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馬家軍內訌竟從甘肅分出兩個省,誰讓馬鴻逵馬步芳明爭暗鬥一輩子

翻開如今的全國地圖,甘肅省的形狀猶如啞鈴一般。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民國以前甘肅非常大,包括了青海和寧夏地區,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樣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西北馬家軍之間的內訌。

不瞭解馬家軍的人都以為馬鴻逵、馬步芳是一家人,實際上回民的“馬”姓和漢人理解的完全不一樣。伊斯蘭教創始人默罕默德在古代被翻譯為“馬哈默”,回民才多以“馬”為姓。

馬家軍內訌竟從甘肅分出兩個省,誰讓馬鴻逵馬步芳明爭暗鬥一輩子

馬家軍內部主要分為三大派系。清朝末年社會矛盾尖銳,西北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可隨著清廷調重兵進陝甘平亂,大股義軍相繼被鎮壓、剿滅。

在這種情況下,河州義軍領袖馬佔鰲在太子寺大敗左宗棠後,立刻發出招安請求,因此成為“甘肅馬家軍”的始祖。隨馬佔鰲一起投降的還有他的心腹愛將馬海宴和軍師馬千齡。

馬海宴作戰以勇猛著稱,後來在隨湘軍平亂、抵抗八國聯軍中立有大功,為兒子馬麒和孫子馬步芳創立“青海馬家軍”奠定了基礎。

馬家軍內訌竟從甘肅分出兩個省,誰讓馬鴻逵馬步芳明爭暗鬥一輩子

關於馬千齡的記載很少,但他很有可能是被裹挾進義軍的富商。因勸說馬佔鰲投降而被封了個小小的藍翎都司,很快淡出馬佔鰲集團。

馬千齡是世俗回民的代表,兒子馬福祿、馬福祥走得都是科舉之路。光緒年間,馬福祿以武進士身份組織團練平亂,受到陝甘總督的賞識,為其弟馬福祥創立“寧夏馬家軍”提供了可能。

清末時馬家軍僅是湘軍和甘軍系統的一個分支,為了自保他們緊緊團結在馬佔鰲及其長子馬安良麾下,然而隨著清廷對邊疆控制力急劇萎縮,馬家軍在壯大的同時也開始走向分裂。

馬家軍內訌竟從甘肅分出兩個省,誰讓馬鴻逵馬步芳明爭暗鬥一輩子

從馬家軍的發跡可看出,甘馬與青馬是穿一條褲子的,所以寧馬第一個被排擠出甘肅的。八國聯軍進北京時,馬家軍諸將隨董福祥進京抗擊洋人。馬福祥因守衛京城、護駕有功而被升為西寧鎮總兵。

西寧為軍事重鎮,民國時馬安良為了給兒子鋪路,強行將馬福祥改為寧夏護軍使,並派馬海宴之子馬麒坐鎮西寧。馬安良認為馬麒是心腹嫡系,可保兒子順利執掌甘馬大業,然而命運卻和他開了一個大玩笑。

寧夏孤懸河外,馬福祥起初是拒絕上任的,但誰也沒想到他在打擊蒙古獨立、維護邊疆穩定上的表現深得北洋政府青睞,在馬安良死後迅速成為馬家軍的領軍人物。

馬家軍內訌竟從甘肅分出兩個省,誰讓馬鴻逵馬步芳明爭暗鬥一輩子

被馬安良寄予厚望的馬麒自進入青海之初就在暗中積蓄力量。1924年北京政變後,馮玉祥被直、奉軍閥趕到了西北。為了將陝甘作為他逐鹿中原的根據地,馮玉祥一直在暗中分化馬家軍。

馬福祥最先倒向馮,開啟了獨立發展之路。馬麒也緊跟其後,並且還攛掇馬安良三子馬廷勷反叛國民軍,借馮玉祥之手將甘馬勢力連根拔起。至此馬家軍進入青馬和寧馬爭雄的時代。

青馬和寧馬一直在謀劃從甘肅獨立出來,但他們顯然沒有這個能量。1928年北伐勝利後,為削弱馮、閻的勢力,同時也為了強化中央的力量,南京提出了“縮小省區”和“精兵簡政”的口號。

馬家軍內訌竟從甘肅分出兩個省,誰讓馬鴻逵馬步芳明爭暗鬥一輩子

為了多爭取幾個師的編制,馮玉祥便以“寧夏、青海距離甘肅省城太遠,交通不便,不易發展”為由將甘肅一分為三。

南京方面也樂見各省之間互相牽制、抵消力量,當即表示同意。後來馬鴻逵和馬步芳明爭暗鬥一輩子,很大一部分原因南京故意給他們製造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