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後修建的三大水利工程是如何讓百姓受益千年的?

用戶166364617


“榮耀歷史”用心為你解答歷史


秦國給我們留下了3座水利工程,這3座水利工程富裕了三地百姓,至今還在發揮作用。

第一座:都江堰

聞名中外的都江堰是中國水利史上最亮麗的一張名片。

秦惠文王時期,大將司馬錯攻佔了巴蜀,自此歸入秦國版圖。

到了秦昭襄王時期,傑出的水利專家李冰出任蜀郡太守,他看到成都平原上沃野千里,但是灌溉一直得不到保障,另一邊則是岷江濤濤,是不是還氾濫,這就是典型的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於是李冰修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江堰,將岷江一部分江水導入成都平原,同時也因為分流,起到了平邑洪水的效果,從此岷江成為一條溫順的河流,讓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都江堰是歷史上最傑出的水利工程,除了它的作用外,在設計及建造的過程中,完全根據岷江的環境,未破壞原有生態,對比現在的水利工程,動不動水泥大壩,都江堰可謂是中國文化裡“天人合一”最成功的的案例。

2000多年過去了,都江堰依舊在發揮這重要作用,不過它現在的作用多了一項,作為世界遺產吸引了中外廣大遊客。

第二座:鄭國渠

首先鄭國渠並不是鄭國修建的,而是韓國送給秦國的一個水工的名字叫鄭國,鄭國渠是他主持修建的。

關中地區少於乾旱,但是關中區域有兩條黃河的之流,分別是涇河和洛水,但是兩條河中間隔著300多里,這塊區域無法得到有效灌溉。

於是秦國先後花了10年,修建了鄭國渠,將涇河和洛水相連,從此兩者之間的關中平原也成了糧食主產區。

在秦國之後,各個朝代也有參照秦國的思路修建白功渠、三白渠等等,鄭國渠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是開創了“引涇灌溉”的理念,它本身發揮了約100多年作用,就被其他灌溉工程取代了。

20世紀30年代,關中大旱,著名水利專家李儀祉先生在原鄭國渠的遺址上修建了涇惠渠,再次引涇灌溉,直到現在涇惠渠還在使用。

鄭國渠開創了引涇灌溉的理念,自此關中平原獲得了長足發展,很長時間成為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

第三座:靈渠

靈渠位於廣西境內,它連接了湘江和灕江,湘江是長江的之流,灕江是珠江的之流,所以靈渠溝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

不同於上面兩座工程,靈渠的作用並不是灌溉,而是運河。

在春秋戰國時期,最南端領土就是到了湖南一帶,像廣西、廣東一帶都是未開發的地方,統稱百越。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繼續向南,連綿的大山和原始森林隔絕了進軍和後勤保障的路線,為此秦朝修建了靈渠。

靈渠全長40餘里,建成之後秦軍便進入嶺南,將廣西、廣東等第一次納入中華版圖,隨後靈渠還充當著中原與嶺南溝通的紐帶,讓嶺南緊密團結在中原王朝周邊。

所以靈渠最大的作用就是開發嶺南,讓中國的版圖延伸到南方,居功至偉。

秦國的三大水利工程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榮耀歷史


首先聲明一點,秦始皇在位期間一共修建了兩大水利工程,第一個是鄭國渠,第二個是靈渠。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是在秦昭襄王時期修建,起始於公元前256年,完成於248年左右,和秦始皇的關係不大,秦始皇於公元前247年即位,當時還是一個13歲的孩子,如果硬要扯上關係,他最多是趕上了都江堰的完工大典。(都江堰工程景色,主要為秦昭襄王時期所建,李冰父子為實施者)

秦始皇完全自主決定修建的水利工程——靈渠。

2018年8月13日,靈渠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不過當初秦始皇修建靈渠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灌溉,而是為了通過水路運輸軍隊和軍隊的後勤物資,然後征服嶺南地區,灌溉只是靈渠的副產品。(靈渠工程圖)

靈渠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溝通了湘水和灕水兩大水系,古代稱

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命令屠睢領兵50萬進攻嶺南和西甌(古代稱百越),50萬人馬分五路駐紮在五嶺的隘口,由於五嶺地勢險要,秦軍和越人軍隊相持不下,三年之內秦軍進展緩慢。(靈渠景色)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監御史祿(這個人的名字就是一個字祿,是監御史,後人習慣稱史祿)負責督運糧草,他命令民夫建設一條水道,溝通湘水水系和灕水水系,五年完工,此時是公元前214年。

靈渠貫通後,秦軍和後勤物資得以迅速運輸到嶺南各地,嶺南地區得以迅速統一。

靈渠的作用要大於一般的水利灌溉工程,雖然它的名聲遠遠不及都江堰和鄭國渠,但是靈渠的貫通溝通了華東和華南的水路交通網,對於嶺南的統一至關重要,同時加強了嶺南地區和中央政府的聯繫,民族、文化、經濟交流日益頻繁。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征討交趾地區的叛亂時,就是先疏通了靈渠,然後揮軍南下,平定了叛亂;唐朝時期,靈渠也是重要的戰略交通要道,經常修繕,保障靈渠的暢通。

靈渠自秦朝以來就是中央政府維持嶺南統一的主要軍事通道,作用要大於一般的灌溉工程,同時又是中原王朝和嶺南經濟、文化、物資交流的主通道,歷朝歷代幾乎都要修繕靈渠,保障這一通道,兩千年不衰。(史祿雕像)

鄭國渠。

2016年11月8日,鄭國渠成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鄭國渠修建於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歷時十年完成。韓國水利專家鄭國(鄭國渠的主要實施者)算是一個技術性的間諜,受韓王的指派,遊說秦王,修建涇水和洛水之間的水利工程,通過這一工程使得流經地的農田得到自流灌溉,整個工程達300裡。韓王的目的是使得秦國忙於內政,無暇顧及進攻韓國,所謂的“疲秦”之計。(鄭國渠景色)

十年間,秦國確實耗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修建鄭國渠,修建完成後,號稱有4萬頃農田得到自流灌溉,關中成為一片沃野,每畝增產到一鍾(約合100公斤),反而成就了秦國的統一霸業。

鄭國渠真正起到自流灌溉的時間也就100多年,鄭國死後,修築的堤壩被沖毀,秦國人又重新修建好了堤壩,鄭國渠真正能起到灌溉作用的也就部分水段,鄭國涇水修築堤壩攔水不科學。漢武帝時期,有一個水利專家白公,他認為鄭國涇水引流不成功,繼續向西修築渠道,修到禮泉縣泔河,截留哪裡的水源,可以灌溉禮泉縣一些土地,他修建的後來被稱作“白渠”。鄭國渠為後世的很多灌溉工程打了樣板,是學習的榜樣。

新中國成立後對古老的渠道重新規劃設計修建,煥發了新的生機。


穿越再現彼岸


秦始皇嬴政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皇帝自稱的帝王,其在位的36年間: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封建王朝、實行三公九卿、廢除分封改行郡縣、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等,他開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對於中國以至於世界都產生了重要在影響。

他在位36年,留下了幾數個龐大的工程,可以說是 個基建狂魔,成就了秦帝國的千古絕唱,如:修長城、秦直道、修靈渠、秦始皇陵,這些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歷史文化奇蹟。

秦始皇在位的時候,總共有兩大水利工程,而並不是題中所得到的三大水利,都江堰水利工程雖是秦國修建的,但是主要工程是在昭襄王期間修建的,和秦始皇並沒有什麼實際關係。

中國歷史上最的的人工運河之一——靈渠

秦在統一了六國之後,為了統一嶺南地區,於是修建了靈渠。靈渠主要由鏵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洩水天平、水涵、陡門、堰壩、秦堤、橋樑等部分組成。

秦始皇26年,召集士兵50萬,分成5軍南征百粵,每軍佔領一個關隘,然而湘桂兩省交界處的關隘中,遭到當地民族的強烈反抗,導致3年都不能進軍,糧草運輸困難。

秦28年,秦始皇為了解決軍需供應問題,於是下令在湘江與灕江之間修建一條人工運河,運載糧餉,這就是最初的靈渠。

靈渠的通航,為秦軍功克嶺南起到 決定性的作用,隨即設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將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

靈渠聯接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組成了華東華南的主要水運網絡。自秦以後,靈渠都為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後經多朝持續修繕,才有了現在的規模,至今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關中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鄭國渠

秦國修建工程最初的目的都是為了軍事所需,但是卻為後世經濟、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鄭國渠是由韓國水利專家鄭國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今天的陝西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長達300裡,灌溉面積4萬頃。

秦國當時的主要國土就在今天的陝西一帶,當時 的每個諸侯國都想統一全國,各國之間戰爭十分頻繁,秦國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為統一六國,所以急需要提高 秦國的經濟實力,提高糧食產量,所以需要發展關中的水利。

毗秦而居的韓國,國力貧弱,首當其衝的韓國為了能保存自己,便想到了一個“疲秦”的策略,安排一個叫做鄭國的人,去秦國遊說秦國發展農業,修建水利工程,以達到消耗秦國實力的目的,

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員鄭國為間諜,派其入秦,遊說秦國在涇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間,穿鑿一條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說是可以發展秦國農業,真實目的是要耗竭秦國實力。

這一建議正好和秦國想要發展水利的目的,不謀而合,於是泰國很快就採納了這一建議,並且在全國徵集大量人力、物力,並任命鄭國全面主持修建這一工程。

在施工過程中,韓國“疲秦”的陰謀敗露,秦王大怒,要殺鄭國。

鄭國說:“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

秦始皇認為鄭國說得很有道理,再加上秦國本身的水利工程技術也比較落後,所以便繼續重用顧國,經過10多年的努力,終於完工,秦始皇將這條渠命名為鄭國渠。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農業國家,水利工程對中國的農業灌溉起到了重要作用,無論是對於農業的灌溉,還是對於交通運輸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鄭國渠的修建讓關中成為了西北最為富裕的地區。


雨霽視角


一.都江堰不僅是中國古代水利工程技術的偉大奇蹟,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最偉大之處是建堰2250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傑作。

都江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另外也兼具水運和城市供水的功能.它將岷江水一分為二,引一部分流向玉壘山的東側,讓成都平原的南半壁不再受水患的困擾,而北半壁又免於乾旱之苦.幾千年來,岷江在這裡變害為利,造福農桑,將成都平原變成“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的“天府之國”,並進而促進了整個四川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

二.鄭國渠是一個規模宏大的灌溉工程。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剛即位,韓桓惠王為了誘使秦國把人力物力消耗在水利建設上,無力進行東伐,派水工鄭國到秦國執行“疲秦”之計。鄭國給秦國設計興修引涇水入洛陽的灌溉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韓王的計謀暴露,秦要殺鄭國,鄭國說:當初韓王是叫我來作間諜的,但是,水渠修成,不過為韓延數歲之命,為秦卻建萬世之功(《漢書·溝恤志》)。秦王政認為鄭國的話有道理,讓他繼續主持這項工程。大約花了十年時間這項工程才告竣工。由於是鄭國設計和主持施工的,因而人們稱為鄭國渠。

鄭國渠工程,西起仲山西麓谷口(今陝西涇陽西北王橋鄉船頭村西北),鄭國在谷作石堰壩,抬高水位,攔截涇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東南略低的地形,渠的主幹線沿北山南麓自西向東伸展,流經今涇陽、三原、富平、蒲城等縣,最後在蒲城縣晉城村南注入洛河。乾渠總長近300華里。沿途攔腰截斷沿山河流,將冶水、清水、濁水、石川水等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在關中平原北部,涇、洛、渭之間構成密如蛛網的灌溉系統,使高旱缺雨的關中平原得到灌溉。

鄭國渠修成後,大大改變了關中的農業生產面貌,用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較大的涇水進行灌溉,增加土質肥力,改造了鹽鹼地4萬餘頃(相當於現在280萬畝)。一向落後的關中農業,迅速發達起來,雨量稀少,土地貧瘠的關中,變得富庶甲天下(《史記·河渠書》)。

歷史功績

鄭國渠的作用不僅僅在於它發揮灌溉效益的100餘年,而且還在於首開了引涇灌溉之先河,對後世引涇灌溉發生著深遠的影響。秦以後,歷代繼續在這裡完善其水利設施:先後歷經漢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豐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廣惠渠和通濟渠、清代的龍洞渠等歷代渠道。漢代有民謠:“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鍤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鬥,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稱頌的就是引涇工程。1929年陝西關中發生大旱,三年六料不收,餓殍遍野。引涇灌溉,急若燃眉。中國近代著名水利專家李儀祉先生臨危受命,毅然決然地挑起在鄭國渠遺址上修涇惠渠的千秋重任。在他本人的親自主持下,此渠於1930年12月破土動工,數千民工辛勞苦幹,歷時近兩年,終於修成瞭如今的涇惠渠。1932年6月放水灌田,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萬畝土地。至此開始繼續造福百姓。

新中國成立以來,按照邊運用、邊改善、邊發展的原則,對新老渠系進行了3次規模較大的改善調整與挖潛擴灌。

三.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灕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靈渠的鑿通,溝通了湘江、灕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為秦王朝統一嶺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大批糧草經水路運往嶺南,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公元前214年,即靈渠鑿成通航的當年,秦兵就攻克嶺南,隨即設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將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

靈渠聯接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構成了遍佈華東華南的水運網。自秦以來,對鞏固國家的統一,加強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來,都起到了積極作用。靈渠雖經歷代修整,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文利wenli


一個朝代能夠修建一個福澤千年的工程都已經了不起了,可秦國一修就是三個。

是哪三個?這裡有我們熟知的“都江堰”,有養育了關中大地的“鄭國渠”,有連接長江、珠江水系的“靈渠”。


街頭巷尾


秦國的最傑出水利工程是都江堰,千年屹立,無需維護。利用地形,工程量極小。自動分水分沙,智慧超人。去看過的人,無不讚嘆。看懂的人,五體投地!中華古人的智慧、勇氣,讓人自豪!

秦始皇時期重要工程是靈渠、鄭國渠、長城!但是,都無法超過都江堰的文化內涵。

全世界古人的水利工程如果要排名,從灌灌與防洪的面積、造福的人口,構思之周密、工程之節省,無需維護等,都江堰當仁不讓地要排第一。即便是今天,用現代技術修建的水利工程許多指標都達不到都江堰的精巧。別的不說,就兩千多年無需維護這一點,現代的哪一個水利工程能做到?哪一個水利工程師敢誇這個海口?

欲知中華古人的智慧,請看世界唯一的:都江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