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楊子的女兒上哈佛:離異家庭的孩子為什麼可以如此優秀?

青音姐的知心話:

“如果你的男人出軌了要跟你離婚,你要怎麼辦?”我覺得這是個非常考驗女人的人格成熟程度的好問題,成熟的女人會說“如果他的心確實走了,那我們就彼此放過,一別兩寬,我會努力更愛自己。”而不成熟的女人則會用憤怒、用可憐、用內疚感、用弱勢、用徹底的自我毀滅來無休無止的跟那個心裡已經無愛的男人糾纏,死死拖住對方不撒手,當然,大多數都會以“為了孩子”的名義。

所幸,人格成熟的女性是有的,而且越來越多了,因此我們有理由期待,在不可逆轉的離婚率逐年攀高的現代社會里,因父母離異而導致心理出問題的孩子,不會跟離婚率成為正比。當然,這完全取決於孩子有個怎樣的媽媽。

今天文章裡楊子前妻的例子,讓我們看到被出軌的妻子是如何用努力愛孩子愛自己來自我療愈並贏回尊嚴的,很棒!親愛的你,我們無法左右別人是以怎樣的面目出現在自己的人生裡,但我們可以控制和管理自己受到傷害以後的心態和情緒。我的人生信條是:“你給我風霜苦雨,我還以眉清目秀!”來,咱活得爭氣點!

以下,for you。

楊子的女兒上哈佛:離異家庭的孩子為什麼可以如此優秀?

你才是那個手握方向盤的人

最近,楊子在微博上曬出女兒申請上哈佛預科生的消息。

楊子的女兒上哈佛:離異家庭的孩子為什麼可以如此優秀?

由於黃聖依在親子真人秀上的尷尬表現,大家普遍都知道楊子有個兒子叫安迪。但是對他的女兒卻知之甚少。

楊子的女兒是誰?

  • 她叫楊海潤,是楊子和前妻陶虹的女兒。

  • 她9歲時在媒體面前力挺爸爸,而那時楊子已與黃聖依再婚。

  • 她面對父母離異、家庭破碎,調整心態,鼓勵自己向前看,學會知而不言。

  • 她從小就可以在眾目睽睽之下收放自如地演奏古箏和鋼琴。

  • 她是那個心中有愛,眼裡有他人,會為家人送上生日祝福的姑娘。

  • 她是那個積極樂觀,陽光明朗,學業和課外活動兩不誤的學生。

對於孩子來說,如果父母感情不和是綿綿細雨或雷陣雨的話,父母離異就是狂風暴雨。

法國文豪托爾斯泰曾說“所有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面對家庭的不完美,有人沉溺於受害者思維,開始逃學、沉溺遊戲、甚至自殘自殺;有人能夠與自己,與父母和解,尋求治癒,活出自己的人生。

楊海潤選擇了後者。

楊子的女兒上哈佛:離異家庭的孩子為什麼可以如此優秀?

根據國家民政部官網公佈的2017上半年離婚大數據:2017年我國有558萬對夫婦結婚,同時有185萬對夫婦離婚。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離婚率更是飆升到了35%。

這一數字意味著有更多的孩子將面臨父母離異這一最大災難。如果再考慮到那些夫妻感情不和湊合過日子的家庭。真替孩子們捏把汗。

楊子的女兒上哈佛:離異家庭的孩子為什麼可以如此優秀?

家庭的動盪如同孩子的地震,創傷幾乎不可避免。伴隨而來的,原生家庭的概念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楊子的女兒上哈佛:離異家庭的孩子為什麼可以如此優秀?

這是一個拼“媽”的時代

原生家庭即父母的家庭。我們談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其實是在說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之間對孩子產生的影響也有大小。從人類關係的發展路徑來看。首先是母嬰關係,然後是孩子與家庭的關係,最後才孩子與大千世界的關係。

母嬰關係是一切關係的基礎。人類在嬰幼兒期完全依賴媽媽而生存,沒有媽媽就沒有嬰兒。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說“世界上沒有嬰兒這回事”。媽媽的人格決定著母嬰關係的品質。

楊子的女兒上哈佛:離異家庭的孩子為什麼可以如此優秀?

所以說,這是一個拼“媽”的時代,並非言過其實。只不過拼的不是媽媽有多少錢,媽媽多漂亮,而是媽媽人格的健康程度。

一個擁有健康人格的媽媽是什麼樣子的呢?她能對環境做出適應性反應。翻譯成白話是:悲傷的時候會哭,覺得高興了就笑,糟心的時候就會難過抱怨。就是心理有彈性,不是僵硬的。

比如楊海潤的生母陶虹。

她畢業於復旦,是楊子家族企業的高管。在2012年黃聖依與楊子緋聞傳得很兇並且懷孕這段時間,她心平氣和的接受了這一切,並轉發了大量鼓勵自己看淡一切的佛家語錄。

楊子的女兒上哈佛:離異家庭的孩子為什麼可以如此優秀?

雖是工作上的女強人,但是她在女兒的成長道路上從未缺席:

她會和女兒一起參加親子活動;女兒離家參加比賽沒幾天就開始想她;時常關注女兒的動態,並常常跟女兒互動。

而楊海潤也非常愛自己的母親。

楊子的女兒上哈佛:離異家庭的孩子為什麼可以如此優秀?

可以說,正是在陶虹的母親角色的大力參與下,楊海潤在家庭裡缺失的大部分父愛得到了彌補,成長為一個出色的孩子。

在青音姐的《重新養育自己的40堂必修課》中就講到了單親的爸爸媽媽該如何給孩子完整的愛,點擊查看詳情,來學這門學完退費的心理課吧!

楊子的女兒上哈佛:離異家庭的孩子為什麼可以如此優秀?

擁有一個人格健康的媽媽,為什麼如此重要?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的基本人格形成於0-3歲,這個階段孩子的重要養育者通常是媽媽。

人生頭三年:一生的背景樂。人格如同一座大廈的框架,而人生頭三年就是大廈的地基。嬰幼兒將與媽媽的互動關係,內化為內在關係,併成為其成年後所有人際關係的模式。

人生頭三年的所有體驗、感受成為人生的背景音樂,人格的底色。這有點類似於俄羅斯套娃,一個套一個,他們的形成與最裡面的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大小而已。

“三歲看大”亦是同樣的道理。

楊子的女兒上哈佛:離異家庭的孩子為什麼可以如此優秀?

信任感和自主性:人生的左右護法。人們之所以能活著,並且感覺還不錯活著。依賴於兩種感受:你好和我好。你好是基於信任,而我好則是建立在獨立自主之上。

根據心理學家埃裡克森的理論,信任感和自主性分別形成於0-1.5歲和1.5-3歲。

如果媽媽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有能力給予恰當的回應,比如哭了抱抱;餓了餵奶;尿了拉了及時換尿布,孩子就能夠信任媽媽,生出世界是安全的感覺。

如果媽媽總是做出不當的反應,孩子則會感到是世界是危險的、不安全的。

楊子的女兒上哈佛:離異家庭的孩子為什麼可以如此優秀?

如果媽媽允許孩子自由的爬行、吃飯等,並容納孩子因此帶來的諸如衣服髒了、吃的到處都是等所謂的“錯誤”。孩子會感到自己被允許自主,這樣的自己是被媽媽愛的,繼而滋生出自主意識。相反,孩子則會變的羞愧和懷疑。

楊海潤的家庭雖然因父母離異而不完整,所幸,她有一個足夠好的媽媽。而這份母女關係將是她取之不盡的愛的帳戶,守護她的一生。

楊子的女兒上哈佛:離異家庭的孩子為什麼可以如此優秀?

沒“媽”可拼,唯有“拼”自己

那麼是不是說,既沒有完滿的家庭,也沒有陶虹那樣足夠好的媽媽,人生就完蛋了?當然不是。

日本暢銷書作家東野圭吾說“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儘量打好它”。

的確,在沒家庭沒媽可拼的情況下,打好這手牌真的很難。但,逆襲並不是不可能。只要你對自己的人生足夠有勇氣、足夠負責任。

楊子的女兒上哈佛:離異家庭的孩子為什麼可以如此優秀?

歌手張韶涵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的家庭可謂支離破碎、一地雞毛。她15歲擔起養家重擔。18歲一炮而紅。

而這一切都被她的父母毀掉了,尤其是媽媽。

張韶涵做心臟手術期間,媽媽攜款潛逃。再後來,已經離婚的父母控訴張韶涵不給撫養費。媽媽甚至誣告張韶涵吸毒。

張韶涵的父母可謂極品中的極品。即使這樣,張韶涵沒有沉淪,沒有放棄自己,沒有以此作為不去努力的藉口。憑藉著《蒙面歌手》又回到了觀眾的視野。

張韶涵走出家庭的創傷,重新回到舞臺。這期間經歷著怎樣的內心掙扎和煎熬,我們不得而知。我們看到的是:她靠自己挺過來了,並且活的更加了然、豁達。

在青音姐的《重新養育自己的40堂必修課》中就講到了《5步教你與原生家庭和解》,教你不受父母所帶來的自卑影響,點擊查看詳情,來學這門學完退費的心理課吧!

楊子的女兒上哈佛:離異家庭的孩子為什麼可以如此優秀?

“拼”自己,怎麼拼?是有其內在邏輯的

以下是青音約給你支的幾招,它是漸進式的,像火車從一站到下一站,不可跳級,不可插隊。

首先,尋根溯源。辨識你現在的關係模式,然後尋找這個關係模式的根和源,即看一看原生家庭是如何橫跨時空限定現在的你的。

看見的意義在於:看見即理解。人對未知和困惑總是充滿著恐懼,一旦弄明白了,就會如夢初醒“原來如此”。

我的來訪者小郭是個很好的例子。她曾經很害怕與人有衝突,只要在談話中發現苗頭不對,她會立即撤離或壓抑自己。在諮詢中,我瞭解到她的父母在離婚之前,經常爭吵。在我把兩者做了關聯並反饋她後,她在人際中對沖突的緊張就開始緩解了。

楊子的女兒上哈佛:離異家庭的孩子為什麼可以如此優秀?

其次,改弦易調。看到原生家庭和現在人際模式的關係,可以降低其對情緒的影響。但要活成自己的樣子,看見還遠遠不夠。需要在看到後行動起來,做出改變,形成新的、良性的人際模式。

來訪者小郭的例子,人際中的焦慮和緊張得到緩解,但並不能改善她的人際關係。如果她希望更進一步,那就需要改變。在面對衝突時,不再撤離或壓抑,而是迎上去。

迎上去,並不是去吵架或打架。而是不迴避這個衝突,堅持自己的意見,表達自己的觀點。

而這種全新的經歷,將滋養著她,形成不同以往的體驗。有天她可能會發出“原來還可以這樣”的驚歎。

楊子的女兒上哈佛:離異家庭的孩子為什麼可以如此優秀?

最後,舍然大喜。釋然之後方能坦然。釋然是指看到父母的侷限性: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受到他們自身知識、經歷、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

向一個人索要他沒有的東西,是苛責。一個從未被溫柔對待過的媽媽,她怎有溫柔給孩子?一個在家庭暴力環境下長大的人,他視寧靜的生活為無味。

看到父母也是被他們的父母限定著,一代一代的輪迴。斬斷它,我們的限定就被解除或減弱了。大爽。

原諒父母,放過自己。大喜。

聽過一句話叫做“沒有100%完美的原生家庭”。離異、父母不和的家庭當然不幸,但所有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小問題。

所以真正重要的,是我們面對原生家庭的態度:是繼續責備父母,為自己的不成功找理由?還是成熟起來,自我負責,扛起自己的命運?

相信,你已經有了答案。

楊子的女兒上哈佛:離異家庭的孩子為什麼可以如此優秀?

這裡,向你推薦青音姐全新的情感教育課程《重新養育自己的40堂必修課》,讓你在家,也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今天課程更新:《如何療愈自己的“內在小孩”?》。

這套課程最大的特色是——

它是一套免費學習的課程,你全部學完,考試合格我們就全部退費!

這套課程將從“自戀”、“自卑”、“自尊”、“自愛”、“自信”五個大的模塊入手,帶你分析和梳理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讓你活出真我,懂得愛人悅己。

關注微信公眾號青音約,在後臺回覆“學完就退費的心理課”,即可看到《重新養育自己的40堂必修課》的課程簡介和參與方式,期待與你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