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家裡有一個人來瘋的孩子咋辦?現在兩歲?

Y六六小可愛


其實我也是孩子媽媽了,看過無數的育兒書籍,和育兒課程,結果大部分都不適合養中國類型的寶寶!大不分都是國外的放養式的教育方法,中式教育方法卻大有區別,中國歷史悠久,有前輩老祖宗一代一代總結的育兒方法及經驗!男女孩子的教育方法也各有不同。

男孩:1,規矩要明確,必須訂幾條死規矩,該打還是要打!

2,男孩要多參加各種戶外運動,增強體質,有助於長大後抗壓能力!

3,適當的養一隻嬌小的小動物,讓男孩子學會細心,溫柔的對待弱小。

女孩:1,教導女孩要多點耐心,要多與她交談,讓孩子覺得自己很重要。

2,女孩必須要學一樣特長,既能增強自信,也能多一項自我價值的提現。

3,女孩最重要的我個人覺得是媽媽教育立場要嚴厲,爸爸要適當的包容多一些,這樣教育出來的女孩子自信與安全感要強些。

總體來說,不贊成適當體罰孩子的家長,最好的是在孩子無禮取鬧時,只和他講一句最重要的話,多一句也不要講,然後無視他的哭鬧。活不了多久孩子會自己來投降的[大笑]。大人一定要堅持這種原則,效果真的很好用。


湯圓圓8


瘋就瘋吧。我家兩個人來瘋。

加上我算三個。我已經讓他倆氣瘋了。。。

小孩子都有這個階段吧。長大了不就好了嗎?在大一點,他們可能見人,就不說話了。

有時候想想,停好玩也可笑的。也只有孩子才做出這樣的事來。

一來個人,就總想得好好表現一把。你不讓他說,不讓他動,他們反而更厲害。

最近都在家待的雞飛狗跳。我家的這倆,每天她奶奶一來,那就好戲開始了。

這倆孩子就開始了他們的本色表演。

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孩子的童年,就適當讓他們瘋會吧。




秦時月兒


呵呵,聽您說孩子是人來瘋,那這個孩子,一定很活潑,很好動,很可愛吧[捂臉][捂臉],孩子才兩歲,正是人見人愛的時候,記得我家孩子兩歲的時候,她會把櫥子裡所有的用瓶子裝著的各種豆子,各種小米呀大米呀,都拿出來,擺在客廳。當然我會把瓶蓋擰緊。然後再一一的都放回去,這樣的遊戲他會玩上很久。孩子還小,只要她不睡覺,都會在玩遊戲。或者再哭,或者再笑[捂臉][捂臉]我們家長能做的就是需要幫忙的時候幫一下,陪她玩會,或者他弄了滿地,不玩了,就收拾唄。其實家裡有個可愛的孩子真的不是壞事,不會孤獨寂寞啥的[捂臉][捂臉]


姐依然驕傲622


孩子都這樣,記得我家丫頭小時候,家來來人都興奮的很,客人一走無論誰都會哭一通,我也是發愁,想著自己小時候不這樣啊,孩子怎麼這樣呢,而隨著她年齡的增長,慢慢就消失了,我有個小侄女,有天和我媽媽視頻時,聽見她在哭,問她為何哭,我媽說家裡只要來客人玩的好走時都捨不得讓走,會哭一會……現在孩子這樣大抵是一個孩子,太寂寞了,因為我們小時候兄弟姊妹們多,小夥伴多,玩伴多,所以不寂寞。


樺談君


小時候,我也曾是個人來瘋,後來被老爸直接批評人來瘋,當時感覺這個詞是種侮辱,後來就收斂了,以至於後來家裡來客人都不願意出房門。所以,我覺得孩子人來瘋雖然讓父母感覺難堪,但孩子本身並無多大問題,而且"人來瘋"也是很多孩子的"通病",父母耐心給孩子說明道理,告訴孩子大人間有話要談,小朋友表現過多是一種打擾,相信孩子會慢慢明白並學會待客禮儀的!


新雨R


我家孩子就是人來瘋型的,還特別愛表現,注意力也不集中,上課愛走神,現在大了慢慢講有時也會聽,說出她的人來瘋後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發現好些了,但孩子總歸是孩子,控制不住自己,不過人來瘋的孩子我發現內心都很陽光,性格比較外向,所以如果不是太出格,就隨她去吧!


兩寶的虎媽


我覺得挺好,我挺喜歡那種自然熟的小孩,小孩的性格開朗活潑點還是好些。

正所謂從小看大,三歲知老。小孩從小的性格開朗活潑,長大後也會一樣。像那種悶葫蘆或三棍子都打不出個屁的,是不討人喜歡的。而且這種小孩長大後,想融入社會也會比較難。


ccff668899


孩子為什麼會“人來瘋”呢?可能平時很乖巧聽話的孩子,在有客人的時候或者在一些公共場所會變得非常亢奮,不僅大吵大鬧,可能還會出現蠻橫無理的狀況。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怎麼做?

孩子為什麼會人來瘋?

大體上孩子會人來瘋,有以下幾個原因:

1. 自控力不足,並被錯誤寬容鼓勵

孩子並不是天生就有自控力的,自控力處於發展階段的他們並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為。

而一些家長會在有客人到來的時候,鼓勵孩子表現,哪怕孩子表現得過火,仍然會寬容孩子的行為。

這樣一來,一方面孩子從表現中獲得了關注,另一個方面他又認為這些過度的表現可以讓家長開心,自然就越來越“瘋”了。

2. 渴望關注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不能得到應有的關注、足夠的關注,當有客人來的時候,他們就會把這份需求轉移到客人身上。

他們乖張的行為,只是希望吸引他人的目光,免得自己被冷落。

3. 溺愛或者過於嚴厲的教育

溺愛會讓孩子無法無天,這點無需多加解釋;重點在於嚴厲教育的孩子,他們在與父母獨處的時候,喜歡玩的天性被抑制了,而當有客人來,父母吧精力集中到客人身上時,孩子逮住機會盡情玩耍也就可以理解了。被壓抑的始終會進行釋放。

4. 客人的寬容

對著孩子的胡鬧,客人礙於人情世故並不會阻止孩子,當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客人反而可能會出於客氣幫孩子脫罪。這就助長了孩子的氣焰了。

“人來瘋”,家長應該怎麼整頓?

1. 不要當面批評孩子

不要著急著在客人面前批評孩子,這會讓孩子難堪,如果他的個性比較強,可能會變本加厲。

同時也會讓孩子感到客人來了,自己變得更不重要了,更不受關注了,進而敵視客人。

無論哪種結果,都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2. 他只是需要一個適當的表現機會

無論如何,他只是希望有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但他的行為可能給我們帶來了困擾。不妨給他們一個明確的指示,讓他“瘋”的合情合理。

例如讓他表揚一下自己的興趣愛好,給他一點時間,讓他獲得他希望的關注。

3. 適當的“阻止”

我們會發現,這些孩子可能會再次要求表演,意猶未盡,適時地提示他們,也是非常必要的,當然我們可以柔和一些、具體一些。

“你的表揚很精彩,謝謝你。現在媽媽和啊姨需要安靜的談一些事情,你可以幫助我們嗎?”

“你可以自己到房間裡面玩耍,也可以安靜地在這聽我們聊天,你覺得呢?”

4. 過度關注反而會適得其反

當我們不斷向孩子強調他的“人來瘋”的時候,也在不斷加強孩子對此的認知。某程度上這種搗亂所導致的父母的氣急敗壞,讓孩子感到了一絲成就感。

當孩子表現出人來瘋的時候,別過多關注他的錯誤行為,也引導暗示客人不要關注孩子的行為。

常言道,一個巴掌拍不響,他讓父母和客人氣急敗壞的目的達不到,自然也就落得個自討沒趣。

5. 多給予孩子正面的關注

孩子想要獲得關注的心理需求是沒錯的,當孩子展現出人來瘋的狀況時,我們就需要反省自己了。

是溺愛孩子了?還是給與了她錯誤的關注(例如關注她的錯誤行為)?

唯有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被滿足了,被正確的滿足了,孩子的行為才不會招人煩惱。


淅爸育兒記


對於孩子來說,想要提高 自控力 和忍耐力,就應該在做事之前仔細思考,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或他人的經驗綜合考慮某種行為的後果,想想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對他人產生哪些有利或不利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控,採取適宜的行為方式。如果媽媽教育孩子經常這樣去行事,孩子就容易養成忍耐的習慣。當孩子在課堂上想說話、做小動作時,如果他能先想到這樣做的後果,認識到上課講話對自己對其他同學都是不好的,會影響自己的學習,那麼他就有可能會有意識地控制自己,從而專心聽講。再比如,如果孩子喜歡玩遊戲,在他走進遊戲室之前,如果能仔細想一想這樣做的後果,就可能做出不同的選擇。發現孩子有衝動的行為時,媽媽應在掌握孩子情感特點的基礎上運用正確的方法處理孩子的衝動行為。

(l)自然消退法。如孩子和夥伴吵架了,媽媽可以讓孩子自己去處理,隨後再教育孩子學會忍耐,不要因衝動和別人打架,告訴孩子那樣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影響人際關係,對自己對別人都是沒有好處的。

(2)冷處理法。如有的孩子是個“人來瘋”,媽媽一時間難以說服孩子,這時不妨採取冷處理——不理他,等孩子冷靜後,再教育孩子。

(3)轉移 注意力 法。如孩子為了想得到某個東西而哭鬧,媽媽可以用另外一個新奇的東西吸引孩子,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就可以使孩子破涕為笑了。之後,再教育孩子面對不能滿足的要求時,不能靠哭泣和耍賴的手段達到目的,那樣是不討人喜歡的。

當然,媽媽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平時不要輕易發火,不要衝動,給孩子樹立—個懂得忍耐、理智、冷靜的好媽媽形象,這樣才能給孩子產生積極的影響。


檸檬99


人來瘋的孩子是迫切希望引起大人關注的孩子,這也是這個年齡段孩子心理發展重要的特點之一。

兩歲孩子開始出現自我意識的萌芽,它主要表現為:1.強調"我"的個體存在;2.試圖證明我能行;我是重要的;4.出現佔有意識等。

孩子人來瘋,恰恰是刷存在,強調自己的價值,如果大人能積極回應,她就會產生自豪感;相反如果大人漠然處之,她就會覺得自己是不值得愛的,不受歡迎的,就會滋生自卑情結。

建議家長在這個階段,儘量肯定孩子行為背後的正面動機,不誇大,真誠地表達,相信在滿足了自我需求後,孩子就會自信,陽光地成長[來看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