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看待鍾南山說「中國疾控中心地位太低了」?

lmy0817


鍾南山的觀點我贊成!CDC的管理權限應重新考慮,為疫情到來或疫情防疫爭取時間,並且能夠及時發表專業性強,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管控辦法。


張俐70167


鍾老的一片苦心是可以理解的,但也要辯證地去思考這個問題。

一、我認為國家重視疾控事業是對的,但最關鍵的並不一定是非要抬高這個行業的地位,而是從事該行業的人一定要盡職盡責。

二、我們不能因為某個行業出事了,才去重視這個行業,抬高這個行業的地位。

三、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涉及國家安全和人民群眾安全的各行各業都很重要。比如:

防災救災部門很重要

科研部門很重要

人民軍隊很重要

國家安全部門很重要

環保部門很重要

人民教師很重要

基層幹部很重要

農民工很重要……

這就如同人的十個手指和十個腳趾一樣,你能說哪一個重要?哪個不重要嗎?關鍵是要共同協調發揮作用。哪個太突出了,對於其他的發揮正常作用都不一定是好事兒。





酒泉老聶


鍾老這話說得很有水準。這次疫情就像一次考試,方方面都得到了洗禮和驗證。總體上已把中國的強大充分顯現出來,許許多多的方法和措施,為全世界抗疫作出了樣版。抗疫效果雖然顯著,但還存在著短版,這就是鍾老所提到的問題,我認為鍾老提出的是關鍵問題,只要我們針對這些關鍵去調整和完善,再大的艱難困苦也難不倒中國人民,因為我們有科學決斷體系,我們有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向鍾老致敬。


戰馬奔騰13


現在的疾控中心是七十年代的防疫站衍生而來的,這個機構雖然存在了這麼多年,但隨著多次的機構改革一直沒有撤銷,現在的疾控中心是由過去的防疫站更名而來,隊伍雖然大了,設備比過去也多了,但作為一個地方的防疫部門與應該承擔的責任並不匹配不適應,沒有起到疾病防控主力軍的作用。一是高科技人才少,二是科研經費投入不足,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這是制約主管業務部門不能發揮作用的主要原因。現在社會已經進入科技化時代,隨著形勢的發展,疾控中心應該有它應有的定位,具備它應有的功能,才能發揮它應有的效能。面對非典、流感、病毒肺炎這類的細菌病、病毒症的相繼發生,越發顯示出疾控中心的重要性。為此,疾控中心應該由現在僅僅解決一般的疾病向科研機構轉變,從根本上轉變,要脫胎換骨的轉變,這裡面就包括1、吸收高科技人員,有知識有專業水平的專家教授,2、大幅度的增加科研經費,3、建立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實驗室及相應的機械設備。我國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疾控中心任務大,責任重,在防治疾病尤其是象今年病毒肺炎這種生物方面的疾病中應該發揮主力軍作用,它的角色是極其重要的,也是替代不了的。鍾南山院士的建議非常好,指出了當前我國在這方面的要害和短板,疾控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只能加強,不能削弱,這是當前現實形勢的需要,是國家和人民的需要。


韓鳳波58343141


鍾老這話講到點子上了,是出於公心,出於對國家對人民負責而講出這番話,的確疾控工作涉及國家安全、穩定、經濟發展、國際影響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如果沒有一個國務院直屬的部門負責,發生疫情逐級上報、調查,勢必以誤戰機。所以提升國家疾控中心級別十分重要,使黨中央、國務院能第一時間知道災情,佈置抗擊工作,減少損壞。


山老頭123456


個人認為:鍾南山老人,是我們國寶級的醫學專家,在這次疫情以及非典時期,為我們國家和人民立下了汗馬功勞,現已八十多歲了,他最有資格發言、提出建議,他所說的“疾控中心"地位低,並不是單方面指權力小,而是通過這兩次重大的疫情,特別反映出它的重要性,必須全方位提升疾控中心的管理機制,包括國家專門培養輸送高科技專業人才,人員、資金、救援醫療物質調動等。能更好的防患於未然,不打無準備之仗,要打大仗,打勝仗!


伾山風水


疾控中心主任應該由一位政治局常委領銜,組建有國務院副總理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領導組,直接負責指揮抗擊重大疫情工作。能夠保證在疫發第一時間掌握疫發情況,制定防控方案,組織人力物力,最快速度最有效措施,投入防治工作。


春風擺柳


地位低可能是事實,這需要改進加強,但就事論事地說,也不能以地位低掩蓋責任心差的事實,工作不深入,不細緻,再好的體制也可能誤事,也可能大意失荊州,甚至兵敗長平。美國的疾控體制應該是很多人羨慕的,為什麼一場流感也死那麼多人呢?恐怕也有它的不足和重視不夠造成的。


安——171208


鍾院士說的一點沒錯,實際上中國的CDC只是決策者的輔助機構,沒有決策權。一旦疫情的苗頭出現他們只能向決策者彙報,這時候的決策者才是防疫控疫的關鍵。希望CDC能發揮科學力量,有權在瘟疫抬頭之時就可以吹哨,警醒所有人以保衛生命無恙!


梧桐樹上的小船


戰爭,瘟疫,地震等都是國家安全大事,疾控和震報除向主管部門報告外,增加向地方政府和上級國家安全部門報告的責任和機力,讓瘟疫和地震報告可從地方政府,衛健委和國安部三個渠道至決策高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