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翡翠的種在評價翡翠的價值方面究竟佔多大比例?

莊周翡翠


翡翠的“種”是衡量翡翠質量和價值的主要標準,種是翡翠的靈魂,素有一好俱好,一醜俱醜的說法。如果說賭石,要是行家判斷種差種嫩,就算再便宜也不願意去賭!藉著這個問題,我想把“種”給朋友們好好詮釋一下,再聊聊我們賭石這個行業。

外行接觸翡翠幾乎都是從對種的理解開始,但是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透“種”的定義,幾乎都是在誤區中徘徊。不同的書籍有著對“種”不同的詮釋和定義,有的書籍將翡翠的種直接定義為玻璃種、冰種、糯種等這類對翡翠“種”的解釋,主要是指的”種水”,更側重於解釋的是翡翠的水頭、透光度,也是外行朋友們最容易去顧名思義理解的,但同時這樣對種的認知也產生了很大的誤解,以至於很多剛入行的朋友很迷糊:怎麼我看到兩塊透明度不同的翡翠,行家的判斷透光度好的種反而會差些?到底什麼才是翡翠的種?

上圖左邊的懷扣的水頭比右邊的水頭好,但結構疏鬆,緻密度差!但右邊飾品的種要比左邊好,油性好,緻密度高!

通俗的講,翡翠的種是翡翠的一種質感,當今的鑑定機構對翡翠不會去進行美感辨識,只要滿足翡翠組成的幾大元素就定義為翡翠,就能做翡翠證書,這就導致了翡翠層次化分非常巨大,差的翡翠幾十塊、幾百塊,好的翡翠價值可以達到百萬、千萬甚至上億,這種巨大的價值跨度讓外行朋友很難去清楚認知翡翠的層次,也導致了玉石行業被大家公認為深水行業。翡翠文化經過發展衍化,最終都是把“種”定義為衡量翡翠品質的主要標準,所以要學翡翠,不管是翡翠原石還是成品,“種”的正確認識都是一門必修課!

初學者對翡翠的種大多都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的迷糊狀態,這都是正常的,種的理解更多是一種感知印象,只有多接觸實物才能真正感悟到種的質感,如果你期望能從書本、圖片或者網絡視頻來悟透種的概念,幾乎是不可能的。種的理解裡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把翡翠的通透度當成種來理解,行業裡不良商家也慣用這個節點來誤導消費者,把通透度好的“嫩空種”當作老種翡翠以次充好來欺瞞消費者。最近與很多朋友一起交流,讓我幫他們鑑定自己買的石頭,就發現很多吃虧上當的就是把透光好的“嫩空”種當作老種的原石購買。

這是朋友寄過來的,燈光效果非常具備欺騙性!種嫩,水長,這種紫色切開就沒有了,玉質跟豆腐渣一樣

會卡嫩空翡翠原石,皮薄,質地稀鬆,透光度好!但是毫無價值,市場以公斤料來賣

嫩種翡翠成品,呆板,質感差!時間長了會發生變化,像脫水的感覺,配飾久了就會感覺越戴越難看!

成品看種相對簡單,外行朋友們可以理解成珠光寶氣的質感,種質越好,油性、瑩潤度、熒光就越好,種質差的就會顯得呆板、乾燥不夠美觀。毛料上看種學問就要深厚很多,個人觀點上,翡翠原石的種應該“就石論石”、“就料論料”,不能用行家的慣性思維場口論,這裡講一個誤導性比較強的概念——“老坑”和“新坑”,所謂的老坑和新坑是指古代採玉人對礦區地理位置的定義,老坑指早先的河床採坑(水洞子),以帕敢為中心附近的礦區,產出的玉質地普遍種老,所以稱之為老坑玉;而新坑是指後來的山地採坑(山)洞子,位置在莫西沙場區東北區域,所出的翡翠種質偏嫩,稱之為新坑。這種定義在古時候有普適性,老坑一般種老,新坑一般種嫩,因為那時候開採能力有限,只能涉足礦層的表層開採。但是今天的機械化開採顛覆了這個概念,這種“老坑”“新坑”的說法存在很大的誤區和偏差,場口是變化的,以場口對翡翠種質的定義是有片面性的,老坑種場口也會出種嫩的石頭,新坑種場口也會出種老的料子,只是概率的相對高低。今年大量開採的格疊莫和三卡場口,都是新坑,退到前兩年行家幾乎都不認可,但是最近三卡和格疊莫場口連續爆出好幾塊玻璃種大件頭翡翠,評估價值都能過億,其中有一個大件頭玻璃紫原石,當時我一個朋友8000萬緬幣(約合50萬人民幣)已經談下來封包,交了2000萬的定金,但是對新場口的偏見讓他多了一份揣測,約了好幾個行家再去分析,過於謹慎而錯把這個價值連城的石頭看成了水沫共生,退掉了定金,結果易主他人後,別人一刀切下去中間化成了玻璃種紫色,在平洲行家一口就開價3000萬人民幣,朋友聊到這事就錘胸頓足,因為對場口的偏見,讓煮熟的鴨子飛了,所以說場口固然重要,但是對於對於老坑和新坑應該去辯證的看待,以免錯失遺漏機會。

上圖為緬甸玉石場區地圖,地圖比例稍有出入

回到對種的詳細介紹,結合一些前輩的總結,也木西的觀點上看種的四大指標:細膩度,緻密度、光感度和硬度:

先來解釋一下細膩度,細膩度是指翡翠的組成礦物(硬玉)顆粒的大小、粗細程度,也就是行家所說的翡翠“肉質”的粗細程度,即肉粗或肉細。原生的硬玉礦質地是比較稀鬆,晶體也較粗,但是透光度好,就是我們常講的嫩空,在原石上也是最容易欺騙外行的一種現象,這種嫩空的原石切開後一般呈現粗晶結構或斑狀變晶結構,細膩度很差、肉質粗。

嫩空種質的翡翠原石,透光度非常好

切開晶體粗糙,呈現粗晶結構或斑狀變晶結構,細膩度很差

翡翠細膩度的變化是由於原生礦石在地下深埋中受到破壞性的地質構造力作用,像地殼運動或板塊間擠壓作用力,至使粗顆粒硬玉被壓碎成細糜狀,從而提升了翡翠的細膩度。糜稜巖化越強,翡翠的細膩度就越好,翡翠的種質就會相對較好。能達到玻璃種質地的翡翠,在生長環境中會受到多次地質作用力,導致翡翠晶體不斷的動態重結晶變得非常細膩,即使在高倍放大鏡下也難以看到翡翠組成的礦物顆粒。

玻璃種墨玉,非常細膩,20倍放大鏡下也難見翡翠晶體,並且高緻密的質感讓它呈現翡翠養眼的油性

玻璃種墨玉最好的透光度一般不超過2cm,更不能以透光度來衡量翡翠的種!

翡翠有兩種岩石類型——硬玉巖和綠輝石巖,翡翠的致色就是由輝石巖導致,但是綠輝石透光度有限,像極品墨玉99%都是輝石巖,所以有色的翡翠透光度會相對較差。

緻密度是決定翡翠種質好壞的關鍵因素,關注我的朋友經常會發現我在講石頭的時候喜歡說皮殼的沙感表現,其一是沙粒細膩感,其二就是沙粒的緊湊感,也就是緻密度。如果說得書面一點,緻密度就是翡翠組成礦物(硬玉)之間相互結合的疏密、鬆緊程度,行家喜歡說“皮緊”“皮鬆”。這裡要聊聊的是緻密度和細膩度是有區別的,翡翠在形成過程中會受到兩種作用力,一種是破壞性的地質構造力,另一種是埋藏過程中持續性的定向壓力,強大的破壞性地質構造力致使原生翡翠細膩度發生變化;持續的定向壓力致使翡翠的緻密度增加,定向壓力越大,緻密度就會越高,種就越好,如果在持續的定向壓力前階段發生了細膩化的糜稜改造,那就會形成種好細膩的翡翠;如果原生礦床只有持續的定向壓力,未發生過破壞性的糜稜改造,就是種好肉粗的表現,所以在翡翠原石上看種,緻密度是比細膩度更重要的指標。如果一塊賭石上兩者兼具,既有致密度,又有細膩度,就算沒有任何燈光表現,都是價值不菲的賭石。

皮殼緻密度較高的一塊會卡原石,但是晶體的細膩度欠佳

少有人能準確辨析的種好肉粗的翡翠原石,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上圖為一塊會卡原石,30多公斤,是一塊切口料,市場上放了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它的細膩度差,第一眼看上去很難入眼,賣貨的緬商也以為是切跨了,“有幸”被也木西的老司機撞見後,經過仔細研究辨識,特別是對皮殼的緻密度辨識,判斷起貨會非常的高,是一個大漏,買回來做出手鐲後,果不其然,從糯化的質感變成了高質量的糯冰,增值幅度高達3-5倍,這就是比較典型的細膩度差但緻密度高的翡翠原石,這種原石有一個特點就是相對來講裂比較少,因為形成過程幾乎未經過破壞性的地質構造力影響,所以如果以後大家遇到這種原石可以多留意一下,不過從翡翠形成過程來講,這種“大漏”的翡翠原石相對較少,因為翡翠礦脈的形成經歷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擠壓,主礦脈大多是經歷過強大的地質作用力的,所以種好的原石一般都會肉細,這種種好肉粗的偶然性學問比較深度,一定是經驗和實踐的結合才能準確辨析,翡翠行業有句話,經驗就是真正財富,翡翠知識是本天書,大家都能看懂的東西,沒有漏可以撿,當別人看不懂時你能看懂,那幸運一定就是你的。

緻密度很高的翡翠原石在玉質能達到冰種時皮殼上一定會有很獨特的呈現,像水泥皮、大象皮、老樹皮,疙瘩皮脫等

這塊水泥皮翡翠原石的皮殼緻密度很高呈現褶皺現象,預示著玉肉種質非常的老。

老樹包漿皮殼的翡翠原石,切開後為冰種雪花棉

石頭不會騙人,能賭到冰種以上的石頭皮殼一定有很高的緻密度,記住如果皮殼緊湊感欠缺,種質一定不會太好

第三個種的標準就是翡翠的硬度,映射到石頭上就是我們常講的皮殼上沙的硬度,行家有句話叫“沙尖種老”,就是說種老的沙皮石頭拿在手上一定有刺手感, 這是一種上手的觸感,對原石種的判定非常重要,結合緻密度的綜合判斷就是我們行家說的皮殼的“老度”,但是這個判定標準在圖片和視頻上幾乎是判斷不了的,所以說學習石頭的朋友有一定基礎認知後更多還是要身歷其境的去感觸,才能獲取到真知見解,如果一塊原石上的沙粒很容易脫落,很小的外力作用就使其掉沙,那毋庸置疑肯定是一塊嫩空翡翠。硬度高低可以直觀的反應出種質的好壞,硬度越高,種質越老,這個硬度不是摩氏硬度,而是翡翠的抗磨硬度,也就是翡翠抵抗外來機械力作用的強弱硬度,這種硬度由硬玉礦物顆粒相互結合的牢固成都來決定。不同翡翠的硬度差異,在且切磨過程中會反應得特別明顯,經常師傅上刀後第一感覺就能根據硬度判斷出石頭的種質差異,硬度高的老種翡翠,抗切磨能力很強,切琢時剛聲十足,強勁有力,進刀很吃力,種嫩的翡翠切磨時特別容易,特別是一些新場嫩空,進刀就跟切豆腐一樣,這個知識點相信很多朋友都有所瞭解。硬度與緻密度是相輔相成的,緻密度高的翡翠原石硬度一定會高,種質就會偏好。

冰種玻璃種的翡翠開窗切割都很費力,切割時間遠遠超過普通種質的翡翠,圖中師傅開窗玻璃種原石用上了兩隻使力

第四個種的衡量標準就是光感度,這個知識點偏向於行家一點,寶石鑑定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折光率的判定,翡翠的折光率為1.65—1.68,種好的翡翠比種差的翡翠光澤感要強,雖然區別不大,但是在行家眼裡大多都能一眼辨識,像做假的B貨翡翠,由於破壞了翡翠天然結構折光率會下降到1.60左右,看來就會有一種沉悶感。翡翠有一個特殊的光感效應,在細膩度和緻密度到了極致後就會出現一種絢美的熒光感,行家叫“起熒起膠”或“冰槓味” ,就是所謂“珠光寶氣”的感覺,這種光感效應只會出現在種質特別老的冰種、玻璃種翡翠上。

高冰玻璃種翡翠成品,膠凝感很強,照片很難拍出來那種感覺!

冰種、玻璃種翡翠也分三六九等,區別就在於這種熒光感,熒光好的和熒光差的價值差價巨大,比如同樣的玻璃種翡翠原石,普通的在50萬左右一公斤,極品的能出戒面的就在300萬左右一公斤!光感度是衡量高品質翡翠種質的標準,膠凝感越強的翡翠其種質就會越老。這裡淺聊一下我們對冰種的界定,冰種不能顧名思義的理解為透光度、水頭到了冰底就叫冰種,冰種概念裡屬於品級很高的翡翠,所以也木西對冰種的界定是一定要起膠凝感,如若翡翠的緻密度不夠,透光度再好也難以有膠凝的光感度,這種翡翠我們把它更多界定為冰糯種,到了玻璃種翡翠,一定是細膩度、緻密度、硬度和光感度都非常的好,有亦真亦幻的珠寶美。

高冰接近玻璃種的翡翠成品,熒光質感非常的好

上圖為熒光更好的玻璃種翡翠成品,人見人愛的美感!

最後再來講一下混淆概念——透光好但種差的“嫩空種”,對於嫩種翡翠的辨別,要從玉肉的粗細度、緻密度、沙感、光感來綜合考慮,行家比較容易從燈光的光感直接辨識,但這個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累。嫩空翡翠在原石上的反應是透光度非常好,因為原生硬玉的晶體間隙比較大,光線的穿透能力也好,但同時嫩空翡翠會折射出一種渾濁模糊的光,行家講的叫“不聚光”,就跟電筒光照射在土豆上那種渾濁感一樣,嫩空翡翠因為水頭較好,原石表面上看似漂亮,但是成品拋光後會有一種“呆板”“不受光”的表現,由於晶體間隙大,時間一長就會有風化後的脫水感,潤澤越來越差,色彩越來越淡!也就是很多外行朋友買到的嫩空翡翠,一段時間後怎麼感覺“色飛了”!

市場上的嫩空翡翠原石,都論公斤來賣

嫩空石頭常見紫色光感效應,皮殼上看到紫色光線渾濁一定要注意,是種質相對較嫩的一種表現!

問題裡講到的知識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很多也屬也木西自己的學問觀點,翡翠學問體系非常的龐雜,特別是石頭上學問,真正的高手都有一套自己與眾不同的獨特見解,高端賭石學問上見仁見智,有不同見解和分歧都屬正常,不過基礎種水學問都屬英雄所見略同。閒聊幾句賭石,賭石絕對不是賭博,高手眼裡的賭石是一門相玉文化,用眼辨析,用心分析,用真知學問儘量去降低“賭”的風險,把賭石變成“睹石”。參與這個行業,首先要學會剋制慾望,剋制“賭”的心態,做到不驕不躁,不氣不餒,漲跌都能是雲淡風輕的心態!諫言入行玉石的朋友們,因為誘惑太多,這個行業更多是一門“修心”的學問,跟其它行業一樣,想要立志長遠,財富一定是靠積累的,絕對不是靠賭的,只不過過程中多了一份撲朔迷離的概率學。

今天有點偏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理解到我對種的講解,如果真正學透了種就能去辨識翡翠的基礎價值,價值判斷的難點更多還是翡翠的“色”,有空我這個半灌水再給大家倒,好了,介紹完這個知識點,最後給大家出一道考題,下圖為4塊莫西沙的翡翠原石,從皮殼來斷定,那一塊種質會更好一點?


也木西翡翠


種是翡翠的根,沒有種的翡翠失去活力!內行看種,外行看色!水長不一定種老!有的看上去像冰種,很透拋光後也有一定的光澤,但是佩戴一兩年後會發黃,長棉這種是新場口的冰種,種就嫩了!但是文字還是文字,圖片還是圖片,不能代表實物經驗!收藏石頭要找經驗豐富的的人,經驗豐富是指從原石到成品經常盤貨的經驗,而不是翡翠從業比較久的,沒有盤貨經驗的人,很難分清種老嫩和水頭的關係,要多看貨,多做貨!不能紙上談兵,看圖學種,文字可以表達意思,圖片可以優化,所以要多見實物,慢慢理解種和水的關係!還要搭配色!對於翡翠有的文字是無法表達理解的。



翡翠橋


就題論題吧,就這張圖來說吧

適合新手,不適合老手

雲南省什麼部門出的?市場鑑定對應價格他們說了算麼?

不算的話,新手就看看玩過去了

沒有哪個行家挑貨時候只看一種的

老兵我挑翡翠時候,非要一一鑑定的話,從“色,底,種,水”一換扣一環,缺一環不可

從買家角度來說,玉本來就是無價的,你非要搞個定價標準出來。

從行家角度來說,

我給你個比例僅做參考

色30%,

底20%

種40%

水10%

一家之言

老兵回答完畢


老兵珠寶


老杜認為,翡翠的種,就是翡翠的成熟度,種是所有翡翠價值的基礎,常言道:內行看種,外行看色,沒色有種的翡翠,同樣會價值連城,但是沒種有色的翡翠,可能價值並不高,比如白底青,比如干青,鐵龍生之類。

或者我們從市場上高端的成品梳理一下,價格最高的,當然就是有種有色的,其次就是高冰玻璃種的,就算是滿色的貨品,也必須配合有種的基礎上,哪怕是糯種,也不能沒種,否則價值會很低!

所以這樣來說,種在翡翠價值體系中,佔據的比重非常之高,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的。這就是行家看翡翠,首當其衝的看種夠不夠老。

有種有色的翡翠

有種無色的翡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