黃土崗以西,四合莊以南,有歷史村名“河套”。黃土崗以北,鄭王墳以南,有歷史村名“老河身”。據此情況分析,從馬場到草橋的馬草河,為永定河古道無疑。黃土崗是灘頭風沙聚成突出高坡,故以此為村名。該村歷史悠久,據《析津志輯軼》記載:“元代‘南城’(指金中都)村有黃土坡,凡鑄冶佛像、供器印篆,並及萬億庫鈔板,勢須此處取土為沙模。”

十八、大紅門

大紅門也是北京市豐臺區一處地名,位於永定門外、木樨園的南側,南四環上有大紅門橋,

大紅門原指皇家苑囿南海子的正門。大紅門建於明代永樂十二年(1414年),當時擴建南海子時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上各開有一個門:分別稱東紅門、西紅門、南紅門、北紅門,其中北紅門為南苑的正門。清代乾隆年間又增開了五個門,在北紅門東邊所建的一個門稱小紅門,因此原來的北紅門也被大家稱為北大紅門,後來習稱大紅門。

十九、十八里店

十八里店位於朝陽區西南部。東起老君堂,西至五斗村,北始陳家村,南至祁家莊。因距北京城前門約十八里而得名。村內原有兩座清墓:一為第四代肅親王成信墓。墓主系肅武親王豪格曾孫,卒於乾隆二十三年(1758),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肅親王。另一座為第五代肅親王永錫墓。墓主為成信第五子,乾隆四十三年(1778)襲肅親王,卒於道光元年(1821),諡曰恭。墓丘早已平覆。

二十、大郊亭

據記載,在一千多年前的遼代,現在的大、小郊亭一帶是一大片淺水湖泊,水草茂密,禽鳥出沒,有“郊澱”之稱。值得注意的是,從小郊亭到大郊亭,要經過一個叫“小海子”的地方。這裡原是低窪之地,一下雨就積水——在遼代,小海子很可能就是郊澱的一部分。

當時遼國的首都稱“上京”,在今天的內蒙古巴林左旗南部。而今天的北京當時稱燕京(也稱南京),是遼國的陪都。“郊澱”位於燕京的東北部,相距不到百里,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遠郊區。遼代太平六年(1026年),一位皇子到郊澱打獵,收穫頗豐。隨從們看見皇子那麼高興,以為他今後還要來這兒打獵,就找人在湖面的東西兩側各修了一座涼亭。西邊的涼亭較大,故稱“大郊亭”,東側的較小,被稱為“小郊亭”。皇子是否再來過,已經無從考證,只知道到了金代大安元年(1209年),剛剛登基的衛紹王完顏永濟到這裡打獵。按說大權在握,應該心情不錯,可他一看見“郊亭”倆字兒,就覺得渾身上下不舒服,最後將其改為“交亭”才算了事。到了元代,元文宗也到這兒打獵,聽說了完顏永濟改地名的事情,他非常不屑,覺得完全是瞎折騰,於是下旨,恢復了大郊亭和小郊亭的地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