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關羽敗走麥城,曾路過馬超封地,為何馬超卻不出手相救呢?

茗茗之中-徐瑞


臨沮作為三國名將馬超的封地,只具象徵意義。窮其一生,馬超都未踏入臨沮半步。

關羽敗走麥城之時,馬超尚在千里之外的漢中。漢中之戰取得大捷,馬超正忙著與一百二十名大臣聯名上疏《立漢中王上表漢帝》,力勸劉備稱王。所以,除非馬超精通傳說中的千里馭劍之術,否則,他縱有心相救,也只能徒呼奈何。

因此這個問題就只能假設。

關羽敗走麥城,途經臨沮,如果馬超正好人在臨沮,那麼馬超會出手相救嗎?

答案是肯定的。憑關羽和劉備的關係,馬超只要還想在劉蜀政權裡混下去,那是必救無疑。問題在於,以關羽高傲的性格,他會相求於馬超嗎?

有一件事情很能說明問題,那就是所謂的關馬之倫。

劉備漢中稱王,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為五虎上將。關羽和馬超從未謀面,不知底細,於是便寫信給諸葛亮,很想知道馬超可以和五虎上將中的誰相媲美。

諸葛亮知道關羽心高氣傲,出於大局考慮,回信道:“馬超之能,可與張飛並駕齊驅,比及你關雲長,自然要略遜一籌“。

這安撫之意非常明顯,又事涉情深義重的結拜兄弟,但凡是有點情商之人,見信之後,自然深藏,一個人暗自獨爽也就罷了。

可關羽高興之餘,競然把信公諸於眾,搞得人人盡知,其炫耀之意,溢於言表。

此舉之幼稚,竟是鎮守荊州的一方主將所為,那麼荊州不失,焉有天理。他難道不知道這麼炫耀,可把諸葛亮、張飛、馬超三個人得罪慘了。

首先諸葛亮就憤憤不平:你關二哥幾個意思?把私下交流的東西公開出來,我以後還做不做人了。而且誰都知道我只是客套,只是想寬寬你的心罷了,偏就你還當了真了。

換作張飛也會想:還是兄弟不是?你這麼做,可就是踩著兄弟上位。你我相交十幾年了,誰還不清楚誰嗎?想當年戰華雄你搶著上,遇到呂布就往後躥,我都不稀罕說道你。

馬超就更不服氣了:再怎麼說,老子也是一方人主,想當年,老子坐鎮雍涼叱吒風雲之時,你還在勾兌秦宜祿的老婆,憑什麼你的能力就在我之上。

然而關羽可不管這些,只活在了自己的世界裡。膨脹自大起來,且將自己人的忍讓當成理所當然,更視天下英雄為無物,貿然發動了襄樊之戰。

曹操孫權可不慣著你,幾套組合拳打來,關羽這才明白鍋兒是鐵鑄的,天下無敵四個大字也不是靠自己意淫就能冠於大名之前的,鼻青臉腫之下,腳踏赤兔,望麥城而來。

以關羽的性格,就算馬超人在臨沮,他也斷然不會開口相求。無他,這架子端起來了,要放下談何容易。

老話說得好:死要面子活受罪。對關羽來說,沒有了面子,那活著才叫受罪。

所以,就算馬超人在臨沮,關羽也必死無疑。


煮茶道史


關羽大意失荊州,後走麥城,犯下了重大的戰略錯誤。荊州之地,歷來都是兵家爭奪的戰略要地,關羽就算不被呂蒙殺死,自己只怕也難逃一死,除非劉備一定要他不死。

所以,關羽之死已經註定成局,救或者不救,都不是問題的關鍵。

關羽走麥城的時候,的確路過一個叫臨沮的地方,這個地方是馬超的封地,離關羽走麥城距離不過幾十里,但是當時的馬超遠在西川,和劉備在一起,距離臨沮千里之遙,他本人是不可能到臨沮救關羽的。所以,不是馬超不救他,而是他根本沒法救。

我們來看看關羽為何自己走成死局。

將荊州放到關羽的手裡看管,應該說劉備是深思熟慮的,守住了荊州,劉備在西川才可以放心幹事。很多人認為劉備讓關羽守荊州,根本就是一出陰謀戲,利用關羽的高傲,假以東吳之手而殺之,以保自己弱勢的後世繼承人得以安生。這個說法有點扯淡,儘管從當時的情況看,劉備的兒子的確很弱勢,而關羽張飛的後代都比較強勢,可是死了關羽還有張飛啊,還有他們的後代啊,在江山還沒有穩固的情況下就拿武將開刀,那是犯大忌的事情,所以這個說法實在很扯。

我傾向於劉備讓關羽守荊州是對他的信任,關羽雖然高傲,但是能力才幹頗具,水淹七軍就是證明。但是,也的確因為他高傲的性格害了自己,因為當時劉備給關羽的戰略意圖並非是去攻打襄陽樊城,只要把荊州守死了,大局便安定了,但是關羽自視清高,可以說完全改變了劉備的戰略意圖,將兵力調走了,荊州空虛,讓陸遜與呂蒙得逞。

作為將帥的關羽如此沒有大局觀,實在是令人愕然,就算是有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說法,但是擅自更改戰略意圖的後果,就算關羽不死,活著來到劉備面前,不知道劉備會怎麼處理他。

這是關羽之死最致命的因素:違反軍令和戰略意圖。

關羽死後,劉備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率軍70萬眾想要奪回荊州,結果失敗而終,劉備兄弟仨從此走上死路,這充分說明了荊州的重要性,說關羽大意失荊州都是輕的,他簡直就是目無王法,自取其辱。

關羽受難之時,為何沒有任何援軍接應?

一來,劉備正在全力經營西川。本來是將關羽作為一顆釘子插在荊州以防止東吳和曹魏的。關羽的失敗打亂了劉備和諸葛亮的部署,在這樣的情況下,荊州一失,就算有策應也沒人敢動,因為“大門”一旦打開,想要關門,只會造成更大的損失。諸葛亮那麼會算,他也沒有算到關羽會失掉荊州。

二來,關羽的為人差強人意。除了對劉備忠心之外,關羽在劉備團隊的口碑並不咋的,他首先瞧不起趙雲黃忠馬超,甚至對馬超說“不願與之為伍”。要知道,在東漢“世族+豪強”的社會意識裡,在劉備的五虎上將裡,馬超具備典型的世族豪強背景,是劉備最注重的合作對象。很多人忽視了這樣的歷史背景,所以看不到真實的歷史現狀。關羽的這種不合作性格,註定被人嫌棄。

三來,東吳和曹魏的牽制。這個就不用多說了,荊州一失,劉備不得不動用大部隊反撲,但是悔之晚矣,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除了戰略性防禦,根本沒有多少進攻機會,這就是荊州的重要性,沒了荊州,直接從牽制轉向被牽制的戰略被動局面。


青燈問史


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馬超會不救關羽嗎?不可能的,先不說關羽對蜀漢的重要性,就憑他和劉備“恩同兄弟”的關係來說,馬超也不會不救他。

馬超之所以不救關羽,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沒辦法救。而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必須要從一個叫臨沮的小縣城說起。


馬超授平西將軍,督臨沮,關羽敗走麥城,在臨沮被殺

從上圖可以看出,臨沮縣在麥城以北,離麥城也不遠,關羽敗走麥城後繼續北上,就是在臨沮這地方被吳將潘璋埋伏,父子倆都為國捐軀了。

而之所以會有“馬超離關羽不過數里,而不去救援”的錯覺,就是因為我們都錯誤的認為:馬超此時還在臨沮。

不錯,馬超在投靠劉備並拿下成都之後,是被劉備封為了平西將軍、都督臨沮,和當時關羽所駐守的荊州南郡相距數百里,以為呼應。但之後爆發漢中之戰的時候,馬超就被調回了益州,與張飛、吳蘭等屯兵下辯,並策反了氐族七萬餘人,牽制曹軍主力。

劉備繼任漢中王后,馬超已在成都,又怎麼可能跑到千里之外的臨沮去救援關羽呢?

劉備奪下漢中後,封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至此馬超就住在了成都,再也沒有回過臨沮了。同樣的,還有一個細節也可以說明馬超不在臨沮。

劉備做了漢中王后,本來為治中從事的名士彭羕被外放到江陽做太守,臨行前他去面見馬超,並有過一段對話:

馬超:“你是朝廷名士,才能出眾,怎麼能外放,做個小郡的太守呢?”

彭羕:“劉備這個老兵痞子,不足與謀。”

馬超:“你在外部為官,我在內部接應,天下沒有不平定的。”

這就是著名的“彭羕謀反疑案”,按照馬超的“你外我內”的說法,則更加證明了馬超在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已經在成都上班了。

從時間點可以看出,關羽北伐和“彭羕謀反疑案”都是發生在劉備繼任漢中王之後,所以關羽敗走麥城時馬超根本就不在臨沮,又何來的“見死不救”呢?


一貳一橙


相信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對一個鏡頭印象深刻,那就是關羽敗走麥城,最終被俘身亡,相信看到這裡很多人悲傷不已。

實際上不僅僅演義中如此,歷史也是這樣,可是熟讀這段歷史後,驚訝的發現,關羽敗走麥城之後,曾經無限接近一個地方,也就是臨沮。而這個地方卻是馬超的封地,那麼近在咫尺的馬超為什麼不出手相助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久之前就有人問,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那麼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馬超不出手相助?

咱們先談談這個馬超和關羽在劉備陣營中的地位:

關羽是誰?是和劉備一個頭磕地上的兄弟,是自家人,甚至比夏侯淵、夏侯惇在曹魏的地位還高。而馬超呢?馬超是兵敗之後走投無路投奔劉備的喪家之將,這個人情地位高下立判。

再說兩者在蜀國的戰術地位,演義中有很多虛構的戰績,我們這裡只談真正記載下來的:

先談馬超,他協助劉備打敗劉璋拿下益州,佔領西川大量領土。之後劉曹打響漢中之戰,馬超憑藉自己在西涼一帶的威望,策動氐族雷定七部過萬的人馬接應劉備,在漢中之戰裡作出了巨大貢獻。

再來看關羽,關羽跟隨劉備白手起家,後被曹操生擒欲收入麾下,但是關羽畢竟是劉備拜把子弟兄,身在曹營心在漢。幫曹操打敗顏良還了人情以後,據說是過五關斬六將,歷經萬難跑回劉備這邊,當然也可能是曹操愛才心切,特意放了他。

劉備入蜀後派關羽鎮守荊州,我們只說荊州丟了責任在關羽身上,實際上關羽在接手荊州的時候表現非常好。關羽腳踏荊州虎視中原,唯一一次北伐就攻克襄樊,水淹七軍,生擒于禁,力斬龐德。當時曹操那邊有一句話評價蜀國叫“名將唯羽”,也就是說其實力是公認的強。和馬超協助作戰相比,關羽往往是獨當一面的作戰,倒不是說馬超不行,畢竟馬超很多戰績是跟隨劉備之前打出來的,換了新主子人家未必認可,所以我認為戰術地位也是關羽更勝一籌。

劉備平定西川之後,封馬超為平西將軍,而且命他督臨沮。關羽在敗走麥城之前曾經撤軍到臨沮附近,僅僅十幾裡,既然馬超在此地任命都督職位,那麼為什麼沒有救援關羽呢?

前面我們說了馬超是個有才能將領,但是他對劉備來說也是外人,所以馬超這個都督職位很可能沒有實際的調兵權力。因為對一個很會領兵打仗的外人,劉備的愛才之心並沒有那麼大。

其實關羽在兵敗之前也曾向一個人發起求援,但那個人不是馬超,而是劉備的養子劉封。但是劉封遲遲不肯動身,其實也不是劉封不想伸出援手,而是自己剛剛佔領上庸三郡,各個地方敵叛勢力還沒有清乾淨。又見關羽捷報連連,想要喘口氣再去支援關羽,沒想到時局突變,關羽突然就敗了,突然就被殺了。當然,他更沒有想到關羽的大後方突然被孫權端了,這些都是無法預料的事情。

後來劉備因為劉封遲遲不援而賜死了劉封,由此可見劉備連自己的乾兒子都處死了,如果馬超手握兵權還不去支援關羽,劉備能放過他嗎?

所以我認為馬超沒有實際的兵權,有心無力,古代信息傳遞沒有現在方便,等接到上面賦予你真正權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難道只有這一種可能嗎?

當然不是!我們往回倒一倒,馬超任命臨沮都督的時候是公元215年,而關羽兵敗麥城是公元219年。我們可以看出這之間有四年的空隙,而且臨沮屬南郡,南郡又是荊州的一部分。實際上按照地理位置來講,馬超所在的臨沮也應該是隸屬於關羽的管轄,但是我們翻遍史書也沒有找到關羽指揮馬超的文段,這說明什麼?

最大的可能就是馬超當時的的確確沒有在臨沮,或者關羽沒有調動馬超的權利。不然的話後來南郡太守麋芳叛變的時候,馬超應該有所行動。

有很多人會狠批馬超居心叵測,不願意去救關羽。其實歸根到底,關羽敗走麥城的主要原因還是自己決策的失誤和東吳的背信棄義,不能責怪馬超怎麼樣。要知道我們前面分析了馬超對劉備來說就是一個降將,他雖然建立了不少功勳,但是在蜀國的地位和關羽比起來肯定要遜色不少的,馬超怎麼可能會這麼不識大體因為自己的原因得罪劉備呢?

而關羽之所以要進攻曹魏,實際上一方面可能是為了響應劉備在漢中的接連勝利。另一方面則跟自己的自負有關,219年7月,劉備漢中稱王,封了幾個將軍,其中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當時收到任命之後,關羽臉色都變了,尤其是看到黃忠還被封為後將軍:

“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雖然後來在費詩的勸解下有所緩和,但心裡還是不服的,正因為如此,他急於表現自己,這才有了他進攻曹魏的舉動。

我們退一萬步講即便是馬超在臨沮而且手握兵權,他就一定能救下關羽嗎?關羽可以說當時已經被人套入死局裡了,馬超未必有那麼大的能量。

實際上馬超不在臨沮的可能性是最大的,關羽是219年12月被擒,不久被殺。220年彭羕被劉備調任江陽太守,他不願意去,而找到了馬超訴苦,最後被馬超告密。那麼馬超應該跟彭羕在一個地方,而彭羕此時的職位是治中從事,在益州,實際位置是成都。

也就是說,馬超很可能在助劉備拿下漢中之後,一直在成都居住,根本就沒有去臨沮。

所以根據我的分析,馬超不去救援關羽有大概三個理由:

一、馬超都督一職是架空的,沒有實際權力。

二、馬超但是根本沒有在臨沮,有心無力。

三、馬超實力有限,無法扭轉關羽必敗之局,只能降低損失求得自保。

話說到這那麼讓我們再腹黑一點,是不是有比關羽更高的上級不讓馬超救援呢?

當然這一句都是猜測,給這個命題多一條思路而已。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分析,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楊角風發作


看小辮兒說歷史,聽聽不一樣的故事。


三國在演繹著無數英雄的激情和背叛還有悲劇,其中估計最讓人心痛的就是關羽敗走麥城。即使是現在任何一部電視劇在關羽敗走麥城這一段劇情上也都多少帶了點悲涼的氣氛。可是,也有很多小夥伴發現出了關羽敗走麥城,曾路過馬超封地,為何馬超卻不出手相救呢?




第一,關羽高傲和自負

當年劉備冊封五虎將的時候關羽被列為第一名。關羽對於當時被封為五虎將的馬超和黃忠特別不服,認為他們兩個人一個年紀太大一個帶兵不行。特別是在歸順劉備以前,馬超曾經和曹操幹過一仗,受曹操離間計的影響導致慘敗,西涼也被曹操佔領了。

在關羽看來馬超就是個打敗仗打到無家可歸最後只能來投靠劉備的喪家之犬。所以導致馬超在軍隊裡面一直受到排擠,對關羽也一直是一種敢怒不敢言的狀態,怨恨很深。每次馬超立下戰功的時候,關羽都和其他人表示如果自己上場會表現得比馬超更好。

如果說馬超當初和張飛大戰到深夜可以說明馬超的武力,關羽則會這樣表示:張飛剛趕到就和馬超打了起來,雖然張飛一路趕過來早就累了,但馬超還是沒有打敗他,說明馬超的武藝確實不怎麼樣。看不起對方的武藝,是對一員武將最大的藐視。



第二,關羽對於劉備稱帝這件事情的反感。

當初為什麼要和劉備一起打拼,就是想著光復漢室。當關羽在荊州的時候聽到劉備稱帝的信息後,沒有任何道賀的意思反而只是嘲諷了劉備一波。問劉備為何不給自己一個荊州候爺的官位。

這是劉備被打臉最狠的一次,而且是被自己最相信的人打臉。

劉備也明白,自己的夢想是想成為皇帝,而不是做一個忠君護國的大臣,他想成為千古一帝,他覺得,關羽將成為他成為皇帝的路上最大的一塊絆腳石。

所以,當關羽戰敗的時候。馬超不出手也有劉備的意思。



第三,馬超的手下對曹操軍隊的畏懼

那個時候曹操已經看出來了。如果殺了關羽,他自己將會受到全盛時期的劉備的憤怒。這對他來說將是滅頂之災,為了不讓自己背這個鍋所以他嚴格命令手下對於關羽只追不殺,讓借東吳的手來殺關羽。

為了順利借刀殺人,曹操軍隊一路上都大張旗鼓。明明就幾千人的隊伍,硬是要搞出來幾萬人的動靜。

馬超的手下看見曹操的動靜,加上他們以前和曹操軍作戰的時候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甚至連西涼都丟了,所以他們對曹操軍隊產生了莫名的恐懼。

種種原因結合起來,馬超看見關羽逃亡的時候是決不會出手的。我們也很難體會到,當關羽騎著赤兔來到蜀國國境的時候,自己的同胞對自己見死不救的時候那個悲涼的心態和無奈的嘆息的那種感覺。


小辮兒說歷史,堅持原創,歡迎關注,本文為悟空問答首發,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刪。

小辮兒說歷史


關羽因為擅自發動襄樊之戰,被曹操和孫權的軍隊聯合打敗,然後關羽敗走麥城,死在臨沮這個地方。



臨沮實際上就是馬超的地盤,當初馬超投靠劉備的時候,劉備封馬超為平西將軍且督臨沮。也就是說馬超是臨沮這個地方的最高長官。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劉備授意馬超督臨沮這個職位,不代表臨沮這個地方真的就是屬於馬超來管理。要知道馬超是半路投降到劉備這裡的一個將軍,劉備對於馬超並不是十分的信任,給他一個名義上的平西將軍,督臨沮的頭銜,只不過是想先穩住他而已。至於馬超能不能被重用,這一切都是有待考察的。所以馬超的督臨沮是個虛職。



況且馬超在投降劉備之後,就一直跟在劉備的身邊南征北討,劉備打成都的時候,馬超在劉備身邊,劉備打下成都來後,又開始和北邊漢中的曹操開戰,這時候的馬超也隨從劉備到了漢中。

恰恰就是劉備和馬超在打漢中的曹操的時候,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而且襄樊之戰的前期劉備又是擒于禁,又是斬龐德,可以說他的戰事是一路凱歌,送給劉備的都是捷報,誰能想到關羽會失敗呢?


可是,事實上關羽不但失敗丟了荊州,而且還把身家性命給丟了。因為關羽失敗的很突然,可以說毫無徵兆,所以,遠在漢中的劉備和馬超根本來不及救援關羽,並非是馬超見死不救。

說實話當時的馬超因為身在漢中無力救關羽,即使他有力救關羽,也未必會救。因為關羽這個人一項比較自大,他是看不起半路投降過來的馬超的。

當初馬超投降劉備的時候,關羽聽說馬超和張飛鬥了幾百個回合,不分勝負,身在荊州的關羽得到消息,寫信去問諸葛亮,馬超這個人怎麼樣?他的意思是想讓諸葛亮給他和馬超安排一場比賽。


諸葛亮當然明白關羽的意思了,但是,諸葛亮是不會讓他們兩虎相鬥呢,諸葛亮寫信告訴關羽,馬超確實是個英雄,但是和美髯公您比起來還是差了點。

關羽一聽諸葛亮這樣誇自己,也就再也沒提這件事,你看這樣的關羽,總是愛逞匹夫之勇的關羽,怎麼能得到同事的喜愛呢?連劉備比較敬重的諸葛亮說話的時候,都要順著他說,更何況其他人了。


史學達人


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確實路過了馬超的封地。這個馬超管轄的地方就是臨沮,臨沮在麥城的北邊,確切地說關羽、關平父子兩人,就是在這裡臨沮被逮捕並且殺掉的。

那麼為什麼說臨沮這個地方屬於馬超管轄呢?

當初馬超投奔劉備之後,和劉備一起攻打了成都,後來益州牧劉璋覺得自己要守不住了,索性就投降了劉備。

成都拿下來之後,劉備就封了馬超為平西將軍且督臨沮。也就是說臨沮這個地盤,以後就是馬超來管了,他是這裡的最高行政長官。

那麼關羽路過馬超的封地臨沮的時候,馬超為什麼不救關羽呢?

說實話若是馬超在臨沮的話,他肯定會救關羽的。畢竟馬超和關羽都是蜀漢大將。他們屬於同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馬超之所以沒有出現,是因為當時的他根部就不在臨沮。

大家都知道關羽之所以會敗走麥城,是因為他發動了襄樊之戰。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意在配合劉備打漢中這個地方。

劉備在攻打漢中之前,就把馬超給調走和張飛一起到成都去了。

當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戰敗的消息傳來的時候,無論是漢中之地的劉備,還是守護成都的馬超和張飛,都不可能趕來。

所以,關羽只能是束手就擒。

要說當時能救關羽的,也可能就只有劉備的兒子劉封了。

劉封也確實接到了關羽寫來的求救信,但是,劉封最終沒有出兵。

劉封不出兵的原因,可能是打不過,救不了。也可能是他和關羽有過節,不想救。

為什麼說他和關羽有過節呢?

因為劉封不是劉備的親兒子,劉封又是一名驍將,關羽怕劉備百年之後,劉封會造後主劉禪的反。

所以,他就建議讓劉備殺過劉封。

劉封知道了這件事,就忌恨關羽,所以,也就不去救他了。

不過馬超沒有救關羽,確實是他不在臨沮,根本無從可救。


漢史趣聞


劉備和關羽的關係,馬超能不清楚嗎,他敢不救嗎?結果馬超沒有去救,其實根本不存在救或不救之說,只因問題存在三大誤導,從而將我們引入了一個“相救”的思維誤區。

封地誤導

《三國志·蜀書·馬超傳》記載:先主遣人迎超,超將兵徑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劉備佔據西川,因馬超有迫降劉璋之功,遂封其為平西將軍,督臨沮。難道馬超被封為都臨沮,真就都臨沮嗎?

其實不然,三國時期,由於天下紛爭不斷,虛授、遙領等封賞常有發生。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記載: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荊州事。

劉備封關羽都荊州,但是關羽所都荊州其實名不副實,前期荊州為曹操、孫權、劉備三方分據,後期僅有南郡一地,荊州四郡已劃歸孫權所有。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曹公敗於赤壁,引軍歸鄴。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曹操赤壁大敗後,劉備也曾任命諸葛亮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但也並非真督,僅是做好三郡錢糧徵調的保障工作而已。

再如:曹操對戰袁紹期間,曾封關羽為漢壽亭侯,這個漢壽又在哪裡呢?無從稽考。因為無論是曹操的地盤,還是袁紹地盤,沒有漢壽縣的地名記載。但是,劉備佔據荊州時,武陵郡轄下確實有一個漢壽縣,同時劉備攻取蜀中後曾將葭萌改名為漢壽,即:廣漢郡的漢壽縣。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漢書·地理志》:“琅玡郡……武鄉,侯國。”《三國志·蜀書·張飛傳》記載:章武元年,遷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晉書·地理志》、《華陽國志·漢中志》:漢中郡轄西鄉縣;《舊唐書·地理志》:本漢成固縣地,蜀立西鄉縣。

由此可見,諸葛亮的武鄉侯、張飛的西鄉侯,皆為遙領。

《三國志·蜀書·吳懿傳》記載:先主定益州,以壹為護軍、討逆將軍,納壹妹為夫人。章武元年,為關中都督。

當時,關中屬於曹魏地盤。也就是說,吳懿的都關中也僅是遙領而已。

所以,當時劉備封馬超督臨沮,是真督還是遙領?答案就在下面的兩大誤導之中。

屬地誤導

劉備雖然封馬超督臨沮,但是臨沮當真屬於劉備的地盤嗎?

《夷陵州志》記載:遠安縣,邑名:臨沮《水經》註記:水出新城郡昌魏東南,發阿山,東流經臨沮縣《三國志·蜀書·向朗傳》:向朗字巨達,襄陽宜城人也。荊州牧劉表以為臨沮長。

由此可證明兩點,一是三國時期確實有這個臨沮縣;二是臨沮確實屬荊州轄地。

《三國志·魏書·徐晃傳》:從徵荊州,別屯樊,討中廬、臨沮、宜城賊。

此事發生於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赤壁大戰後,因中廬、臨沮、宜城三地有賊寇作亂,徐晃率兵前去平定。也就是說,臨沮當時屬於曹魏的地盤才對。

《三國志·魏書·樂進傳》:從平荊州,留屯襄陽,擊關羽、蘇非等,皆走之,南郡諸郡谷蠻夷詣進降。又討劉備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皆大破之。

此事發生於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似乎之前的臨沮歸屬又屬於劉備。或許在公元209年至公元214年期間,臨沮曾先後移主,只有這樣方才說得通。但是,就在這一年樂進又大破劉備的臨沮長杜普,似乎臨沮又再次回到了曹魏手中。

關鍵是,也就在這一年劉備入主西川,並封馬超督臨沮。也就是說,極有可能是在劉備封馬超督臨沮的前後,曹魏大將樂進又正好大敗劉備臨沮長杜普。所以,以此來推劉備封馬超督臨沮也就很正常了。

《魏氏春秋》: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分南郡之巫、秭歸、夷陵、臨沮並房陵、上庸、西城七縣為新城郡。

這些也足以證明,臨沮的地盤當屬曹魏所人。

《三國志·吳書·朱然傳》:建安二十四年,從討關羽,別與潘璋到臨沮禽羽,遷昭武將軍,封西安鄉侯《三國志·蜀書·關羽傳》: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三國志·吳書·潘璇傳》:權徵關羽,璋與朱然斷羽走道,到臨沮,住夾石。璋部下司馬馬忠禽羽,並羽子平、都督趙累等。

由此可見,關羽確實在臨沮遇難。如果臨沮真是屬於劉備的地盤,就算馬超沒有實督,難道會任由東吳兵馬來去自如、不聞不問嗎?顯然不是,答案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此時的臨沮絕對不會是劉備的屬地。那麼,之前說的臨沮屬於曹魏的地盤,曹魏難道就會任由東吳兵馬來去自如嗎?當然不會,之所以東吳兵馬能在曹魏屬地臨沮活動,是因為在這期間曹魏和東吳達成了共同對抗關羽的同盟協議。關鍵是曹魏和東吳剛剛達成同盟協議,曹魏也不擔心東吳“假道伐虢”。同時,臨沮的地理位置正好處於當時的曹魏和荊州之間,料想東吳也不敢趁火打劫。所以,東吳兵馬出現在臨沮也就非常正常了。

而在這期間,臨沮從未出現馬超的任何蛛絲馬跡,也就證明馬超絕對不在臨沮。

由此可知,一是臨沮不屬於劉備的地盤,馬超沒有實督也實屬正常;二是面對如此大戰,馬超竟然沒有任何舉動,顯然極其不合常理。因此,結果只有一個,臨沮不屬於劉備的地盤,馬超沒有辦法走馬上任,人自然也就不在臨沮了,又如何能夠去救關羽。

然而,以多年督荊州的關羽,又豈會不知臨沮歸屬,但他又會何要逃向臨沮呢?

裴松子《三國志·蜀書·關羽傳傳延引蜀記註文》:孫權遣將潘璋逆斷羽走路,羽至即斬,且臨沮去江陵二三百里,豈容不時殺羽,方議其生死乎?

也就是說,敗走麥城的關羽,後有孫權大軍圍追堵截,無奈之下關羽只好向臨沮敗退,畢竟臨沮處於劉備和曹魏兩國的交界之處,並有沮水之利,或有一線生機。同時,臨沮離江陵還有二三百里之遠,如果真正有可行的敗退捷徑,自然不會選擇敗退臨沮。之所以會走此地,也只是個不是選擇的選擇罷了。

時間誤導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二十二年冬十月,劉備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屯下辯;遣曹洪拒之。二十三年春正月,曹洪破吳蘭,斬其將任夔等。三年張飛、馬超走漢中,陰平氐強端斬吳蘭,傳其首。《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二十四年春,自陽平南渡沔水……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秋,表於漢帝曰:“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三國志·蜀書·彭羕傳》:聞當遠出,私情不悅,往詣馬超。超問曰:“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謂卿當與孔明、孝直諸人齊足並驅,寧當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曰:“老革荒悖,可複道邪!”又謂超曰:“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超羈旅歸國,常懷危懼,聞言大驚,默然不答。退,具表辭,於是收付有司。

此事發生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在這一年彭羕和馬超均在成都。也就是說,從公元217年至公元220年期間,馬超從未有機會就任督臨沮,而關羽又是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12月在臨沮被馬忠所害。所以,從時間上來說,馬超根本沒有機會相救關羽。

綜上所述,因為臨沮的封地、屬地、時間三大誤導,從而將我們引入了馬超不救關羽的猜想之中,其實馬超根本就不具有任何救援關羽的條件,又如何去救。


祥子談歷史


關羽和馬超都是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的大將,深得劉備信任,尤其關羽更是一路跟隨劉備打拼,立下汗馬功勞。

關羽的死在歷史上是很明確的,幕後黑手自然是東吳,還有幾個荊州降將,牽扯到馬超,悅史君有話要說說。

與關羽不同,馬超原本是西涼悍將,對曹操的後方構成很大威脅,後來曹操與他多次交戰,馬超沒有辦法,只能退到南方。

馬超首先投降了漢中的張魯,但張魯並不看重馬超,所以馬超就跟了正在攻打益州的劉備,並在劉備圍攻成都時,立下不小的功勞。

劉備論功行賞,封馬超為平西將軍,還讓他督臨沮,請大家記住這個地方。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鎮守荊州的關羽與曹軍激戰,雙方打得難捨難分,就在這個當口,孫權派呂蒙橫插一腳,設計奪取了荊州。

關羽聽說後方有失,立即回兵爭奪,結果後有追兵,前有吳軍阻攔,士氣也在低落,形勢迅速惡化,難以支撐。

關羽不得不退守麥城,但這顯然不是長久之計,於是他率十餘騎突圍,結果在臨沮中伏被抓,而且很快就被處死。

前面悅史君已經說過了,臨沮正是馬超“督”的地方,馬超理論上是可以救援關羽的,但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劉備用馬超,最關鍵的作用是來牽制曹操,也就是讓馬超與西涼舊部聯絡,擾亂曹軍陣營。

從這個背景下,馬超也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在劉備與曹操的漢中之戰裡,成功與西涼取得聯繫,最終劉備取得了漢中。

臨沮這個地方是荊州管轄的,關羽鎮守的就是荊州,這裡顯然是關羽的地盤,馬超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官銜。

更重要的是,按照史書記載,在關羽大戰曹軍和落難之際,馬超並不在臨沮,而是在成都,根本就是鞭長莫及。

因此,悅史君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關羽之死與馬超沒有關係。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9我們一起努力!


歷史這樣說


219年秋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圍樊城,斬龐德,擒于禁,一時“威震華夏”,嚇得曹操要遷都暫避鋒芒。就在關羽如日中天之時,呂蒙白衣渡江,糜芳、士仁投降,後方荊州落入東吳之手。

這時擺在關羽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向上庸方向撤退,去找劉封、孟達。如果這樣尚有一線生機,但關羽沒去。


另一條路就是從前線殺回荊州,不過會陷入兩線作戰的7境地,是死路一條。心高氣傲的關羽自認為能奪回荊州,不想將士軍心瓦解,最終敗走麥城,被東吳擒殺於臨沮。

而據《馬超傳》記載,劉備曾命馬超都督臨沮,此地正是關羽身亡之處。所以有人認為馬超對關羽見死不救,其實這是冤枉馬超了,因為馬超都督的臨沮和關羽敗亡的臨沮很可能是兩個地方。

馬超都督臨沮是在215年。當時劉備剛拿下西川,便封馬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

不過很快馬超被劉備調往漢中前線對抗曹操。劉備漢中稱王后,馬超被封為左將軍,假節。此時關羽鎮守荊州,也被授予假節鉞。


而臨沮屬於荊州,劉備讓關羽和馬超同時假節,造成了職權重複,這很不合常理。所以我認為,馬超都督的臨沮很可能是別的地方。

據《馬超傳》記載,218年,馬超和張飛率軍駐紮在沮水對抗曹操。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線索。

沮水發源於陝西省留壩縣,流入西南的勉縣,流經漢中地區,是奪取漢中的重要據點。此地遠離荊州,又在西方,符合馬超平西將軍的職權範圍,所以《馬超傳》中的“督臨沮”,很可能是“督臨沮水”的誤寫。

如果這樣理解,後面的記載就很好解釋了:馬超歸順劉備後被封為平西將軍,在漢中附近的沮水駐紮,到後來升任左將軍、假節、涼州牧,最終死於任上。


當然也不排除臨沮是同一個地方。不過馬超的“督臨沮”是劉備給他的虛職,並沒有實權,只是榮譽性稱號。而關羽敗亡時,馬超正在漢中或者成都,根本不在臨沮。

也就是說,馬超和關羽的死沒有任何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