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很多單位裡忙的忙死,閒的閒死,你怎麼看?

律師獨角獸


15年辦公室從業經歷,與你一起分享心得,共享資源,答疑解惑,期待你的關注!

這種現象很多了,而且我們就親身經歷過許多。

忙閒不均存在嗎?

可以這種現象不管你是行政事業單位、國企還是私個,這種現象其實或多或少的都存在。我們要從多方面來看:

首先從分工上來看。各人分工不一樣,你不可能要求大家都一樣忙,或者都一樣閒。比如一個公司,倉管員可能沒有推銷員忙,看大門的可能沒有總經理忙。有的單位也一樣,比如史志辦不可能和黨委辦一樣忙。一個單位內也是一樣,管後勤的可能沒有辦業務的忙。而且有時也存在季節性,比如夏天應急防汛的就忙一些,秋冬可能防火消防的忙一些。

其次從性質上來看。可能所處的角度不一樣,一般是呈沙漏狀,高層和底層的較忙,中間較閒,在企業工人、推銷這些就較忙,老總們也忙著大局。在宏觀上也是,比如鄉鎮、村這樣的基層較忙,中央和省也較忙,縣、市相對輕鬆一些。

從能力上來看。我們可以看到能者多勞是常態,一些單位和企業,忙的基本是工作能力較強的,閒的基本是能力較差或者老同志快退休的。

從陰暗面來看。當然也存在一些人好逸惡勞,通過耍賴、關係等手段達到不作為、不做事的目的。

我們怎麼看待?

對於工作崗位、性質不同造成的忙和閒。我們要充分理解,各人的社會分工不一樣,同時,也可能存在我們在這個崗位以為那個崗位很輕鬆,其實各人有本難唸的經,各人的苦各人知道,你並不全面瞭解別人的工作,可能他也是很辛苦的,只是我們不知道。

對於能力不同造成的忙和閒。我們應該擺正心態,你忙有忙的價值,忙有忙的收穫,是金子總會發光。有的老同志呢,他們忙在前面去了,在他們年輕時可能比我們忙多了,我們也會老去,不用計較。

對於好逸惡勞的人。如果你是上位者,可以進行糾正和改善。如果是一般職工,在合適的情況下可以向上司建議。如果特別嚴重,讓你無法忍受,也可以選擇跳槽。但總的來說我覺得,我們做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不要去向後進的學習,對我們的人生、事業而言總是有益無害的,

只要我們努力了,當我們漸漸老去,我們會為我們曾經的拼搏和努力喝彩!

來說說你的看法,期待你的關注,15年辦公室從業經歷,與你分享心得,經常發放乾貨!


文秘當志強


個人覺得這種情況在體制內確實是很普遍的。領導傾向於使用能幹的幹部,而對於那些表面看上去不能幹的怕耽誤工作而採取置之不理或者高高掛起的態度。

我目前所處的狀態就是忙死的狀態,領導總是有各種理由把原本不屬於我們科室的工作拐彎抹角地跟我們科室的職能掛鉤,然後順理成章把工作推給我們。

一開始的時候,我不好意思拒絕,覺得多幹點也沒什麼,所以就照單全收。可慢慢地發現,當我忙裡忙外,晚上加班的時候,別人都閒的要命,尤其是這項工作本來職能所在的科室。日積月累,我的牴觸情緒越來越大。可是,當你一旦接手某項工作,再推幾乎是不可能了。

我後來採取的舉措:

首先,保證自己本身科室職能可以充分完成。這樣的話,如果領導安排分在工作,自己覺得能夠鍛鍊自己的話可以接受。

其次,如果領導不管不顧非要安排給你,而你確實忙不過來的話,也不要跟領導發生爭吵。告訴他你現在的處境,有多少工作緊急,告訴他處理不好的後果。徵求他的意見先幹什麼,再幹什麼。如果他總是這樣做,就要考慮深入溝通,如果還沒用,就只能顧此失彼,讓領導瞭解自己的精力有限,不能全盤兼顧。

最後,平時自己的工作要有策略地來做,可以在自己能夠掌握進度的情況下,不急於求成,不緊不慢。這樣的話,當領導分派你別的任務時,以手頭上的一大堆工作緊急為由推掉。


美麗的醜女孩兒


凡是有終身制員工的地方,都存在“忙的忙死,閒的閒死”的情況。有終身制員工的地方,員工的素質好的就很好,差的就很差,簡直是天壤之別。

終身制員工不是不能開除,而是從流程手續來講太難了,一個領導的任期有限,一般領導不會在這方面跟不幹活的員工死耗下去,往往都會想辦法設置一個部門或一些崗位,去安置這些能力有限的員工。

當然你知道,所謂的“能力有限”未必就是所有能力有限的人都能力有限,有一部分人是裝的,揣著明白裝糊塗,因為從他進到單位的那一刻,他就看到了他的一生,看到了他的未來,好事沒他的份兒,老老實實夾著尾巴領豐厚的工資和年終獎就行了。

不過事情沒有絕對的,你也知道正職領導也有權力,一個人太消極,太悠閒,佔著坑位不幹活,長此以往,如果遇到了強勢的新領導,他也有苦果子吃,比如我們見的多的就是中層單位洗牌,把某些人下放到三不管的基層。

所謂三不管,就是你犯錯,我不會找你談心,但,所有對你不利的制度,比如曠工辭退,都會用在你身上。


夢裡瀾濤


【小蠊觀點】由於單位分工不同,個人能力不同,領導用人偏好以及習慣不同,會導致單位裡面忙的忙死,閒的閒死。

一,分工不同

由於分工不同,單位裡面因為崗位不同,有些崗位的工作性質是整天都有幹不完的事情,如業務部門,業務部門每天的業務是重複進行,這也造成了在業務部門的人員會一直很忙;而單位裡面的管理部門,其職能只是監督管理的功能,所以大部分時間是很空閒的。


二,個人能力不同

在單位裡,個人能力有強有弱,所謂“能者多勞”,而這些能力較強的大部分為單位的業務骨幹,而業務骨幹其承擔的工作量肯定會比其他人多,所以會導致一些業務骨幹會很忙。

三,領導用人偏好以及習慣不同

在單位裡,由於領導會根據個人的用人偏好以及習慣,在各項業務中維持本人的偏好與習慣,而導致在用人時會一直使用平常習慣性使用的人員,如領導需要一個工作報告時,肯定會叫經常寫的人去做,這也會導致在單位裡一些人員工作量會經常增加。



在單位裡面,不公現象一直是存在,就如我所在的單位,普通員工工資待遇相差不是很大,但總有一小部分人整天上班輕輕鬆鬆,吊兒郎當,對於這些人領導也睜隻眼閉隻眼,就好像是空氣一樣,這一小部分人有些是有背景的,也有一些是屬於雷打不動的,是俗話必說的“老油條”,這小部分人是今天你說一下就好兩三天,隔幾天又恢復原樣,所以這小部分人是屬於很空閒的人群。


小蠊驛站


我覺得得看情況

第一種是價值貢獻程度

有的人表面清閒,那是因為他工作做的好,安排的井井有條,自己就不會太累。或者他有特別的能力,對公司貢獻大,不可或缺。

有的人看似很忙,但能力一般,思路不順,悶頭瞎忙,確沒什麼成績或業績平平。

這樣的情況閒的人價值更大

第二種是工作安排和管理問題

真的是忙的忙死,閒的閒死,不幹活的人掙得多還惹事生非。

這就需要從管理角度改進了。

總體上

一保持好心態,不要攀比,不幹活還混的不錯的人自然有其優勢的地方,或許你沒看到而已。

二別羨慕嫉妒恨的,自己沒後臺,只有踏實做好本職工作,不然第一個走的肯定是你。

三實在覺得不公平,有本事就離開,既然不敢離開,就說明你欠缺一些東西。還是老實待著吧。

四不要去學哪些所謂閒人,你學不起,學不到,別到時候自己坑了自己。


職場運營小達人


中國的職場,自古都是這樣,底層人民一般都是乾的最多,反而拿的最少,領導者普遍都是喝喝茶,動動嘴,一個月就是普通人一年的工資,這個沒有辦法,社會分工不一樣,有的人靠腦力賺錢,有的人靠體力賺錢,同樣的事情如果讓你做,你也不一定就做的比別人好,如果是相同的崗位相同的職業,實在的人就乾的多,眼裡有活,感覺有活不幹,都跟對不起誰一樣,那些油嘴滑舌,溜鬚拍馬之人自然就喜歡偷懶,喜歡乾眼前活,喜歡在領導面前表現,人與人的性格特點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運,也有對工作不同的態度,但是現在這個社會不同以往,只要是稍微明點事理的領導,稍微注重發展的公司,你的沒一點努力別人都能看的到,如果一直堅持下去,你自然也要比別人走的更遠,但是職場又如戰場,戰場上不但要有智商,還要有情商,職場也是一樣,只會悶頭苦幹,自然也是很難得到領導賞識,所以在你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的同事,也要多學會動動腦子,腦筋活一點,有時候你成功與否並不是因為你乾的比別人多,而是你乾的恰當好,有時候你幹對一件事,就會比你努力一輩子還要來的現實,這個社會就是這樣,光會苦幹很難出頭,腦筋活一點,思想開放一點,再加上你的努力,你自然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我,辛勤勞作一年的農民伯伯苦幹一年掙三千,頭腦靈活的水果攤小商販輕輕鬆鬆一個月就拿兩萬,你說這個怎麼比?


Clove小鎮


一些公立學校也是如此。有的老師代兩個班的數學課還兼著班主任。每天上課,批改作業,管理學生,忙的團團轉。有的老師閒的要命。音樂老師每週代4節課,唱完走人,也不坐班,也不考試。教導處的老師每天檢查檢查老師,閒來無事,上上網,打打遊戲也是大有人在,年底績效工資不比老師少拿一分。有啥辦法,過去的體制造成這種情況。只有改革,才有可能改變。


二牛144548898


關於你說的這個問題嗎,遠不為鮮,再單位上,忙的忙死,閒的閒死。這個問題我也發現很多這樣情況。閒死的工資不一定低,忙死的工資不一定多。他是為什麼造成的。一,他是單位太多,彙報時工作太忙,工作太多,其是真情況,他沒有事,閒人太多,有工作推諉,扯皮,也不管造成的。二,單位工資太高人員過多,表面忙,其是為了造假,閒人過多,沒的幹有閒心一玩為主。三,你別看著他剛閒著。上級一但,安排了重要工作,他們,弄虛,造假,虛偽表面工作,忙忙彔彔的不住下,但是他乾的工作就是。下欺壓欺騙農民百姓。上哄騙國家的政策,都是一把好手。有秀工作人員。吃的開做的到的人。我說的對不對嗎。敬請大家朋友們,評論一下吧,謝謝。,,,


長青93408428045


對於忙人:

說風涼話的人告訴你,這叫能者多勞!

強迫症的人無耐說,自己來放心!

一心向上的人說,勤奮向上,多學多做!

職場新人說,忍忍吧,新來的!

閒人說,腦子不轉彎,能做的不如能說的,累死你丫的活該!

在一個單位有奮力向上的,有忠厚老實的,有偷奸耍滑的,人間百態只要你存在這個社會,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僅守本心,心知肚明可以,只看莫說!


飛凡2019


忙得忙死,忙而不死。這是境界。

閒得閒死,閒而不死。這是本事。

前者是充實自我、幹事創業的境界。

後者是麻痺自我、混吃等死的本事。

如何選擇自己的狀態,這是一個大課題。而這種格局,幾乎所有企業都存在。你可以不舒服,卻必須要適應。

人固有一死,或忙死,或閒死在我看來,能不死就不要死,因為會死很久。

外圓內方之人,需要把握一個度,也希望咱們能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