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所謂“發物”,到底是什麼呢?


發物,顧名思義,就是指營養或者有刺激性,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病尤其是舊病宿疾,再或者是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


所謂“發物”,到底是什麼呢?


發物禁忌在飲食養生和飲食治療中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通常情況下,發物也是食物,適量食用對大多數人不會產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適,只是會對某些特殊體質以及與其相關的某些疾病才會誘使發病。

發燥

可使人體產生乾燥津液不足的食物,既具有火熱的性質、又具有傷津液的特徵,如炒乾果中炒板栗、炒花生、炒瓜子等。


溼熱

指影響脾的運化,助溼化熱的食物,如飴糖、糯米、豬肉等。對於脾胃虛弱、痰溼體質等人群,溼熱發物都不適宜多吃。患有溼熱、黃疸、痢疾等疾病者應忌食。

痰溼體質的人一般比較胖,容易睏倦,舌苔多白膩。因為這種溼熱之類的發物較難消化,多食容易引起溼滯,引發脾胃不適和其他症狀。

所謂“發物”,到底是什麼呢?

發風

如海鮮、魚、蝦、蟹、雞蛋、香椿芽鵝、等易使人生風、疾病擴散、加重皮膚病變(如蕁麻疹、溼疹、丹毒、瘡癰疔癤等)的食物。

患有蕁麻疹、溼疹、中風等疾病,或患有過敏疾病者不宜食用。另外,海鮮對於痛風患者來說是發物,容易誘發疾病。

所謂“發物”,到底是什麼呢?

發熱

指使人體產生火熱性現象的食物,如蔥、姜、韭菜、胡椒、羊肉、狗肉等溫熱、辛辣易助熱上火的食物。

這類發物對於熱性體質、陰虛火旺者不適合吃;對於結核病患者及傷口有炎症的人也不適合;發熱口渴、大便秘結之人不宜食用。愛上火的人最好少吃,如口腔潰瘍或牙齦腫痛者。


所謂“發物”,到底是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