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攪動行業的鯰魚?手機巨頭華為小米“跨界”為PC行業做了啥

不得不承認,手機品牌做筆記本電腦,的確是一件很振奮人心的事,不難想象,只有像華為、小米這種實力較強的大廠進軍筆記本行業,才能讓整個市場從一潭死水變得重新流動起來,這對於玩家、消費者、廠家來說,都是好事兒。

  早在2016年華為與小米準備進軍PC行業的時候,筆者就根據當時曝出的信息,從數據/營銷策略/產品幾個方面來分析華為/小米筆記本的靠譜程度,(華為PK小米 聊聊誰家做筆記本更靠譜?),當時筆者大膽猜測,相比小米筆記本,華為旗下筆電將更有優勢,更有資格成為PC行業裡的一股清流。

  時至今日,已經過去了四個年頭,華為與小米在產品層面的較量似乎已經初見分曉,接下來我們就從產品端一起看看華為與小米在這幾年分別做了點啥?

攪動行業的鯰魚?手機巨頭華為小米“跨界”為PC行業做了啥

華為深耕輕薄本開創“多屏協同”交互 對PC產業更有意義

  翻看華為與小米近幾年發佈的產品,你就會發現,兩個品牌在產品和定位上有不小的區別。華為定位高端商務本,產品的外觀商務大氣,專為職場精英打造,華為MateBook X、華為MateBook、華為MateBook D、華為MateBook E系列產品經過迭代,產品品質、設計甚至超越了一線大廠的水平,其潮流時尚的外形加上強勁的性能配置全面滿足更多青春用戶的需求,市場表現強勁,令人信服。

攪動行業的鯰魚?手機巨頭華為小米“跨界”為PC行業做了啥

  除了過硬的產品設計與品控之外,關注PC行業的用戶,最近一段時間還頻繁聽到四個字——多屏協同。作為華為一碰傳功能的新升級,多屏協同可謂是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筆記本電腦與智能手機、Windows系統與安卓系統之間的跨界聯動,這是其它品牌產品所不具備的。

  通過“多屏協同”,使手機和電腦畫面緊密協作,用戶只需專注於一個屏幕,實現了跨設備、跨系統的交互和協同,這一功能的出現,為產品生態閉環打造提出了新思路,也拓展了用戶對於筆記本電腦功能體驗的認知。

攪動行業的鯰魚?手機巨頭華為小米“跨界”為PC行業做了啥

  以往,筆記本電腦行業的創新都圍繞“筆記本電腦”這一個核心來做,然而筆記本電腦的構成、設計、配置就那麼多,所做的創新也只能是在固有的基礎上去做,這固然能夠推動產品本身的創新發展,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模式具有一定侷限性。

  華為另闢蹊徑,將攝像頭放置在了鍵盤F6與F7鍵位之間,需要用到時只要按一下就會自動彈出來,不僅解決了佈置的難題,也同時能保證攝像頭的安全性,防止隱私的洩露。

攪動行業的鯰魚?手機巨頭華為小米“跨界”為PC行業做了啥

  而華為系列無界全面屏設計、隱藏式攝像頭、IPS高清屏幕、多屏協同的出現讓用戶看到了更多的可能,試想如果沒有華為,想必大家還無法在筆記本上體驗到如此優秀的設計和軟硬件解決方案。

小米遊戲本與輕薄本齊頭並進 整個產品不溫不火

  而反觀小米定位高性能超極本,外觀簡潔美觀,專為大學生或職場新人打造,更多采用遊戲本與輕薄本齊頭並進的方式。

  從市場表現來看,整個產品不存在突破性的技術與方式,在某種意義上講並沒有將做手機的思維來做筆記本,無論是旗下商務系列小米Pro還是輕薄系列小米Air還是小米遊戲本與傳統的PC廠商相比都沒有太大的優勢,市場表現力一般。

攪動行業的鯰魚?手機巨頭華為小米“跨界”為PC行業做了啥

寫在最後:相比小米華為或許更能扮演好這魚塘裡的鯰魚這個角色 持續刺激傳統PC廠商

  就產品定位來看,華為筆記本主打輕薄便攜,適合經常出差、旅遊的商務人士,而小米筆記本主打性能,適合玩遊戲和做簡單的視頻剪輯,在產品定位上華為和小米各不相同。

  但在取悅消費上面,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闖蕩多年華為/小米對此都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旗下產品都非常的輕薄,顏值也都非常的高,在他們的牽頭下,許多傳統廠商也紛紛進入輕薄筆記本領域,某種意義上給講給起了一個好頭。

  除了定位之外,華為/小米筆記本,在價格上也有一定的區別,小米筆記本的價格主要集中在3000元左右,而華為筆記本主流的產品價格在5000元以上,在產品售價上,華為與小米也有一定的區別。

  雖然小米和華為沒有發佈太多產品,但已經發布的產品都是各個價位段下的精品產品,而反觀傳統PC廠商,雖然不乏出色的產品,但是由於在PC行業紮根太久,缺乏創新,使小米和華為硬生生從傳統PC嘴裡搶來了份額。

  而從創新力來看,筆者認為華為更能扮演好“鯰魚”這個角色,持續刺激傳統PC廠商,使各方一同推進行業發展,關於華為與小米著幾年的表現,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