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著名“學術明星”強迫他人引用終敗露

最近本氘也和大家一樣被鋪天蓋地的疫情新聞包圍,差點錯過一條學術圈的大新聞。去年10月,本氘評述過學術圈存在的一些提高自身引用量的“歪門邪道”,其中第一條就是雜誌審稿人或編輯要求投稿作者引用自己已經發表的論文(那些提高論文引用的“騷操作”)。事情的起因要回溯到2017年,著名學術出版巨頭Elsevier旗下期刊Geoderma 的一名編委被指控利用職務之便提升自己的引用數量。隨後Elsevier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自查運動,分析了相關的55000名審稿人和編輯,扒出了幾百個喜歡要求論文作者引用自己文章的審稿人。其中最離譜的要屬Bioinformatics 雜誌的一個審稿人,他每次審稿都要求別人毫無理由地引用自己的幾十篇文章。[1-2]


當時本氘就很好奇,這個如此膽大妄為的審稿人究竟是何許人也?但不知道什麼原因,相關報道卻語焉不詳。

著名“學術明星”強迫他人引用終敗露

Kuo-Chen Chou。圖片來源:Google Scholar


但怎麼說呢?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不,就在上月底,這位謎一般的審稿人卻因為另外一個醜聞而暴露了真實身份。同樣是Elsevier旗下的學術期刊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JTB)宣佈著名的美國生物物理學家Kuo-Chen Chou不再擔任該刊編委,原因是“最高級別的學術不端行為(scientific misconduct of the highest order)”,[3] 這指控力度可不低。而更勁爆的是,Bioinformatics 副主編Jonathan Wren透漏,這位Kuo-Chen Chou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位膽大妄為的Bioinformatics 審稿人 [4],只是當時Elsevier並沒有點名。


這回Elsevier動真格的了,向Nature 證實 [4],Kuo-Chen Chou曾要求他參與編輯的數十篇論文的作者引用自己的大量文章,有時一次甚至會超過50篇,而且,還會要求作者更改文章的標題並提及Chou此前開發的一個算法。Jonathan Wren說,Chou的自引要求多得驚人,而且這種低劣的自引模式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可悲的是,這麼多年裡,被他要挾的作者們都默默聽從,幾乎沒人反抗。


Kuo-Chen Chou的這種學術不端行為明顯提升了自己的引用數據。根據Elsevier Scopus的記錄,Chou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共發表了603篇論文,總引用量高達驚人的58000餘次,h-index高達139,這在全世界科學家中也是名列前茅的成績。尤其是2019年,他的引用量超過7000次,不知道是不是這次暴漲引起了同行的注意。要知道2003年退休之前,Chou只發表了168篇論文,其中大部分在計算生物學領域,總引用量也比較正常,在2000次左右。

著名“學術明星”強迫他人引用終敗露

Kuo-Chen Chou的論文引用記錄。圖片來源:Scopus數據庫


目前所有的記錄都顯示Kuo-Chen Chou隸屬於一家名為Gordon Life Science Institute的研究所。而這家研究所,其實也是他在2003年從藥廠退休後投錢創立的一家機構。JTB的社論稱,Chou除了違規強迫他人引用自己文章,還有更惹人懷疑的操作。他曾處理過多次研究所同事的稿件,但這些人之後JTB都無法聯繫上,這使得JTB開始懷疑這些人是否真實存在(也不知道這些稿件裡面有多少對Chou的引用…… )。此外,有時到了審稿的最後階段,Chou還會搖身一變成為論文合作者之一(這是什麼操作?……)。[4]


不過Chou不愧是業界老人了,對這些醜聞顯得還比較淡定。他接受Nature 採訪時表示,並未強迫作者引用自己的論文和算法,而是自己開發的算法實在是效率太高而被業界廣泛使用。[4]是啊,“強迫”二字沒說出口,怎麼算強迫呢?


諷刺的是,2013年,一本期刊還為慶祝Kuo-Chen Chou從事科研工作50週年專門發表了祝詞。[5] 不知道當年撰寫這篇祝詞的加拿大的兩位作者,現在看到這個大新聞作何感想。另外一個尷尬的事實是,2014-2018年,Chou一直都是Clarivate Analytics發佈的“高引用作者”之一,這一榜單每年都會在國內外學術圈引發熱議。

著名“學術明星”強迫他人引用終敗露

JBiSE發表Chou科研生涯50週年祝詞。圖片來源:JBiSE[5]


當然,我們在指責Kuo-Chen Chou這樣的編輯和審稿人的同時,也要看到學術期刊本身的管理問題。在Chou的案例中,JTB竟然對其多次的違規操作視而不見,若不是2019年末以來的調查風波,不知道這樣的漏洞還要存在多久。


可悲的是,在“Publish or perish”的學術界生態環境下,論文作者要多勇敢才能拒絕Kuo-Chen Chou這樣審稿人或編輯的無理要求呢?


1. Elsevier investigates hundreds of peer reviewers for manipulating citations. Nature, 2019, DOI: 10.1038/d41586-019-02639-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2639-9

2. Reviewer-coerced citation: case report, update on journal polic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prevention. Bioinformatics, 2019, 35, 3217, DOI: 10.1093/bioinformatics/btz071

https://academic.oup.com/bioinformatics/article/35/18/3217/5304360

3. JTB Editorial Malpractice: A Case Report.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2020, 488, 110171, DOI: 10.1016/j.jtbi.2020.110171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2519320300278?via%3Dihub

4.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banned from journal board for citation abuse. Nature, 2020, 578, 200-201, DOI: 10.1038/d41586-020-00335-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335-7

5.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iology in one—A symposium in honour of Professor Kuo-Chen Chou’s 50th anniversary and Professor Richard Giegé’s 40th anniversary of their scientific careers.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3, 6, 435-442. DOI: 10.4236/jbise.2013.64054

https://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30486


(本文由氘氘齋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