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上海破獲新型網絡犯罪:冒充企事業單位下撤稿函,刪帖超千篇

上海破獲新型網絡犯罪:冒充企事業單位下撤稿函,刪帖超千篇

前不久,上海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以下簡稱“舉報中心”)收到多封舉報信,和以往頗為不同,這些來自媒體的舉報內容顯示:有違法犯罪人員假冒舉報中心名義,向多家屬地網站發送撤稿刪帖郵件。

考慮到此事極有可能存在有償刪帖嫌疑,上海市委網信辦很快通報公安機關。於是,一起假冒企事業單位和媒體等名義,在全國範圍實施有償刪帖的新型網絡犯罪案件浮出水面。

5月中旬,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公安機關網安部門獲悉,警方近日已破獲了這起新型網絡犯罪案件,該案涉及20餘家媒體及近百家網站。這起案件的偵破,也成為上海市公安局開展“淨網2018”專項行動以來的一項重大成果。

“這種案子還沒碰到過,以前這種類型的案子充其量是花錢有償刪帖,沒見過冒充媒體和企事業單位的。”負責偵辦此案的上海市公安局網安總隊五隊中隊長江聖傑感概,截至案發,這一犯罪團伙有償刪帖千餘篇,非法獲利達300萬餘元。

目前,上海警方已將魏某某為首的犯罪團伙全數抓獲。魏某某、盧某兩人因涉嫌非法經營罪和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現已被檢察機關依法批准逮捕。蒙某某因涉嫌非法經營罪被檢察機關依法批准逮捕,郭某某被公安機關依法取保候審。

如此堂而皇之的網絡犯罪活動是如何開展的?犯罪團伙使用怎樣的手段才能騙過媒體和網站,達到刪帖的目的?

20餘家媒體曾被要求刪稿

案件初露端倪,來自上海市委網信辦的一則通報。

據上海公安網安部門介紹,2018年1月,網安部門接市委網信辦通報,稱有人假冒“上海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的名義,向屬地網站發送要求撤稿刪帖的郵件,存在有償刪帖的嫌疑。據此,公安機關隨即展開調查。

經過持續2個多月的偵查,警方摸清了這一團夥的犯罪事實。江聖傑向記者介紹,犯罪團伙中魏某某是組織的核心人員,他通過單線聯繫操控團伙,而其他成員則分工協作、互不相識。

犯罪活動的大致脈絡是這樣的。“魏某某先是對外號稱自己可以刪帖,從一些被爆負面新聞的公司接單,然後通過其他團伙成員偽造原創媒體的法律文書,甚至國家機關的公文,送到網站平臺要求撤稿,得手後獲得報酬。”江聖傑說。

公安機關的調查顯示,從2016年底開始,犯罪嫌疑人魏某某夥同其團伙成員,偽造律師函、報案回執、營業執照等各種各樣的法律文書,為有償刪帖準備相關材料和憑證。有時冒充原創的新聞媒體,有時冒充企事業單位,以各種名義要求平臺網站撤稿刪帖,涉及20多家媒體及近百家網站。截至案發,這一團夥有償刪帖千餘篇,非法獲利達300萬餘元。

那麼,犯罪團伙具體如何操作才使媒體和網站信以為真並刪帖呢?

“放心吧,24小時內(刪)掉”

上海公安網安部門調查發現,該團伙有償刪帖的內容主要為金融類企業的負面信息。他們從網上接單後,首先以涉事公司名義要求網站刪帖,如未得手,則以首發媒體名義要求轉載媒體刪帖,如仍未得手,則冒充“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等部門的名義,向媒體施壓要求刪帖。

“最常見的方式還是冒充企業,偽造證據,以被曝光企業的名義直接要求媒體撤稿。”江聖傑告訴記者,該案中,這一團夥以企業名義偽造文書,非法刪除700餘篇媒體文章。

偽造企業什麼樣的法律文書能讓媒體撤稿?警方通過一則典型案例作了介紹。

2018年3月,某P2P公司法人代表被爆出負面新聞,為避免引發投資人擠兌,該公司希望刪除網上的負面文章。很快,魏某某就通過QQ獲知情況並接單。他的QQ聊天記錄顯示,每條帖子他開價5000元,當時該公司這一負面報道共在6家平臺網站發佈。

“放心吧,24小時內(刪)掉”,魏某某通過QQ聊天,輕鬆應承了這家公司所有刪帖需求。

緊接著,他先指導盧某以“有人故意造謠、誹謗公司”等理由製作一份該公司申明。然後,指使盧某、郭某某偽造該公司法人的身份證,又私刻公司的印章,製作了一個假的營業執照。甚至他還偽造了一份該公司屬地派出所的報案回執單。最後,魏某某把所有偽造好的文件發給了6家媒體要求撤稿。

“實際上,這些偽造文件顯示的信息完全改變了真實信息,”江聖傑向記者解釋,案件中,媒體原本報道了這家公司法人代表的負面新聞,犯罪團伙通過改頭換面,把公司法人從各個文件中換成了其他人,並加蓋公章,使發稿媒體誤以為自己報道有錯。加上假冒公安機關的報案回執單,製造了企業已就“造謠”之事報案,而且警方已受理的假象,向媒體進一步施壓。“這些假文書會讓媒體以為真的做了假新聞。”江聖傑說。

刪帖得手後,魏某某團伙一天內就非法獲利3萬餘元。

冒充主體五花八門

還有一些情況,魏某某等人則冒充首發媒體甚至機關單位,要求相關網站平臺刪帖。

據上海警方介紹,2018年2月,多家媒體轉載報道了某公司食品存在安全隱患的負面新聞。魏某某接單後,同樣是製造假冒的法律文書,他指使盧某冒充首發媒體名義向多家媒體撰寫撤稿函,這次他對措辭稍作修改,以首發媒體名義稱“收到有關部門反饋,文章所涉內容目前正在進行司法調查,不適合網絡傳播”。

“轉載網站看到"首發媒體"發來加蓋公章及水印的文書後,就相信了,然後撤了稿。”江聖傑說,該團伙通過冒充首發媒體,要求轉載媒體下撤,刪帖數量達200餘篇。

但如果冒充公司或首發媒體刪帖均未得手,這個犯罪團伙便仿冒“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名義,以“中存在虛假信息”等理由向媒體再次施壓,要求刪帖。

江聖傑舉例稱,2018年3月,魏某某接單後,編造了“相關文章屬於未經授權轉載,涉及侵權,易引發社會輿論”的理由,以偽造“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郵件地址的手法,假冒“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發郵件至相關網站要求撤稿。刪帖成功後,該團伙從中非法獲利10萬餘元。

據上海公安網安部門調查,魏某某等人通過冒充舉報中心的手法,刪帖數量超過50篇。

目前,魏某某、盧某兩人因涉嫌非法經營罪和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被檢察機關依法批准逮捕。蒙某某因涉嫌非法經營罪被檢察機關依法批准逮捕,郭某某被公安機關依法取保候審。


分享到:


相關文章: