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建築工程後植入的鋼筋安全可靠嗎?它是如何施工的?

細雨喃妮


植筋技術在建築工程中應用廣泛,經過科學論證,具備完善的施工技術及檢測標準。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它的工藝流程:清理原結構——修整基層——標定孔位——鑽孔——清孔——注膠(膠粘劑進場檢驗合格)——植筋(鋼筋除鏽、除油汙)——靜置固化——質量檢驗。

施工過程及質量控制節點:

1、鑽孔的位置必須經過探測原鋼筋位置後標定。避免干擾。

2、植筋焊接應在注膠前進行,若個別鋼筋確需後焊時,要求施焊部位距注膠孔距離不小於200mm。且採取斷續施焊的降溫措施。

3、基材清孔及鋼筋除鏽、除油汙的工序完成後,應按隱蔽工程的要求進行檢查和驗收。


4、植筋孔鑽好後,先用鋼絲刷進行清孔,再用氣泵清除孔內粉塵。

5、注膠時,其灌注方式應不妨礙孔中的空氣排出,灌注量以植入鋼筋後有少許膠液溢出為度。

6、注入植筋膠後應立即插入鋼筋,並按單一方向邊轉邊插,直至達到規定的深度。

7、植入的鋼筋必須立即修正方向,使鋼筋與孔壁間的空隙均勻,然後靜置養護,不得擾動。

8、植筋後第七天,應抽樣進行現場錨固承載力檢驗。其檢驗方法及質量評定必須符合《建築結構加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的規定。


綜上可見,建築結構植筋工藝是經過科學論證和實踐檢驗的一門成熟技術,安全性能得到法律法規的有力保障!


建築界一哥


首先,只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及相關規範施工,植筋肯定是安全可靠的。

植筋是一種鋼筋施工技術,主要採用化學植筋,一般用在砌體(填充牆)與框架柱、框架樑、剪力牆、板等主要承重構件的連接處,其作用就是起到提高二次結構與主體構件整體的穩定性。下面介紹下施工工藝過程:

彈線定位→鑽孔→清洗孔→灌注膠水→插入鋼筋→固定養護→綁紮鋼筋澆築混凝土

(1).彈線定位。根據圖紙及相關規範,確定植筋位置和數量後,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錯開原結構鋼筋,用工具標註植筋位置,然後請監理或者甲方驗收直到合格。

(2).鑽孔。用衝擊鑽進行鑽孔作業,一般鑽頭比植筋所選型號的直徑大5mm左右,孔深為15*d(實際操作時鑽孔深度稍微大幾毫米),鑽孔時保證鑽頭與牆面垂直。

(3).清孔。鑽孔後,孔內會有各種灰塵及灰渣,必須清理乾淨。可以用加長的毛刷,伸到孔底部後來迴旋轉,然後用空氣壓縮機將孔內浮塵吸出來,再用脫脂棉蘸上酒精放入孔內壁進行清洗。最好不要用水,因為水不易揮發,會有施工效率上的下降,影響施工進度。

(4).灌注膠水。清孔後,將植筋專用膠灌入套筒,然後套筒固定在專用注射器上,將套筒另一端溢出的膠去除掉,然後將注射器慢慢推進孔內,扣動注射器扳機,慢慢注射,注射一下退一步,以排除孔內空氣,使孔內充滿膠水。

(5).插入鋼筋。膠水注射後,立即將事先準備好的植筋(注意準備植筋時要反覆用鋼絲刷將植筋插入的一段反覆刷去汙鏽)放入孔口處,然後慢慢單向旋轉插入孔內,中間不可逆向旋轉,直到插入底部。

(6).固定養護。保持植筋垂直牆面後,等植筋膠固化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一般常溫狀態下固化時間需要50分鐘左右。在固化前不可振動植筋。

(7).綁紮鋼筋澆築混凝土。膠水固化且植筋穩定後,可進行二次結構的砌築或者鋼筋綁紮澆築混凝土等下道工序。

需要強調的是,在植筋施工前,除了需要對選取的鋼筋進行防腐除鏽外,還要做抗拔試驗,保證鋼筋的抗拉強度達到設計標準。

當然,植筋不僅僅用在二次結構和主體構件之間的連接處,還用於混凝土構件之間的加固等措施,其施工方法大致相同。


西飛部落


↑點擊“玉扳手”頭像,隨時隨地瞭解建築業最新動態!“先關注哦,以後找不到”!

首先要說的就是建築工程在植入鋼筋是非常安全的,是經過驗證的!

施工工藝步驟:

(1)準備:檢查被植筋混凝土表面是否完好,鋼筋探測核對標記植筋部位。

(2)鑽孔:在根據鋼筋直徑按照技術參數表中的資料要求,根據直徑對應深度打孔,檢查孔徑及孔深,滿足要求即可。

(3)清孔:利用壓縮空氣清孔,用毛刷刷三遍,吹三遍,確保孔壁無塵。

(4)注膠:首先將植筋膠直接放入膠槍中,將攪拌頭旋到膠的頭部,扣動膠槍直到膠流為止,前兩次打的膠不夠用。注膠時,將攪拌插入孔的底部開始注膠,逐漸向外移動,直至注滿孔體積2/3即可。注射下一孔時,按下膠槍之後免得舌頭,因為自動的舌頭,拉出拉桿,將膠取出。

(5)植筋:將備好的鋼筋旋轉這緩緩插入孔底,按照固化時間表規定時間,進行安裝,是的錨固劑均勻的附在鋼筋的表面及縫隙中,呆其固化後在進行焊接,綁筋及其他各項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