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欧盟不想得罪任何一方

欧盟不想得罪任何一方

欧盟不想得罪任何一方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个耳熟能详的词,叫做“地球村”。2005年,托马斯•弗里德曼出版了《地球是平的》一书,深受地球人青睐。当时,全球一体化热潮势不可挡。

欧盟眼里的中国

那时的中国,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国际贸易,乃欧美国家不可或缺的“世界工厂”。从衣帽到电子产品,欧盟国家的名牌几乎都毫无悬念地印着“Made in China”。2007至2009年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波及欧洲,中国却凭借其管控较严的金融政策,逃过一劫。

金融危机后,欧美国家需要疗伤,中国则坚持改革开放,在全球化的康庄大道上,继续一路高歌。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外贸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脚步,就未曾停止过。如今,“新常态”的中国俨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吸引外资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既是经济强国,正在走向“中国智造”,也是外交大国,对地域政治和全球利益均衡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在欧盟眼里,今日中国既让人艳羡,又令人焦虑。中国的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在非洲的建设等,是欧盟各大智库不知疲倦地热议话题。那么,面对剑拔弩张的美中贸易战,欧盟怎么看?是幸灾乐祸,拍手称快?抑或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不对等的欧美关系

先来看看欧美关系。在右翼势力抬头的日子里,欧美政界越发保守,建制派不受欢迎,保守派一呼即应。但欧盟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对其将全球划分成顺差国、逆差国两个阵营的简单粗暴做法,还是持反对态度。不过,或许是惯性使然,一旦面临美国的淫威,欧盟每每甘于臣服。3月中旬,笔者参加过一场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先生的演讲会。当时,特朗普刚刚宣布美国对钢铁和铝制品分别征收25%和10%新关税,欧盟闻之丧胆,惊慌失措。针对欧盟的懦弱,施罗德在演讲会上强调,欧盟只要团结一致,本来很强大,可以无视美国的为非作歹,硬碰硬地与美国抗衡。

但欧盟还是摆出了瞻前顾后的君子姿态。在3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欧盟理事会上,欧盟相关领导人文质彬彬地说,欧盟委员会对美国的钢铝新关税决定感到遗憾,这种行业保护措施不该以国家安全的理由正名,可谓不适当的贸易救济措施,其实质问题是产能过剩。理事会一开完,文质彬彬的君子旋即放下身段,低声下气地恳求美国豁免自己。新关税豁免权被准允了,却是暂时性的,只能维持到5月1日。

之后欧盟会怎样?不久前,慕尼黑Ifo机构给出了一次预测,认为欧盟正面临国际贸易的三级递进局势。第一级是欧盟等国被暂时豁免钢铝新关税,美国对中国实施包括钢铝和汽车在内的征税,中国响应,对美国农产品等设置同等同额同度的关税;第二级是美国不再给予欧盟等国钢铝新关税豁免权,欧盟开始对美国农产品和牛仔裤等商品设置关税壁垒;第三级是美国开始对欧盟汽车设置25%的关税,之后局势急速恶化,全面贸易战拉开序幕。

欧盟的零和游戏

其实,欧盟或可借助美中贸易战,在反倾销、出口价格和知识产权等方面向中国施压。如果中国不买波音了,那么空客的好日子岂不就来了?但如果中国的钢材和铝板不去美国了,那么欧盟岂不要面对反倾销的新难题了!欧盟委员会认为,廉价进口钢铁已经充斥欧洲市场,美中贸易战只能使局面进一步恶化,原本进入美国的钢铁,或将被转向欧洲市场。

这些年来,欧盟一方面依赖于中国的进口货物,另一方面对之心有余悸。毕竟,中国价廉物美的产品,冲击了欧盟市场,也导致了欧洲一些产业加工厂关门大吉。如今美国以500亿美元的落地清单和1000亿美元的威胁,大刀阔斧地对中国下毒手,迫使中国一方面拉大内需,另一方面寻找新的贸易进出口渠道。

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初曾言,美国的战略是以糟糕的办法来解决现实的问题,即钢铁行业的倾销和产能过剩。马克龙呼吁欧盟领导人遵循三个原则,一是避免恶化的贸易战,二是保护和支持基于世贸组织规则的国际秩序,三是表示“联合一致的、坚决的”立场。

这真是无奈之词。一旦美中贸易战打响,欧盟将深受其害。且不说欧盟农场主们的担忧,宝马和奔驰公司首先就要肝颤。两家公司每年从美国向中国运送大量豪车。2017年,从美国运往中国的德国汽车高达28万辆。2018年,宝马原本预计自美国出口中国89000辆汽车,奔驰 65000辆。如今,一切都悬空了。

仔细想来,美中贸易战一旦打响,欧盟肯定是输家。不作为不行,作为也不行。不作为的话,欧盟成员国为了趋利避害,会彼此搞双边贸易,对于欧盟共同体而言,此招堪比自残;作为的话,无论欧盟站在美方还是中方,最终还是零和游戏。笔者留意到,眼下欧盟各界人士很关注的一个话题,是在自动化和机器人成为必然的今天,如何寻找自由贸易世界戛然而止后的就业机会。这听上去有点儿搞笑。

全球化正因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单边主义驾驭多边主义,将引发双边主义的盛行。而双边主义的合作,是以牺牲第三方利益为代价,必将破坏供应链,造成国际贸易的乱局。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