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幼兒園接孩子,家長總是在大門外等?

鵝寶寶媽媽


為了便於幼兒園統一管理,將孩子的風險降到最低!

幼兒園把好大門關,於孩子安全考慮是非常好的。

把好大門關,不僅僅是封閉大門,現在的幼兒園基本都有一套統一的接送卡,入園時都有備案家庭成員明細。這樣可以從幼兒園的角度,屏蔽掉一些不法分子渾水摸魚的念頭。對於保護孩子來說是非常好的!

幼兒園把好大門關,於園內統一教學管理是非常好的。

如果就像菜市場一樣,誰想進來誰進來,啥時候想進來啥時候進來,那孩子們還如何安心上幼兒園?且不說安全不安全,幼兒園的小朋友本來很多都不想上學,如果爸媽、爺爺奶奶隔三差五進去看看孩子,孩子一哭鬧,只能帶回家了。都是這樣的家長和孩子,幼兒園如何正常教學?

當然,希望幼兒園不是隻為了給家長們做做樣子,才大門緊閉,要真真正正的以孩子們的安全和在幼兒園的快樂成長為目的!

我是多寶媽,國家健康管理師。專注健康育兒、實用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點贊、分享!

帶娃的那些事


我家大寶讀過兩所幼兒園,一個是私立的,一個是公立的,私立幼兒園比較小,最多隻能容納200來個學生,公立幼兒園比較大,能夠容納七八百個學生。

這兩所幼兒園的接園方式也是不一樣的,讀私立幼兒園時,要求家長等在幼兒園門口,老師一個班一個班把孩子帶出來,門口擺放一個接送表,家長簽字後,才能將孩子接走。

公立幼兒園則需要進到園裡,等在孩子所在班級的門口,門口處貼有一個接送表,家長不僅要簽字,還要寫明接送園的時間。

所以,我覺得是否等在幼兒園門口接送不是一定的,每個幼兒園的情況都不一樣,私立幼兒園說怕家長進去,傳染疾病,公立幼兒園每晚都會用消毒燈消毒,而且公立幼兒園比較大,若把孩子送進園裡,孩子找個地方藏起來都難以找到,總之,每個園有每個園的理由,不管是怎樣的原因,只要從孩子安全的角度考慮,家長就該支持這種做法。



沛澤媽讀心理


去幼兒園接孩子,讓家長在大門外等,而不是直接進入幼兒園內接孩子,這應該是經過長期實踐的經驗總結出來的管理措施,越正規的幼兒園越是管理嚴格。

例如我家孩子之前上的幼兒園,不但是要在大門外接,還必須憑接送卡接孩子,而且剛入園辦理接送卡的時候,必須提供全家所有可能接送孩子的人員的信息和照片,幼兒園信息備案,照片兩張,一張備案一張貼在接送卡上,如果接送卡上沒有當天接送人的照片,無論您是爺爺奶奶還是姥爺姥姥,就算是親媽來也不能直接接走,還要走一系列手續。如果忘了帶卡接孩子,那必須在備案裡查到該接送人信息,然後在登記表簽字。

這樣做雖然有些麻煩,但是我覺得這無論是對於幼兒園的規範管理和孩子們的安全都是有極大好處的。

首先,正規的幼兒園非常注重園內環境衛生,教室裡的地面擦的光可鑑人,很多幼兒園孩子每天入園後還要換上園鞋。而成年人每天在外奔波忙碌,難免身上鞋上會帶有灰塵、病菌,如果幼兒園開放管理,每天接送孩子時家長進進出出,難免會增加把病菌帶入幼兒園的機會,尤其是流感季節,人員流動頻繁會大大增加孩子們生病的幾率。

其次,現在的社會治安在主流的安全穩定的表向下卻總是隱藏著一些潛在的危險。人販子猖獗,時不時再冒出個精神病患者,如果這樣的人混進幼兒園,一旦發生什麼意外,那造成的傷害無論是對幼兒園還是小朋友的家庭都是不敢想象的。

第三,記得我小時候上幼兒園還是家長到班裡接送,那時家長來的早的小朋友就又開心又驕傲,而那些家長來的晚的小朋友就難免會產生一些失望又難過的情緒。所以不讓家長進園入班接孩子,而是在放學時間統一在園門口接送,這樣就降低了孩子間因為早接晚接的攀比和不良情緒的產生。

總之,我覺得在幼兒園門口統一接送,便於幼兒園管理,對孩子的健康安全也起到有效保護,我非常支持。


好媽咪修煉手記


為什麼幼兒園接孩子,家長總是在大門外等?

幼兒園接送孩子,校園不讓家長進校門,我認為都是管理好的校園。下面我談校園方不讓家長進校園,在大門外等的幾點好處。

首先幼兒園是幼兒起步入園,孩子年齡幼小,進校後需要園方,老師全面監管負責,孩子的安全,健康,素養等多方面的培養教育,這就得園方健全各種管理制度,於孩子家長對接共同實施,才能保證校園正常工作,讓其家長放心。

[孩子的入園出園安全,幼小入窒的不混亂]

現在除少數鄉村幼兒園,城鎮幼兒園及呼普及了幼兒入園出園建擋立卡,憑卡接送幼兒制度,接送的家長都和園方簽署信息,如有特殊事務換人時,新人都要在大門接待窒簽名。否則,園方不讓領取孩子,準確地保證了孩子的安全出園和園方的管護責任。

這是一種很好的幼兒安全管護方式。

園方更好的還在入園時,要求家長領上孩子按班級的順序排好隊,老師也排隊根據自己班的順序號,入園時交接卡,老師點名讓孩子排好排號隊,有序不亂的完成入園接交手續。領自己班的孩子走入園窒,不耽誤老師的作息時間,按時進行上課。出園也是按班級順序號,孩子整整齊齊排好隊,老師領在大門口,讓家長交卡領孩子。

[清潔園方衛生,促保幼兒健康成長]

幼兒免疫力低,抵抗力差,群居在一起,如衛生環境不好,易引發病茵傳染,導致孩子感冒,咳嗽,瀉肚等幼兒易患的病,影響孩子身體健康。幼兒園通常設備環境好,窒內外消毒,注重優良環境衛生,不斷提高衛生清潔管理,嚴格預防常見病浸入園方,影響孩子身體健康。

家長都是在校園外生活,從外面帶來外界的塵埃細茵,有些家長如感冒等什麼的,如接觸孩子群裡,會給更多孩子傳染。有些家長想,哄孩子,在接孩子時給孩子帶水果,糖等小吃喝,一見孩子就遞給孩子,吃喝將垃圾袋亂丟,弄髒校園衛生,附加重老師的負擔。需要老師重心打掃清理衛生,給老師加了不必要的負擔,這點我們家長都是能夠想得到的。

另外一點,如幼兒園放學時,讓家長入園,一時人多擁擠,亂象時,恐懼一些不法分子,或精神不正常的人趁機撞入,製造出不必要發生的意外情況,給園方和家長帶來麻煩。

所以說,園方制定管理措施,要求家長接送孩子在園方外等候,是校園管理的一項有效措施,合理合情,對孩子,家長,校園都是好處多多,我們家長必須熱情積極支持擁護,配合校園,讓自己的寶寶在校園健康成長。


文筆緣


現在很多幼兒園在接孩子的時候都會讓家長在門口等待然後陸續接孩子,或者是家長持卡入園到班級門口接孩子。我認為這樣的做法具有以下幾點好處。

第一:隔離閒雜人員。

這樣的做法首先可以隔離閒雜人員或是一些不法分子,每個家長都要手持幼兒接送卡入園,以此保障幼兒的安全,不止是在進入幼兒園的時候需要出示接送卡,在家長離開幼兒園的時候也必須出示,畢竟孩子的人身安全必須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第二:減緩人流量。

然後就是為了減緩家長的進入速度,控制人流量,因為很多家長特別是老人為了第一名到班接到孩子總會不顧一切的往園裡擠,因此讓家長都在幼兒園外等待然後陸續進入,可以有效的控制人流量避免過度擁擠,從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第三:便於管理和監管。


說白了還是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如果都讓家長進入園裡等待的話,首先園區的器械以及衛生就難以保證。其次很多家長會難免跑到孩子班級門口去看,影響教師正常的組織活動以及孩子的情緒,因此在幼兒園放學的時候家長都要在幼兒園門口等待。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有不足之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謝謝


李夢龍


有的人會說:那不廢話嘛,家長不等在幼兒園大門外面,難道還等在校園裡面嗎!

你還別說,真有人認為家長應該在校園裡面等!一來嘛,每次到了幼兒園放學的時間,總會看到很多很多的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在幼兒園門口等著接孩子,烏壓壓的一片人,搞得像菜市場似的!二來嘛,顯得幼兒園很不人性化,怎麼把家長們都“拒之門外”呢!

聽起來很有道理。


那幼兒園為什麼還要讓家長等在大門外呢?

首先,小朋友放學的時間固定,但家長來園時間不固定。

幼兒園小朋友放學會有一個時間點,比如中班小朋友下午4點鐘放學,那麼家長可能會在4點鐘之前就來到幼兒園,有的家長來的早,有的家長來的晚,不管或早或晚,總之小朋友會在4點鐘放學,門衛也就會在4點鐘打開幼兒園的大門,先來的就可以先進去接小朋友了。

其次,幼兒園活動未結束,避免家長干擾。

在小朋友放學之前,還會有別的活動,比如運動,那小朋友就需要在校園裡進行運動,如果家長不是等在門外而是等在校園裡,一方面會佔用小朋友運動的場地,另一方面會干擾到小朋友的活動,分散小朋友的注意力。

而現實是有的家長哪怕是在校園外等候孩子放學,看到自家孩子在校園裡進行活動也會隔著柵欄“強行”干擾孩子,比如高喊孩子的名字,或者衝自家孩子招手示意,這其實都影響到了孩子的活動。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給您幫助或啟發。


小糰子在幼兒園


大家經過幼兒園的時候,每次快放學的時候,幼兒園門口總是有很多家長,有時候人太多了還會把路給堵住了,那麼為什麼不能在大門裡面等孩子呢?

一、未到時間

因為大部分家長在等孩子放學前,會到幼兒園門口等著接自家孩子放學,幼兒園的放學時間卻還沒到,時間沒到幼兒園自然不會開門的。

二、擾亂秩序

幼兒園放學家長非常多,人又多,這時候開門會影響正常的上課秩序,有些家長會站著聊天,這樣聲音過大,孩子們聽見了,會無心再在幼兒園帶著,會哭鬧。


三、安全隱患

大批的家長湧入幼兒園,如果發生火災之類的安全事故,家長會堵住安全通道,不好安排緊急撤離。

前段時間鄭州的一個幼兒園,為防家長等孩子擁堵幼兒園,沒讓家長再在門外等候,而是把家長排好隊,帶進校園,圍著操場散步,等待孩子放學,這個做法值得鼓勵。


小太陽兒童健康


一般正規的公立學校都會在大門口外等待接孩子,接送孩子的人特別多,去的時候還沒有到放學的時間點,早一分鐘都不開門,當然家長在外面排隊等著,如果還沒有到點兒就到學校裡面去,那麼多家長肯定會影響孩子們的學習。有的家長接孩子特別積極,都會提前半個小時去接。如果讓孩子少上半小時的課,豈不是虧了?


陽陽媽媽育兒成長記


這個問題有個特別有趣的現象:凡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來接孩子的,一般都喜歡比離園時間提前個半小時左右,拍著隊,等在外面;而爸爸媽媽們來接孩子的,總是喜歡卡在離園的時間點上,算是準時到吧,不用排隊了也不用擠,然後接走孩子。

為什麼會這樣呢?

1、離園時間沒有到,家長早來了,就只得等在大門外面了。

  • 老師:“阿姨,這大冷的天,您不用來這麼早在外面一直等著?”

  • 孩子奶奶:“我們家寶貝讓我第一個來接他!”

眾人(笑):我們家也是讓我第一個來……

2、為什麼是在外面等,而不能進去?

幼兒園一日流程裡,關於離園的環節,老師和孩子們都有具體的活動安排和離園準備,家長們這個時候進去,咱是能幫老師還是能幫孩子們做點什麼嗎?一個不熟悉園所的工作流程的家長,咱不添亂、不添堵就已經是極好的了呢。

3、寶貝,別哭,媽媽一定會來接你的!

比起那些總是等在外面的家長,準時被接走的孩子都是幸福的。

我們也遇到過一些據說是因為工作上的各種原因,而遲遲都不來接孩子的家長。離園時間都過了,教室裡只剩那一個孩子的時候,有些孩子會發脾氣,有些孩子會沮喪,有些孩子會煩躁、有些孩子會哭泣,讓我聽過的最扎心的話,是孩子一遍遍的找老師確認:

  • “我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

  • “媽媽說我再不聽話,她就不要我了!”

……555

  • “我昨天不聽話,媽媽一定是不要我了”、

  • “王老師,你給我媽媽打個電話,你告訴她我一定聽話,我再也不惹她生氣了,你讓她來接我回家吧……!”

此刻,耳邊回想起這些話語,心中仍是滿滿的酸楚!

——寶貝兒,回家吧,媽媽一直在外面等著,今天早早來接你了!



媽媽老師王小嘴


小區裡就有個幼兒園,無論颳風下雨、酷暑嚴寒,每天放學前都有很多家長等候在大門外,一到放學老師會將孩子一個個領到家長面前寒暄幾句。為什麼家長總是在外面等,不能進去呢?


首先,避免眾多家長湧入,場面失控。

放學後,孩子看到自己的家長來接自已,容易激動,易忽視老師的安排。家長湧入後,教室人多,老師人數有限,沒辦法顧及到每個學生,可能會出現混亂,也可能會有不法分子進入,威脅到孩子的人身安全。



前幾天看一新聞,一孩子的爺爺去幼兒園教室去接孫子放學,不僅接錯人,還帶接錯的孩子打了一針。事情一出,引起各方熱議,幼兒園老師難咎其責。但是如果家長只能等在大門外接,我想老師就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跟每個家長進行確認,就不會出現此類問題。

其次,避免外來人員攜帶病菌侵入。

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年齡小,身體相對弱,且是集體活動,對衛生要求較高。如果家長接孩子時攜帶有害病菌,則容易引起體弱多病的孩子感染,如果不及時治療,也可能引起交叉感染。

最後,避免家長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

有的家長早早去接孩子,遇到孩子還在上課。情不自禁地想去看孩子上課的情況,情不自禁地就拿出手機給孩子拍照。小孩子的注意力特別容易被外界干擾,上課秩序自然就會被打亂。

所以,幼兒園為了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規範幼兒園管理,讓家長在門外等候,確認家長身份後方可接孩子放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