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遇到亂漲價,我們應該這樣做


遇到亂漲價,我們應該這樣做

近日,一些消費者反映,一些超市、藥店和市場出現一些亂漲價等哄抬物價的情況,主要包括口罩和蔬菜等疫情防控物資。亂漲價等哄抬物價是違法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形式:

一是不按標價銷售或者超過標價銷售的;

二是商品價格過高增長的,特別是成本未發生變化而銷售價格大幅增長的;

三是捏造、散佈漲價信息,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散佈價格上漲信息得。

作為消費者,我們遇到這些情況應該怎麼辦那?

首先可以向經營者提出異議,經營溝通協調解決。經營者如果糾正哄抬物價的行為,可以購買產品。

萬事好商量,很多商家哄抬物價有一種隨眾心裡和僥倖心理,如果消費者不提出來,商家會繼續違法行為。消費者直接向經營者提出後,部分商家會與消費者進行議價或糾正違法行為。

如果經營者不能及時糾正,特別是溝通態度惡劣的。您可以向有關部門進行投訴舉報。

1.投訴舉報類別

第一種是權益投訴舉報。就是說消費者購買了哄抬物價的產品,發生了交易,個人權益被侵犯。例如您如果急需這些物資,像藥品等,您可以先按商家的高價買下,然後進行投訴舉報。因為投訴舉報處理需要一定的時間,不能因為等待處理而貽誤購買某種急需物資產品的時間。

第二種是公益投訴舉報。就是說,消費者未與商家發生交易,權益還未受到損害,但是您認為商家有哄抬物價的嫌疑,消費者可以為了公益進行投訴舉報。例如所購買的物資產品不是急需的。可以不予購買,然後直接投訴舉報。這種情況下,不要覺得自己不買了,沒有侵害自己的權益就不投訴舉報了。又如消費者購買物資商品時,所購買的物資尚品沒有哄抬物價,而是發現商家有其他物資商品哄抬物價行為的都要及時進行投訴舉報。

2.投訴舉報渠道

按照《價格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您可以通過以下渠道進行投訴舉報。(1)撥打12315電話,由價格主管部門市場監管局負責處理。

遇到亂漲價,我們應該這樣做


(2)通過12315網絡投訴舉報系統,微信12315小程序,支付寶12315小程序等。(3)當地消費者協會。

(4)當地政務服務熱線(市長專線12345等)。

(5)直接到商家所屬市場監管所投訴舉報(疫情期間不提倡)。

通過以上渠道有困難的,也可向新聞媒體反映,或通過負責價格監管的市場監管部門的網站郵箱、微信公眾號或頭條號等網絡渠道進行反映。

對於商家哄抬物價違法行為嚴重的,疫情防控期間,當地疫情防控小組公佈電話的,也可向防控小組電話反映。

3.投訴舉報注意事項

一是要說清商家名稱和位置。注意個別商家的門頭名稱不一定和其在市場監管部門登記的名稱不同;

二是要說清商家的哄抬物價得違法事實。例如那個商品,價格上漲了多少;

三是最好要有證據。已經發生交易的,要提供發票或小票(收據等),沒有發生交易得,條件允許的可提供錄音或照片、視頻等電子證據。確實沒有證據的,要實事求是反映情況。

4.消費者權益

對於已經發生的交易,消費者可依據《價格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進行要求商家給予賠償。《價格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經營者因價格違法行為致使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多付價款的,應當退還多付部分;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遇到亂漲價,我們應該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