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我國的SLC-2型、SLC-2E這兩款軍用雷達的性能怎麼樣?

1130艦炮


這兩款雷達在用途方面有些差別,SLC-2型屬於地面炮位偵校雷達,SLC-2E是它的改進型號,屬於多功能定位雷達。

圖注:我國出口的SLC-2型炮位偵校雷達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炮位偵校雷達。所謂炮位偵校雷達就是利用雷達技術,追蹤敵方火炮發射的炮彈後,依據敵軍火炮彈道推測出其發射陣地的位置,為己方的火力反擊提供敵軍目標的精確定點座標資料,並測定己方火炮的彈著點座標以校正火炮射擊。

在地面炮位偵校雷達研製方面,我國最初沒有自主研製的相關產品,我軍裝備的炮位雷達都依賴進口。近些年來,我國科研人員努力攻關,研製出了S LC-2型地面炮位偵校雷達,它不僅大量準備我軍,在國際市場上也銷售了很多,而且在外軍中經過了實戰的考驗,成為中國製造的又一款世界級的明星產品。

圖注:國產SLC-2E型多功能定位雷達


在SLC-2雷達研製成功之後,我國在它的基礎上發展出SLC-2E遠程多功能武器定位雷達,既能反炮兵定位,還能執行防空任務,成為了一種空地通殺的新型雷達。SLC-2E型多功能定位雷達採用新型兩維相掃和一維機掃、全固態全相參和全數字相控陣體制,利用天線陣上數千個發射/接收單元的移相器改變掃描波束相位,迅速變化掃描波束的方向來探測、捕捉和跟蹤目標。雷達工作時首先迅速沿水平方向發射正負45度扇面的X軸掃描波束帶,當敵軍炮彈進入水平掃描扇面時,相控陣天線又立即發射一束垂直方向的Y軸跟蹤波束,跟蹤炮彈的飛行軌跡,短時間連續測定彈道,隨後計算機便通過高速運算,立刻反推出拋物線彈道的起始點座標,即敵軍火炮陣地的位置。

由於SLC-2E雷達採用先進的高瞬時帶寬設計,可對目標進行快速分類,對以彈道飛行的炮彈、遠程火箭彈和彈道導彈,就立即定位其發射平臺,對以非彈道飛行的飛機或無人機,就立即監視其來襲方位、速度和角速度。該雷達的大仰角電掃範圍保證了全彈道跟蹤能力,能夠探測以高彈道飛行的火箭或導彈,同時還能夠有效探測高空的無人機和戰鬥機等各類空中目標,屬於世界首創。


兵工科技


首先,我國的SLC-2型和SLC-2E型都屬於地面戰術雷達。而略微有所不同的是,SLC-2型雷達屬於為自行榴彈炮和加農炮較射位置的炮位雷達。而SCL-2的改進型SLC-2E則是一款具有一定防空探測能力的多功能定位雷達。眾所周知,蘇聯解體之後第一時間受到影響的就是新俄羅斯政府的大陸軍。其中,榴彈炮和坦克作為西方國家的盯梢軍備大量都遭到了拆解和封存。也就是說,從那時起中國就已經接過了地面最強炮兵和地炮防空部隊的名號。

然而在當時,中國大量的的炮兵部隊還在連級建制的使用光學測距儀,同時期的37毫米雙管高炮也一樣都是如此。而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西歐國家就普及了炮位偵測雷達和多功能雷達以支撐西歐龐大的戰術防炮兵和榴彈炮部隊,差距可見有多麼巨大。為此,深知落後的中國才開發出了SLC-2型戰術雷達。據悉,SLC-2型戰術雷達的偵測範圍約為25~30公里左右。對目標方位的計算誤差約在1 米~2.5米左右。在戰場的主要智能就是為連級別的炮兵部隊提供設計數據。

在SLC-2型戰術雷達在部隊獲得良好反響後,中國就在其基礎上開發了作戰能力更強,作戰方面和用途的SLC-2E型多功能戰術雷達。SLC-2E型雷達最大的改進就是使用了雙維的相控陣雷達和單維的機械掃描雷達。這賦予了SLC-2E型極強的聽聲辯位能力和空地通吃的能力。即使是在複雜的戰場環境下,SLC-2E型雷達也擁有很強的規律音搜尋能力以及雜音的處理能力。這使得中國炮兵部隊將不僅僅限於攻擊原有目標,其他的迫擊炮和炮兵發射陣地也將是中國炮兵的囊中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