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敘永縣積極推行“四個三”工作法 實現商會進村與能手入會“雙進雙助”

敘永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烏蒙山連片特困地區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村90個、貧困戶23644戶96619人,脫貧工作任務艱鉅。縣域內非公經濟佔全縣GDP總量60%以上,是服務全縣經濟發展、實施產業幫扶帶動困難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為充分發揮非公經濟優勢作用,2017年初,敘永縣積極探索推行“四個三”工作法,啟動“雙進雙助”活動,動員商會會員把產業發展到貧困村,引導貧困村致富能手進入商會,實現脫貧攻堅和企業自身發展互幫互促。

一、“三級聯動”強化運行保障機制

一是黨委牽頭強保障。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牽頭研究、親自過問,形成“雙進雙助”活動方案;縣委副書記主持召開非公經濟“雙進雙助”助力脫貧攻堅動員大會,就如何推動“雙進雙助”活動進行周密部署,為活動開展提出行動指南。二是部門搭橋助推動。縣委統戰部牽頭,縣工商聯主抓,會同縣扶貧移民局、經商局等部門和鄉鎮開展全覆蓋摸底排查,準確掌握全縣258家非公企業發展現狀、參與脫貧攻堅情況和貧困村36名致富帶頭人分佈、入會情況,引導非公經濟人士與貧困村點對點連接,讓幫扶資源精準對接、有效落地;動員26名有致富頭腦的貧困村個體戶、私營業主進入商會,利用商會平臺,幫助產業發展和個人成長。對活動開展過程中幫扶成效明顯、企業發展好的典型案例進行總結,形成經驗材料3篇,供非公經濟人士學習借鑑和複製推廣。三是企業參與勇擔責。非公經濟人士結合自身產業特點和貧困村脫貧需求,與預脫貧村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產業發展到村。目前已實現2017年42個預脫貧村和2018年30個預脫貧村非公企業幫扶對接全覆蓋,有力增強了貧困村發展後勁。

二、“三方引領”強化幫扶發展責任

一是以“培訓班”為陣地,加強學習引導強意識。推薦2批30餘名非公經濟人士參加市級教育培訓,組織3批65人次參加理想信念教育活動,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川篇”精神,切實樹牢非公經濟人士“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增強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以“網絡”為平臺,宣傳政策把準方向。建立“雙進雙助”微信群、QQ群,加強與新媒體、門戶網站溝通合作,通過“兩微一端”、脫貧攻堅宣傳專刊等平臺,適時推送脫貧攻堅相關政策和企業實施脫貧幫扶成效明顯、商會助力貧困村致富能手產業發展壯大的先進典型,為非公經濟人士開展幫扶找準方式方法,吸引更多的貧困村致富能手加入商會。三是以“座談會”為紐帶,溝通交流增進共識。組織商會會員和貧困村致富能手召開座談會,聽取他們交流幫扶情況、心得體會、意見訴求等,引導非公經濟人士走出“非公經濟參與扶貧就是捐錢捐物”的誤區,將產業延伸到貧困村,充分利用脫貧攻堅產業扶持政策,做強產業,帶動就業,實現企業發展壯大、群眾持續增收互惠多贏。

三、“三駕馬車”鋪就脫貧致富道路

一是以產業發展為基礎,為脫貧增收長效續航。立足敘永自然地理條件,非公經濟人士在貧困村大力發展高山蔬菜、特色水果、糯稻種植和肉牛、生豬、家禽養殖等產業,並提供從生產到銷售的“一條龍服務”,通過與貧困戶簽訂協議,免費或低價提供種子、種苗或仔豬等,免費提供種養殖技術培訓,保底價或高於市場價回收產成品,大大降低貧困戶發展風險,提振投身產業發展的熱情和自主脫貧的信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近2000戶貧困戶通過產業帶動實現增收。二是以就業優先為抓手,為脫貧增收加固保障。非公經濟人士在貧困村建立規模較大的種養殖基地,興建水稻、核桃、牲畜等加工廠,為周邊群眾提供上千個就業崗位,按照“建檔立卡貧困戶優先就業”的原則,優先錄用滿足條件的貧困戶勞動力,為其購買商業保險、免費提供伙食和技能培訓,帶動100餘戶貧困戶實現戶均務工收入達20000元以上。三是以資產收益為引擎,為脫貧增收注入動力。非公企業在貧困村大力實施“資產收益扶貧試點項目”,將年度經濟收益轉化為民生資源,用於改善貧困地區交通、飲水、醫療、教育等基礎設施條件。一年多來修建或擴建道路32公里,修建整治生產蓄水池4處,興建學校1所。同時成立專合社,鼓勵群眾通過土地流轉、自籌資金等方式入股,或以企業項目資金轉化為股金分配給貧困戶,讓困難群眾參與年終分紅,實現貧困戶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四、“三大功能”促進會員健康成長

受發展環境限制,農村致富能手在與外界溝通交流、獲取信息資源等方面存在短板。商會作為黨委政府聯繫非公經濟的重要載體和會員企業的“孃家”,是幫助會員企業破解發展難題、實現健康快速成長的重要平臺,對新加入商會的農村致富能手,作用更是突出。一是幫助擁有政治身份。貧困村26名致富能手加入商會,成為工商聯組織的正式成員,具有獨特的政治身份,在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的關心關注和教育引領下,不斷提高自身思想覺悟和社會責任感。同時,通過商會平臺,發掘推薦16名農村致富能手進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2017年來聯合或個人提交“建立勞動糾紛聯動處理機制”“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等建議、提案11個,為進一步優化非公經濟發展環境、助力全縣經濟發展積極建言獻策。二是幫助共享市場資源。利用商會平臺,組織會員舉辦展銷會、召開座談會等,增進行業內和行業間精英的交流、互動,及時獲取市場信息、拓展人脈,實現資源共享,增強合作共贏。貧困村8名種養殖大戶與6家餐飲、酒店會員企業簽訂協議,定向銷售生豬、肉牛、高山蔬菜等,妥善解決銷路問題,幫助企業擴大產業發展規模、增加經營利潤。三是幫助提升學識才幹。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組織和推薦貧困村致富能手6批37人次參加行業論壇、專業講座,提高專業技術水平;組織20餘名會員赴雲南、深圳、貴州等地學習考察,幫助其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學習取經。同時,農村脫貧致富能手進商會,豐富了會員結構,壯大了商會力量,擴大了商會的社會影響。

(敘永縣委統戰部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