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人說2020年農民進城買房潮退了,到底是什麼原因?房價會跌嗎?

嘉顏66


隨著農村舊村改造的項目不斷髮展,對於剛需的需求有所減緩,但是二胎政策放開對於需求肯定會承現增長趨勢,未來行情還得看國家調控。


最愛影視迷


有些農村人進城買房是一種“剛性需求”,單從今年剛過去兩個月就來斷定農民進城買房潮退了,無非是一種“自我臆想”的想法,很天真。


小編是農村人,就那我身邊的人來說,我們村差不多200多戶人家,在老家縣城、別的縣城以及市級以上城市買房的,不下70家,剩下沒有進城買房的,要麼是女孩戶家庭,要麼是暫時買不起房。老家男孩戶家庭會說:不買咋整?孩子大了要結婚!是的,現在農村婚嫁,很多女孩戶家庭都會要求男孩戶家庭進城買房,這是能否娶妻的最大門坎兒,要麼就打光棍。

我們老家的小縣城,也不知道是十幾線的小縣城了,人均年收入不足4萬,縣城房價高的離譜,一般農民家庭根本買不起,一般的縣城居民戶也買不起,所以很多農民家庭進城買房,也是咬牙才把首付先交了,然後再拼命地掙錢養房子,活脫脫的由農民變成房奴,尤其是沒有其他經濟收入的農民,除了種地還是種地,明明到了退休的年齡還在農田幹活,為的是不耽誤孩子的婚姻問題。一個十幾線的小縣城房價,100個平方萬60萬,對很多農民家庭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但還是咬著牙要買。


所以說買房潮退了只是一種假象罷了,2020年的房價,不會因為疫情就會便宜,也不會因為農民家庭買不起就打折給你,無利不起早,開放商蓋房子是為了啥?沒有滿足他胃口的價位他會鬆口?又不是做慈善!無利不起早,做生意的商人哪個不是精明過人的?拿著不是自己的錢的錢蓋房子,然後賺取鉅額的利潤,這就是精明,草船借箭。農民進城買房安家落戶在今天社會基本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或者說是潮流了,任何年代你見過會退潮的,只會漲潮。房價會跌嗎?大環境下可能會控制,但會保持已經漲上去的價位,不會再跌下來。已經漲到6000一平的,會給你5000嗎?

對於農村人進城買房的動力,有很多,可能統計不完,但主流還是大家經常議論的那幾種。一是農村男孩戶家庭結婚,即使老家農村有房或者社區有房,女方家庭不同意,還是要進城買房。二是農村人對孩子教育寄予厚望,不想輸在起跑線上,要去縣城買房,給孩子爭取更多的教育資源。三是炫富攀比心裡作怪,有的農民家庭看到人家進城買房了,自己也必須買,不管是不是剛需,不然會被人瞧不起。四是大環境使然,有的農民在家已經沒有意義,土地和房宅沒有了,成為失地農民,再個地方也鼓勵農民進城安家落戶,同時對進城安家落戶的農民的房宅和耕地不作為進城安家落戶的交換條件。最後一個說法有點扯,農民進城買房為了投資,至於有沒有利潤空間不多說。



有人說農民藉著疫情期間縣城房價會下跌買房子,會佔很大的便宜。目前為止沒有看到房價下跌的消息,十多年面的那次疫情房價也沒有下跌過,該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放棄沒有實際意義的幻想,多多掙錢才是正道,農民有錢了,在哪裡安家都行。


農村老俗話


其實農村中的剛需族還有不少,就我們村來說,不少人家需要買房,但因資金比較緊張,遲遲沒動身購買。畢竟農村中的婚娶觀念是有房有車,現在車子是一家一輛或者多輛了,但房子的話,還沒有達到這個標準。農村人買房,不像城裡人20萬元首付就行,他們要保證房貸在20萬元左右才會購買,不然的話手裡留著40-50萬也不願買。

與其說農民買房潮退了,不如說炒房客退出四五線的小縣城,不如說棚改戶的紅利不斷消失,農民買房的熱情還很高!從2017年開始,小縣城的房價就開始了大漲,之所以上漲,首先就是炒房客的作用,其次就是國家所開展的棚改戶的推波助瀾。

棚改戶們手裡有錢,因此他們會購買幾套房子,而炒房客更是瘋狂,結果推動了縣城房價的高漲。就拿我們這來說,在2016年時,房價普遍在4000元左右,碧桂園的房子也是這麼多,但2017年卻猛地增長,碧桂園房價甚至漲到了10000元,但很快又跌到了8000-9000元。目前縣城房子的均價為7000元,本以為去年全國房價走跌,縣城邊的房價會跌。

但沒想到從2018年的5000元漲到了去年的6000元,我們村有一個人首付51萬元買的,在縣郊區沒學校沒商業街,花6000元每平方,實在是不划算。

其實說農民進城買房潮退了也很正常。首先能買得起房子的早就買了,特別是剛需族,揹著貸款也要買,其次是這兩年的經濟下行,很多人的手頭比較緊,大家發現錢不是那麼好賺了,因此買房的需求不是太多。

但即便這樣,房價還是呈現穩定狀態,這是由國家政策決定的,市場受政策影響比較大,長時間內會穩定下來。但要注意的是,也有一些房企打折銷售,這也是變相的降價。


惠農圈


  • 農民買房潮從2015年前後的高峰早已開始衰落,2019年已接近尾聲了,2020年經新冠疫情之後,更是日薄西山。

  • 降價求生存將是2020年各種房地產業企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房市低迷將進一步加劇,又一次房價的拐點有可能提前到來。

  • 若是有剛需的農民朋友,可考慮在今年的第二、三季度購房,熬不住的房企為了活下去較大幅度降價完全有可能。

這是天天穿行於農村和城市之間且從事了多年建設管理工作的筆者,結合本地實際和收集到的相關信息,給出的答案。下面,就簡要說說相關情況。

第一,農民進城買房的高潮期早已是過去時。從筆者在工作中調查瞭解的情況來看,一個村裡70%以上的農戶都在城裡買了房,有的社只有幾戶群眾沒有購買商品房了,就是原本不想買的,一是在買房大潮之中在不斷的攀比之中,跟風而買;二是因子女婚姻問題,不得不買。

就筆者所地在而言,2015年前後是農民進城買房的高峰期,到2017年時雖然財政對農民進城買房進行獎勵、補貼,但農村群眾積極性已不太高了,因為經濟條件稍好的大多已購買了。

第二,年初這一場疫情,不但會影響農村群眾的購房熱情,更會導致房地產企業生存艱難。在疫情之中,農村的優勢進一步得到了顯現,人員活動的區域相對較大,生活成本較低,生活的舒適度較高。這些都會影響人們對農村的看法,影響農民到城裡購買的熱情。

同時,國*民經濟在疫情中損失很大,群眾的收入也受到了較大影響,商品房的銷售必定會受到較大影響,已有人預計第八次最佳購房時期將在今年出現。就在目前,也有房地產企業“吃不消”了,不得不降價百分之二三十以求生存。預計這一降價求生存將在二、三季度達到頂峰,所以對於有購買剛需的農民朋友在那時下手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


鄉村微視界之鄉村漫記


疫情過後將有變化:不說房子會不會跌,要再次大升恐怕很難了

年前奔喪,去了父輩的老家,江南政策好,以每戶平均2萬元的價格,在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莊所有行人的路面硬化,有柏油路、水泥路、鵝卵石路、石板路、地磚路等,花樣品種非常繁多。
公園、雕塑、綠化、音樂噴水池、垃圾集中處理、水電一戶一表、三網合一、快遞到家、除了天然氣管道以外還未進(以後會補上),富春江邊的村莊,真的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當然,待在村莊的,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紀的人,村民基本上都在原縣城購了房,現在,成了杭州的一個區,但江南人除了勤勞,頭腦都很靈活,在村莊,除了老宅,即便在城裡購房的,也都在老家建了三層起步、獨立院門的小別墅。
包括居住在城市的居民,誰家不有幾套房的,全國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即便鄉鎮級的小鎮,到處都在建房,實話實說,中國人多的就是房子,有時想要那麼多房子幹啥。除了租賃,賺幾個房租以外,先前購房的,隨著房價火箭式上升,都賺到錢了;現在,房價已經夠高了,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投資房產,其實,風險已經很高了,隨著炒房客的退潮,房價必將回歸居住的本來面目。
待疫情過去,國內必將發生許多重大變化,比如H頭文件一級級下達批示、指示的管理模式肯定已經落伍了,現在,都移動互聯網時代了,社會上有任何的風吹草動,特別是和國計民生相關的事情,民眾可能第一時間都知道了,再逐級傳達、或藏著掖著、或慢節奏公開,這樣的處理方式是否有效,疫情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
此外,許多公司將不會在豪華但房租高昂的寫字樓辦公,公司的生命力不在裝派頭,其實,只要公司存在,許多工作是可以居家在電腦上完成的,各地寫字樓的空租率將越來越高,這是大趨勢,至少寫字樓的房價肯定會跌,沒人租賃何來高昂的房價。
全國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居家工作,支撐城市普通民宅的租房價格,必將大幅度下降,春節都過去一個多月了,許多人都不再回原來租賃房屋的地方工作了,外地打工的人少了,所在城市的房租自然下降了。
物價大幅反彈,看看超市內豬二哥的價格,就知道了今年的房價上不去了,春節一個多月過去了,許多企業事實上已經倒閉了,苦的是沒有工薪收入的人,工作都不好找,許多地方的工資都降下來了。
疫情期間,許多人想明白了,健康可能比財富更重要,說中國人沒有房子,打死我都不信,誰家沒有房子,農村老家都有房子,城鎮年輕居民結婚,可以申請公租房,父輩、爺爺奶奶輩其實都有房。別的地方不清楚,杭州新樓盤開出來每平方米6萬了,除了真有錢,錢多了沒地方花以外,真正的工薪階層,每月稅後、扣除社險,不吃不喝,估計一年頂多能在杭州購買一平方米的房子,但問題是現在的房子大多數100平方米起步,也即不吃不喝,得花100年時間,才能在杭州買一套房子,還是稅後到手5000元計算的,其實,許多人還拿不到。
關於2020年的房子,本文作者囉裡囉嗦地寫了那麼多,意思就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別的地方不敢說,父輩的老家杭州市富陽區下轄的鄉村,絕對是山清水秀好地方,居住環境非常好,當地人生活條件非常好,農村上年紀的都是有退休金的,孤寡老人每月都有上千元的補助,真的非常適合生活。
那裡的村民,也都在城裡購買了房屋,都是好幾年以前的事了,現在,城裡的房價,太貴了,買不起,但在老家除了老宅,也都蓋上了獨門獨戶的小別墅,所以,城市新增購房將越來越少,因為許多人已經有房了,支撐房價上升的空間被鎖住了。
杭州城市的,誰家沒有幾套房子,即便工薪階層,舊城改造都有房子,爺爺奶奶、父輩都有,孫輩結婚,杭州年輕人可以申請公租房,爺爺奶奶、父輩的房子,與他無關,因為他是無房戶,可以申請公租房,政策是真的好。
至於2020年的房子,會不會跌下來,本文作者不敢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疫情的影響下,許多單位都不存在了,許多人都沒有工作了,物價大幅攀升,薪資水平非旦不漲,許多單位還下調了,隨著全球疫情擴散,任何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都將嚴重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在此背景下,房價肯定上不去了。
參考上面杭州新開樓盤價格,再次升上去肯定不行,鋼筋混凝土,說穿了其實不是財富,都是泡沫,某一天,肯定會被刺破,特別是受疫情影響之後,人的許多觀念會變化。
比如杭州一對年輕人,結婚不辦婚禮,捐給紅十字會20萬人民幣,指定給溫州疫情嚴重的地方,父母親非常支持,帶了個好頭,估計紅白喜事大辦大操肯定會減少,千遍一律、了無新意的婚禮,還不如不辦。

國平軍史


有人說2020年農民進城買房潮退了,到底是什麼原因?房價會跌嗎?

新型城鎮化建設正如火如荼,農村發展越來越好。近些年來,農村的生活和居住環境確實有了很大改善,不少農村的住宅蓋得像城市裡的別墅一般。

雖然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特殊情況,給不少城市帶來了較大影響,但這並不意味城市對農村人的吸引力減小了,農民進城買房潮退去了,畢竟今年這樣的情況是不常見的,而且國家也不允許類似這種情況常發生。因此,個人認為2020年農民進城買房潮不會退,房價很難出現大跌現象。

客觀地說,國家一直在努力穩控房價,但房價卻依舊蹭蹭上漲。綜合施措都沒見得穩住房價,整體購買能力並不高得農民群體是很難左右房價漲跌的。

就目前農村的發展情況看,農民進城買房的熱情難在短期內減輕;更難出現因進城買房的農民減少,造成房價下跌的情況,畢竟單一因素很難影響房地產市場行情。根本原因主要體現在,城市對農民的吸引力強於農村。

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公共服務,或者是上學就醫,城市在這些方面的優勢要遠大於現階段的農村地區。現在我國的溫飽已不是問題,人們的追求已不再停留到吃飽穿暖上,而是追求更好的生活質量和居住環境上,城市在這些方面能為我們提供更好的享受。

那些家庭條件好的農村人,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質量,讓下一代受到更好的教育,看病就醫更方便,往往會選擇在城裡買房,至少目前是這樣的趨勢。

以筆者身邊為例,堂哥是土生土長的農二代,他計劃在今年五月結婚,但女方讓他在城裡買套房才同意。為了結婚,也是剛需,就在這幾天陸續復工後,他就跑到縣城看樓盤並交了首付款。

當然,有的農民進城買房為了結婚用,有的為了孩子上學用,也有的全家落戶城裡安家生活用。在全國範圍內,像筆者堂哥這種情況而進城買房的應該不在少數,而不會說出現十幾年或者幾十年難遇的一次特殊情況,就對房地產市場帶來較大的衝擊。


鄉鑑


就目前題主所說的農民進城買房潮退了,其實這只是目前的一種表面現象。因為現在是疫情的關鍵時期,買樓房熱肯定要退了。農民不允許進城,城裡人又不允許到農村,這樣沒有人在城裡買房子,城裡人也沒有辦法賣房子,這屬於正常的現象。

其實2003年非典的時候也是出現了房價大幅度下跌的現象,那個時候房價儘管便宜,可對於小縣城每平方也下降了三四百元。但半年以後城裡的房子就開始漲價了,一直長到現在不可收拾。2003年的房價也就在幾百元到一兩千元一平方,目前的房價幾千元到上萬元的房價。

今年伊始,我國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這也直接影響了房價的上漲。目前好多城市出臺了保護房地產業,降低房地產企業拿到地的成本價,以鼓勵房地產業開發基礎建設,發展城市經濟。畢竟好多城市的財政收入主要依靠房地產業,說白了就是賣地皮增加收入。

疫情過後,房地產業還會興起的。主要原因農村會藉著房價下跌而進城買房,會成為買房一股熱潮,當然這需要一點時間,應該在今年年底差不多。一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必須在城裡買房,否則就要有城市戶口。直接解決農村孩子入城接受好的教育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城裡買房子,這就是教育捆綁房地產的結果。

二是農村子女結婚的問題。現在農村子女結婚必須在城市裡有一套樓房,否則的話找對象都難。所以好多人會藉著房價下跌進城買房,為了孩子能夠解決婚姻狀況。儘管現在已經說農村的房子好,但是現實生活當中依舊是要城市裡有樓房,即便農村有別墅,現在一些子女也不稀罕,還是希望到城裡去住。

三是農村進城買房成了一股潮流。農村對於城裡買房也有攀比的心理,這也使得好多農村人有錢就會在城市裡買房。尤其藉著疫情原因,房子價格不斷的下跌,買房的熱度會增加。不管出於投資,還是出於虛榮心等等其他目的,農民進城買房成為了一股熱流。


總之,從目前疫情來看,房價是有所下跌的,但這並不意味著2020年買房的熱潮會退下來,只是現在疫情的關鍵時期,農民不能夠真誠去買房子,而城市裡賣房子的行業還沒有真正進入熱潮。加上現在我國推行城鎮一體化,鼓勵農民進城買房,還有一些子女因為婚姻必須進城買房,因為教育必須進城買房等等,所以2020年一代疫情過後,買房者將會接踵而來。但是房價必須降低再有抬頭的行情下,農民進城買房子就多了,俗話說“農民就是怪,越賤越不買,越貴越出來”。如果房價持續穩定的話,農民買房的熱潮也不會太高。


宗元三農堂


之所以有人會說,2020年農民進城買房潮退了,那主要是因為受到年初新型冠狀疫情的影響,很多人看到了農村生活環境的優勢,於是便有放棄進城買房的打算。那麼,城裡房價會跌嗎?我認為短期內(今年和明年)可能有各種促銷模式來鼓勵買房,比如降低首付比例、買房送家電等等。但是,長期來看,房價不僅不會跌,還有可能緩慢上漲。


首先,疫情發生以後,我們以舉國之力、不惜一切代價全面抗擊疫情,目前已經取得初步勝利,但是各行各業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企業員工不能按時復工,農民農產品賣不出去,經濟損失慘重。今年註定是艱難的一年,很多中小企業喊出的口號是:2020年的目標是活下去,賺錢已經成了奢望。本來大家手裡還有點積蓄,打算春節過後進城買房,可這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的計劃,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花錢更加謹慎,尤其是買房這樣的大額消費。另一方面,房企面臨很大的資金壓力,只能通過各種促銷來提高成交率,緩解資金週轉壓力,所以說,短期內房價可能會鬆動但不會大跌,畢竟我國的經濟基本面是向好的,疫情過後,人們的生產生活將會陸續恢復到正常狀態。


當經濟緩過來,各行各業復甦以後,房價可能會蠢蠢欲動,有上漲趨勢。為什麼呢?原因有這兩點:

第一,房子是人們的剛性需求。對於我們農村人來說,城裡的房子不只是房子,它還代表著適齡男青年對家的渴望,承擔著我們對下一代教育的期盼。現在農村大齡男青年的婚姻問題越來越嚴重,城裡沒有房子,哪家姑娘願意嫁給你?城裡沒有房子,好一點的學校孩子能進去嗎?因此,房子不僅僅是一個住所,它還扮演著其他更重要的角色,有了剛性需求,房子還愁賣不出去嗎?


第二,通貨膨脹的因素。想想十年前的物價和房價是多少,通貨膨脹決定了物價只會上升而不會下降,既然鋼筋水泥、人工建材等等都在漲價,房子能不漲價嗎?做個比喻:麵粉都漲價了,麵包還能降價嗎?所以,不要再指望房價下跌了。雖然房價可能會漲,但是不會像前幾年那樣大漲了,一方面是由於相關部門的調控政策,不允許大漲大跌,另一方面也沒有大漲的條件了,因為人口紅利期已經過了。


秦農視野


農民如果無正當職業,有錢也沒必要進城買房,住進城消費又高,空氣又不好,住進城住家過日子,本人又天H作,還以打H為生,城裡有什麼留念優點,城市人亙不來往人情淡溥,又小氣沒有農村厚道,過日子住農村最好,紅事白事蓋房亙相幫忙,農民做人厚道,對人忠厚老實。


用戶6515512175158


不是今年農民進城買房潮退了,而是整個房地產行業都進入了冰凍期。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全國部分城市房價進入下跌通道,隨之而來的是買房的熱度開始退減。這裡面有買漲不買跌的規律顯現,更有需求量減少的原因。



不知大家發現沒有,現在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基本上都買了房,有的手裡還有好幾套房,能買的都買了,剩下的就是買不起的了。

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人沒有了買房的意願,人們紛紛意識到,人生無常,生命是脆弱的,為了一套房,讓整個家庭降低了生活質量,受苦受累一輩子,真的不值得。另外,疫情讓農民們認清了生活在農村,要比生活在城市安全的道理,因此進城買房的人少了許多,未來房價也會迴歸理性,慢慢下跌。



董青島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