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家養龍蝦,為什麼幾個月以後龍蝦不見了?

並蒂蓮55


|我是小河農業創始人 | 作為蝦蟹產業技術體系淮安綜合試驗站 | 我們專注於蝦蟹養殖|

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不排除確實存在這種絕收現象。很多人認為小龍蝦很好養殖,只要隨意放點蝦苗,平時也不需要進行養殖管理,幾個月後就可以收穫大量小龍蝦了,這其實是個認識誤區。

為什麼會和別人一樣的小龍蝦養殖方法,卻幾個月看不到或者捕撈不到小龍蝦:

一.苗種問題;

很多人第一次養殖小龍蝦,由於缺乏養殖經驗,對於苗種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隨意在網絡上找一些途徑採購蝦苗。蝦苗到塘口時看起來都是活蹦亂跳的,一點問題都沒有,也不關注運輸方法,運輸時間,苗種出處等問題,可等苗種放到養殖塘口三兩天後就會逐漸出現死亡,平時再不注意巡塘觀察,很容易造成放養的苗種全部死亡的現象,最終導致最少捕撈時一個小龍蝦也沒有。

二.防逃設施缺乏;

小龍蝦有很強的攀爬、逃跑及夜行能力。可能在白天正常氣候條件下你看不到龍蝦,可到夜晚小龍蝦就會爬出水面活動。如果不在養殖塘口四周埋設防逃設施,在食物缺乏、氣候條件不利等情況下,小龍蝦就會在夜間逐漸跑到外部環境中去,最終也會導致養殖池沒有蝦。

三.進排水未合理規劃;

小龍蝦有極強的逆水上溯的能力。養殖池塘的進排水需要加以合理規劃與建設,並加裝防逃設備。另外有些養殖戶認為長流水對養殖小龍蝦有利,會一直引入長流水,此時未做好防逃、進排水等設施,會造成小龍蝦全部跑掉。

四.缺乏日常管理與疾病預防;

小龍蝦投放優質苗種,做好進排水及防逃設施才是養殖小龍蝦的第一步,後續的日常管理及疾病預防才是最重要的一步。

日常管理包括水草栽種與維護、餌料的正確投餵、水質及水位的監測、調節與維護、日常的巡塘管理等都需要科學的操作。平常注重小龍蝦疾病預防,尤其養殖塘口的定期消毒、殺菌、底改及調水工作。

養殖小龍蝦任何一步做的不到位,都可能造成最終養殖失敗,最終結果是前期投放大量苗種,最後沒有任何收成。



灣塘谷


在家養龍蝦,為什麼幾個月以後龍蝦不見了?

出現這種事情確實是一個傷心的故事,但不管怎樣我們還得來總結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只有不斷地總結經驗才會走的更遠。那麼在家養龍蝦,幾個月之後為什麼不見了呢?對於這類情況踏火的分析是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所造成:

  1. 逃跑:養殖龍蝦時一般都是要做防逃的,有那種小龍蝦專用的防逃網。在放苗種之前要將整個蝦塘圍一圈,這樣不僅可以防止蝦跑掉還可以防止一些敵害進入蝦塘,所以說這個是很有必要去做的。如果沒有防逃措施,當蝦塘水質不好或是出現高溫、飢餓、缺氧時小龍蝦都有可能會往外面跑。

  2. 敵害物吃掉:對於龍蝦來說最大的敵害就是老鼠和水鳥這兩類,老鼠吃掉的話還能夠在塘邊的草叢中看到一些蝦殼,但如果是水鳥吃掉的話可能什麼都不會留下,而且水鳥種類多白天晚上都有可能去塘裡吃蝦。
  3. 死掉:這個也不是沒有可能,特別是沒有經驗的養殖新手,可能某個環節出現一點小問題沒有引起注意的話很可能會出現大量的死亡。這裡面最常見的就是水質不良和苗種質體質弱,如果是放的蝦苗的話是很易出問題的,而且因是小苗死掉之後還不易發現。
  4. 被偷:這個得看當地的風氣來說,,當然這種事沒有證據也不好去亂說別人,但每個地方都一樣不排除有個別順手穿羊的人。不過話說回來,就算是被人偷了也不可能偷光,最多也就是產量低一點而一。

以上僅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供參考用,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踏火逍遙說魚


在家養龍蝦,為什麼幾個月以後龍蝦不見了?這個鬱悶吧!也挺替你心痛的,下面小編幫你找找原因。

一、防逃措施沒有做好,比如防逃牆有洞,或者哪兒有暗道、暗洞,小龍蝦利用夜晚或暴雨,大批量外逃。所以也看不到死蝦,這個主要是平常要多巡塘檢查防逃設施,特別是大雨之後。

二、被天敵捕食了,這個天敵有很多,有來自水中的鯉魚、黑魚、水蛇,還有來自陸地的野貓、水老鼠,再有就是來自天空的水鳥,都對小龍蝦虎視眈眈,這個天敵防範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能讓養殖戶損失慘重。


被天敵吃掉的蝦,這個應該是被老鼠吃的

三、密度太大,規格不統一,小龍蝦在食物缺乏的情況下,以大吃小,互相殘殺,導致大批蝦被同伴吃掉,只剩下小部分強壯的大蝦。

四、疾病因素,比如蝦苗有問題,下塘後不久就死亡了,或者在養殖過程中患了各種疾病,結果死在池塘中,被水草或淤泥覆蓋了。不是特別細心,很難發現。
疾病造成的死亡

五、有可能隨著水位的降低,小龍蝦進洞了,這個只要觀察蝦塘周邊有無小龍蝦新洞新土就知道了。

總之,養殖小龍蝦是一個非常系統的工作,不能有半點馬虎和大意,必須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將各項日常管理工作做好,才能更好的防範各種末知風險。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見解,供參考。大家對這個問題還有什麼不同建議或意見,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壞男人說小龍蝦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小龍蝦在夏季可以說是非常受歡迎的,無論是路邊小店還是大排檔,各種口味的龍蝦競相上市。所以近幾年龍蝦的養殖業發展的也很紅火,許多養殖戶開始養殖龍蝦,但在養殖過程中有養殖戶反映龍蝦在幾個月之後不見蹤跡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龍蝦“失蹤”的情況在一些有經驗的養殖戶那裡很少發生,有這種情況出現的一般都是養殖新手,由於經驗不足,沒有充分考慮龍蝦養殖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導致這種情況發生。

龍蝦“失蹤”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可能:

蝦苗質量差,存活率難保障。有些養殖戶由於經驗不足,在選擇蝦苗時不能區分蝦苗質量的優劣,或者有些蝦苗經過長途運輸後生活力降低,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不強,這幾類蝦苗放養後很容易出問題,再加上養殖戶又不能及時巡查、觀測蝦苗生長情況,導致幾個月後再去看時,許多蝦苗都死亡了。因此在選擇蝦苗時一定注意蝦苗的質量,如果是長途運輸的蝦苗,要在投放前先在池水裡連續浸泡幾次再投放。

養殖條件差,蝦苗生長難以維持。龍蝦苗對生長的環境還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如果生長環境中出現氧氣不足,餌料缺乏,水質變差,甚至病菌大爆發,都會引起龍蝦逃跑,或者互相殘殺,甚至餓死、病死。

另外,如果池塘中混入其他以龍蝦為食的魚類,那麼這些蝦苗說不定剛投放下去就被吃掉了。要保障好龍蝦的生長條件,例如餌料投放要及時,並且要定期對池塘的水消毒、殺菌及換水等。另外在放水水用過濾網將其他魚類的魚苗以及魚卵過濾出去,避免有天敵魚類將龍蝦吃掉。

防護設施差,龍蝦趁機逃跑。龍蝦很擅長逆水上游和攀爬,有機會逃跑,龍蝦可不會侷限於小小的池塘中,它會趁夜深人靜的時候,特別是池塘邊再有雜草掩護的時候,它們會順著池塘壁或者池塘的進水口逃跑。這些都是防護設施沒做好才給龍蝦可乘之機。因此,在池塘放水之前要先將防護設施做好,如沿池塘四周用鈣塑板、塑料薄膜或者竹樁等支起防逃網。進水口出也要做好防逃設施,防止龍蝦逆流上溯逃跑。

以上是池塘龍蝦“失蹤”比較常見的幾種原因,造成龍蝦“失蹤”的原因可能還有很多,歡迎大家留言交流。(王)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你好大家好!

為什麼幾個月後龍蝦不見了呢?因為小龍蝦有很強的攀爬能力,可能在白天正常氣候下你看不到龍蝦逃跑,可能到了晚上後龍蝦就會爬出水面活動,如果你的防護措施沒有做到位的話,龍蝦就會慢慢的跑完啦。

還有一個是種苗的原因,很多人沒有養蝦的經驗,對蝦苗的認識不夠,剛進來的時候是活的沒什麼問題,可能等放到魚塘後幾天或後面一段時間慢慢的出現死亡了,平時也沒有多注意觀察,導致最後沒有見到幾個龍蝦了。

還有就是進水出水口沒有合理規劃,小龍蝦也是有極強的上水能力,養殖的池塘應該要合理的規劃,並安裝防護措施!有些人一直在這些方面沒有注意,長期引水活水沒有防護,結果全部跑光了。

最後可能是缺乏日常的管理和防範疾病,投苗後應多正常的管理,包括水草、餌料、水質水位檢測等,定期給池塘消毒除雜物。一點點小的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你成功!


楚鄉農


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我的一個朋友將舊魚塘擴寬改造了一下,投了一百多斤小龍蝦蝦苗,平時按時餵食,剛開始可看見蝦浮在草上,可二個月後準備捕撈時,發現蝦沒了,什麼原因呢?


1.蝦苗來自野外捕撈,體質較弱,機械性損傷較多,脫水較長,在投放時,不能適應新環境造成部分生病死亡。

2.水深且過肥,悶熱陰雨天含氧量降低,蝦密度過大,造成逃逸或死亡。

3.原水域中存在其它雜魚,特別是攻擊性水類,如黑魚,黃顙魚,黃鱔等,也或者鯉魚,鯽魚較大較多,都會對小龍蝦帶來致命傷害。

其實導致蝦不見的原因很多,說白了就是死了或逃了,平時一定要警惕,不要等幾個月後才發觀蝦死了,那也太馬虎了。

我是大王和小王,關注小龍蝦,可在評論中一起探討養殖技術。


大王和小王


你好,根據我的經驗,基本可以得出一下結論!

第一,龍蝦天敵非常多,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都吃它,例如水鳥,老鼠,兇猛魚類。

第二,小龍蝦可不那麼安分,如果你的蝦塘周圍沒有設置防逃設施,晚上龍蝦大軍可就悄無聲息的溜了呀。

第三,小龍蝦也會生病,一天死一點一天死一點,日積月累龍蝦就死光了。

第四,你去看看塘邊上水草下面有沒有龍蝦洞,如果環境變得不適合它在外面生存它就會躲。

第一點和第二點的可能性最大


一隻小農俠


小龍蝦為什麼會“不見了”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蝦苗問題。

1.蝦苗運輸時間過長。一般來說,使用幹運法運輸蝦苗,最好不要超過兩小時車程,時間長了,蝦雖然沒有死,但已經很虛弱受了內傷,容易在數天後死亡。

2.蝦苗沒有做好應激過渡。運輸蝦苗的過程上,運輸溫度與入池的溫度相差太大,易引起蝦苗應激反應,導致不健康或死亡。

3.蝦苗週轉受傷。由於沒有使用水草作緩衝保護,搬運週轉動作野蠻,易導致蝦苗受傷、致殘,最終死亡。

二、沒有做好防逃措施。

小龍蝦喜歡溯水而上,缺氧或食物不足時,喜歡遷徙,沒有做好防逃網或防漏措施,易導致集體逃亡。

三、沒有做好防疫。

沒有做好防疫、防病,蝦帶病死亡,活蝦吃死蝦,導致蝦瘟爆發,整塘覆盤。


餐飲運營指南


養蝦,先把準備搞好。

圍網是第一步.

你養著蝦全都漫漫長大。性成熟它們開始談情說愛,尋覓自己的情男,美女。不到一個月你的塘你蝦剩下無幾。

水質問題.

氨氮增高,缺氧,水質變壞。它也跑,誰不想能在一個空氣新鮮,食物充足,氧氣充足的環境中生存。人是一樣,魚,動物都一樣。

動物和人類一樣,要繁育下一代。尋找自己對象。以上幾種情況要多巡塘,搞好圍網防跑。

人為因素,圍網破了沒及時搞好。鼠經常咬破網。第一步養蝦,就要把圍網搞好。


合作共贏共創明天


這個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1.蝦苗死亡

有可能買到帶致病菌的蝦苗,這種苗在原來的塘子裡可能就已經生病了,突然換一個新的環境會有應急反應。還有長途運輸的過程中導致的脫水,放苗前的準備工作不到位也會導致蝦苗死亡。

2成品蝦死亡

小龍蝦養殖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病害,稍微有個細節出現問題就會導致小龍蝦大批量的死亡,所以還是需要一些藥物輔助。還有就是自然死亡

3防逃設施的缺失

一般來說青紅蝦是不怎麼跑的,只有那些性成熟的紅蝦才會出逃。總的來說要注意的地方太多了,一兩句說不清楚。不是你放點苗就能隨隨便便養出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