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倩倩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每個星期放假回來從不出去玩,坐在這裡刺魚一刺就是一天,心裡還要想著作業”富河邊的漁民王姐心疼地誇讚著女兒。農家娃娃早當家,當城裡的孩子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或揹著書包趕往補習班的時候,漁家女兒小倩倩卻正坐在滿是鮮魚的木板前,坐在一堆腥臭的魚內臟邊一絲不苟做著“大人的”活計。
湖北省通山縣洪港鎮燕廈鄉位於長江支流富水上游,富水魚肥蝦壯養育著一方百姓,自古當地百姓就以捕魚為生,這裡的人家,幾乎家家有船,戶戶有“場”,平日裡丈夫出河撒網捕魚撈魚,妻子則守家負責刺魚曬魚,連孩子也都練成了刺魚高手。
漲水時節是富水魚蝦最多最好捕撈的季節,每家都能捕到上百斤魚,家家戶戶的院場上都是這樣的“籬笆陣”。
富河漲水時魚兒雖多,但是也恰遇天氣炎熱,捕撈的魚必須即時刺魚,就是要把魚肚破開,將魚鰓、魚腸等內臟剔出來,這是個是個手工活,幹起來,髒亂不說,還需要極強的耐心和毅力——黏糊糊的魚容易打滑,一不小心,刀子就割了手。
鮮魚若沒有及時剖肚、去內臟,很容易壞掉。因而,刺魚工作量大,又要求快速,一般是家裡手腳靈巧的女主人來幹。
11歲的倩倩是燕廈學校六年級的學生,年紀不大,卻是“刺魚老手”,她說,平時看媽媽一個人幹這活兒挺辛苦,就從小幫著媽媽幹,慢慢的,自己也成了“熟練工”,速度和“工藝”都不比媽媽差!
刺魚不是個“體面活兒”,髒亂腥臭不說,工作起來,一坐半天不怎麼動,容易腰痠背痛、手腳痠麻,可11歲的佳佳從不言苦,她總是邊刺魚,邊默功課,等到休息的時候,就把剛才打好腹稿的作文補一補,或者,把想通的數學算式列出來、再算一遍。
富水河兩岸的漁民用來晾曬的一般都是參子魚,夏天時太陽大可以直接曬乾,冬天的時候太陽不大就得用火慢慢烤乾,這是漁民自制的烤魚爐,烤魚燃料是鋸木屑,牆邊的臘肉也被燻得香氣四溢,金黃油光。
一箱箱的魚乾,是佳佳和爸爸媽媽辛苦勞動的成果,更飽含著全家美好的生活希望。富河的魚汙染小,味道好,遠近聞名,這樣的乾魚一斤可賣30元左右,她們一家一年的收成有十來萬,你吃過富河的參子魚嗎?參子魚燉幹竹筍、燉幹馬齒莧都是當地的特色菜,你想嘗一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