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38個集裝箱被錯扣16年,海運公司獲賠195萬元

38個集裝箱被錯誤扣押16年,海運公司獲賠195萬元;趁國企改制隱匿公司財產佔有股權,董事長被判5年被罰100萬元……昨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向社會公開發布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近年來,廣東法院全面推進產權保護法治化,依法懲治各類侵犯產權犯罪行為。2017年,全省法院共審結非法侵佔、處置、毀壞財產等侵犯財產類犯罪一審案件3.6萬件、各類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一審案件2583件。

為依法慎用強制措施和查封、扣押、凍結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對正常辦公、生產、經營等活動的不利影響,廣東高院出臺了《辦理財產保全案件的若干規定》,嚴格依法處置涉案財產,依法維護涉案企業和人員合法權益。

另據瞭解,廣東高院高度重視依法妥善處理歷史形成的產權案件,在省法院層面上成立了涉產權錯冤案件甄別糾正工作領導小組,認真開展涉產權錯案冤案的收集、梳理、甄別和糾正工作,建立了重大產權糾紛審判臺賬。

【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公安局扣押38個集裝箱16年,被判賠償海運公司195萬元

1997年10月12日,揭陽市公安局以涉嫌走私為由,對菲利浦海運公司(以下簡稱菲利浦公司)的務薩號集裝箱貨船立案偵查,隨後進行搜查、扣船,船上載有38個集裝箱物品。同年11月6日,揭陽市公安局向船長髮出《通知》,決定對貨船所運載的物品予以沒收。同月11日,船東菲利浦公司向揭陽市公安局提交《悔過書》,並繳納了10萬美元擔保金,揭陽市公安局即解除船長和船員的監視居住,隨船押送出境。2014年1月21日,揭陽市公安局決定撤銷務薩號貨船涉嫌走私案件。菲利浦公司遂提出國家賠償申請。

廣東高院認為,揭陽市公安局已對務薩號貨船涉嫌走私一案撤銷偵查,應對錯誤扣押貨船造成菲利浦公司財產損失承擔賠償責任,菲利浦公司依法有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故決定揭陽市公安局賠償菲利浦公司擔保金及利息、船上設備物品損壞修理費和差旅費等損失129萬餘元以及支付集裝箱賠償金66萬餘元。

公安機關作為國家公權力機關,應當嚴格依法行使職權,平等保護各經濟主體的合法權益。本案系一起違法扣押財物16年才撤銷案件的國家賠償案件,受害企業因此遭受了重大經濟損失。法院依法作出賠償決定要求公安機關對受害方進行經濟賠償,彰顯了法律的公平正義,對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具有積極意義。

〉〉趁國企改制隱匿公司財產佔有股權,董事長被判5年被罰100萬元

2005年12月16日,深保公司及其全資下屬的深發公司開始進行國有企業改制,2007年2月12日改制完成。根據改制方案,由深保公司股東深發集團公司將其持有的100%股份轉讓給深保公司工會及林財,工會及林財分別享有90%及10%的股權。林財作為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及法定代表人,在公司改制過程中,利用職務便利,通過故意隱瞞深發公司擁有的股權及其他無形資產的方式隱匿公司財產,轉為職工集體持股的改制後公司所有。

廣東高院生效判決認為,被告人林財身為國有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及法定代表人,違反國家規定,在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隱匿公司財產,數額巨大,轉為職工集體持股的改制後公司所有,構成私分國有資產罪,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100萬元;追繳涉案出租小汽車營運牌十三個、出租小汽車十輛、贓款177萬餘元及隱匿七輛大巴客運線路標誌牌收益162萬餘元,退回深發集團公司。

廣東高院表示,隨著國有企業改制的不斷深化和經濟轉型進程的深入推進,如何正確界定轉型期國有企業中的相關職務犯罪,對規範國有企業改制行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確保市場經濟健康持續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案中,法院準確界定私分國有資產罪,依法嚴懲私分國有資產犯罪行為,具有較好的社會示範效應和法律指導意義。

〉〉網站廣告還賺著錢,老闆就欠債跑路?法院直接查封網站域名

在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中,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判決廣州暢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賠償深圳市玩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1.6萬元。然而法院立案執行後,暢悅網絡不僅沒有賠償,其法定代表人還“玩失蹤”。

執行法官瞭解到,暢悅網絡還有三個網站均在正常運營,且其中一個網站有廣告投放公告,每天廣告費達2萬元到32萬元不等。法院認為該網址具有財產性質,可進行執行,遂依法作出執行裁定及協執文書,通知該網址運營商阿里雲公司協助執行。2017年9月12日,阿里雲公司覆函已查封被執行人名下兩個域名。同月18日,被執行人主動將全款打入法院指定賬戶。

文: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方晴 通訊員 陳虹伶、陳明蔚

頭圖:視覺中國(資料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