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中國家長的「發熱恐懼症」:退燒變奪命,這樣做只會害了孩子


中國家長的「發熱恐懼症」:退燒變奪命,這樣做只會害了孩子


醫生,給我家孩子打個退燒針吧,別把孩子腦子燒壞了! 孩子在家吃了好幾天退燒藥也沒好轉,你趕緊給孩子打一針吧!

在中國,很多家長都有一個特殊的病症——「發熱恐懼症」。孩子一旦發燒發熱,做家長的難免會跟著緊張,生怕會把孩子腦子給燒壞了。總感覺自己必須要做點什麼,這樣心裡好「過意的去」。

到了醫院,趕緊要求醫生給孩子打退燒針。多數時候醫生往往是拒絕的,這個時候很多家長就不理解了。

中國家長的「發熱恐懼症」:退燒變奪命,這樣做只會害了孩子

「我小時候那會,只要一發燒感冒,打個退燒針就好了。你現在不給我孩子打退燒針,是不是別有用心?」這個時候矛盾就誕生了。

事實上,寶寶發燒只要護理得當,並按時按量服用退燒藥物就行了。退燒針,真的很沒有必要,甚至還很危險!什麼?危險?你或許不信,下面Dr.X慢慢跟你陳述退燒針的種種「罪行」!


01.退燒針的危害

半年前曾遇到這樣一個病例,當時一個半週歲的寶寶從急診轉到ICU。轉到ICU時,寶寶已經出現發冷、噁心、頭暈和身體大面積皮疹等症狀,情況十分惡劣。還好經過搶救後,寶寶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這個過程和經歷真的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有多驚險。

一個星期前,寶寶出現感冒發燒等症狀。由於孩子平時給奶奶帶,所以寶爸寶媽並沒有太重視這個情況。眼看孩子吃了退燒藥,症狀還是沒有緩解,於是奶奶就帶著孩子到社區醫院打了退燒針。

退燒針中包括地塞米松針、賴氨匹林針和氨基比林針。打針當天確實很快退燒了,但是當天夜裡症狀就急劇惡化,幸好搶救及時,才沒有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前陣子,一名兩歲的男孩,在感冒發熱後不幸夭折。

中國家長的「發熱恐懼症」:退燒變奪命,這樣做只會害了孩子

雖然孩子的死因還在調查,但Dr.X注意到,孩子生前打過退燒針。Dr.X覺得很有必要跟各位家長科普一下退燒針的利弊,以及如何科學合理的給孩子退燒。其實退燒針只是一個統稱,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退燒針主要有下面三大類:

  • 賴氨匹林(阿沙吉爾)
  • 氨基比林(安痛定注射液)
  • 激素地塞米松
中國家長的「發熱恐懼症」:退燒變奪命,這樣做只會害了孩子

❶ 氨基比林

很多服用過氨基比林的患者會出現口腔炎和發熱咽痛等症狀,可能會導致白細胞減少。白細胞減少對寶寶最大的影響就是免疫力降低,所以哪怕一場小感冒都會造成難以估量的後果。早在1938年,美國就把氨基比林從合法藥品目錄中取消。

雖然我國在1982年也淘汰了這種藥品,但目前依然有部分藥廠生產,並且在一些鄉鎮衛生院還有使用。

這類藥品千萬不要給孩子用,寶爸寶媽們要留心!

❷ 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實際上是一種激素,價格十分低廉,通過降低體溫調節中樞敏感性以起到快速退熱的作用。但神經中樞的敏感性下降,會使得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難以發揮作用,並且很容易引發感染,導致消化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併發症。所以地塞米松不建議作為常規退熱使用!

中國家長的「發熱恐懼症」:退燒變奪命,這樣做只會害了孩子

❸ 賴氨匹林

寶寶注射賴氨匹林後,可能會出現各種併發症,如驚厥、嘔吐、昏迷等,嚴重時可能致死。

這些不良反應被統稱為瑞士綜合徵,直接表現為癲癇發作,一般12歲以下孩子尤其需要注意。所以,未成年人退燒退熱,一定不要選用賴氨匹林。


02.這些退燒方法要不得

去年冬天,武漢一個半歲的寶寶因為發燒,父母帶著孩子在村衛生院做了灌腸退燒。結果導致孩子全身多處臟器受損,甚至出現了急性腎衰竭的症狀。雖然孩子的命保住了,但今後每天都要做10多個小時的透析,並且還需要換腎,代價太大了。

無知真的會要人命!

灌腸退燒雖然在很多大醫院裡早已滅絕,但在很多鄉鎮依然還在使用。將藥物通過肛門注入直腸,並實現治療作用,聽著就覺得恐怖,卻還要用在寶寶身上。

中國家長的「發熱恐懼症」:退燒變奪命,這樣做只會害了孩子

灌腸後,藥物很難控制。部分藥物會流出來,甚至醫生自己都很難判斷孩子吸收了多少藥物。此時如果用藥過量,後果很難想象。

除了灌腸和上面說到的退燒針,下面這些退燒方法也不建議使用。

❶ 酒精退燒

酒精揮發速度很快,尤其在人體上會迅速揮發,因此也會帶走很多熱量。所以孩子使用後,極有可能出現寒顫情況。

另外,孩子的皮膚都很嬌嫩,角質層很薄。這些酒精一旦被皮膚吸收後,很可能導致孩子酒精中毒。

❷ 捂汗退燒

捂汗退燒可能是最常見的退燒方法了,畢竟在多數人的潛意識中,只要捂出汗了就能退燒。但是千萬給孩子使用這種退燒方法!因為孩子的體溫調節能力十分弱,一般捂熱的時候很難出汗排熱,反而會導致熱量在體內積累,並最終出現發燒加重的情況。


03.寶寶發燒怎麼辦?

合理用藥,這不僅僅是醫院和醫生的責任,同時我們也應該明白,每個家長必須要有合理用藥的意識。

希望所有寶爸寶媽們都能懂這個生病治療原則:能不吃藥儘量不吃藥,能吃藥就一定不要打針,能打針就別選擇輸液。發燒,不過是人體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所以退燒也僅僅是緩解發燒這個症狀。

❶腋下溫度如果超過37.2℃會被定義為發燒,但是多數3個月以上的寶寶相比於成人,輕度發燒並不危險。腋下溫度在38.5℃以下患者,如果精神狀態沒有異常,是沒有必要用藥的。此時可採用洗溫水澡、溫水浸泡過的毛巾擦拭身體即可。

❷如果超過38.5℃或者到了必要用藥的時候,可以在聽從醫囑的情況下選用對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的滴劑藥物,目前這兩種藥物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安全性最高的退燒藥。切記,一定要聽從醫囑!

中國家長的「發熱恐懼症」:退燒變奪命,這樣做只會害了孩子

❸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發燒時間長,並伴隨驚厥、腹瀉脫水等情況出現時,一定要及時就醫。

❹吃退燒藥時要讓寶寶多喝水,這樣是為了加快排洩物,有利於體內熱量的消散。

❺除了上面這些,還要讓孩子多休息,注意室內通風。另外,一定不要把寶寶包裹得嚴嚴實實。如果患兒出現四肢冰涼畏寒等情況時,可以適當增加衣物。


Dr.X說

孩子發燒,是每一個父母都難以避免的問題。只是希望,在面對發燒問題時不要手忙腳亂,一定要科學合理的給寶寶退燒,不盲從不盲目。孩子的健康,值得我們花更多的心思去守護。

參考文獻:

[1] 阿雯. 寶寶退熱藥,交替使用效果好[J]. 婦女生活(現代家長), 2015(3):53-53.

[2] 王曉英. 地塞米松退熱時不同給藥方式療效觀察[J]. 包頭醫學院學報(1):76-77.

[3] 蘭曉雁. 寶寶退燒藥使用指南[J]. 啟蒙(3-7歲), 2013(11):34-35.

[4] 於同安, 董洪鑾. 長期應用地塞米松、複方氨基比林、抗生素退熱對兒童反覆呼吸道感染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誌, 2002, 8(4):294-294.

[5] 宋明道. 媽媽給寶寶退燒的小妙招[J]. 家庭科學(3):33-33.

[6] 徐豔榮. 賴氨匹林、對乙酰氨基酚與複方氨基比林退熱療效和安全性比較[J]. 吉林醫學(29):51-52.

中國家長的「發熱恐懼症」:退燒變奪命,這樣做只會害了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