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愛要有度,嚴要有理,對孩子要捧出一顆愛心,做好兩手準備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獲取育兒乾貨,陪寶寶成長哦!

文|老涵的爸B

在有孩子的家庭中,以下的場景再常見不過,經過都會發生,但是可能每個家庭的結果都不一樣,這是我一位朋友和我說的,前兩天發生的一個事情。

媽媽帶著三歲的女兒小芬妮去超市買日用品,經過玩具店門口,芬妮眼尖,看到一個很漂亮的玩具,央求媽媽給她買回家。媽媽認為這種玩具女兒已經有兩個了,所不同的只是顏色而已,再多一個並無價值,於是搖搖頭,不準備給她買。

芬妮立刻哭鬧起來,她使勁兒晃著媽媽的手,見沒有效果,又對媽媽拳打腳踢,後來索性就坐到馬路上,以一種“你不給我買我就不起來”的氣勢要挾媽媽。媽媽十分難堪,怎麼勸怎麼哄都不行。無奈之下,她給丈夫打電話,準備買下這個玩具。

丈夫立刻在電話中制止了她:“絕對不行,親愛的,不能慣著她,否則我們一輩子都要受苦!不能讓無理取鬧的孩子得到任何好處。”媽媽掛斷電話,馬上裝出生氣的樣子,對芬妮毫不理會,站在一邊看著她。

芬妮哭得更厲害了,邊哭邊偷眼觀察媽媽的舉動,似乎想看到媽媽的心聲。但是沒有作用,獲得丈夫支持的妻子,此時無比堅定地冷限看著女兒,說:“你就坐在這裡哭吧,一會兒媽媽就要走了,我才不會給你這個貪得無厭的小孩買玩具呢!你哭吧,大家都不會理你的!”芬妮一聽,哭聲和抽泣頓時就停止了。大家都不理她,這是她所害怕的,她意識到自己的這種行為會帶來這個後果。她很快從地上爬起來,慢慢地走到媽媽身邊,主動牽住了媽媽的手。

媽媽並沒有罷休,而是蹲下身子,直視女兒的眼睛:“親愛的,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就不能採取這種辦法讓媽媽買,要知道媽媽和爸爸都不會向你妥協的,其他人也一樣,明白嗎?”

芬妮若有所悟,點了點頭。在這次較量中,媽媽贏了,而無理取鬧的孩子則輸了!

那麼大家在和孩子的日常生活較量中,是贏多?還是輸多呢?

上面的父母的表現是所有父母應該學習的,我們的媽媽心都太軟,孩子只要一哭鬧,天上的星星也去摘。

可是你知道嗎?

你答應了她的無理要求,只要有一次,她就成了小霸王,特權意識就在內心紮了根。她就會覺得,任何東西都可以通過這種強行的索要而得到。從此,父母將成為孩子感情訛詐的受害者。等她長大以後,這種壞習慣帶進社會,其他人也會成為受害者。

有人可能會問,這對社會有什麼害處?

家長不要忘了,每一次無理取鬧的成功,孩子從中獲得的都是“這樣做就能達到目標”的心理經驗。長此以往,這種經驗就會沉澱為經常性的行為意識。等他們走上社會,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實現理想、承擔責任時,腦海中的這種“特權意識”就會驅使著他們去追求優越感,拒絕應該承擔的責任。現在許多女孩為了物質享受,甘願被包為二奶,即便有能力,也不想通過努力工作去獲取幸福,難道不是這種“特權意識”的體現嗎?

小時候一個不起眼的壞習慣,長大後就可能會毀掉孩子的一生。作為言傳身教的家長,在孩子第一次表現出這種苗頭的時候,就要及時地幫他糾正過來。

常青藤的“平等”原則既是講給父母聽的,也是對孩子的一種要求。家庭內,父母沒有特權,孩子也不能有!

反對特權:不要因為你是公主就可以無理取鬧

特權,這是常青藤教育堅決反對的。美國文化和美國社會,從來沒有“特權”二字的立足之地。所以美國人也格外重視對下一代的警醒,不管什麼時候,都絕不讓孩子產生特權意識,他們不會讓無理取鬧和要求特權的孩子得到任何好處。

愛孩子不等於任他在父母的“溫柔鄉”裡為所為,這是溺愛;嚴厲也不等於拿著皮鞭跟在孩子後等著下手,這是專制。

愛要有度,嚴要有理,對孩子要捧出一顆愛心,做好兩手準備

愛要有度,嚴要有理,對孩子要捧出一顆愛心,做好兩手準備,協調三種關係,掌握四個程序,做到五個到位。不同性格的孩子在這樣的教育下,也能同樣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一顆愛心兩手準備:對待孩子要嚴厲也要溫柔

孩子經常會犯一些錯誤,對某些事的處理不能讓家長滿意。那該怎麼辦呢?許多人會第一時間直接告訴他“你應該怎麼樣”、“你必須怎麼樣”,強制性地讓他改正。這種方式絕不符合常青藤原則。

常青藤教育原則:多交流,少命令

愛不等於命令,“平等對話”是常青藤教育的最大原則。關注孩子,並不說明你就擁有了在他面前頤指氣使的權力。不管什麼事,父母在孩子面前都不可施加長輩意志,以命令甚至強迫的方式讓他服從。多交流,少命令,就是尊重孩子,給他自由發展的空間,這對形成健康的人格非常重要。

我建議所有的家長,即便孩子做的是天大的錯事,也不要用命令的方式讓他說對不起,而是應該先就問題進行交流,讓他主動認識對錯。如果你總是以強權壓人,不僅讓孩子反感,還會讓他莫名其妙,認識不到事情的本質,也起不到你期望的成長的效果!

嚴厲和溫柔,這是家長的兩大法器,就像大棒和胡蘿蔔。太縱容不行,太嚴厲和強制的態度也起不到作用。比如吃飯的時候,為了讓孩子多吃一些,家長總是不自覺地採取命令的口吻。本來希望孩子多增加營養,可事與願違,在大人的“壓逼”之下,孩子反而吃得更少了。

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命令式的教育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就像吃飯,這是人的本能,你不說,他也會吃飽喝足的,不會因為你沒有下命令,他就主動餓肚子。你用強迫性的語氣要求他多吃,他會感覺到一件本來很愉快的事情突然變成了一個沉重的任務,因此極易產生牴觸情緒。孩子會想:你這麼對我,那我不吃了!有的家長遇到這種事,還覺得委屈:我好心沒好報!其實錯在家長,不在孩子。

為什麼不用建議和交流的語氣呢?家長可以用聊天的方式,告訴他這些可口的飯菜都有哪些營養,對身體的成長髮育有什麼好處,然後推薦他多吃哪幾樣,還可以親熱地跟他說:“快考試了,這是媽媽特意為你做的哦。”效果豈不更佳?孩子不僅感到愉快,還增近了親子關係。

第二,永遠不要替孩子做決定。

在幼兒園也是這樣的,老師越不讓做的事,孩子就越感興趣,屢禁屢犯。比如兩個小孩起了糾紛,老師過來說:“別打架啊!”話音未落,孩子就打起來了。可能他們腦海中並沒有打架的意識,是老師的命令提醒了他們。老師不讓做的事情,他們一定想嘗試一下,尤其是老師採取這種不容違抗的語氣時。

家長和老師都要記住,在常青藤教育中,你要讓孩子自己去決定做什麼,而不是你替他決定。也就是提倡“平等交流”,杜絕“強制命令”。當然不是什麼時候都不能命令,比如孩子從事危險行為,需要你立刻制止時。

換言之,在孩子做決定之前,你該跟他多交流,提供信息和建議。但在他需要做出明確選擇的時候,家長的態度應該是“不介入”,保護孩子的自我意識。

愛要有度,嚴要有理,對孩子要捧出一顆愛心,做好兩手準備

幫孩子認清對錯,而非體罰他們

孩子做錯了事情,你怎麼辦?是幫他認清對錯,下次不再踏進同一個坑,還是氣急敗壞、暴跳如雷,咬牙切齒地讓孩子“付出代價”?

其實,重要的是解決問題,不是對他進行懲罰,尤其是體罰。常青藤教育反對用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的錯誤,因為無論是體罰還是語言上的責罵,都會讓孩子產生恥辱感,嚴重傷害到他們的身體和自尊!

在中國,賞識教育已經漸漸被越來越多的家長和老師認可了,大家都清楚地意識到,懲罰孩子就是在懲罰自己,對他的健康成長起不到任何正面的作用。但在現實生活中,抱著“棍棒之下出孝子”觀念的人還是有不少,體罰孩子的事件也是屢禁不止。

有媒體曾經報道,福州一個15歲的學生被班主任打了耳光,結果導致該生自殺身亡。還有一個學生,考試的時候作弊被老師抓到了,老師忍不住對他動了拳腳,該生受不了精神與身體的雙重羞辱,從四樓跳下,摔折了雙腿。

有的家長說:孩子不聽話,打兩下很有效果,下次他就不敢了。在我看來,這是不懂孩子心理的表現,也是精英教育的大忌。

第一,體罰教育,容易導致孩子的身體受到傷害。

從人體科學角度來講,孩子的任何部位都是打不得的。他們的身體正處於成長髮育階段,承受能力遠不如成人。加上父母、老師在暴怒之下不知輕重,打起來很容易失控,輕則造成孩子皮肉紅腫,軟組織挫傷,重則會出現骨折和神經損傷。有家長說了:屁股可以打。聽起來好像可以,屁股上全是肉,可是肉下面還有坐骨神經呢!家長想過沒有?

第二,長期體罰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經常遭受體罰的孩子,他們百分之百會出現自卑的傾向,進而變得冷漠,對生活缺乏熱情。因為在老師和父母那裡得不到認可,自信心無法建立,就會影響到對人生與社會的態度,以及日後的工作和社交。

有的家長看見孩子某些方面做得不好,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一通吼:“我早就告訴你了,還是做不好,真沒見過你這麼笨的孩子!”上去就打。做父母的心願當然是好的,恨鐵不成鋼,可這樣的教育辦法,只會讓孩子活在責難、羞辱和痛苦中,連最親近的父母也這麼認為,他會覺得自己確實是個笨蛋。

在我看來,懲罰孩子是家長“期待破滅”的一種體現。家長對孩子期待過高,從心裡就認為他必須做得非常優秀,任何事情都不能出差錯。這種過高的期望,一旦因為孩子的不良行為破滅,失落和憤怒的情緒,往往就會讓家長做出體罰孩子的舉動。

我的建議是,面對孩子的錯誤,成人應該採取與他“共情”的態度,表達對他的理解,幫助他分析是非與對錯,和他一起找出問題,讓他認識到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

比如孩子不小心把你的自行車丟了,你要做的不是責罵,而是寬慰他:“我想你一定很難受,沒關係,記住下次別在那個地方停車了,那可能是一個小偷經常出沒的地方。”他犯了錯,你首先不要傷害他,其次不要貶低他。最後,你還應該給他心理支持,鼓勵他改正錯誤。家長要記住,重要的不是懲罰,明白事理才是目的!

愛要有度,嚴要有理,對孩子要捧出一顆愛心,做好兩手準備

對聰明的孩子讚揚,對不聰明的孩子鼓勵

孩子聰明當然要讚揚,但如果你的孩子不那麼聰明、甚至在很多方面表現得較為遲鈍時,你該怎麼辦?

我送給家長一個需要始終堅守的原則:無論孩子做得好與不好,是讓你驚喜還是使你失望,你的每一點欣賞、誇獎和鼓勵,都會讓他從中受益的!如果你嚐到了讚揚和鼓勵的甜頭,你就會發現為人父母其實是件挺簡單的事情。

有一年,我去拜訪留美回國工作的陳博士,剛好見到他教育孩子的一個場景。他的一雙兒女在花園裡盡情地玩水。男孩將軟軟的水管扛在肩上,吃力地向著花園最遠處的一處花圃走過去。他要澆那片剛長長出綠葉子的植物,但是距離實在遠了點,而他找的這根水管子長度不夠。顯然,小傢伙似乎也明白了,可他實在不甘心,憋紅著臉,使勁要把水管子拉到自己的目的地。

搭眼一看,我就發現,在那塊花圃的旁邊,正好就有一個自來水龍頭。只要走過去將水龍頭打開,澆灌的目的就達到了。不用說,小男孩事先沒有觀察,並且現在正付出代價呢!

陳博士笑眯眯地看著,一點沒有幫忙的意思。此時,他那聰明的女兒很快就發現了問題,撅著小嘴跑過去,把水龍頭打開。白嘩嘩的水流淌出來,她一邊玩著水一邊對著男孩笑。然後她跑到爸爸身邊,笑話她的笨蛋哥哥:“他真是笨極啦!是吧,爸爸!”她才四歲,可是事事都表現得很聰明。我很關心陳博士會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在同一件事情上面,兒子很笨,女兒很聰明。現在兒子的小臉脹得通紅,不知所措地站在旁邊,而女兒又迫不及待地要求爸爸的讚揚。

聰明的女兒當然是要讚揚的,陳博土拍了拍女兒的腦袋,親了她的臉蛋一下,說:“你真棒,我看你都快超過爸爸了!”女兒高興極了,臉上樂開了花。

之後,陳博士立馬站起身,拿起盆中的水果走到兒子旁邊,蹲下身子,儘可能地靠近他,遞給他水果,用讚賞的語氣對他說:“寶貝,爸爸特別佩服你呢!你知道要把水管接到廚房的水龍頭上,還有力氣將它扛在肩膀上,即使距離這麼遠,你一點都不怕累,真棒!”爸爸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小傢伙頓時就高興起來,雖然他沒有妹妹的小聰明,但他的勇氣和膽量得到了鼓勵和保護!

這就是讚揚與鼓勵的技巧,對孩子來說,是否真的聰明,還不到下定論的時候,畢竟他們的心智還在發育之中。這時候,家長能否讚揚孩子的優點,保護孩子的自信,對他們的將來就顯得尤為重要。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許多家長往往做不到,孩子一旦腦子轉得慢,就遭冷嘲熱諷:“你真笨!”故意打擊他的信心;孩子某件事做得好了,又過於誇張地讚揚他:“你簡直太聰明啦!不愧是我的孩子!”無形中又助長孩子的驕嬌之氣。

我建議家長,在使用讚揚與鼓勵這兩種方法時,在保護孩子自信的同時也要給他一個榜樣。什麼叫榜樣?就是讓他有一個努力的目標,沿著這個方向塑造自己,得到更多的欣賞和誇獎。即使他做得很糟糕,只要他態度端正,也要及時送上鼓勵,以保護他的興趣和信心。

愛要有度,嚴要有理,對孩子要捧出一顆愛心,做好兩手準備

對自我約束力不強的孩子還是要“從嚴處理”

孩子如果自我約束力很強,善於管理自己,那當然很好,但如果他對自我太過於放任呢?“從嚴管理”還是非常奏效的一種方法,也符合常青藤培養精英的教育目標。但具體實施時,家長要講究技巧,不能矯枉過正。

在幼教班時,妮妮有過一段不服從“管教”的經歷,像一隻要跑出草原的小羊羔,對任何規則都不想遵守。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個階段,只不過妮妮的表現特別明顯

她不願意坐著聽老師講故事,別的孩子都聚精會神地圍在老師旁邊,坐在專門為他們準備的墊子上聽得很認真,她卻站在小朋友的身後,擺弄著手裡的畫冊,一副不感興趣的樣子。

活動時間,小朋友都去玩滑車,她不按要求去一起鍛鍊身體,而是忙別的事情,比如呆在教室裡把大家本週獲得的小花(獎勵)全都從牆上弄掉,故意充當搗亂分子,讓老師生氣。

中午的休息時間,小朋友們都睡著了,她跑到院子裡大聲喧譁,干擾大家午休。老師過來勸她的時候,她擺出一副“我偏不聽”的樣子,繼續我行我素。

孩子總會有此類自我約束力不強的時候,而且有許多小孩,在這方面還特別突出。就像個自由主義者,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只對自己感興趣的事表現出專注,讓父母和老師無可奈何。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不喜歡受限制也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但如果自我約束力太差,家長一定不要視若無睹,及時千涉並從嚴管理,才符合常青藤原則。

如何管理呢?看看曾先生是怎麼做的。

他首先通過與老師的交流,對女兒的這些表現進行彙總,找出哪些是正常的,哪些確實是約束力太差。曾先生認為,女兒不想坐著聽故事,是因為她對故事不感興趣,她已經在家裡聽爸媽講過很多遍了,不是自己故意不想坐下,這一條要剔除;不按要求鍛鍊身體,反而在教室搞“破壞”,以及擾亂小朋友的午休,則是不能姑息的行為,需要嚴格教育,讓她明白道理。

吃過晚飯後,他把妮妮叫到身邊,將這兩件事的對錯,用換位思考的方法仔細地講給她聽:“妮妮呀,如果是你的小紅花被人摘掉了,你樂意嗎?”妮妮不假思索地回答:“不樂意!”曾先生又說:“你在睡午覺的時候,希望有人吵醒你嗎?”妮妮立即大聲地說:“當然不希望啦!那很討厭的!”曾先生趁機嚴肅地說:“你看,這些道理你都懂,可你為什麼還管不住自己呢?以後不能再做這類事情!”

他既不打罵,也不斥責,但嚴肅的態度和就事論事的方法,起到了應有的效果。此後,妮妮很少再犯這樣的錯誤,自我約束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從嚴管理,是常青藤教育理念中對孩子高要求的需要,但家長一定謹記,弄清孩子自我約束力差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些孩子的出格行為,不過是想引起父母、老師或同伴的注意,只要這些行為不傷害到別人,家長和老師最好釆取不理睬的策略,而不是孩子一出格,就揮起“從嚴處理”的大棒。這會造成誤傷,不利於保護孩子的天性。

愛要有度,嚴要有理,對孩子要捧出一顆愛心,做好兩手準備

不要對孩子說:“千這個,不能千那個”

這一原則要求父母,不要當孩子的指揮棒,別替他決定一切,也不要管得太細,這會讓他無所適從,嚴重的還會對父母形成依賴,丟掉自我意識,最終無法融入社會。到時自立都做不到了,何談成為社會精英呢?

美國教育學家對富人階層與低收入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不同做了詳細的調查,然後總結出一份讓人驚訝的報告:

低收入階層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更嚴格,而且多是指令式教育:幹這個,不能幹那個;不能那樣做,必須這樣做…規矩多、命令多,特別嚴厲,不能有偏差。他們教育出來的孩子一般很懂禮貌,守規矩,知道大是大非,但卻習慣於服從,不善於爭辯和獨立思考。

中高產階層以及富人家庭,則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種方式。父母對孩子要寬鬆很多,絕不輕易說“不”,從來不會試圖掌控孩子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他們的教育目標是影響孩子的大腦,而不是肢體。即便孩子要幹一件家長所不能容許的事情,他們也只是耐心地啟發、商量,說服他(她)改變主意,有時甚至不得不通過“談判”來達成協議或彼此的理解。

兩種教育方法,體現出來的是兩條相差甚遠的起跑線。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的富二代更加優秀,而中國的富二代卻坐吃山空的原因,因為美國富人奉行的是常青藤精英教育,著重訓練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中國富人卻還抱著指令式教育不放手,從小就對孩子干涉過多,讓孩子成了溫室花朵,經不起風雨。不僅沒有開拓力,連守成的本事都沒有。所以,中國社會才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這句話在美國社會是不成立的。

不要對孩子說:“幹這個,別幹那個!”總是由你來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他就會逐漸喪失分辨對錯的能力;總是讓你來決定他應該做哪件事,長大後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就很容易迷失方向,因為他從小就沒經過這方面的訓練,不會自己做選擇!

已經讀初中的女孩早晨起床,穿上一件紅色的毛線衣和牛仔褲,就來到餐桌前吃飯。媽媽瞥了一眼女兒,馬上嘮叨開了:“哎呀,穿的什麼樣子呀,很不搭配,趕緊換衣服。”女孩只好進去換衣,出來後媽媽還不滿意,又是一陣牢騷。經過好一陣折騰,總算按照媽媽的眼光打扮得得體了,女孩的心情卻已經糟到了極點,吃飯的時候深沉了許多,連鏡子都沒照一下,就匆匆地出門去了學校,因為她認為這個形象不是自己想要的,而是媽媽強行塞給自己的。

這就是家長向孩子灌輸父母意志的後果,總是對孩子一百個不放心,每天都緊緊盯著他(她)的所作所為,讓孩子“馴服”地按照自己的標準來做人做事,這不僅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影響親子關係的融洽,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十分不利,當然也就很難幫助孩子形成很強的社會競爭力!

我們的建議是,遇到事情,應該先對孩子說:“你看應該怎麼做呢?”多進行啟發,引導他獨立做決定;永遠與喝令教育說再見,孩子做得再不如你意,也不要大聲地訓斥和命令;鼓勵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尤其是思維邏輯方面的特長,並幫助他形成屬於自己的小世界。也就是說,在某一方面,家長要勇於當孩子的“學生”。

愛要有度,嚴要有理,對孩子要捧出一顆愛心,做好兩手準備

不要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對孩子來說,這種事只要發生過一兩次,道理他就懂得了:不是所有的要求爸媽都會同意。所以,再想“獅子大開口”的時候,他就會想一想,會不會得到滿足?

有很多家長是白手起家,小時候恰好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家庭困難,生活條件不好,吃過不少苦。所以現在對自己的孩子就竭盡全力,寵到極點,對孩子的要求是來者不拒,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摘下來、將海里的魚全撈上來給他。

處在這種成長環境裡,孩子難免養成嬌縱的習氣,依賴父母,一味索取不知道滿足,進入社會以後,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他的生存能力就比較低,成功的機會也比較小。

有個寓言故事叫做“老狼教子”,講的是狼如何訓練自己的孩子,讓它們成為草原上的強者,可謂是殘酷無比,不講一點親情,一直讓後代擁有真正的“狼性”才罷休。

老狼為何要如此培養小狼仔呢?

因為草原上生存條件惡劣、資源匱乏、竟爭對手多,有老虎、獅子、獵豹等兇猛動物,全是強大的對手。這就需要狼具備隱忍與堅韌的品性,可以隨時壓制自己的慾望,忍受挫折與困難,才可在惡劣的環境中等來時機,一代又一代地生存下去。

常青藤教育就要求家長培養孩子的“狼性”,讓孩子明白,不是自己所有的慾望都能夠得到滿足。家長也要清楚地意識到,如果無原則地向孩子妥協,我們是難靠自己的力量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的。最為重要的是,家長根本沒有必要這麼做。無限制地滿足他,一是容易使其養成依賴父母的習慣,二是會使他產生貪得無厭的索求。早期教育階段還無所謂,但隨著他越長越大,想要的東西越來越多,有時就會不注意場合,不顧及家長的承受能力,蠻橫地要這個要那個。那時,家長再想拒絕和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就要付出較大的代價了。

李教授談到他與兒子春浩在玩具商店的“鬥爭”;春浩跟別的孩子一樣,看到玩具就非要買,爸爸不買,他就哇哇哭。遇到這種情況,有的父母就抵抗不了,馬上掏錢;有的父母則堅決不退讓,但辦法是打孩子。李教授當然不會打孩子,而是讓他哭,和妻子依舊往前走,不理他。春浩看見大人都走了,自己的哭鬧沒有效果,只好爬起來,拼命地追上爸爸和媽媽,不再提玩具的事情。

對孩子來說,這種事只要發生過一兩次,道理他就懂得了:不是所有的要求爸媽都會同意。所以,再想“獅子大開口”的時候,他就會想一想,會不會得到滿足?如果是有過拒絕歷史的,他就不會提了。再比如,女兒看到了好吃的,非要買,怎麼辦呢?有些零食太貴了,這筆開支會影響全家人的生活。這時家長可以折中處理,跟她說:“寶寶,還是自己做的好吃,回家媽媽給你做更好吃的!”然後回到家儘自己的能力給她補償,讓她知道你做的不比外面做得差,在做的過程中可以讓她也參與其中。如此,既打消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慾望膨脹,還鍛鍊了她的動手能力!

家長應該利用孩子的要求,指導孩子怎樣才能通過努力達到目的,而不是靠別人的“施捨”。孩子的自信、自強和自立意識,就是在這些點點滴滴地追尋自己要求的細節教育中逐漸形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