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鄭成功為什麼要把他的母親開膛破肚?

宰少


三國演義裡有桃園結義的說法,有曹操殺呂伯奢全家的說法,有關羽斬文丑的說法。但實際上正史上都沒有!!!全是假的。這就是三人成虎。當假消息流傳的廣泛了,於是假的也變成了真的了。連民族英雄鄭成功也被別有用心的人描繪成一個戕害母親屍體的惡魔了。

對民族英雄鄭成功母親的死亡史學界實際上是有三種說法的。


第1種就是黃宗羲在《賜姓始末》寫的故事

鄭成功母親被辱後上吊自殺。鄭成功大恨,用日本的辦法,拋開其母親的肚子,把腸子拿出來洗滌後,重新縫合到肚子裡再下葬。黃宗羲在此想表達鄭成功與清朝人勢不兩立兩立的民族觀點。

但這純粹瞎他媽是扯淡!!

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這毫無疑問,鄭成功在日本出生也毫無疑問。但鄭成功6歲之前在日本(文章中說,鄭芝龍用日本的辦法將其母親剖腹洗腸,我想問一下,對於一個6歲的孩子,哪位母親會告訴他這個風俗習慣???)。但6歲之後就回到了中國(而中國的傳統教育是孝敬父母的)。他所受到的教育都是純正的中國教育,他怎麼可能用日本的辦法來安葬他的母親呢??更別說這種慘絕人寰的畜生行為!!


第2種說法:江日升的《臺灣外紀》

“成功生母倭婦,翁氏手持劍不肯去。強之再四,亦不行,大兵至,翁氏毅然拔劍,剖肚而死”

這裡所說的事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臨危不懼,最後用劍剖腹自殺。(刨腹自殺這個習慣比較符合日本人的性格,所以可信性還強一些)

第3種說法:日本作家守山正彝《平藩語錄鄭氏兵話》

“成功母有姿色,滿將固山愛之,欲攜回。成功母出懷中匕首將刺之,固山怒,拔劍直貫腹。母不少動,罵固山而死”(這說的是鄭成功的母親是被滿將固山用劍直刺腹部,但英雄的母親大罵敵將而死)


謠言流傳一千遍,貌似便成為了真理。黃宗羲因為是個有名的史學家,所以他寫的東西於是就成了金科玉律,大家必得而信之。

請注意這個重點《賜姓始末》在滿清是禁燬書。意思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這本書不容得損毀或焚燬,而要保留。以滿清興起文字獄的頻率和影響範圍來看,任何對滿清統治不利的書,他們都會燒掉。但只有這本賜姓始末,竟然被列為了禁止燒掉的書。大家可以想一想為什麼。


少校柳下惠


鄭芝龍是商人兼海盜,以劫掠別人為生計,同時也有當時福建沿海實力最強大的一支武裝力量,非常出名,人盡皆知。

鄭芝龍是鄭成功的父親,從事著這樣的生意,日子過得很滋潤,在福建和日本等地做一些買賣。他一生先後共娶了五個媳婦。 鄭芝龍的媳婦中,還有一個日本女子,名為田川松子,是他的第二房媳婦。 婚後,鄭芝龍和日本媳婦兩人共育有兩子,都是男孩,一個是鄭成功,另一個是鄭成功的弟弟。小哥倆只有童年的時候在一起生活過,後來被迫分開了。 再後來,國內大亂,鄭芝龍被清兵抓去,雖然是投降,但是日子肯定不好過,據說最後死在了牢獄之中。 再後來,清軍攻下了福建,鄭成功孤兒寡母定是無法應對的。可氣的清兵侮辱了田川松子,並把她淪為“慰安婦”,成為了她一生的恥辱。 最後,田川松子受不了了,自殺身亡。 一時失去父母雙親,人間悲苦。



民間對鄭成功母親的事情議論紛紛,作為兒子的鄭成功他明白這都是亂世做的孽。但是此事縈繞在鄭成功的心中,就像是陰霾一樣揮之不去,痛苦不已。 後來,母親身上的汙點一直折磨著鄭成功。為了此事,他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剖出其母遺體的內臟洗好,縫好並再次下葬!這就是題目中提到的這個問題,原因就是如此簡單。 在鄭成功看來,自己的所作所為是為母親洗去恥辱,還母親一個清白之身。與人們想象的殘忍之舉是不掛邊的。 其實,鄭成功的做法不過是掩耳盜鈴,自我安慰罷了。但是,鄭成功覺得自己能做的,能幫母親的,可能就是如此了吧!其母在地下,如果領會了兒子的意思,或許會含笑九泉了吧!



趣多多視頻分享


鄭芝龍是商人兼海盜,以劫掠別人為生計,同時也有當時福建沿海實力最強大的一支武裝力量,非常出名,人盡皆知。

鄭芝龍是鄭成功的父親,從事著這樣的生意,日子過得很滋潤,在福建和日本等地做一些買賣。他一生先後共娶了五個媳婦。

鄭芝龍的媳婦中,還有一個日本女子,名為田川松子,是他的第二房媳婦。

婚後,鄭芝龍和日本媳婦兩人共育有兩子,都是男孩,一個是鄭成功,另一個是鄭成功的弟弟。小哥倆只有童年的時候在一起生活過,後來被迫分開了。

再後來,國內大亂,鄭芝龍被清兵抓去,雖然是投降,但是日子肯定不好過,據說最後死在了牢獄之中。

再後來,清軍攻下了福建,鄭成功孤兒寡母定是無法應對的。可氣的清兵侮辱了田川松子,並把她淪為“慰安婦”,成為了她一生的恥辱。

最後,田川松子受不了了,自殺身亡。

一時失去父母雙親,人間悲苦。

民間對鄭成功母親的事情議論紛紛,作為兒子的鄭成功他明白這都是亂世做的孽。但是此事縈繞在鄭成功的心中,就像是陰霾一樣揮之不去,痛苦不已。

後來,母親身上的汙點一直折磨著鄭成功。為了此事,他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剖出其母遺體的內臟洗好,縫好並再次下葬!這就是題目中提到的這個問題,原因就是如此簡單。

在鄭成功看來,自己的所作所為是為母親洗去恥辱,還母親一個清白之身。與人們想象的殘忍之舉是不掛邊的。

其實,鄭成功的做法不過是掩耳盜鈴,自我安慰罷了。但是,鄭成功覺得自己能做的,能幫母親的,可能就是如此了吧!其母在地下,如果領會了兒子的意思,或許會含笑九泉了吧!

鄭成功(1624年-1662年),幼名福松,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鄭國姓”等。

1645年清軍攻入江南,鄭成功率父親的殘餘部隊進行抗擊,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海島廈門、金門。

1661年,鄭成功橫渡臺灣海峽。

第二年,鄭成功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的駐軍,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並大力發展生產,但不久即病死。

他沒有中國名字,因為當時日本政府想要招降鄭芝龍,扣押了他。

後來,鄭成功的弟弟(田川七佐衛門)被迫留在日本。這樣,他的弟弟就一直由外祖父外祖母照顧,且跟著他們姓,成了他們的“孩子”。

清軍入關,田川氏自殺後,鄭成功的弟弟給鄭成功了很大的幫助,他大力提供物質幫助,聊表自己的愛母心,愛國心。

因為種種的原因,從未到過中國是田川七佐衛門的遺憾。後來他有了兒子後,便給兒子起了一箇中國名字——鄭道周,了了自己沒有中國名字的這一遺憾。

對田川松子的死法,也有不同的說法,田川母子曾苦勸鄭芝龍不要投降,但鄭芝龍沒有聽。鄭芝龍被擄走,之後清兵來了。

鄭芝龍既降,被挾北去,清兵所到處,燒殺淫掠,無辜百姓慘遭兵禍。清兵的暴行激起田川氏義憤,最後持劍抗暴,“不屈而死”。

此時,田川大義凜然地持劍抗暴,最終沒有受到屈辱,但還是自殺而死。

江日升《臺灣外紀》:“韓岱奉貝勒世子命,統滿漢騎步突至安平,鄭芝豹、芝鵬等懼兵威,不敢戰,斂其眾,挈家資、子女於鉅艦,棄城出泊外海。成功生母倭婦翁氏手持  劍,不肯去,強之再四,亦不行。大兵至,翁氏毅然拔劍剖肚而死”

從這段文字記載,同樣也是反映了田川松子臨危不懼的烈婦,是值得我們尊敬的女人。

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對這樣事你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


歷史漫談君


鄭成功確實將他的母親開膛破肚,但是做這件事情的時期他的母親早已死去多日,鄭成功這樣做背後是深深的憤恨。

一、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松

鄭成功的母親是個日本人,叫田川松。

根據《南明史》、《鄭氏族譜》記載,田川松生於萬曆三十年八月十八日(1602年10月3日),卒於順治三年十一月三十日(1647年1月5日),享年四十五歲。她是平戶藩士田川七左衛門之母,後來母親改嫁給從中國福建泉州移民到平戶的華僑鐵匠翁翊皇,她也成為翁翊皇的繼女,因而亦作翁氏、翁太妃。

鄭成功父親鄭芝龍經商來到日本平戶藩,迎娶了好友的女兒田川松作為妻子。田川松以後育有二子,分別是鄭成功和日本肥前國平戶藩藩士田川七左衛門。

二、田川松受辱自殺

1645年,鄭芝龍派人把田川氏接到安平,而其次子七左衛門被留在日本。

1645年鄭芝龍做了人生中最大的錯誤選擇降清,他本以為降清之後不但得保家業,還能加官晉爵;不料清軍徵閩主帥博洛背約,不但將鄭芝龍與諸子一同挾往燕京,更出兵攻打鄭家的故鄉閩南南安。鄭成功之母田川氏當時已從日本搬至南安定居,不幸碰上此次劫難,於戰亂中自縊身亡。

三、悲憤無比的鄭成功

母親的死亡對鄭成功打擊很大,黃宗羲《賜姓始末》載:“成功大恨,用夷法剖其母腹,出腸滌穢,重納之以殮。”

鄭成功對母親田川氏感情深厚。曾用黃金為母親鑄了一尊像,並用沉香做床,五色珠寶做簾,珍重供奉。這尊金像後被清軍搶去烙化掉,鄭成功因此更加痛恨清朝。1650年9月,鄭成功在廈門設立祭壇,請兵部萬年英宣讀永曆皇帝的敕命,“行禮祭太夫人”。這太夫人就是田川氏,她被封為“一品夫人”。

鄭成功為何要清洗母親遺體呢,雖然史料寫的很隱晦,但是可以肯定田川松生前是受過侮辱的,這對鄭成功是奇恥大辱,所以做出這些舉動是可以理解的。

鄭成功病逝於臺灣。康熙題撰輓聯一副,聯雲:“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 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鄭氏歸降後,康熙皇帝下詔:“朱成功系明室之遺臣,非朕之亂臣賊子。敕遣官,護送成功及子經兩柩,歸葬南安,置守冢,建祠祀之。”


我家的貓叫皮蛋


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松是日本人,他身上有一半日本人的血統。清軍入福建後,鄭成功的母親受清軍凌辱而自殺。後來,鄭成功為母親收屍,以倭刀剖其腹以清洗汙穢之物。這種做法,帶有某種日本文化的特色。

田川松與鄭芝龍

田川松的出身有很多種說法,據《臺灣外記》的說法,她是冶劍師翁昱皇的日本養女,故而又被稱為翁氏。翁昱皇的籍貫是泉州人,擅長鑄刀劍,僑居於日本平戶。鄭芝龍是在十八歲時來到平戶,由於喜歡舞刀弄槍,與翁昱皇熟識,並因此認識田川松。1623年,二十歲的鄭芝龍與十七歲的田川松結為夫妻。次年,即1624年,田川松在海邊漫步時早產,生下鄭成功。鄭成功出生後僅一個月,鄭芝龍參與一起試圖顛覆幕府的暴動,由於事洩,被迫逃到臺灣。

鄭成功與母親田川松

在鄭芝龍逃離日本後,田川松獨自一人把鄭成功撫養長大。鄭成功尚小時,就被母親送去接受武士道訓練。鄭成功的劍術老師是花房權右衛門,他是“二刀流”的劍道高手,是日本著名劍客宮本武藏的隔代弟子。田川松是個很嚴厲的母親,她堅強的性格,對鄭成功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1630年,已經接受朝廷招撫的鄭芝龍,實際上已是福建的土霸王,擁有遠東最強大的艦隊。他派人前往日本,以武力威懾德川幕府,要求接回田川松母子。閉關鎖國的德川幕府只同意讓七歲的鄭成功離開日本,而母親田川松則繼續留在日本。

剛回到中國的鄭成功對父親的感情顯然不如對母親的感情深。每當夜幕來臨之時,他總是站立在海邊,舉頭遙望東方,思念遠在大海那邊的母親。這件事經常成為諸多叔伯的笑柄,只有叔父鄭鴻逵對他另眼相看,因為他雖然深切思念,但不哭不鬧,臉上帶著堅毅,與一般的小孩子完全不同。

1644年,大明帝國滅亡。次年,鄭芝龍在福建擁立隆武帝,成為南明的一號權臣。他又一次向日本幕府提出,接回元配夫人田川松。考慮到鄭芝龍的地位,日本幕府最終同意讓田川松前往中國。這樣,分離十五年後,鄭成功終於與母親得以重逢。此時的鄭成功22歲,而田川松40歲。

不過,誰也沒想到,田川松這次回中國,非但沒有享受榮華富貴與天倫之樂,反而受辱而死。

田川松之死

鄭芝龍擁立隆武皇帝后,並沒想著與滿清決一死戰。當清軍大舉進入福建後,擁有二十萬的鄭芝龍竟然放棄抵抗,退至自己的老巢安平,試圖與清軍談判,換取一官半職。鄭成功堅決拒絕父親的投降主張,他自己拉一支部隊,逃往金門島。鄭芝龍前往福建與清軍統帥博洛談判,不料卻被扣押,挾持北上。鄭芝龍被扣押後,十幾萬大軍群龍無首,最終向清軍投降。


鄭芝龍的老巢安平落入清軍之手。野蠻的滿清軍隊完全無視安平城實際上已經投降的事實,悍然向這座沒有設防的城市進軍,一路上燒殺搶掠姦淫,連自投羅網的鄭芝龍的豪宅也未能倖免。野獸般的清軍對田川松這位東洋來的、充滿異域風情的女子更沒有憐香惜玉,福建王的第一夫人不僅沒能維持其高貴的形象,反倒被撕扯下所有遮羞之物,陷入一群野蠻人的羞辱之中,遭到輪姦。

倔強的田川松在無地自容的羞憤之中自殺身亡,有的史料稱是自縊,有的稱是投水,有的稱是切腹。

鄭成功以剖腹洗腸的方式安葬其母

安平慘遭劫難時,鄭成功遠在金門島。當他聽到消息後,率部返回安平,此時清軍已經在洗劫之後逍遙而去,安平如同廢墟,屍橫遍野,一片狼藉。

他聽聞了母親的遭遇與死訊,回到家中,母親的屍體已經冰涼。在離別十五年後,他好不容易才與母親相逢,正想盡孝道之際,母親卻慘遭凌辱而死。古代中國人的貞節觀念是很強的,看到母親身體被野蠻的清軍糟踏,怎麼能帶著如此不潔淨的汙穢下葬呢?於是鄭成功做出一個誰也沒想到的驚人之舉,以一種殘忍的方式來表達對死者的尊敬,他拔出倭刀,切開死去了的母親的肚子,用清水洗淨腹中的汙穢,然後隆重安葬。

瞭解到日本的文化傳統,其實對鄭成功的這種做法不會覺得意外。以中國人的觀念來說,死後還剖腹,這是對死者的不敬。但是在日本傳統,剖腹自殺是一種很崇高的死法,這也是日本非常獨特的文化。鄭成功雖然七歲就離開日本,但是童年時所受的武士道訓練,其實對他一生影響還是蠻大的。


君山話史


鄭成功父親鄭芝龍是明臣,卻急不可待地投降了清朝。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松是日本人,為何最終卻努力抗擊清軍,不屈而死。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鄭成功劇照)

田川松死後,鄭成功把母親肚子剖開。鄭成功為何又要這樣做呢?

1604年,鄭芝龍出生在福建一個小官吏家庭。由於家道中落,鄭芝龍在十七歲那年,便前往澳門跟隨舅父黃程討生活。在舅父的帶領下,鄭芝龍先是在馬尼拉和葡萄牙人打了一段時間交道。後來去日本後,便開始為日本平戶的華僑李旦效力。

在相處中,李旦開始慢慢倚重鄭芝龍。而鄭芝龍也抓住機會“以父事之”,李旦於是越發喜歡他,後來便將鄭芝龍收為義子。

在日本這段期間,鄭芝龍認識了一個叫做翁翊皇的華僑。翁翊皇娶了一位日本女人為妻,不過這個女子是二婚,她之前就有了一個女兒,名字叫做田川松。日本女子改嫁後,田川松就成了翁翊皇的繼女。

後來,在翁翊皇的撮合下,鄭芝龍很快與田川松成婚。因此,在一些歷史典籍中,田川松也被寫作“翁氏”“翁太妃”。

成婚之後,田川松為鄭芝龍生下兩個孩子:一個是鄭成功,另一個則隨母姓,叫做田川七左衛門。

鄭芝龍的義父李旦沒有妻兒,李旦死後,他所有的產業,就全都留給了鄭芝龍。不過,這些遺產大部分都在臺灣,鄭芝龍只得離開妻兒,去臺灣接收遺產。

後來在臺灣,鄭芝龍的海上力量逐漸發展壯大,引起了明朝的重視。明廷在幾次圍剿不成後,便生出了招安的想法。

(鄭芝龍劇照 )

事實上,鄭芝龍的海上勢力,常常會對荷蘭殖民者造成沉重的打擊。比如在1627年,駐臺荷軍就曾與鄭軍爆發過戰爭,鄭軍最終大獲全勝。

利用鄭芝龍抗荷,也是明廷想要招安他的一個重要原因。而鄭芝龍出於對大局的考慮,也接受了明廷的招安條款,歸順了明朝。

不過,當時的明朝已經是一團亂麻。隨著李自成進京和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明朝遺老擁立福王朱由崧登基,成立了南明政權。到隆武帝時期,鄭芝龍手握重兵,已經成為了隆武帝最重要的抗清軍事力量。

但鄭芝龍畢竟是商人出身,他通常會將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見到明朝衰落而清軍強盛後,擁有軍政大權的鄭芝龍,便不再全力抗清。比如在清軍南下福建之時,鄭芝龍就將軍隊撤走,讓清軍順利進入了閩北地區。

後來,在洪承疇的利誘之下,鄭芝龍為保住鄭家基業,帶著幾個兒子北上向清朝投降。

不過,鄭成功卻堅決反對投降。鄭成功在6歲之前呆在日本,後來便回到了泉州安平。在當地人的影響下,鄭成功從小便培養出了誓死效忠大明,抵禦外敵入侵的英雄氣概。這與他的父親是截然不同的。

鄭芝龍決定投降後,鄭成功帶著部分士兵出走金門,打算繼續與清朝抗爭。

(田川松劇照)

清廷見鄭成功還敢抵抗,先是將鄭芝龍等人控制起來,押往京城,然後便派兵直搗鄭家的老宅。

鄭成功的生母田川松,在一年前剛剛從日本來到安平。在清軍進攻安平過程中,田川松提劍作戰,在無力迴天的情況下自殺身亡。

還有一種說法是,田川松遭到了清軍的侮辱,性格剛烈的她不堪受辱,最終上吊身亡。

鄭成功聞訊後迅速回援安平,但卻只看到了母親的屍體。根據《賜姓始末》記載:“成功大恨,用夷法剖其母腹,出腸滌穢,重納之以殮。”

這句話意思是說,鄭成功十分悲痛,他把母親的肚子剖開,重新洗滌了肚腸,之後又將肚子縫上後才下葬。

這裡的“夷法”,指的當然是日本人的禮節。在日本,腹部是人體的靈魂所在。想要進入天國,回報天皇,最好的辦法就是切腹自盡。而這個部位,是神聖的,絕對不能遭受侮辱的。

鄭成功將母親肚腸中的汙穢洗滌乾淨,再入殮下葬,是尊重了母親的民族文化,也體現出了他的大孝。

因為母親的死,鄭成功更加堅定了自己抗擊清軍的決心。他曾用黃金為母親鑄造了一尊像,珍重地供奉起來。但這尊像後來被清軍搶去烙化掉了,鄭成功由此更加痛恨清朝。

1650年,鄭成功在廈門設立祭壇,並讓人宣讀了永曆皇帝的敕命,將田川松封為“一品夫人”。

(參考資料:《南明史》《賜姓始末》)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是一個很震撼人心的歷史瞬間,跟血腥殘忍無關,跟忠孝悲壯有關。

鄭成功是中日混血兒。

他爹鄭芝龍是福建泉州人,早年間跟隨舅父黃程幹海上貿易。1623年,鄭芝龍販賣白糖、麝香到日本。在日本,鄭芝龍結識了九州島的華僑領袖、海盜商人李旦,在李旦的栽培引路下,鄭芝龍很快走上了亦商亦海盜的彪悍之路。

因為勢力越做越大,當時的日本權貴紛紛來拉攏鄭芝龍。平戶藩領主松浦氏為了留住鄭芝龍,不僅專門賜給他宅邸,還特意精挑了一個日本女人送給他。

這個日本女人叫田川松。

嫁給鄭芝龍的第二年,田川松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後來的鄭成功(當時叫鄭森)。

鄭成功六歲之前一直跟母親田川松生活在日本平戶。田川松是一個有膽有識,性情異常剛烈的女人,她不僅對鄭成功管教甚嚴,而且還要鄭成功學習日本武士花房的武士道和“二道流”劍術,簡而言之,這位日本母親對鄭成功的成長影響極大,史稱鄭成功“果敢剛毅,傳之自母”。

鄭成功七歲那年,他爹鄭芝龍受大明招安,搖身一變,由縱橫海上的大海盜升級成大明將領,並且還半公開地兼營著他的海上商業帝國。因為有了榮華富貴和安穩的環境,鄭芝龍便將他最看重的兒子由日本接回泉州老家,併為他提供了文武雙全的一流教育。

大明滅亡後,1645年,鄭芝龍在福州擁立朱聿鍵為帝,是為南明隆武帝,鄭芝龍達到了個人權勢的巔峰。隆武帝為了拉攏鄭氏家族,將當朝最尊崇的朱姓賜給鄭成功,並將其原名森改為成功,從此鄭成功在民間有了“國姓爺”的美名。

也就是在1645年這一年,鄭芝龍把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松由日本接到了泉州。

然而,鄭芝龍這個人實質上是個老海盜,對民族、家國這些儒家的、宏大的理念根本沒概念,他擁立南明政權只是為了攫取更多的權勢、財富以及女人。所以,當清軍大舉南下時,他很快就動搖了,在他看來,明朝、清朝沒什麼區別,不過是換個主子而已,誰對他有利,他就認誰,典型的實用主義。

但剛過二十歲、已經開始領兵的鄭成功不一樣,鄭成功有濃重的家國情懷、忠義情操,骨子裡更流淌著英雄主義的熱血。

父與子,一個在地上,一個在天上,這注定了鄭氏家族的歷史悲劇將無法避免。

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二月,清軍大舉南征,兵鋒直指鄭芝龍的勢力範圍福建。在清軍南進途中,鄭芝龍就開始與之密使洽談投降事宜。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鄭芝龍密令部下放棄天險,自動撤退,並且留下糧草,以備清軍使用。

二十二歲的鄭成功對父親的行為深感不安,為此,他和父親展開了一次著名的長談,據《臺灣外紀》記載——

成功勸曰:“以兒細度,閔粵之地,不比北方得任意馳驅。若憑高恃險,設伏以御,雖有百萬,恐一旦亦難飛過。收拾人心,以圍其本;大開海道,興販各港,以足其餉。然後選將練兵,號召天下,進取不難矣。”
龍曰:“稚子妄談,不知天時時勢。夫以天塹之隔,四鎮雄兵且不能拒,何況偏安一隅。倘畫虎不成,豈不類狗乎?”

在鄭芝龍看來,清軍已經佔領中原,只有福建、兩廣、雲南尚未歸附。況且滿洲八旗的戰力已經一再得到證明,以一地抗全局,無異螳螂當車。既然早晚都得投降,那麼,晚降不如早降,被迫不如主動,消極不如積極。

二十二歲的鄭成功雖然聰明精幹,但在鄭芝龍眼中終歸是乳臭未乾的“稚子”,根本沒有和他深入探討的必要,所以父子談到最後,“龍見成功語繁,厭聽,拂袖而起”,乾脆不甩自己這個兒子了。

然而,決意降清的老海盜無論如何沒有想到,他這個個性果敢剛毅的長子竟然敢公然違抗他的命令,不但不隨著自己一道投降,而且不久還成了清軍在東南沿海最忌憚的敵人。

老海盜為了鄭氏家族的利益最大化千算萬算,萬萬沒有算到,因為鄭成功的堅決抗清,不但他的如意算盤沒能打成,最後更是把自家的性命搭進去了。

子不似父,卻似母。

鄭芝龍決意降清後,田川松拒不同行,如此,才有了她後來的慘死。

而一說到鄭芝龍降清後,包括他在內的鄭氏家族多人被殺,簡單的看法都是說清廷出爾反爾,其實入情入境深入地瞭解,甚至可以這麼說,是鄭成功堅持忠義,間接弒了父,害了母。

英雄鄭成功在那一刻,忠孝不能兩全,很悲壯,更痛苦。

鄭芝龍降清後,由於表現的太積極,滿清對這個詭計多端的老海盜始終不放心,把他挾持到北京後,僅僅給他授了個一等精奇尼哈番的空頭官銜,根本沒有兌現閩粵總督的承諾。

鄭成功起兵反清後,滿清對鄭芝龍懷疑更深,以為他們父子在唱武力要挾的雙簧。為了讓鄭氏父子陷入被動,滿清反過頭來以鄭芝龍為誘餌,把他放在案板上做舉到欲殺狀,“借父脅子”,威逼鄭成功投降。

見過大風浪的鄭芝龍豈能不知道自己的處境有多兇險,但他能做的只剩下不斷地給鄭成功寫勸降信。清人楊英的《先王實錄》中記載了其中一次情景:鄭成功的弟弟作為特使,來見鄭成功。

“跪下涕淚漣漣稱,父在京許多斡旋,此番不就,全家難保,乞勉強受詔。”過兩天,又來“涕泣懇告曰:二使此番失意而回,大事難矣!我等覆命,必無生理,並太師老爺(鄭芝龍)亦難。”

透過這些歷史情景可以想見,對當時的鄭成功而言,不降,其父必死;反清反的越兇,其父死的越快。

鄭成功和鄭芝龍的父子感情其實是很深的。但在家國忠義面前,鄭成功只能“移孝作忠”,與滿清一些面上的虛與委蛇,根本不能讓鄭芝龍逃離險境。

為此,鄭成功經常中夜起立北向,私自痛哭失聲。

因為鄭成功拒不投降,鄭芝龍隨後被捕入獄,後又舉家被流放到寧古塔。滿清之所以始終不殺,那是因為對招降鄭成功還抱有一線希望。

但隨著鄭成功東征臺灣,滿清再不抱任何希望,鄭芝龍因此也不再有任何價值,最終一家十一人被清軍殺戮。

間接弒殺了父親,讓鄭成功悲痛欲絕,但緊接而來的還有更大的悲痛。

清軍隨後攻入鄭成功老家安平,鄭家族人紛紛逃走,鄭成功母親田川鬆手持長劍不肯離去,清軍入門之際,有的說田川松被俘,之後被送往軍營,遭到日夜不停地凌辱,最終慘死;有的說田川松沒被俘,而是毅然拔劍割肚而死。

但在世人的風言風語中,英雄的母親是慘死於凌辱的。

鄭成功搶回母親的屍體後,為了讓母親以清白之身入土為安,他按照日本風俗,刨開了母親的肚腹,洗滌了汙穢之物,然後隆重的安葬了母親的遺體。

怎一個慘痛、悲壯可以形容!

之後的一幕更讓人感慨動容——將母親隆重安葬後,鄭成功頭換儒巾,身披青衫至南安文廟焚燒,在至聖先師孔子像前四拜,言“昔為孺子,今為孤臣,相背去留,各有作用。謹謝儒服,庶先師昭鑑!”

禮過之後,去青衫,換鎧甲,誓死抗清!


黑句本


清軍攻下了福建,當時鄭成功母親剛剛好在福建,攻下了福建的清軍活捉並淪為“慰安婦”,田川松子雖然是日本女子,但是在經歷了清軍的這件事情之後接受不了,上吊自盡了!



再後來鄭成功找到了自己母親的遺體,並命令自己的手下將母親的內臟取出,對你沒有看錯,就是開膛破肚取出內臟,之後自己親自清洗了自己母親的內臟,清洗乾淨後才又重新放回去,縫好下葬!

其實這也不能怪鄭成功,當時的人們思想就是這樣的,而且受到中國傳統儒家教育的影響,人們都認為這樣的事情是可恥的,他這樣做也是想還母親一個清白之軀。

聽說,在鄭成功的出生地,每年還有日本人祭奠。每個人對歷史事件。都有自己的想法。關鍵是看你怎麼解讀了!而我是這樣覺得。


歷史中的趣味和魅力


鄭成功給母親開膛破肚,並非是因為鄭成功痛恨母親,而是因為鄭成功的母親在生前被清軍侮辱,鄭成功為了讓母親乾乾淨淨的下葬,才會選擇給母親開腸破肚,洗淨了母親身體裡面的汙穢。


鄭成功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父親鄭芝龍是明朝末年最大的海盜,母親田川氏是日本九州人。明朝末年的時候,財政緊張的明王朝已經無力維持像鄭和時期那樣強大的海上艦隊,就在這一時期,一些商人和海盜武裝逐漸的崛起,其中實力最強人數最多的就是鄭芝龍。

鄭芝龍和大多數明末海盜一樣,都和日本人有著較深的聯繫。在公元1623年的時候,前往日本走私物資的鄭芝龍迎娶了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第二年田川氏在日本生下了鄭成功。鄭成功幼年跟隨母親在日本生活,6歲的時候才被父親接回老家。


在鄭成功成年以前,大部分時光都是陪同母親一起度過的,因此鄭成功對母親田川氏的感情,要遠勝於對父親鄭芝龍的感情。

在明朝滅亡之前,鄭成功並不是一個帶兵打仗的武將,而是一個潛心讀書的儒生。到了公元1645年的時候,清軍從北方南下,鄭成功才開始棄筆從戎,在父親的手下做了一個軍官。


當時南明王朝的隆武皇帝非常欣賞鄭成功,他曾經對鄭成功說:可惜我沒有一個女兒能夠給你做妻子,希望你不要忘記我們大明王朝的恩情。後來隆武皇帝賜鄭成功姓朱,鄭成功被稱為國姓爺。

在隆武皇帝繼位的第二年,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和清朝達成了投降協議。清朝許諾鄭芝龍投降後擔任閩粵總督,並且保證不傷害鄭芝龍的家人。


鄭志龍本身就是一個海盜,對於忠君愛國的思想並不在意,在他看來投降清朝不過就是換上一個靠山罷了,自己仍然還是可以做自己的海盜王。然而飽讀詩書的鄭成功,卻不肯跟隨父親一起投降。鄭成功對父親說:如果你被清軍殺害的話,我就只能給你收屍了。

事實證明,鄭成功不投降的決定是正確的,鄭芝龍在投降清朝後,清朝不僅沒有按照約定讓鄭芝龍擔任閩粵總督,而且清兵還洗劫了鄭芝龍的老家。


在清軍進入鄭芝龍老家的時候,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沒有來得及撤離,最終被迫自殺。根據清朝的官方史料記載,鄭成功的母親是因為害怕受辱而自殺,而根據黃宗羲的記載,鄭成功的母親是遭到了清朝的侮辱後自殺。

從鄭成功奪回母親的屍體後,給母親開腸破肚洗清內臟的做法來看,黃宗羲的說法更符合常理。假如鄭成功的母親沒有遭到清軍的侮辱,只是因為害怕被侮辱而自殺的話,那麼鄭成功也就完全沒有必要給母親清洗內臟了。清朝官方史料上的記載,很可能是清朝統治者為了掩蓋自己的罪過,美化了這一段歷史。


鄭成功母親的死,在客觀上也促成了鄭成功反清的堅決態度。鄭成功厚葬母親後,就立誓起兵抗清,從此和清朝勢不兩立。在鄭成功母親死後的十年時間中,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多次寫信勸說鄭成功歸降清朝,但是鄭成功始終不為所動,終其一生都沒有忘記母親的仇恨。


歷史總探長


鄭成功其實是一位中日混血兒,他的母親是一位叫田川松的日本女子。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出生於福建,小時候家道中落以後去了澳門討生活,後來又在東南亞的馬尼拉廝混,又輾轉去了日本,認識了一個叫李旦的華僑。

鄭芝龍從小在外漂泊,接人待事很是聰明,對李旦以父親之禮相待,最後李旦感動之餘就收鄭芝龍為義子。同時在日本這段期間,鄭芝龍認識了翁翊皇,翁翊皇的二婚妻子有一個叫田川松的女兒,也是翁翊皇的繼女。後來,經人撮合下,鄭芝龍與田川松成婚。

成婚之後,田川松為鄭芝龍生下兩個孩子:一個是鄭成功,另一個則隨母姓,叫做田川七左衛門。所以鄭芝龍的後代分為兩支,一支在日本,一支在大陸。直到現在,鄭芝龍在日本的後代每年都會相聚祭祖。

李旦死後,鄭芝龍前往臺灣接受了全部遺產,隨後的幾年鄭芝龍的海上勢力越發龐大,並且引起了明朝的重視,想讓其收為己用。

本質上,鄭芝龍是個商人,什麼事情對他有利他就幹什麼,明朝最後的那幾年,勢力急劇下降,鄭芝龍表面接受明朝的招安,在明朝都城攻破以後,擁立了隆武帝為皇帝,其實心裡卻打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想法,隆武帝在他心中不過是一個傀儡而已,同時,為了以後的生活,他寫信給自己的妻子田川松到福建來,沒想到這次過來以後卻鄭成功和自己的母親陰陽兩隔。

後來隆武帝被清軍活捉,鄭芝龍隨機再次化身海盜遠走海外,後來,在明末降將洪承疇的威逼利誘之下,鄭芝龍為自保家業,向清朝投降。不過,鄭成功卻堅決反對投降。原本,鄭芝龍和清朝談好的條件是封鄭芝龍為“閩粵總督”,但清軍見鄭成功不肯就範,於是就把鄭芝龍一家人給判了斬立決,估計那時的鄭芝龍後悔死了。而鄭成功的母親,並未辛免,清軍攻破安平以後,慘遭凌辱。

《賜姓始末》記載:“成功大恨,用夷法剖其母腹,出腸滌穢,重納之以殮。”

鄭成功非常悲痛,於是把自己母親的肚子破開,將內臟重新洗乾淨裝進去再重新收斂,其中的“夷法”,指的就是日本人的禮節。日本人認為腹部是是神聖的,絕對不能遭受侮辱的。鄭成功將母親肚腸中的汙穢洗滌乾淨,再入殮下葬,是尊重了母親的民族文化,也體現出了他的至純至孝之心。

其實我們可以看出,鄭成功和他的父親鄭芝龍是屬於兩種完全不同的人,鄭芝龍由於從小生活的不安定,去過海外不同的地方,對於大明朝,對於國家沒有什麼概念,也沒有任何歸屬感,才會不停的反叛和投降。而鄭成功對明朝有著歸屬感,因為他母親的死,他發誓從此抗擊清軍。

但不可否認的是,鄭芝龍為鄭成功留下了海上基業,同時他們在抗擊荷蘭殖民者上做出了貢獻,不失為民族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