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好人精神”在抗疫一線熠熠生輝 --大連高新志願者在行動十一

在小區門崗疫情監測點、在為隔離家庭提供“三送”服務的途中、在社區辦公大廳和小廚房裡、在探望老父親的路上……每天都能看見她不辭辛勞、忙忙碌碌的身影。她就是大連好人--童國芳,高新區淩水街道凌海社區的居民都親切地稱她“阿芳姐”。


“好人精神”在抗疫一線熠熠生輝 --大連高新志願者在行動十一

作為凌海社區藝術團團長,她在妥善安置好藝術團各項工作的基礎上,動員大家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凌海社區藝術團共有各類文體隊伍10支,指導老師22人,成員多達230餘人,因為疫情突然來襲,藝術團暫停了全部課程,但阿芳姐通過電話、微信與各位指導老師加強聯繫,通過線上安排好藝術團的各項工作。同時,還利用微信群每天向藝術團成員發送防疫知識,號召藝術團成員積極投身到社區防疫志願者隊伍當中去。

作為社區疫情防控檢查員,她身穿紅馬甲、帶上紅袖標、對來往的居民測量體溫、進行出入登記、宣傳防疫知識。對於個別不配合的居民,她總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耐心的做好解釋和說服工作,遇到熟人也杜絕“刷臉”,嚴格按照小區封閉管理要求,認真做好測量體溫、進出登記等工作。


“好人精神”在抗疫一線熠熠生輝 --大連高新志願者在行動十一

作為社區“三送”服務代辦員,她主動請纓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為居家隔離居民採買物品、送快遞、扔垃圾,不論事情大小,她都任勞任怨,不厭其煩的把居民交待的事情辦好,盡力滿足隔離家庭的各項需求。

作為社區的後勤保障人員,她一個人撐起了社區的後勤保障任務。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看到社區工作人員夜以繼日的奮戰在抗疫一線,她既著急又心疼,為了緩解社區人員工作壓力,堅持每天早上定時來社區打掃衛生並進行消毒,每個班次的值崗人員回來都能喝到阿芳姐送上的一杯熱茶。她還主動承擔起幫社區工作人員做飯的任務,只為了給大家節約出更多的時間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作為女兒雖不太“稱職”,但她卻是老父親的驕傲。阿芳姐的父親已過鮐背之年,雖然身體還算硬朗,可是老人雙耳的聽力基本喪失,原本每天早晚準時看望老父親的阿芳姐,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常常因為抽不開身,也只能每天天黑了才匆忙回到父親家,幫著做個便飯。老父親不僅沒有責備反而說,“你那麼忙就別來了,我將就一下就行”。

阿芳姐的一舉一動溫暖著我們、感動著大家,她用身體力行詮釋著“好人精神”,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讓“好人精神”在抗疫一線熠熠生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