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幾株綿軟的馬蓮草,

又或是幾片柔韌的棕櫚葉,

在靈巧的手指間

令人眼花繚亂地編、扎、縫、插,

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植物,

便化為了神奇的草編動物——

或是一隻仰頭望天的松鼠,

又或是兩隻眼睛大大的金魚,

甚至是騰雲駕霧的飛龍,

栩栩如生,造型獨特。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玩兒”草編的是一位北京爺們兒——裕光磊,

年近不惑的他

是非遺北京裕氏草編第三代代表性傳承人。

裕光磊8歲跟父親裕庸學藝,

至今已有30來個年頭。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裕光磊

兼收幷蓄的裕氏草編

草編,可謂是門非常古老的技藝,

最早可以回溯到“結繩記事”的上古時期,

有著幾千年的歷史。

在秦漢時期,

草編的草鞋、草蓆、草扇、蒲團等已非常普遍,

大名鼎鼎的“劉皇叔”劉備,

早年就是以“織蓆販履為業”。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流傳數千載,草編技藝到後來

發展為了南北兩個流派,

北派主要以馬蓮草為原材料,

多編各種動物;

南派則以棕櫚葉為主要材料,

多編織花鳥魚蟲。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裕光磊的父親裕庸先生,

自小就喜歡草編技藝,

後來機緣巧合之下,

他先後拜北派編法藝人齊玉山

和南派編法藝人易正文為師。

經過多年的磨礪,

裕庸將南北兩派的草編技藝融會貫通,

並將自己在玉器廠學到的雕刻技藝

也融入其中,

形成了兼收幷蓄獨成一派的“裕氏草編”,

並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若要用簡短的話來形容裕氏草編的話,

就是其使用的原料事先經過了冷熱加工處理,

能夠長久保存。

其手法做出的草編

造型力爭準確,講究結構、比例,

除了“編”的手法之外,

還加入了扎、綁、縫、插等工藝,

尤其擅長表現龍、蛇、龜、蟹、花鳥魚蟲等,

栩栩如生,豐富立體。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裕庸先生曾經花了一年的時間,

做出了一件“北海九龍壁”,

長1.3米,整件作品共有大龍18條,小龍30條,

整個作品完全用草葉做成的,

令人歎為觀止,堪稱珍品。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傳承父輩的技藝

裕庸先生已經謝世,

他的兒子裕光磊成為了他的傳人。

裕光磊的學藝歷史可不短,

他8歲就開始跟在父親身邊學習草編,

“別的小朋友在玩的時候,

我卻把時間都花在了草編制作上。”

足足花了10年,18歲的裕光磊

獨立完成了自己的裕氏草編作品,

並獲得了父親+師傅的肯定,

正式出師。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年輕人總是有一顆閒不住的心,

成年後的裕光磊也曾在外闖蕩多年,

在廣告圈子裡幹得有聲有色。

然則兜兜轉轉多年,

2007年在父親的召喚下,

考慮再三,裕光磊回京接過了父親的衣缽,

“傳統非遺需要傳承,若是沒有接上,

這門技藝或許就因此消失了。

或許是從小埋下的種子,

自己潛意識裡還是有種使命感。”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草編是個需要耐心和吃苦精神

才能學成的技藝。”

裕光磊說,學習草編需要坐得住,

耐得住性子,苦練基本功,

一遍遍地在草和葉子之間枯燥地練習,

才能百鍊成功,有所成就。

“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性子太急是做不成的。”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在全面繼承父親草編的技藝的基礎上,

裕光磊開拓了自己的創新。

“草編傳承了幾千年,

在現時當下,必須跟上時代的節奏,

擁抱變化,才能保持自己的生命力,

一代代地流傳下去。”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和父輩相比,

裕光磊更加註重草編的精緻性和觀賞性,

他根據不同的題材,

將單一作品組裝成一幅幅動人的場景——

或是鷸蚌相爭的激烈,

或是龍上九天的飄逸,

或是小魚嬉戲的靈動……

“這樣更有美觀度,

而且也可以更加長久地保存,

讓人們更喜歡這門技藝。”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說起來似乎很簡單,

但其實從原料準備開始就不簡單,

裕光磊每年都要去內蒙古和湖南找料,

“前輩們當年用的就是湖南產的棕櫚葉,

適合做草編的葉子,

要厚實有韌性,根板圓且硬。”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而後則是十多道工序的原材料加工處理,

蒸煮、陰乾、燙草、悶草等等。

“這主要是讓草葉更加柔韌,

去除雜質,也不會發黴長斑和招蟲,

從而能長久保存。”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接下來,才是實打實的編、扎、縫、插,

將草葉靈巧地編織成各種造型,

裕氏草編所用工具不多,

無非大小剪刀、鉗子、鑷子,

縫衣針和刀片等等。

但除了熟練的技法外,

“最重要的是作品的‘精氣神兒’,

做得是否精緻,是否有神,

這個得自己一點點揣摩,摸索。”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讓更多人瞭解才能傳承

和很多老手藝講究苛刻的“傳承規則”不同,

裕光磊希望能打破傳統的家族傳承的方式,

能讓更多的人瞭解、接觸並學習這門技藝,

“老手藝人收徒很謹慎,

擔心徒弟學藝不精砸了招牌。

其實這樣往往導致這門技藝路越走越窄,

傳承也難以為繼。”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裕光磊成立了北京裕氏草編技藝傳承社團,

除了幾位成年人徒弟外,

他的“弟子”絕大部分都是孩子們。

裕光磊和他的徒弟,

在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大興實驗學校,

北京159中學、北京66中學等中小學校,

擔任非遺課程導師,

教授指導孩子們學習裕氏草編。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有的孩子已經跟我學習了好幾年,

技藝已經像模像樣。”

說起自己的“小弟子”們,

裕光磊總是滿懷欣慰。

“做這行心得靜,

小孩子們更單純沒有太多雜念,

更容易沉下心來把它學深學透。”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非遺守藝人,草編傳承人守護千年技藝,讓草葉在指尖化為神奇


裕光磊說,這些小孩子裡

總有人會把這門手藝傳下去。

“因為,我相信從小學習技藝的力量,

它會埋下一顆種子,

讓人一生也不會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