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故事:這對年輕的君臣在笑談間確定了掃蕩天下的國策,初戰大捷但之後卻一敗再敗

故事:這對年輕的君臣在笑談間確定了掃蕩天下的國策,初戰大捷但之後卻一敗再敗

武德元年二月一日,聖都宣政殿後殿。

“臣,秦瑟拜見吾皇。”秦瑟,現任帝師。隱門(儒門)人士,於宣仁二十四年由其父秦家家主秦德舉薦入宮任事,他與宣仁聖皇密談一日後被任命為帝師。現年三十,比武德帝長六歲。

“老師請起,坐。”齊臨盤坐在後殿的坐榻上閉目調息。

“從陛下的氣息來看,陛下功力又有精進了嘛,恭喜恭喜。”秦瑟關上門,坐到偏坐上嬉皮笑臉的道。

“你這滑頭,少跟朕來這一套。從你入皇儲宮開始朕功力的長進你都瞭如指掌,朕做皇儲時所得皇家秘籍只有七重,如今功力見長是應該的,朕已踏入第八重了。先說說為什麼今天鬼戎如此羞辱朕,你老小子怎麼不發一言?”齊臨笑罵道。

“因為,當時我不能幫陛下任何忙。”秦瑟不痛不癢的說。

“這是為何,咱兩亦師亦友,你不幫朕,誰幫朕嘛。”齊臨詫異道。

“這恥辱,陛下該受,也必須受。不受這種先皇受過的奇恥大辱,怎麼能堅定信念,完成先皇掃蕩四夷的遺願呢?”秦瑟突然端坐鄭重的注視著武德帝道。

“朕有一事不明,我靖曠關有十萬大軍駐守,他鬼戎又打不進我嵐楓,為何先皇與諸臣畏敵如斯?”

“只因鬼戎有百萬可控之兵,而我嵐楓可控之兵不過其半數,他要攻我豈是這靖曠十萬子弟能敵的?故而先皇外與其虛以委蛇與敵親善、內韜光養晦廣擴錢糧軍械以待時機。可惜啊,先皇他老人家天不假年就這麼去了,唉。。。。。。”秦瑟說完後不禁沉默看了齊臨一眼,只有他知道那個看似庸碌的老聖皇表面的殘軀有著怎麼樣的胸懷,他永遠望不了二十五歲的他與齊汶廢寢忘食的暢舒見解並被力排眾議的任命為了史上最年輕的帝師,其實再給他老人家一些時光,他可以做千古明君的呵。

“是啊,父皇到死前才給朕說了他的志願,臨也發誓必完成他的遺願。但臨仍然有所迷惑,嵐楓朝如今於內政令難一,軍力孱弱、於外強敵虎視,眾夷叩關。朕該怎麼做,能怎麼做,老師可有良策?”齊臨想起他逝去的那個“縱有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的父皇不禁嘆道。

“先皇生前與臣已定下計劃,陛下可照之施行。”

“哦,僅有此事?請老師速速道來!”

“首先,平內朝。”秦瑟傳音道。

“哦,內朝?是的,父皇臨終前曾言,控制內朝是他給我最後的考驗和磨練,但是三公和掌印太監位高權重,門生故吏滿天下,牽一髮而動全身,奈何,奈何。。。。。。”齊臨會意,也傳音道。

“話雖如此,看似難,實也不難。臣已有定計。”

“哦,老師速講。”

“天丞周王齊汌乃陛下皇叔,年事已高,按族例三年後可歸封邑領國。屆時另擇天丞即可。”

“嗯,那皇叔的那些門生屬下們如何處置?”

“周王屆時已歸封邑,擇能臣而用之,庸才而逐之。周王遠在天邊,如之奈何?”

“嗯,接著說。”

“承天大將軍林仲,天性耿介忠直,但守成有餘、進取不足。可先用之,來日擇一良將替之。屆時可賜錢糧產業撫之。”

“如此說來最為棘手的就是御史大夫方泰了?貴族世家之長,根繁葉茂不好對付啊。”

“呵呵,陛下不覺得如今世家貴族太多了麼?其實可以清除一些的。”秦瑟面帶殺氣的笑道。

“朕也想清除些世家,但是不知如何著手為好啊。”

“我秦家願為陛下前驅,助陛下掃蕩天下世家。”秦瑟突然跪拜恭順鄭重的說。

“秦瑟,莫非是你秦家有何企圖不成,掃蕩天下世家,留你秦家獨大?難道你秦家認為朕可欺不成?”齊臨閉眼慍怒道。

“陛下英明,秦家助陛下掃蕩世家必有企圖,我秦家只願可位列王侯。雖然世家大族是無冕之王,但遇上先皇及陛下這種有志的明君必難長久,總有一日必被連根拔起,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與皇家合作,求得一個正式的王侯,福廕子孫而已。”秦瑟仍然恭順的說。

“哦,正式的王侯,那麼你秦家有什麼條件來跟朕要這個王侯?”齊臨任閉眼道。

“其一,天下世家,皇齊為大,方家其次,秦家第三。齊家當然會萬世不朽,方家從立朝以來都是世家之長,時間長得連他們自己都自大了,這些年方泰的御史元老院可沒少給老陛下下絆子,方家不除,齊家難安。陛下以為然否?”

“說下去”

“我秦家勉強位列世家之三,但我秦家主修隱門仙學,自古朝武帝起就是皇家最忠誠的夥伴,隱門大賢多入朝為相輔佐帝王,成就了多少千古君臣佳話?秦瑟不才,必竭忠盡智助陛下成就千古偉業。這是我的心願,也是隱門和秦家的心願。秦瑟之忠心,陛下信否?”

“信與不信以後再說,繼續。”

“其三,他老人家也認同以秦代方,掃除世家。”

“父皇已殯天,何以為證?”

“先皇用我秦瑟為帝師,卻叫陛下剷除方泰即可為證。”

“也且依你,繼續。”

“僅此三點,臣無話矣。”

“秦瑟,朕可以信你麼?”齊臨突然睜開眼,目光炯炯的注視著秦瑟道。

“陛下可以信任微臣。”秦瑟迎著齊臨的目光道。

“好吧,朕也別無選擇。不過,老小子,王就不想了,只會給個侯給你秦家。”齊臨突然笑道。

“微臣謝陛下信任,謝主隆恩。”秦瑟鄭重道。

“好吧,說說如何除方家。”

“此事,我秦家早有準備。不過時機還不成熟,先容臣賣個關子。時候到了,臣再向陛下言明。總之,欲使其滅亡,必先使之瘋狂。”秦瑟神秘的笑道。

“好,且看你秦家表演,若不成功,滅你秦家滿門。王和那個老太監朕自有計較,這事你就不用費心了。說接下來的事。”齊臨面帶笑容的說著,但是秦瑟只覺得齊臨這句滅滿門的話絕對是真的,如果秦家失敗了,武德帝必毫不猶豫的摒棄他們秦家。他不禁冷汗直流。

“若內朝平定,則可平外朝。無他,削藩耳!”

“說得容易,藩強我弱怎麼削?”

“第一擇一能臣經略西南,收服西蠻二十族。此計若成我朝廷可平添二十萬鐵騎,且讓楚王不敢妄動。”秦瑟指了指西方,神往的說。

“西蠻自古以來素為一國,從未被我中原收服。此計太不切實際了吧?”

“非也,古來西蠻為一國不假。但至宣仁七年起,西蠻大酋長遇刺且無繼承人,各族互不相服,各自征戰已二十多年了。我朝只要一能臣幹吏統天塹關五萬大軍各個擊破則可降伏西南各蠻。”

“如此說來,似是可行,奈何如此人才何處可得?”

“今年春科(科考春季試),陛下可從中做做文章看看各方士子可堪用否,如果實在不行臣願掛帥。”

“嗯,好,先看看士子中有如此人才否。那麼西蠻若定,朕可否即刻削藩?”

“西蠻既定,楚王掣肘。照理說可以即刻削藩,但未來難料,定西公還有十萬大軍不服中央統制。這也是個難題啊!”

“定西公?那個病老頭?今日在朝上你又不是沒看到他的德行,他也敢與朕為敵?略過他,說說怎麼削楚王。”齊臨哂道。

“楚王是塊硬骨頭,肯定得打。皇家四衛二十萬大軍,西蠻二十萬鐵騎南北合擊應該能勝他了吧。”秦瑟笑道。

“如此說來,只剩下一個敵人了。”說著,齊臨凝重的看著北方。

“對,如果萬事順利,最大的敵人就是北方了。”秦瑟也凝重道。

“好吧,聽君一席話,朕就先學父皇應付下該死的鬼戎使者吧,表面上朕會做得恭順一些的。明日的宴會你也出席吧,作為朕的帝師,你也該亮亮相了。”齊臨站起來輕鬆的說,全然沒了剛進後殿時的怒意。

“臣,遵旨。”秦瑟拜道。

武德元年二月一日宣政殿被稱為落幕帝師的秦瑟與武德帝的君臣對話在後來的秦家家訓中找了出來,被史學界稱為《秦策三論》。但是很多後來的政治家對這對君臣的對話評價不高。因為他們都太年輕了,很多東西只是理想化的計劃,沒做出應有的風險評估和應對策略。他們前期計劃進行得非常順利且近乎完美,不管是平定內朝也好,掃蕩世家也好,他們都沒遇到太大的計劃外風險。特別是平西侯黑白丞相趙開源以其非凡的能力完美的完成了收服西蠻的計劃,讓這對年輕的君臣自信膨脹成為了自大自負,讓他們終於撩了定西公齊旭的虎鬚。從此便運氣不佳一敗再敗,若非安國候林嗣業橫空出世與趙開源攜手合作抗敵且後來定西公突然暴斃,他們差點就落得個亡國自盡的慘淡結局。但從最終的結局來看,他們的大體方針還是正確無誤的,只是後期的手段太急躁了一點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